陶刻把握三要素,十步教你藏好壶

好的陶刻作品,制作者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及艺术素养,并且需要有双刀正入法的熟练基础,有扎实的运刀技巧。要达到较高的境界,就必须胸有成竹,意在刀先,未落刀时,构思布局已成,下刀准确而熟练,一刀起落都必须注意笔画的起势收势,全神贯注,一气呵成,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住,干净利落,胆大心细。这样刻出来的作品方能从刀中见神采,刀下见神韵。这种刻法,刀痕明显,锋芒毕露,气势磅礴,奔放雄浑,犹如书法中的狂草,画中之写意,刚劲挺秀,回味无穷。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在拍卖会上一把紫砂壶的拍卖价格成交价往往都是数十万,高者甚至上百万,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收藏一把紫砂壶?

陶刻把握三要素,十步教你藏好壶

鉴赏紫砂陶刻,要把握三要点:

一是:简洁,陶刻是紫砂装饰的一种手法,其装饰不能喧宾夺主,装饰的作用:是点睛而不是画蛇添足。并不是刻得越多越好,越繁越好。

二是:协调,字画陶刻装饰在于对紫砂作品的本身要体现协调和谐,配合默契,使其作品意境表达准确、完美,富有生气。

三是:流畅,就是字画刻划要流畅,使其要刻划的字画作品成为艺术品,有庄重,飘逸,生动、帅脱的感觉。刻划的作品绝不能繁杂、草率,僵硬、呆板。

陶刻把握三要素,十步教你藏好壶

紫砂陶刻形成优良的传统和强烈的艺术风格,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元人蔡司沾《霁园丛话》里就有“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的记载,由此说明早在元代紫砂器的初创时期,已在紫砂器上进行陶刻了。

紫砂陶刻与坯体制作的造型设计是分不开的,陶刻的装饰作用远远超过了其装饰的本能。随着审美意识的提高和觉悟,逐步形成了书画陶刻和紫砂造型艺术浑为一体的风格,趋向厚重端庄。发展至今,更具时代风貌的陶刻艺术日臻完美,以立意新颖、章法错落表现的精品屡见不鲜,构成陶瓷行业中一门独特的工艺装饰风格。

这必须坚持继承严谨的传统艺术技法,但师古而不泥古,不拘于老的格局、老的路子,在扎实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其他各门艺术,博采众长,汲取精华,化为我有,自我完善,创造出新的具有独特的自己风格的个性来。

紫砂艺术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陶刻艺术的价值在于将文化的哲学观、价值观、审美观和众多的文化形式与紫砂器自然而不可分割地结合,它的发展和提升有赖于紫砂艺人对传统文化的领悟,厚积薄发,陶刻艺人的基本修养、意趣及格调品位是神韵的关键。

如何收藏一把紫砂壶?

1、艺术性第一

收藏紫砂壶的朋友往往看重“作者”,而忽视藏品本身的艺术性。

须知,你收藏的是紫砂艺术品,不是壶底的名字。

有的紫砂壶作者名字很响亮,却艺术性不足,则不宜纳入“艺术收藏”范围。

陶刻把握三要素,十步教你藏好壶

2、宁收小名头精品,不收大名头烂品

作者知名度是艺术紫砂壶收藏投资必须考虑的一项,但是,并不等于说“知名度越高越有收藏投资价值”。

由于紫砂壶工艺是民间技术,文献资料少,往往现在评选出耒的工艺师名不副实,所以市场看到大名家做出的烂东西太多,值得注意的是收藏原则仍然是艺术性第一,知名度第二。

3、紫砂泥料很重要

紫砂艺术品有时因各种原因难保质地的优美,尤其是30年前的一些作品,经历岁月沧桑,但苦于当时原料处理不精,同样收藏意义不大。

当一件工艺精彩但原料欠佳的作品和一件品相完善却平庸但原料上乘的作品在你面前,您如何选择?

收藏的原则是先艺术后材质。

但紫砂是一个"特例",收藏紫砂壶的本质,材质非常重要,材料的自然天真纯洁是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

陶刻把握三要素,十步教你藏好壶

4、不是所有名家作品都有价值

这条有两层意思:

其一,有的大名家名实难副。

在内地这种逆淘汰的体制下,平庸者往往居上位,杰出者却居于野,直到身后才大放异彩;

其二,即使是名副其实的名家,其作品也不是每件皆优秀。

另外,在紫砂艺术家一生的壶艺生涯中,其早、中、晚期的作品水平悬殊往往是非常大的。

认为那些高工大师的早年作品因距离今天更久远,故存世量少,更值得收藏,错。

早年作品对欣赏和收藏投资都不是上选,虽是真迹,艺术水平却往往不到位。

还有,有些高工大师由于是体制内评选的,徒有虚名,有人或是花钱买来的名头,其作品实际上收藏意义也不大。

5、只收好的,不收贵的

当代中国的紫砂壶市场正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中,过度炒作和虚假成交已经是司空见惯之事。

许多紫砂艺术品的市场表现与其实际的艺术价值往往不同步,甚至与其艺术价值背道而驰。

那种认为拍出高价的就是好作品的观点和以“市场风向标”为“入仓”依据的做法还值得商榷。

“艺术无价”≠“艺术品无价”,作品的贵与贱,必须与艺术品的质量联系起来考量,紫砂艺术品一旦进入市场,都是有价的。

另外贵与不贵需联系作品的艺术水准及其艺术家的发展前景来辩证判断。

6、切忌遍地开花

当代紫砂工艺师艺多如牛毛,群星璀璨。

收藏投资爱好者没必要“见好必收”“遍地开花”。

除非你资金特别雄厚,精力特别旺盛。

否则最好选取一两个徳艺双馨的作者。

总之在选择紫砂工艺师上要重品德修养,重质量,而不是重数量。

陶刻把握三要素,十步教你藏好壶

7、不收跟风作品

不可否认,紫砂工艺师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地融入了自己的个性成分,即使临摹品也有临摹者个性的投射。

但是此作品往往个性不突出,所以必须在“个性”前加“鲜明”二字,作为强调。

成功艺术家的作品必须具备鲜明的辨识性,具有强烈的原创精神和创新意识,即使不看落款,也能看出是某家的作品。

8、不收花哨作品

“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不仅是对学者的要求,也是对紫砂艺术家的要求。

只有精神独立才有可能具备原创精神和创新意识,才有可能在作品中体现鲜明个性。

对于作品内涵的平庸和卓异自能分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另外,比较“省力”的捷径,就是去了解作者学养、文字、言行等信息。

作品思想不平庸的艺术家在其人生的其他方面肯定也是不平庸的。

9、只收紫砂艺术家的代表作品

顾景舟的作品为什么被热捧,就是他有深厚的文化与紫砂学识素养,具有原创精神,现在社会会有的年轻作者,由于其手巧,做出的紫砂壶非常抢手,但他们的作品最多只能算是工艺品,不可以当做艺术品收藏投资。

10、淡化捡漏意识

最后特别注意的是因一心想捡漏,导致痛失交臂和吃大亏的事每天都在艺术市场上演,实际上这种想法己没有可能了,因为现在收藏意识己深入民心,收藏时切记理性入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