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茶葉的色澤瞭解茶葉品質?

作家愛雨菲


擇茶,飲茶之基礎。茶葉的色澤與原料的嫩度、加工技術、產地及季節等有著密切的關係。好茶要求色澤一致,光澤明亮,油潤鮮活;良莠不齊的原料、不當的技術往往使茶葉色澤劣變。通過仔細觀察茶葉的顏色可以幫助我們選擇優質的茶葉

金毫

紅茶幹茶中帶金黃色茸毫的嫩芽。紅茶發酵時,茶多酚氧化聚合形成茶黃素,茶紅素。乾燥後紅色的茶汁黏附在帶毫的茶芽,呈金色成為金毫。


銀毫

多毫品種製得的綠茶、白茶幹茶中帶毫的嫩芽,如白毫銀針、福鼎大毫茶幹茶中銀毫。

茶葉外形、湯色或葉底的色澤。多用於表述嫩度適中的新鮮綠茶色澤。

嫩綠

茶葉外形湯色或葉底的色澤淺綠新鮮,似初生柳葉的顏色富有生機。

鮮綠

茶葉外形或葉底的色澤綠明鮮豔。多用於表述乾燥、嫩度高的高檔名優綠茶的色澤

翠綠

亦稱“綠翠”,茶葉外形或葉底的色澤鮮綠似翡翠,多用於表述高檔名優綠茶的色澤。

墨綠

深綠泛黑。

黃綠

茶葉外形、湯色或葉底的色澤。綠中帶黃,色澤稍差。

銀綠

色深綠表面銀白起霜

灰綠

綠中帶灰,屬白茶正常色澤。

青綠

比深綠為淺。綠中帶青,色澤稍差。

嫩黃

葉質柔嫩色淺黃,光澤好。

茶葉外形、湯色或葉底的色澤。普通綠茶不新鮮以及加工工藝一般時容易呈現的色澤。

烏黑

烏黑而油潤,為高檔紅茶、米磚等茶葉的色澤。

紅棕

用於表述較粗老紅茶和普洱熟茶的幹茶色澤.

青褐

多用於烏龍茶、巖茶色澤青褐帶灰光,又稱寶光。

黃褐

褐中帶黃。

起霜

幹茶色澤灰白似帶霜,多用於表述炒青綠茶外形的色澤。

豬肝色

紅帶暗,似豬肝色,為金尖和普洱熟茶的色澤。

五彩色

幹茶色澤繽紛,有銀色的芽毫,紅色、綠色、褐色、黃色的葉片時稱五彩色,常用於臺灣東方美人茶外形的色澤描述。

砂綠

又稱蛙皮綠,閩南烏龍幹茶色澤綠中似砂粒稱砂綠。

糙米色

嫩黃如不微綠的顏色。專用於描述早春杭州綠獅峰地區生產的高品質西湖龍井茶的色澤。若製作龍井茶時以過高的雖溫度輝鍋,人為地促使茶葉色澤變明黃,以達到顯"糙米色"的效果,則其同香、味已老火,屬低次產品。

銀白

常用於描述披毫的芽頭色澤。

銀綠

色澤淺灰白色而略帶綠色。多為外形完整、多茸毫、毫中隱綠的高檔烘青型或半烘青型、半烘半炒型名優綠茶的顏色。

褐紅

紅中帶褐,為普洱熟茶渥堆正常的幹茶色澤,也適用於葉底色澤。

黑潤

色澤黑而有光澤。常用於表述中檔紅茶的外形色澤。

黑褐

茶葉外形、湯色、葉底的色褐偏黑。常用於表述較粗老、茶多酚氧化充分的黑茶類製品的顏色。


茶道小壺仙


這確實是分辨茶葉品質好壞的一個點,不能說茶葉色澤好就說明它是一泡好茶,但如果它是一泡好茶,基本上色澤也差不到哪裡去。

茶葉色澤的好與不好,主要有兩個方面造成。一方面是茶葉的內含物,另一方面是製作的過程。

一般來說,茶葉內含物豐富,茶葉就長得熒光,油亮,飽滿。有這樣的基礎,製作出來的成茶和茶底色澤才會顯得鮮活有靈氣。

茶葉製作過程的好壞,也會體現在茶葉的色澤上。就拿脫水跟烘乾來說,如果脫水蒸發太過,芽葉含水過低,那麼殺青過程就會,芽葉容易褶皺破碎不成形,殺青不均,茶葉成色就不好。烘乾來說,如果火候太過,芽葉顏色就會由綠變黃變紅再到黑,控制不好的話就會嚴重影響到茶葉的成色。

要看一泡好茶的成色好不好?要看茶葉的成茶跟泡完之後的茶底。看茶葉顏色是否均勻?是否飽滿鮮活有靈氣?


樹凡茶莊


茶葉色澤是鮮葉內含物質經制茶過程中發生不同程度降解、氧化聚合變化的綜合反映。

根據其溶解性能的不同,可分為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兩大類,其中水溶性色素是構成湯色的主體,脂溶性色素主要影響幹茶色澤和葉底色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