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校園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恨鐵不成鋼”

近日,一起2014年的刑事案件再次引起網友們的關注。

5年前,15歲的少年陳浩寒,遭遇同校學生連續12小時的霸凌。他在被十幾個人包圍時,向對方“帶頭人”揮出一刀後負傷逃跑。

比校園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恨鐵不成鋼”

結果對方傷重不治,陳浩寒重傷二級,一度被下達病危通知。最終,當地法院以故意傷害罪判處其八年有期徒刑。

5年來,陳浩寒的父母一直在為兒子奔波,夫妻二人學習了大量法律知識,想為兒子討得公道。陳浩寒的母親李惠在接受採訪時稱:

重判被欺的孩子就是鼓勵施暴。

比校園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恨鐵不成鋼”


比校園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恨鐵不成鋼”


比校園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恨鐵不成鋼”


比校園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恨鐵不成鋼”

01

前不久,大家一直在討論一個熱搜視頻——#王晶晶遭遇校園霸凌#

視頻的內容很簡單,一個普通女孩,從16歲開始,一直遭受同學的霸凌。10年後的現在,她把帶頭對她進行網絡暴力的人,告上了法庭。

比校園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恨鐵不成鋼”

被霸凌的起因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班裡同學不小心把王晶晶的杯子打碎,同桌開玩笑說“這個杯子要三百萬”

誰也沒想到這件事會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有人在網上開了個頭,很多人開始跟風,進而到了群起而攻之的地步。在校兩年多時間裡,她被不間斷地辱罵,被誹謗賣淫,校友在貼吧煽動她去死。

比校園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恨鐵不成鋼”

最後她連高考都沒參加,上了一個專科。而原本的她,成績是理科前五名。

02

在全球範圍內,霸凌都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

根據臺灣一項針對4,347名中學生的調查顯示,有10.7%的學生被霸凌,10.9%的學生霸凌過別人。

也就是說,在人群中,有1/10的概率會出現像王晶晶這樣的受害者。

孩子在受到霸凌時,最令家長們擔憂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創傷,還有心靈上難以癒合的傷害。一項針對澳大利亞學生的研究顯示,霸凌受害者更容易產生高焦慮情緒、社交障礙以及抑鬱。

而童年時遭受的霸凌,其影響可能會從青春期和青年時期一直持續到中年。

比校園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恨鐵不成鋼”

由於被霸凌帶來的不安全感,使得受害者在學校很難集中注意力。部分受害者會因為感到不安全,而曠課甚至輟學,影響學習成就。

此外,有一部分受害者會成為日後暴力的犯罪者。

在美國,上世紀90年代,在15起校園槍擊案中,有12起槍擊案的罪犯曾遭受過校園霸凌。

對實施霸凌的人,同樣具有負面影響。

他們在成年後更容易出現行為問題,如酒精、物質濫用等等,也更容易出現犯罪行為,如成家後對配偶和子女進行家暴。

03

當孩子從學校回來,出現下面這些跡象,家長應當警惕是否在校受到過霸凌,比如:

衣服丟失、被撕壞,身上無法解釋的淤傷,對上學恐懼、焦慮、情緒化、退縮行為,成績一落千丈,沒有朋友,食慾下降,睡眠容易驚醒......

在孩子遭受霸凌行為後,往往存在這樣一個現象:家長越是打聽霸凌行為,孩子越是退縮;家長越想把話題向前推進,孩子則越會逃避話題甚至保持沉默。

很多遭受霸凌的孩子表示,害怕家長把事情鬧大,更怕自己受到霸凌的事情被更多人知道,這會加重他們對這件事情的羞恥感。

當孩子講述霸凌事件的時候,如何很好地傾聽和做出有幫助的回應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家長面對孩子的述說,往往第一反應是“恨鐵不成鋼”,大聲的質問孩子為什麼不反抗、為什麼不告訴老師。

比校園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恨鐵不成鋼”

這樣的行為無疑會給孩子帶來壓力,孩子對事物的認知有限,依靠自己很難找到具體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方法是需要父母能夠進行指導,並且需要進行練習的。

家長要做的不是給孩子“提要求”,而是告訴孩子解決的方法。

◆保持冷靜

無論發生了什麼情況,作為一個能夠幫助他們的成年人,你都應該很好地傾聽並做出回應。切勿向孩子發火,要讓孩子知道,在你的心中,他是放在第一位的。

◆對孩子共情,給予情感上的安慰

對孩子表達共情是很有幫助的。有時只是簡單地說:“你是不是很害怕?你是不是很委屈?”

這句話在很大程度上向孩子傳遞出這樣的信號,他們所描述的事情並不是他自己的問題,而你們是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的,要給孩子的情緒提供一個出口。

◆鼓勵解決問題

當孩子可以開始講述霸凌,就意味著問題解決的過程已經開始了。不論哪種情況,成人要做的都是繼續支持孩子,傾聽他們的想法和感受,並且繼續向他們保證,會和他們一起來解決問題。

讓孩子們在問題和解決方式上能夠有控制感對孩子來說是很有幫助的,成人也可以對他們給予鼓勵,比如:“你不用獨自面對這些,讓我們來一起找到解決方法。”

◆在平時,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

比霸凌行為更傷害孩子的是,父母無所謂的態度。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做到經常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嘗試每天問他這樣三個問題:

“你今天心情怎麼樣?”

“你今天有什麼收穫?”

“你需要我的幫助嗎?”

讓良性的溝通深入到生活的點點滴滴,做孩子終有一天要走向社會,他們需要明白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作為家長,儘早培養孩子處理衝突的能力,讓他學會如何和睦地解決矛盾,讓他對外界和他人感到自信和友好。

▼還沒看夠?「蘭海小課堂」限時免費

比校園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恨鐵不成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