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人下跪痛哭,感动教育背后的变相销售

你这一辈子,有没有为“感恩教育”流过泪?

千万人下跪痛哭,感动教育背后的变相销售

在中国,感恩教育有三大巨头,相信你至少见过其中一个。

排第一的,是感恩教父彭成。

名片拿出来很吓人:上千所学校荣誉校长、多家上市公司荣誉董事长、世界华人感恩教育第一人。

他的招牌演讲叫“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是圈里出了名的榨泪机。

一开口,就能让数千学生下跪痛哭。

所到之处,孩子们不敢正眼看他,只敢泪眼看他。

一个叫欧阳维健。

这位头衔就更多了。

北京市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中心总顾问

中央教科所特聘赏识教育推广专家

中央教科所特聘教授

多个教育品牌奠基人、总策划

“名师课博会”创始人、董事长

千万人下跪痛哭,感动教育背后的变相销售

他至今还活跃在感恩教育演讲的舞台,台上激情演讲,台下哭成一片。

演讲2小时,收费5万起。

去年5月,在山西朔州实验小学,自称“著名教育家”的欧阳维健,向全校学生传教了一场主题为“母爱”的感恩教育。

他用近乎哭腔的声音喊道:

这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的母亲最伟大,那就是我们中国的母亲……

如果母亲的情绪不发泄出来,会得精神病!

可怜的母亲,只能把心里的痛苦,

发泄到一个让她最有安全感的人身上,

那就是自己的儿女!

在渲染力极强的氛围中,身穿校服的孩子们失声痛哭。

状若丧母。

我自己经历的那场感恩教育,请来的是三大天王里名气最弱的那个,叫邹越。

千万人下跪痛哭,感动教育背后的变相销售

那堂演讲主题是“让生命充满爱”。

虽然天王邹越,已经在全国几千所学校里讲过无数遍了。

但他那天依旧充满激情,非常有职业素养。

节奏就把控得更好了。

什么时候该挥手,什么时候该停顿,什么时候该放《爱的奉献》,早就驾轻就熟。

所有人听得号啕大哭。

老师、学生、家长对着哭,紧紧拥抱在一起。

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学校敬爱的校长爷爷刚刚仙逝。

在他充满煽动力的引导下,我们一个个大喊:老师辛苦了!爸妈辛苦了!我爱你们!我要让生命充满爱!

千万人下跪痛哭,感动教育背后的变相销售

感恩教育中,一位妈妈拿出手机自拍

演讲结束后,邹越开始卖书,100一本。

在猪肉5块钱一斤的小县城,价格不算便宜。

但刚刚为之洒泪的家长们没控制住消费欲,冲上去一抢而光。

我打小早熟,当时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对。

但毕竟还小,面对的又是邹越这样的强敌,完全不战而溃。

没坚持过半小时,眼泪和鼻涕就不听使唤地流了下来。

然后我就泪眼朦胧地四处张望,想确定周围的人都比我哭得丑。

就在这时,我发现我的同桌,一个有点内向的小女孩,竟然没有哭。

她低着头看一本《哆啦A梦》,神情专注,和周遭显得格格不入。

她妈妈没有陪她来,因为在生她时去世了。

这是很久以后她告诉我的。

我那一刻非常震惊,觉得所有人都在哭,为什么你可以不哭。

很快,我们回到教室,她就被同学揭发了。

本来就不受欢迎的她,被大家讨伐:

心硬得像石头、冷漠的怪物、没妈的孤儿。

很长一段时间,她被全班孤立。

我很后怕,但又很庆幸。

幸好当时我哭了。

不然被孤立的人,可能就是我了。

这个想法伴随了我很多年。

直到大一那年,莫言拿了诺贝尔文学奖。

他在颁奖晚会上,说了一个和我的经历很像的故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

我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

他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是困惑的神情。

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

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

多年之后,当我向老师忏悔时,

老师说,那天来找他举报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

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

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

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

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从那时起,我明白了这种行为叫刻奇。

90后亲历的第二次群体刻奇,发生在初中。

初三那年,传说中的疯狂英语李阳,终于到我们县城来了。

消息刚传出来,小县城已经轰动。

英语老师在课堂上大讲他“学英语强国”的理念。

县体育广场公告栏里,写着李阳把讲堂搬到了太庙、故宫、长城,

创造了一场40000人、一天100000人、累计数千万人次的演讲奇迹。

但我那时迷上了许嵩。

因为着急去书店抢山高哥哥最新的贴纸,错过了李阳的演讲。

我讨厌许嵩的好兄弟去听了,回来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每天清晨5点准时在宿舍外喊英语。

让我很羡慕,也很暴躁。

据好兄弟说,那天他和全校3000多人,一起跪在操场上,流淌着热泪,哭得像个傻逼。

李阳说:

父母为你们付出了这么多,你们啥也没为父母做过,不觉得羞愧吗?!

没人接他话茬。

然而排山倒海的哭声,回答了一切。

他抑扬顿挫的语调,加上适时播放的《感恩的心》,轻易就把几千人虐得上气不接下气。

千万人下跪痛哭,感动教育背后的变相销售

接着,李阳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自己学英语改变命运的经历。

以及那句著名的:天才就是重复次数最多的人。

然后,就开始卖书了。

这里额外提一嘴,上面提到的彭成和欧阳维健,都是李阳带出来的徒弟。

但姜,果然还是老的辣。

感恩教育只是当天哭一哭,第二天该叛逆还是叛逆。

但疯狂的李阳走后,学校竟然陷入了长达一个月的疯狂。

同学们开始把书举过头顶,大声重复朗读三句英语。

我那位好兄弟也很激动,觉得自己的人生将要因为这几句朗读而改变。

他们手里拿着那天被洗脑后买的书,售价一百八一套。

一个月后,校园才逐渐消停下来。

这时候如果再有人扯着嗓子喊一句“I’m the best!”,只会被人当做神经病。

我说这两个故事,是想表达:

在感恩教育和疯狂英语里成长起来的90后,刻奇恐怕是无法避免的。

看到这里,如果你还不懂什么叫做刻奇,那让我再举几个例子。

高中毕业时,所有人一起撕书发泄,无比感伤:

我的青春散场了。

大学军训后,女生哭得一塌糊涂。

跟在教官的车后跑,边哭边挥手。

嘴里还嘶吼着“教官再见!”

科比退役时,有人在发相同的朋友圈:

科比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病痛!

杨绛去世那天,虽然很多人连“绛”字都不认识,

也不妨碍复制《一百岁感言》发微博。

老话说得好,重在参与。

千万人下跪痛哭,感动教育背后的变相销售

杨绛没有说过这句话。图:井柏然微博

说什么不重要,参与社交就对了,感动自己就对了。

——这就是刻奇。

大部分人不是真的被杨绛感动,只是陶醉在自己真善美的幻觉里。

为了跟上群体步伐,在社交媒体中塑造人设,集体高潮。

忘了说,我小学那个被孤立的同桌,后来转学了。

那天听到这个消息后,以前霸凌她、孤立她的同学们,情感突然来了个180°大转弯。

由班长带头,一起哭着送她离开,在校门口难舍难分。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奇景:

所有人都在下意识观察彼此,来确认自己的哭声和表情是否恰到好处。是该加大音量,还是该默默流泪?

你看,当刻奇来临的时候,

情感不再是自然流露,而是变成了一个工具。

它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善良的,是美好的,是正义的。

即使事后来看错得离谱的行为,当时也能冠上一个伟光正的理由。

蒋方舟《文艺青年与刻奇》中说:

我有种感觉:任何情感一旦被组织化,就有宗教化的嫌疑。

组织中的所有人,已经进入了一种接近幻觉的自我感动。

所以一旦陷入刻奇,你就彻底和自由无关了。

而且,你从来不会去怀疑其合理性。

你内心深处坚信,你真的就是这么感受的。

关于刻奇,知乎上有位网友分享了一个故事。

我奶奶年轻时跳忠字舞、读红宝书、开批斗会,

做那个年龄中国大部分人都在做的事。

有一天村里召集开会,村长大哭着走进礼堂,

说大事不好了,我们敬爱的***去世了。

全村人先愣了一下,马上就跟着村长嚎啕大哭。

哭了很长时间,肚子饿了,奶奶从指缝里偷偷瞄周围的人,

发现他们一个比一个哭得伤心,压根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她不敢怠慢,继续痛哭流涕。

我猜,她参与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刻奇”。

这就是刻奇最可怕的地方:它完成了群体对个体的情感绑架。

在你热烈的情感背后,永远躲藏着一个虚弱的小我。

为了融入群体,你真实的感受是不被允许的,必须和大家一起戴上面具。

否则,你就会被群体所疏远,成为他们口中的那个“怪物”。

久而久之,你就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甘心沦为乌合之众里的一员。

但也必须说一句:

90后的自我意识,已经在逐渐觉醒了。

虽然当刻奇发生时,我们和前面几代人一样,对自己的荒谬并不自知。

就像朝鲜人民,看到他们的伟人金正恩同志时,也会嚎啕大哭一样。

即使完全不知道情感源于何处。

但事后,我们会开始去反思:

当时亲身参与的那个事件,是不是有哪里不对?

更不用说,刻奇也并没我们想象中那么难克服。

你不用去玉林救狗,不用去砸日本车,也不欠星爷一张电影票。

你只要培养一下对抗孤独的能力,尝试独立思考,

就能跳出刻奇,成为自由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