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永定:不要把維持經濟增速和結構性改革對立起來

[摘要] 不要把維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和結構性改革對立起來,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且經濟增長速度較高,也給經濟結構調整提供了餘地。

余永定:不要把维持经济增速和结构性改革对立起来

時代週報記者 謝江珊 發自上海

5月6日,央行官網發佈消息,決定從5月15日開始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貨幣政策轉向收緊的判斷不攻自破。

寬鬆宏觀經濟政策轉向的風聲,從4月連續召開的兩場重磅會議開始顯露。

4月1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在肯定一季度經濟運行“好於預期、開局良好”的同時,重提經濟運行中的結構性問題,指出宏觀政策要立足於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加註重質的提升,注重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辦法穩需求。4月22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指出,要強化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減稅降費要儘快落實到位,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根據經濟增長和價格形勢變化及時預調微調。

重提“結構性去槓桿”與“預調微調”,令寬鬆宏觀經濟政策週期是否結束的爭論再起。

目前,中國經濟處在L型的何處?最大的結構性問題是什麼?維持經濟增速與結構性改革是否矛盾?寬鬆的宏觀政策週期真的結束了?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餘永定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

余永定:不要把维持经济增速和结构性改革对立起来

(Q:時代週報 A:餘永定)

“還不知道L型的橫畫在哪”

Q:你說過,沒有一定的經濟增速,一切問題都會惡化。2019年一季度6.4%的經濟增速被形容為“超預期”。你如何看待這一數字?

A: 6.4%確實比預期要好,但也不是特別出人意料。

中國決定宏觀經濟的短期變動,一般來講,兩個因素最重要:一是房地產投資,一是出口。如果出口沒有極度惡化,房地產投資也沒有明顯下降,達到6.4%的經濟增速並不特別出乎意料。但經濟增長是否已經企穩,有待更多數據確認。

較大力度的逆週期調節措施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在全面降準和寬信用發力下,一季度的逆週期調節走在了前面。一季度財政支出同比增長15.0%,創2017年下半年以來新高,重點投向交通、運輸等基建類領域。財政加快發力下,基建投資配套資金明顯上升,帶動一季度社融超預期大增,對經濟形成一定支持。從氣氛上來講,政府在一季度比較強調要保住底線,宏觀調控起到了重要作用。

Q:2016年,有觀點認為我國經濟運行“是L型的走勢”。目前的中國經濟,運行在L型的橫畫上嗎?

A:很難說,我們還不知道橫畫在哪。我們說中國經濟運行在L型的橫畫上,已經談了至少五年,結果它還在往下走,說明還沒有到達橫畫。

L型的橫畫被理解為中國潛在的經濟增長速度。2015年後,我對宏觀經濟形勢、宏觀經濟政策的看法有了一些調整,雖然不是根本性改變,但確實有一些比較明顯的調整。比如潛在經濟增長速度到底是多少?過去我跟大家一樣,認為可以確認,但我現在的看法是不一定,這很難計算。

這幾年,中國經濟增速平均都是六點多,潛在經濟增長速度是不是就六點多?很難說。一些權威的、負責任的專家做了計算,結果從8%到5%都有,到底信哪個?中國經濟體量是90萬億元人民幣、13.6萬億美元,哪怕相差0.1個百分點,都是很大的數字,造成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我認為這些計算中都還有一些問題沒有充分考慮進去或處理得還不盡如人意。比如應該扣除週期性因素,現有計算結果中,潛在經濟增長速度往往是順週期的,而且有很大波動。從概念上來講,潛在經濟增長速度應是比較穩定的趨勢,不能忽高忽低、變來變去。當然,這是一個普遍性問題,其他國家對潛在經濟增長速度也存在順週期問題。

Q:影響中國潛在經濟增速的因素是什麼?

A:從理論上看,勞動供給、勞動生產率、資本存量、人力資本、全要素生產率、制度變遷等都會影響潛在經濟增長速度,正面回答中國潛在經濟增長速度是多少很困難。但判斷中國的實際經濟運行是否高於或低於潛在經濟增長速度,相對容易。

就中國目前情況,我主要看兩個因素:一是通貨膨脹率。過去我們有經驗,如果有效需求太盛,經濟過熱,通貨膨脹率就上去了。但現在中國CPI、PPI增速很低,還有可能再下降—從這一非常重要的指標判斷,很難說現在的經濟增長速度已經超過潛在經濟增長速度。根據經濟學的基本原理,通貨膨脹是衡量供求是否均衡的重要標準之一。如果通貨膨脹率不斷上升,說明超出了潛在經濟增長速度,需求太大了;如果非常穩定,那就很難說超出了;如果還在下降,可能是有效需求不足,經濟增速處於潛在經濟增長速度之下。

二是中國財政狀況較好,到現在為止還有增加財政支出的餘地。今年的財政赤字率定在2.8%,在世界範圍看都是較低的。綜合這兩個重要指標,我認為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還有進一步提高的餘地。

自2012年以來,中國每次實際經濟增長速度下降,我們就趕緊出來計算,證明潛在經濟增長速度就是這麼低,因而政策也應適用這樣一種水平。如果大家還記得的話,2012年以前,公認的潛在經濟增速應該是9%左右,2013年是8%以上(看看當年投行的預測就可以知道),2014─2015年是7%左右,以後是6.5%,現在是6%─6.5%。以後是不是會進一步降到5%?我認為,先判斷潛在經濟增長速度是多少,然後再確定指導性增長目標有些過於理想化。我過去也傾向於這種思維方式,但我現在的觀點是,只要我們還有財力,只要通貨膨脹還處於較低水平,就可以通過增加財政支出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從而使經濟增長速度高一點。當然,必須強調:提高經濟增速的前提條件是不引起通貨膨脹,不影響中國的結構性改革。

中國經濟結構存在兩大問題

Q:在你看來,中國目前經濟最大的結構性問題是什麼?

A:結構可以是一個相當寬泛的概念。我這裡講結構性問題,是從宏觀需求管理的角度來講,不涉及其他結構問題如所有制改革、國企改革等。

中國經濟結構性問題之一是對外依存度太高。現在雖然已經降了不少,取得了很大成績,但還需要進一步下降。跟美國、日本等國家相比,中國出口佔GDP的比例過高。美國是世界霸權主義國家,對保護其海外利益擁有很強的能力,但中國目前沒有這麼強的能力。現在中國出口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美國要對中國進一步加關稅,對中國出口肯定會造成相當大影響。但到底多大現在還不太清楚。從長期來講,中國必須改變出口依賴程度過高這種結構性特點,特別是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中國人口眾多,國內市場巨大,可以更多地依賴國內市場。中美貿易戰實際上在給我們敲響警鐘,我們可以變不利為動力,加速結構調整,促使中國平衡貿易發展狀況。

中國經濟結構性問題之二是過於依靠房地產投資。政府想控制房地產投資,但一控制,房地產投資增速下降,GDP增速下降,政策馬上又放鬆,然後“呼”地又上去了,這些年一直在這樣循環,反映出我們對房地產投資的控制缺乏定力。房地產投資不是政府可以用來增加或減少有效需求的宏觀調控工具,不像基礎設施,經濟增長速度好時少投點,增長速度壞時多投點。進行結構調整是要使房地產開發投資在總投資和GDP中的佔比逐步降下去。為此,應更多運用稅收政策。房地產調控要從長計議,政策不能變來變去,一會加強調控、一會鬆綁調控。

Q: 4月1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加大對“質的提升”和“結構性改革”。結構性改革應如何提質?

A:政治局會議提出的結構調整是一個包含豐富內容的概念。我這裡僅談宏觀調控中的結構問題。我個人認為,在宏觀層面,房地產開發投資在總投資和GDP中佔比過高、出口對GDP佔比過高(特別是對美國出口佔比過高)是中國目前面臨的兩大結構性問題,要下定決心去解決。

可以考慮儘快徵收房地產稅、適度提高印花稅等措施,放棄依靠房地產投資推動經濟增長的做法,使房地產投資增長速度逐漸低於總投資增長速度、低於GDP增長速度。為了不讓中國經濟增長失速,還要創造一系列的條件鼓勵製造業投資,推出新興產業減稅等各種優惠政策,再不行還可以增加基礎設施投資。

增加基礎設施投資是否會造成市場扭曲,導致結構再次惡化?這要看投資什麼。比如上海垃圾圍城、北京下水道不靈、自來水不能直接飲用、醫院看病難看病貴等,需要投資的地方太多了。有利於國計民生、有利於中國未來長期發展的基礎設施,不要單純只考慮商業回報,要看社會回報。很多投資是必要的,也能提高經濟增長速度。現在一說基礎設施投資,就說影響結構性改革,有些偏頗。

不要把維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和結構性改革對立起來,兩者在大多數問題上沒有矛盾,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且經濟增長速度較高,也給經濟結構調整提供了餘地。

在宏觀經濟層面,結構調整就是改變比例。在比例變化過程中,總量並不必然減少。在減少對外需依賴的同時,完全可以(當然會有轉型陣痛)同時增加內需。

財政政策應負宏觀調控主要職責

Q:有聲音認為,4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傳達出寬鬆政策週期即將結束的風向。寬鬆宏觀政策週期真的結束了?

A:我依然持這一看法:2019年,中國應推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並輔之以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在當前情況下,財政政策應該負起宏觀調控的主要職責,貨幣政策必須同財政政策相互配合。

跟貨幣政策相比,財政政策的一個缺陷是缺乏靈活性,年初就要決定多大的投資、投哪些項目等。但無論如何,中國應該更積極地使用財政政策推動經濟增長。貨幣政策在目前情況下不是特別有效:如果經濟增長不好,大家比較悲觀,企業就不願意借錢,或者本來債務已經很多,想還的人都不願意借錢,銀行也不敢借錢。

所以中國的貨幣政策除實現自身目標(如增長、就業、抑制通脹等)外,另一個作用是配合財政政策。發債時,如果銀行的利息率很高,老百姓就不買國債了,把錢存到銀行或者買各種金融產品;把利率壓低,大家把錢都投到國債市場。貨幣政策支持財政政策,就是要保證國債能賣得出去,這是重要的任務。

但我不太贊成所謂“結構性貨幣政策”的主張。貨幣政策是個總量政策,決定灌多少水、漫灌還是微灌,不能解決滴灌的問題。錢往哪去是由市場決定的,根本不能控制流向,要讓它具體流到哪種行業哪種類型的企業中去,很困難。

目前,中國的貨幣政策承擔了太多的結構性任務,這本不該由它承擔。保證經濟增長和就業,考慮通貨膨脹和匯率,是貨幣政策應考慮的目標。至於支持中小企業,貨幣政策的作用也是有限的,畢竟這是由市場決定和商業銀行決定的。

Q:應該如何具體實施擴張性的財政政策?

A:我要強調一點,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就是為了支持基礎設施投資,用基礎設施投資增速來彌補房地產投資增速下降及其他增速下降。

要增加基礎設施投資,你得有錢,但不要再像過去四萬億的時候,讓地方政府跟銀行借錢、建立融資平臺。當然如果地方政府有很好的平臺,商業銀行願意借,那是另外一回事。

應該由政府特別是中央政府出資,地方政府給予配合。政府花錢,就會出現財政赤字。今年財政赤字率定的是2.8%。我認為2.8%可以突破,當然不是為了突破而突破,而是根據實際情況,依靠政府發國債來融資。國債現在很受市場歡迎,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我們有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的餘地。首先鼓勵居民購買,商業銀行也可以自己購買。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