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公司動了誰的奶酪?貴州茅臺遭外資阻擊

“茅臺的經銷商,扮演了一個利潤蓄水池的角色,即便產量、出廠價保持不變,通過壓縮經銷商利潤,未來幾年也可以保持20%至30%的增長。”這是早前機構路演時,傳達的一個觀點。

然而,這一邏輯隨著茅臺集團營銷公司的成立,面臨著不小的考驗。為此,國際投行博恩斯坦(Bernstein)將貴州茅臺目標價從1089元降至916元,相當於打了85折。

利空突如其來

博恩斯坦給出的理由,由於母集團的新銷售公司可能損害其收入和公司治理,於是將上市公司評級從“跑贏大盤”下調至於“符合市場表現”。

這已不是外資給出的首份看空報告,早前美國投資機構晨星(Morningstar Inc.)分析師Allen Cheng也給出了“賣出”評級,其給出的貴州茅臺今年底的目標價只有830元。

今年一季度,貴州茅臺減少經銷商533家,其中茅臺酒經銷商減少39家,當期公司歸母淨利潤繼續保持30%以上的增速,正如市場預期那般。

然而,公眾號“茅臺時空”五一期間發文,貴州茅臺集團營銷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該營銷公司是茅臺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下設黨群辦公室、紀檢監察室、業務物流客服部、財務部、自營網絡管理部和終端事業部等6個二級機構。

這成為了左右公司股價漲跌、市場預期的重要變量。最為核心的是,營銷公司由集團100%控股,是否會全面直銷公司此前削減的茅臺酒配額,目前難以知曉。

茅臺早盤仍翻綠

5月7日,貴州茅臺在上一交易日大跌6.98%的基礎上,早盤仍然翻綠,股價維持在900元附近震盪。

营销公司动了谁的奶酪?贵州茅台遭外资阻击

對此有投資者評論稱,貴州茅臺集團層面成立了營銷公司,相當於把一部分預期進上市公司的淨利潤轉移到了集團層面。這可能會產生兩方面影響,其一,未來近2萬噸增量中渠道差價利潤的消失,其二,未來茅臺提價動能枯竭,差價越大,集團利潤越豐厚。

茅臺集團成立營銷公司也引起了部分股東的反對。一位名為“茅臺900元真不算高”的股東便指出,茅臺涉嫌向大股東貴州茅臺集團輸送利益。

同時,他還附上了與貴州茅臺的溝通記錄。上市公司方面回應稱,“如果設立營銷公司,我們也是剛知道,究竟怎麼賣,現在其實也沒有具體的說法,如果需要公告的話,我們會出的。”

另據茅臺時空消息,茅臺集團營銷公司董事長向平在揭牌儀式上表示,下一步,將重點針對團購、商超等終端客戶開展工作,實現與社會渠道錯位發展,並以“穩市場、穩價格、穩預期”為近期工作主要目標,抓好佈局規劃、渠道建設和計劃投放,切實保障茅臺酒市場持續向好。

至於後期削減的茅臺酒配額如何分配,是否會對上市公司業績帶來衝擊,尚有待於銷售政策的進一步明確。

只是,這一不確定性正在考驗著前述增長邏輯,對於二級市場而言,顯然也不是什麼好消息。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