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四診在中醫外科皮膚病的臨床應用概況

中醫四診,即望、聞、問、切,《難經·六十一難經》有云:“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醫宗金鑑.四診心法要訣》亦曰:“望以目察,聞以耳佔,問以言審,切以指參,明斯診道,識病根源。”可見,四診法是中醫辨病與辨證的重要手段,其將中醫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經驗熔於一爐,特別是中醫外科皮膚病發生在體表,四診法的內容既有同於內科的部分,又有別於其他科目的特異件.

1.望診

望診,是醫生運用視覺對人體外部情況進行有目的的觀察,以瞭解健康狀況,測知病情的方法。《靈樞·本髒》所著:“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望診在中醫診斷學中被列為四診之首,在皮膚科中,更是不容忽視。皮膚科望診應在明亮光線下進行,醫者要做到觀察整體皮膚與局部病灶相結合,診察其發生部位、色澤、形態、大小、數目、排列和分佈箋

1.1發生部位

望部位,即通過望疾病發生的上、中、下3個部位來辨證診病的一種方法。此法與所謂部位辨證有異曲同工之妙,常用於有好發部位疾病的診斷,皮膚科疾病的發生部位不外乎上部(頭面、頸項、上肢)、中部(胸腹、腰背)、下部(臀腿、脛足)。

人體上、中、下3部位各有其發病特點,臨床診病時把好發部位與發病特點結合是中醫外科望診之望發生部位的一種重要方法。根據《素問.太陰陽明論》中所說:“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溼者,下先受之。”和清代醫家高錦庭在《瘍科心得集》中指出:“蓋瘍科之證,在上部者,俱屬風溫風熱,風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屬溼火溼熱,水性下趨故也:在中部者,多屬氣鬱火鬱,以氣火之俱發於中也。其中間有互變,十證中不過一二。”故而在臨床上好發於上部的常見疾病,如好發於頭、面、耳、項、發中,初起微癢,久則漸生白屑,脫而又生之面油風和好發於頭面、四肢等暴露部位,皮損主要表現為淺在性膿皰和膿痂的黃水瘡等皮膚病,皆可從風溫風熱考慮,因風邪易襲陽位,溫熱其性趨上是也;亦如好發於胸肋部的蛇串瘡,主要表現為皮膚上出現紅斑、水皰或丘皰疹,累累如串珠,排列成帶狀,沿一側周圍神經分佈區出現,局部刺痛或伴淋巴結腫大,可從氣鬱火鬱俱發於中人手診病;同理,因溼性趨下,故好發於下部,如癬之腳溼氣,主要發生在趾縫、足底,以皮下水皰,趾間浸漬糜爛、滲流滋水,角化過度、脫屑、瘙癢等特徵,慢性溼瘡之腎囊風和小腿溼瘡皆大都表現為皮損對稱分佈,多形損害,劇烈瘙癢,有滲出傾向,反覆發作,此病與溼邪為患有關。醫者只有準確掌握疾病產生機理,才可辨證施治,直達病所,療而有效。

1.2局部病灶

皮膚科疾患最顯著的特徵是有局部病灶的存在,一般都有著比較明顯的外在表現。正因這些局部病灶存在的直觀性為臨床辨證提供有效的客觀依據,常起決定性意義。因此臨床診病之望診不僅要注重部位辨證,還應從局部病灶的顏色、形態著手以求全面。望局部病灶主要包括腫、膿、潰瘍和皮膚部位的各種損害等內容。

腫是由各種致病因素引起的經絡阻隔、氣血凝滯而形成的體表症狀。臨床皮膚科通過望腫的部位、形色和腫勢高突或平坦,再結合各種致病因素的特點來判斷髮病原因、病情虛實、病勢輕重和病程長短,如腫突發於皮毛、肌肉之間,色赤,腫勢高突,根盤收束,肌膚掀紅,則病發機體表淺部位,多為熱腫,實證,病勢輕,發病較快,並易膿、易潰、易斂;若望診見患處皮肉重垂脹急,光亮如水皰,破流黃水,浸淫皮膚,則為溼腫,多見於溼疹。

膿是皮膚科疾病中常見的病理產物,因皮肉之間熱盛肉腐蒸釀而成,中醫認為“熱勝則肉腐,肉腐則成膿”。望膿時,應根據膿的形質和色澤辨證。若見膿淡薄,為元氣較弱;稠厚者,為元氣充盛;若膿由稠厚轉為稀薄,體質漸衰,為一時難斂;如先出黃白稠厚膿液,次出黃稠滋水,是將斂佳象。臨床皮膚科疾病黃水瘡,皮損主要表現為淺在性膿皰和膿痂,望診如見膿皰皰壁破裂後顯出溼潤而潮紅的糜爛瘡面流出黃水,即示乾燥後將形成膿痂,痂皮脫落則愈,且愈後不留疤痕。

潰瘍是指一切皮膚科疾病潰破所形成的瘡面。望診時應注意瘡面的潰勢、形色,以探求病證陰陽、順逆,從而有利於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如見潰瘍色澤紅活鮮潤,瘡面膿液稠厚黃白,腐肉易脫,新肉易生,瘡口易斂,則為陽證潰瘍;而陰證潰瘍,瘡面色澤灰暗,膿液清稀,或時流血水,腐肉不脫,或新肉不生,瘡口經久難斂。如瘡頂突然陷黑無膿,四周皮膚暗紅,腫勢擴散,多為疔瘡走黃之象;若瘡面腐肉已盡,而膿水灰薄,新肉不生,狀如鏡面,光白板亮,為虛陷之證。

1.3病理切片

中醫皮膚科望診不僅要做到望神、色、形、態與局部皮損相結合,還應將望表面皮損與現代病理切片相結合。如望膿中除了診查皮損表面膿液的量、色、質等,還應進行膿液鏡檢,鏡下可見變性壞色的中性粒細胞(膿細胞)、溶解的細胞碎屑、漿液和細菌(多由化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腦膜炎球菌、大腸桿菌等)混合而成,顏色呈黃色、黃綠色,黏稠或稀薄;潰瘍望診可見皮膚、黏膜表淺化膿,病理檢查見壞死組織脫落後缺損超過基膜;又如癬病的診斷可靠真菌直接鏡檢見菌絲和孢子陽性來判定真菌存在;黧黑斑在表皮中可見色素過度沉著,真皮中的噬黑素細胞也有較多色素,基底細胞層色素顆粒增多;癮疹的皮膚劃痕試驗呈陽性;銀屑病進行期可見同形現象等皆可成為望診的內容。

2.聞診

聞診包括聽與嗅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以聽覺來辨患者的聲音,如語言、呼吸、嘔吐、呃逆等;二是以嗅覺辨患者分泌物的氣味,如膿液、痰涕等。

聞診在皮膚科的診斷中主要側重於嗅氣味,如患者有出血,則多有血腥味;若有潰腐瘡瘍,則多有腐臭氣。其中又以嗅辨膿液為主,一般略帶腥味者,其質必稠,大多是順診現象;膿液腥穢惡臭者,其質必薄,大多是逆證現象,常為穿膜損骨之徵。值得一提的是,皮膚科癬病中的肥瘡有特殊的鼠尿味,臭田螺有腐臭味,腋臭有狐臊味等,這有助於臨床診病。

3.問診

《內經選讀》有云:“諸痛癢瘡,皆屬於心。”因而把握問診可循其病因,診斷好疾病。問診是通過詢問患者或其家屬,以得知疾病的發生經過和症狀。明代醫家張景嶽將問診內容歸納為“十問”,但結合臨床皮膚科實際情況,還應著重問患者局部病灶的瘙癢、疼痛和麻木之感。

瘙癢是皮膚科中最常見的自覺症狀,臨床問診應注意詢問患者或其家屬關於以下瘙癢的臨床資料:發病部位:瘙癢先在軀幹、四肢近端等處出現多為風熱瘡、紫白癜風,疥瘡瘙癢則好發於皮膚薄嫩和褶皺處。發病時間和持續長短:突然起病可考慮急性溼瘡、急性癮疹、藥毒等,慢性溼瘡、慢性癮疹和牛皮癬等多緩慢發作。發病性質:瘙癢遇熱加重且皮疹色紅則為風熱所致,皮疹色白並遇寒加重則因風寒而起,抓破有滲液或起水皰多為風溼熱邪侵襲。病因誘因:風熱瘡有發熱、日曬、妊娠的誘因,黃水瘡因膿液流溢可致新膿皰發生而浸淫全身。發病程度:糜爛型腳溼氣劇烈瘙癢,往往搓至皮爛疼痛、滲流血水方止;粉刺多自覺輕度瘙癢;咬皮炎自覺奇癢,灼熱紅腫、疼痛;疥瘡則奇癢,夜間劇癢,遇熱尤盛。何季好轉、加重:紫白癜風、牛皮癬是夏季加劇、冬天緩解,銀屑病則冬季加重、夏季減輕。伴隨症狀:風熱瘡一般無全身症狀;面遊風頭皮瘙癢劇烈,伴頭屑多,有脫髮的症狀;藥毒伴發熱、倦怠、納差、大便乾燥、小便黃赤等全身症狀。接觸史:疥瘡有接觸傳染人型疥蟲史,蟲咬皮炎有被蟲類叮咬、接觸毒液或蟲體毒毛史,藥毒發病前有用藥史,接觸性皮炎有明顯接觸某物質的病史。除以上幾個問診點外,我們還應詢問瘙癢以前是否發生,以考慮有無復發因素,如遇老年患者還應注意詢問有無糖尿病等病史以對瘙癢病症做好診治。

疼痛是氣血凝滯、阻塞不通的反映,“熱甚則痛,熱微則癢”、“通則不痛,不通則痛”。疼痛是疾病的信號,其增劇與減輕常為病勢進展與消退的標誌。臨床問診應從疼痛的誘因、部位、疼痛程度、持續時間、性質、伴隨症狀、以前有無類似疼痛史等方面著手。如問診成年患者得疼痛出現在一側腰肋部,不超過正中線,持續時間長,感灼熱刺痛,痛如火燎,伴全身不適、疲乏無力症狀,應考慮是蛇串瘡。掌蹠疣的疼痛則外傷、磨擦是其誘因,發於掌蹠,有明顯壓痛,用手擠壓則加劇。瓜藤纏的疼痛常出現在兩小腿伸側,勞累、感冒受寒、婦女行經常是其誘發因素。

麻木是由氣血失調或毒邪熾盛,以致經脈阻塞,氣血不達而成,麻為血不運,木為氣不痛的外在表現。麻木感常見於一些特殊的皮膚病如麻風病的皮損,有的慢性皮膚病後期也偶見麻木的症狀。如慢性癮疹後期,患者可有局部不癢或輕微癢感,患處出現麻木。臨床問診因結合發病時間,從麻木部位、程度、是否伴有瘙癢或疼痛感、有無全身症狀等方面出發進行綜合診治。

4.切診

切診包括切脈(脈診)和觸診兩大類。在皮膚科中,脈診大致與中醫內科方法相同,是在望、聞、問診的基礎上觀察脈象浮、沉、遲、數、滑、澀、弦、細等不同,以辨別疾病的寒、熱、虛、實,為下一步選方用藥提供依據。而觸診是利用手的感覺觸摸病變局部進行診斷的一種方法。皮膚病重視局部觸診,對診斷與辨證往往有決定性價值。觸診要點應包括局部皮損的軟硬度、溫度、邊緣、界限、與周圍組織關係以及附近淋巴結等,其在皮膚科中的運用為常見皮膚損害的診斷和鑑別提供重要意義,尤其是在辨膿成與否、辨斑疹、辨結節與腫塊等方面更有價值。

辨膿成與否,古人云:“膿成決以刀針。”對於膿的辨別僅有望、聞:問診是不夠的,還需要醫者通過接觸診膿。如《外科理例》雲:“按之牢硬未有膿,按之半軟半硬已成膿,大軟方是膿成。”《瘍醫大全》又謂:“用手按之,手起而即復者有膿,手起而不即復者為無膿。”說明觸膿應首重軟硬手感度。

辨斑疹:斑、疹均為全身性疾病表現於皮膚的症狀,兩者雖常常並稱,但實質有別。斑是指皮膚黏膜出現深紅色或青紫色片狀斑塊,疹是皮膚出現紅色或紫紅色、粟粒狀疹點。斑與疹有時看似相同但不好鑑別,其實一“觸”便知。前者觸診平鋪於皮膚,撫之不礙手,壓之不退色,皮溫多不高;後者高出皮膚,撫之礙手,壓之退色,皮溫多高。

辨結節與腫塊:結節是指見於皮膚或皮下組織且較小觸之可及的腫物,臨床表現為大小不一,境界清楚的實質性損害,觸診質較硬,深在皮下或高出皮面,多由氣血凝滯所致,常見於結節性紅斑等病。臨床皮膚病中結節主要是與腫塊鑑別,同斑疹相似,也是一“觸”即知。觸診主要從大小、形態鑑別:最大直徑≤2 cm為結節,>2 cm為腫塊;結節多呈圓形、卵圓形、扁圓形,腫塊有扁平、圓球、索條狀、分葉狀及不規則的形態特徵。良性與惡性的鑑別還需從觸診邊界、活動度、質地軟硬、有無壓痛等方面蒐集資料。非炎症的良性結節或腫塊活動度好,質地軟,無壓痛;惡性結節或腫塊則相反。若併發感染則觸診時疼痛明顯並且伴有附近淋巴結腫大。

5.四診合參

皮膚疾病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其臨床表現可體現於多個方面,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是從不同角度檢查病情和收集資料,各有其獨特的方法和意義。四診相互聯繫,不可分割。因此若單憑其中某一診法診病是犯以偏概全之大忌,正如《醫門法律》例中所言:“凡治病不合色脈,參互考驗,得此失彼,得偏遺全,只名粗工。”《四診抉微》也雲:“然診有四,在昔神聖相傳,莫不併重。”故臨床診病必須診法合參,才能全面詳盡獲取所需臨床資料,有助於準確診治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