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營口行】港城營口:打造產業集群“投資磁場”

【民企營口行】港城營口:打造產業集群“投資磁場”

5月8日在營口鮁魚圈區開幕的“全國知名民營企業助推東北全面振興營口行”活動中,10餘家世界500強和中國民營經濟500強企業、數十家上市企業和省級百強企業集聚營口,涉及裝備製造、耐火材料、石化、鋼鐵、機電、汽車零部件、國際貿易、現代物流、金融服務、食品、康養、文化產業、新材料、新科技等眾多領域,與營口“四基地一中心”產業集聚平臺進行“全鏈條”對接融合。

與會民營企業代表認為,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已經從改革開放前四十年的“創業時代”跨入了更有全球產業視野的“聚業時代”。營口產業基礎豐厚、產業鏈條明確,加上要素供給能力的比較優勢,能夠順利承接多領域產業佈局和轉移,對民營經濟產生了“聚合效應”。

【民企營口行】港城營口:打造產業集群“投資磁場”

營口1861年開埠,舳艫雲集的遼河碼頭曾經是東北第一大港,營口人增添了開放包容、敢為人先的基因,往往敢“吃第一隻螃蟹”。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民營經濟在這片土地上出生、成長、壯大。全球最大的輪胎拆裝機、平衡機生產企業起家於“一臺舊車床”,國內首家民營的航天軍工配套科技企業最初靠“兩口大水缸”,全球第三大對日出口塑料袋生產企業最初建在“兩間小平房”……在營口,這樣的民企創業故事比比皆是,詮釋著“關外上海”與“北方溫州”的生動內涵。

時代眷顧,沃土滋養,經過40年的滾動發展,營口民營經濟上演一場場波瀾壯闊的轉型升級大戲,登上振興發展大舞臺。去年,營口民間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84%,民營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79.1%,按投資測算,今年將突破80%。

營口經濟增速持續領跑東北,民營經濟擔當生力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綠色發展中,民營企業當先鋒打頭陣。把脈新舊動能轉換,釐清產業發展方向,營口構建“四基地一中心”產業佈局,即鋁製品產業基地、鋼鐵及鎂製品深加工基地、石油化工基地、糧食食品飲料加工貿易基地以及物流和旅遊中心,在全球產業版圖上,打造承載項目增容和產業轉移的“投資磁場”。

【民企營口行】港城營口:打造產業集群“投資磁場”

忠旺集團最初在國內3個城市同時簽約建設新工廠,營口市簽約最晚,但開工最快,投產最早。目前一期投資約708億元的高精鋁、擠壓型材、板帶箔、輕量化汽車車廂等9個項目全線推進。圍繞這一龍頭項目建鏈、補鏈、強鏈,上下游企業“大集聚”勢頭顯現,孕育更大的產業規模。

營口曾以眾星捧月般的國有和民營輕紡工廠聞名,後來靠“重化”重塑實體經濟形態。憑藉每年超千萬噸的精品鋼生產能力,營口成為“鋼港聯姻”的鋼鐵重鎮。傳統鎂產業堅決化解落後產能,發展鎂合金、鎂化工、鎂建材等精深加工產品,一幅綠色鎂工業全產業鏈圖譜拼接完成。

石油化工基地緊鄰俄羅斯石油天然氣主管線、毗鄰640兆瓦華能熱電廠、近擁30萬噸級原油碼頭,這樣的稟賦,放眼全國乃至全世界,可比者寥寥。

“中俄糧食走廊”項目簽約落地,加上數年間在營口迅速聚集的無限極、太古精煉糖、百威啤酒、可口可樂等企業,拉開了營口食品飲品產業的發展框架,也拉動著冷鏈物流、包裝等產業。

【民企營口行】港城營口:打造產業集群“投資磁場”

“物流和旅遊中心”,顯示出營口向現代服務業和消費升級要新動力的理性和主動。營口依託港口優勢,乘“一帶一路”東風,打造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和東北亞物流之都,發展貨物運輸、節點供應、倉儲配送、中轉代理、配套加工、信息服務等物流經濟;營口樹立“河海牽動、溫泉支撐、山區崛起”全域旅遊發展理念,挖掘底蘊和優勢做美、打破區域邊界做大、吸引項目投資做厚,從旅遊資源富礦走向旅遊產業強市。

要素彙集的窪地、產業崛起的高地、商務成本的盆地在營口相繼呈現,形成了富有吸引力的“投資磁場”:中國民營經濟正在圍繞世界產業格局聚業興業,在東北開放前沿港城逐浪新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