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最后一句到底算不算病句?

姒莞萱


说病句言之有理,大约与的确自相矛盾。说文学家用词精彩,也有道理。我认为,人无能人,一个文学巨人写个把子病句并无多碍吧,如死去抠,抠出一点ABC来写显示钻牛角尖的能力,有什么意义呢?我则认为是精妙之句,在当时的社会与地位,鲁迅能这样去判断就是非常正确了!为什么呢?答案:没亲眼看见孔乙己死了,所以大约,表推测!而的确呢?是对当时社会畸形现状的判断,孔乙己不死吗?死,非死无疑。随便举例说,一列火车停站在A站,以A为中点停靠,而火车全车则置停于铁轨中,你敢说火车没有停靠A站点中么?然而事实就跨越了A点以外的铁轨中停。此列子足说明之。请不要激进方式对待鲁迅吧。我读大学时,教鲁迅作品的老教授用毛主席的话,说鲁迅是文学家,革命家,是一把长矛……。


松溪义工联合会


孔夫子也有犯错时,鲁迅先生的文章当然也会有错误处。

从标准语句来看,肯定是算病句的。

这么说吧,如果是一个老外要过中文的四六级,他在作文中有如同鲁迅先生在作品《孔乙己》中最后一段说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样一句,那么肯定不是加分项目,不吹不黑。


然而,语句放在这篇文章里,个人认为不算病句,是没有问题的。

除去对名人文章、字眼的过度解读的,我认为没有问题的原因有二:

一、病人有病语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作家,他的评判性文章在当时就如同无比锋利的手术刀一般剖析着社会,又如在黑暗中嘶吼,期望能唤醒麻木的、病入膏肓而不知的人们。

孔乙己是一个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的人;一个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的人;一个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的人。

这样的人,对于当时自然认为正常的人,对于今天我们自认为正常的人,他是一个病人,一个被科举制度精神毒害,最终将会被封建制度“吃”了的人。

对于这样的一个病人,在文章落笔时对于他的印象、对于他的描述,有时候是带有病态的,用的也是不正常的字句。


二、我有名,我有理

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原因是:这是鲁迅先生写作的风格,鲁迅先生向来就是这么落笔、这样遣词断句的,就是要跟当时的正统弄的有点不一样,就是要有这种带点反叛的感觉。

不光在《孔乙己》中,在先生的其它作品中也是这么个样的,爱咋咋地,这就是鲁迅的风格。

当一个人的影响力足以让他的风格形成潮流时,那么他的风格也就成了标准,而且经此一家,别无分店。



张三疯言疯语


这句话不是病句,有它内在的深层含义。我在从教期间,曾经给学生们讲授过这篇课文《孔乙己》。它是鲁迅先生的第二部白话文小说,刻画了迂腐而又可爱、让人心酸的“孔乙己”形象,当然也会有孟乙己、孙乙己等。

孔乙己在笑声中站着出场,却在笑声中爬着退场。掌柜的还有十九个钱的油水没捞到,他便大约的确是死了。“大约”和“的确”看似互相矛盾,实则正是双重模糊的高度肯定,孔乙己是典型的“孔夫子”教徒,但是被边缘化了,清贫如洗,当其到潦倒不堪、穷途末路的时候,那也就必然走向死亡,却又没能暴毙或僵死,所以作者只好说“他大约的确是死了”。

鲁迅先生是一个清醒的战士,孔乙己在当时虽然大约是死了,而且的确是要死的,但终究是要用“血”做药引子的,所以还得有病人的配合一一克服自身的阿Q精神,这才能根治我们的国民。这正表现了小说主题整体性的反传统思想,而且博大精深。





平民之宴


有人说鲁迅的作品诘屈聱牙,有人说语法不通。有人建议把他踢出中学语文课本,有人著书立转反驳他的观点。无论怎样,没有人能撼动民族魂的地位,他在现代文学史上无人能比。分析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这个句子,一定要放到当时的意境中,而不是单单挑出来分析语法。

说他死用"大约",是人们对他的生存状态漠不关心。用"的确"作者肯定这样的社会现实绝对不会容纳这样一个人长命百岁的活下去。初读这样的句子,会感觉似乎不符合逻辑的语句。但认真思考会感觉更加耐人寻味,比起流畅圆润的句子来更加入木三分,力透纸背。



林中雨微


经翻阅,《孔乙己》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

“我到現在终于没有看见,一一大约孔乙己的确己经死了!”

这是一个整句,从语法和结构来说,这个句子主谓宾非常分明,定语有层次,而且前半句和后半句可以单独构成一个整句,所以就从语法来说这个整句没有任何毛病!我们看一个句子有没有毛病就要看语法和结构!

大家挑剔的可能就是“大约”和“的确”,这是个判断句式,却判断的没那么分明,甚至前后矛盾!

其实不光是“大约”和“的确”,还有前半句与后半句的“终于”和“已经”也有这种突兀感!

我们再来读一遍鲁迅这个句子:我到现在终于没有看见,——大约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

鲁迅这篇小说批判思想非常强烈,他针对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残害,如果一个读书人不在科举这种体制上面走向成功,那他基本就废了!

我们在初中学过一篇《范进中举》,这篇小说讽刺的也是封建科举制度,可和《孔乙己》比起来,《范进中举》保留了太多,《孔乙己》是彻底的!于是鲁迅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看见过他!

孔乙己发生的时代在清末及其辛亥革命以前,那时候秀才举人什么的尽管仍然还在执政,却从清末的洋务运动中已经将读书不确定在仕途这条唯一的道路中,《孔乙己》小说最后的这个句子寄托了鲁迅对未来时代的期望及其对现有时代的失望,通过孔乙己,鲁迅感到逐渐过去的这个仅仅从科举仕途——这般延续几千年摆脱寒门的唯一途径的时代该埋葬了!

——大约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这句话既对自己的预感不确定,又抱有作者自己坚定的信念!“大约”是对应大多数人的,的确是针对自己的!

遣字用词如何表达一个思想,这是一个作家的风格,也是思想深度问题,这好像音乐,音符也有这种速成约定,音符与音符之间也不能组合的太突兀,那样写出来的旋律就有失美感,不流畅!可是据罗曼罗兰说百多芬就喜欢用截然相反的几种音符写音乐,他就喜欢用那种突兀感,甚至音符之间有较大的矛盾!当时就有音乐评论家认为贝多芬的音乐好是好,却有失传统音乐要求!百多芬说道只有天才是不一样的,庸才才会循规蹈矩!

我们擅长挑剔天才的作品,是因为我们可能要将自己打扮得不一样,比如我们去挑剔鲁迅,就因为鲁迅是无法超越的,我们只不过要借着鲁迅的光环照亮自己,以为我们自己比鲁迅高明!


草轩客


肯定不是病句,鲁迅那样著名的文学家怎能写出病句来呢?!

从语法、逻辑学的角度来看这又是个病句。因为“大约”和“的确”前后矛盾:“大约”是大概、差不多的意思,不是肯定;而“的确”是确实、真的,表示肯定。所以,在逻辑、概念方面前后抵触,互相矛盾。

那么,鲁迅先生那样大的文学家能一时疏忽、不慎写出病句吗?显然不是,而是有意所为。这也是鲁迅的高明所在。

其作用有两方面:

一、孔乙己究竟是否死了,作者没有亲眼看见,只听人们说孔乙己死了,由于很长时间没见到过孔乙己了,猜测他的确死了,但又没亲眼见到,所猜测的不一定准确,可能确实像人们说的那样:他真死了。所以用上了“大约”和“的确”。

二、对于孔乙己的悲惨境遇,生不如死,活着只是受罪,死了又感到可悲可怜,又希望他能活着,而他死、活又同样悲惨,差别不大,只是差一口气的事。所以,作者也就不再认真追究了。只能用含乎其辞的“大概……的确”了。


珠穆朗玛192375151


鲁迅的《孔乙己》最后一句,“我至现在终于沒有见一一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和最后一次用手移动身躯,还要来四文钱的酒喝,欠先前欠的十九文钱先欠着,这次掏的现钱。酒家掌柜几个节气要提孔乙己欠的十九文钱,之后没有再提。掌柜的行动无形告诉大家只暍几文钱的酒好吃便宜茴香豆的孔乙己死了。十二岁的伙计,往常只有孔乙己的到来,才会让小伙计有点欢声笑语,有点乐趣,小伙计不想叫孔乙己死,但又没有再见到孔乙己,以他的口气用了大约.的确结束全文。鲁迅给孔乙己的生死留下了无限想象空间,大约和的确并存,大约孔乙己行窃被打成残疾,离开了熟习的地方,有新的生活。的确孔乙己死了,只有死一了百了。孔乙己把仅有茴香豆还分给孩子们吃,这样的人应该死吗?《孔乙己》这篇文章,成文百年,读者无数,曾录入中学课本,没有人质疑最后一句是病句。鲁迅用大约和的确并存,贯穿前文,合情合理。个人语言功底有限,思维固化,理解能力不够,反复斟酌,没有看出这是病句。谁非说语法不通,是个病句,就病句吧!反正鲁迅是改不了这句了。“......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就是鲁迅原文《孔乙己》的结束语。


建平年


一者得一,二者得二。文字能投射在你心里的只是那暖暖的一番热念,得者得矣。人类文字实在是一个不敢恭维的存在。能意会者不言传,能行教者不言教,谁会在意那些个“扯淡”的天有多少个病句,你病入膏肓还来挑剔那碗苦涩的药,真正的悲凉是你喝着毒奶不亦乐乎、吃着沟油茫然快意、打着疫苗沾染了狂犬、献一管血传播了艾滋、她偷了你家的粟子你却只盯着她脸蛋儿意淫、他蹂躏了你的意志你还跑前跑后的恭维奉承、、、你怎么屁都不敢放,就来说这三个顿号是语病。各人自扫门前雪,管他对症不对症。只能怪你偏陋的内心里产生不出来那么的意向的重叠。文字何怪?锋利的刀或愚钝的斧何怪?受不了寂静无声的以头抢地尔,也只为听到一声闷响。

看客和围观的心态里娱乐了朝朝暮暮。抱个手机审词酌句还察言观色,挑几个字头当作茶点来消磨这闲逸的午后时光。你幸福吗?痛并快乐者—强先生。





北平之春1112


鲁迅先生是中国新文化的旗手。特别是先生的《孔乙己》是《呐喊》的第二篇,写于”五四”前的,是继《狂人日记》之后,又一篇声讨封建社会和封建文化战斗诗篇。

当时,科举制度虽然已废除,但,教育体系却並未改变。许多知识分子还未挣脱封建思想的桎梏。当时的鲁迅先生认为,必须要使人民群众觉醒过来,改变愚昧和麻木的精神状态。就是要坚决反对”国粹”中的糟粕,解放个性。把国人从几千年的封建精神传统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杂文《孔乙己 》呼唤国人快快醒来,合力推翻吃人的社会。

鲁迅在《孔乙己》最后的结局用了猜想来结尾,留给看客广阔的想象空间,含有无穷的悲剧意味~那个唯一穿着长衫却又是站着喝酒的孔乙己,游离于社会最底层的形像让人印象深刻。

鲁迅最后写道~”到现在终于没有见一一大约孔乙己已经死了”。

鲁迅是杂文大家,具有深沉朴实的革命激情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是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典范。所以最后一句绝无可能是病句。


猴哥8963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这句话当然不是病句,我个人的理解是——

作者对孔乙己是有怀一种忧伤的,毕竟他算是一个读书人,可是却生活得毫无体面,这背后的原因固然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跟个人修为也脱不开干系。

作者本身也是一个读书人,对孔乙己算是哀其不幸的同时也怒其不争,在作者的骨子里是不希望见到孔乙己式的人,这样的。

这种复杂的心理下,作者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

然后猜测,大约孔乙己死了,这样毕竟是猜测,可是作者心底下是真的希望不再见到孔乙己式的人,或者他真的死掉,或者有什么能让他得到改变,总之作者希望不再见到那样的孔乙己,让人可怜又让人愤慨,于是作者痛心加上‘的确’二字,把孔乙己在自己的心里杀死了。

这是鲁迅先生的愿望吧。

但是鲁迅先生也知道,孔乙己和祥林嫂那样的人还会有的。

如果现在先生活着,再见到当下的孔乙己、祥林嫂,我想,我的心里还会发出和先生同样的感叹,但我真的希望先生活过来,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