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传统,如此开放

热闹的名字,欢喜的结局;相较于落入俗套的谈吐,世俗的观念在与人伦的斗争中,输了固有的教化,却冲破了所谓规则的框架。

《喜宴》是极具李安导演风格的电影,从伟同出场的画面色调到威威的出现,伟同就好像行尸走肉一般沦为影片画面的陪衬,直到赛门的出现伟同在画面内的人物像是活了过来,同时也使整个影片的情感基调有了初步走向,同时也引出了道德观念与所谓伦理的冲突。

真正促使事件走向爆发的是伟同父母因为伟同威威的交往而拜访,以至于出现了另外一个人物-张叔叔,伟同父亲的战友。一个看似没有任何作用的辅助人物却成了四两拨千斤的逆转性关键,因为也就是他的出现让观众看到了伟同父亲的内心。其实在影片中,从伟同和赛门一系列的暧昧行为差点被父亲撞见,以及父亲听懂赛门的爆发却滴水不漏的遮掩过去就可以看到其实所谓的战友张叔叔才是伟同父亲真正的“爱人”。由此所有的一切都串联了起来,伦理纲常在社会与道德下被压制甚至仲裁。同时这也是国度与国度的碰撞,思维和思维的交织,更是一个时代思想过度的变更。而在这场需要历时很长的变更中最大的受害人莫过于女孩威威了。

威威代表的就像是传统的中国思想变更,她虽然想要拥有自己喜欢的人,却也不抵触自己喜欢的人有一个同性恋人,可换言之威威又像是传统道德下的沦丧物,她不争不抢做一个三从四德的随从者;而伟同的母亲也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式传统思想,伟同父亲及伟同则是新时代的接纳者,他们认同并接受了这种不顺从伦理道德的新式观念,赛门正是所有矛盾的始点。一个新观念的代表。当传统遇见新潮,当东方遇到西方,当某一方的标准被这种制约着的平衡打破,所有就会出现不平衡的凌乱,而在这之中,长期被压抑的人性所渴求的性与爱就成了存活的精神支柱。

在电影最后的几个场景中一直用的是东方音乐做得配乐。似乎东方人更懂得离别之时的抒情。临别时,5个人又翻看结婚时的照片,翻到最后一页,是伟同和赛门的照片。似乎预示着伦理斗争的结果,这段很有传统感觉的音乐一直伴随着离别的过程。按照电影配乐是电影主题以抽象和纯粹的方式表达的理解,这段音乐就像伟同父母的心声。有些凄凉,有些无奈,无法心满意足,但是也别无他求。父亲一生戎马战场,却在机场双手举起,向这个社会投降,向所谓人理伦常投降。相较之下他对威威那一句“高家会感谢你的”更显的苍白无力,其实在这个社会的变更中,几千年的人性压抑,所有人都是道德伦理的傀儡,可又是时代变更的幸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