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是怎么来的?

浊酒论谈


说起普通话,我想起读大学时候考普通话级别证书,我86分满分一百。

哈哈哈哈~~

其实吧,据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朝末期就出现了!

当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其中日本学者建议中国应该推行一套国语来统一语言,在这次学术交流中就提到“普通话”这个词。

最后在1955年10月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在这次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定为“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在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优质回答这么难吗?我甚是不解!



青年作者一道


前身:1909年满清政府弃用旧官话改立北京官话为国语,后来民国沿用。清末北京话与现代的北京话差别还是有点大的,但还是能听的懂。

定型:1932年民国政府颁布《国音常用字汇》规定新国音发音标准。相比老国音,去掉了入声,以及尖音,所有尖音并入鄂化后的团音,同时也导致了二十世纪全国各地的官话方言尖团大合流。

改进:1953年以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采集地,滦平方言的优势在于保留北京话的声调,同时儿化音、土词以及文白异读情况优于北京话。最终于1955年推广全国

说到底普通话还是人造语言,根据需要去修改发音规则。普通话的变化也倒过来影响了北京话和周边的河北地区口音的京官,现代已经渐渐与普通话趋同


旧城旧梦旧时光369


普通话的来历和定义在网上和辞典中都有解释,这里不再赘述,不过那些说普通话和满语有关系的人不是不学无术就是居心叵测!古汉语的典型特征就是“平翘精准,尖团音对立”,古韵书中的知组庄组就是翘舌音,整个东亚地区只有华北大平原地区大量存在翘舌音,华北平原周围的北胡阿尔泰语系(满语蒙古语朝鲜语突厥语)、晋语、西南官话、杂南方言(吴赣湘客闽粤语)、日语都没有翘舌音(或者极少),也就是说,翘舌音是古汉语区别于东亚地区其它方言语言的最大特点。科学实验也证明:翘舌音在向远处传播发展时很容易变成平舌音,但是平舌音变不成翘舌音。华北平原地区一脉相承了古汉语的平翘对立尖团音对立,但是现代普通话虽然保留了平翘对立却抛弃了尖团音对立,使得同音字增多。在华北平原地区如果发不出翘舌音会被说成大舌头,舌头翘不起来嘛。


老较瘦55


普通話,最早是北方遊牧民族所學說的不標準漢語,是伴隨著漢族的恥辱歷史而產生的蹩腳漢語。1956年以後,普通話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才全面推廣開來的。





用户2824282


這個問題要問專家學者




沒有煙總有花


过去官方通用语言民间称官话,这是普通话的前身,是以北方为基础。解放后将此话定名普通话,并以北京音为标准,为祖国语言统一而推广全国。


1号老爷子


河北某村方言


用户447358621267


普通话就是以北方游牧民族的语音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只有四个音调,而古汉语则有六个音调甚至八个,如粤语。所以说读唐诗宋词只有用粤语才能读出其韵味。


安静冯


粤吹带节奏,怎么不问问鸟语夷面是怎么回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