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達的蘇軾,命運坎坷,一蓑煙雨任平生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短短的一句詩,透露出來的,是飽經風霜後感悟出的人生哲理,表達著的,是爽朗豁達的生活態度。這句詩的作者:蘇軾,可謂是大名鼎鼎,唐宋八大家之一,富有天下八斗之才,其詩作豪放豁達,是詩歌史上的一個巔峰。他豐富的人生經歷,無一不體現著他的豁達大度,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一起了解一下,蘇軾的傳奇一生。

豁達的蘇軾,命運坎坷,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他的父親蘇洵學識淵博,並將他的知識盡數教授給他的兩個兒子:蘇軾和弟弟蘇轍。家學的淵源培養了他們對文學的熱愛,也為兩兄弟日後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後來,他們父子三人一同前往京城趕考,一路東下,最終到達京城。考試時,蘇軾的文章獲得了考官歐陽修的讚賞,在他的激勵讚賞下,蘇軾還是名聲大噪,名動京師。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可謂是十分重要的,就算是一塊璞玉,也要經過細細打磨才能變得晶瑩剔透。試想,蘇軾要是出生在一個白丁農人之家,不要說什麼名東京師了,識不識得字都是問題。一個好的成長環境,並不一定是錦衣玉食,精神方面也十分重要,有家財萬貫卻粗鄙不堪的,也有身家清貧卻德才兼備的。

豁達的蘇軾,命運坎坷,一蓑煙雨任平生

事情不能總是一帆風順,在他們父子準備大顯身手的時候,突然傳來了其母親病故的消息,守孝期滿後,蘇軾回京參加考試,拔得頭籌,授予官職,蘇軾正式開始了他曲折的仕途。一個大的轉折發生在他父親去世後,在他按規定守孝三年重新還朝之後,爆發了著名的“王安石變法”,有許多他所親近的人因為與王安石政見不和,從而被迫離開京城,一時之間,朝堂上變得物是人非。眾所周知,王安石的變法並不是完美無缺的,蘇軾上書說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非但沒有改,反而唆使大臣在皇帝面前進讒言誣告蘇軾。因此,蘇軾離開了京城。

豁達的蘇軾,命運坎坷,一蓑煙雨任平生

要說錯,王安石倒也沒什麼大錯,只不過是兩人所處的立場不同罷了,在生活中也是這樣,許多事情並不能簡單地定性為誰對誰錯,我們要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很多矛盾就是因為太過主觀所引起的。遇到問題首先要冷靜下來,仔細思考一下,這樣矛盾就會少很多。

可能老天就是對才子更嚴苛一些,蘇軾的災難自此才起了個頭而已。

豁達的蘇軾,命運坎坷,一蓑煙雨任平生

在蘇軾四十三歲時,他向皇帝寫了一封《湖州謝表》,本來只是例行公事,但是這件事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從他以往的詩作中斷章取義,拼湊出了一些莫須有的罪名。牆倒眾人推,一時之間,朝堂之上一片反蘇的聲音,但同時也有人反對殺掉蘇軾,兩方爭執不下。最後,還是曾經的“敵人”:王安石跳出來,反對殺掉蘇軾,他才得以活命。由此可見,王安石並不是一個壞人,只不過是堅持自己認為的正確罷了。

豁達的蘇軾,命運坎坷,一蓑煙雨任平生

在此後的日子裡,蘇軾官職升升降降,他一直堅守著自己的底線,踏踏實實的為了百姓做好事,不和那些虛偽的人同流合汙。他的正直,使他無法融入到新舊兩黨之中,他像一個不合時宜的笑話,不能也不肯與他們相融,於是他自己請求外調。仕途的不順,並沒有影響到他為民做事的決心,在杭州做官期間,他下令疏通了堵塞的西湖,建立了一座長堤,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百姓的生活條件,人們把那座長堤叫作“蘇堤”。

他在杭州的日子過得極為舒心,但天不遂人願,他又被流放到了海南,路途遙遠,顛沛流離,晚年極為不易。在他病逝之後,將他追封為太師,諡號“文忠”。

豁達的蘇軾,命運坎坷,一蓑煙雨任平生

這遲來的認可顯得很諷刺,蘇軾生前不被重用,三番五次的被流放,雖然奔波勞頓,卻也樂得自在,我相信,蘇軾這樣的人物定然看不起他們假惺惺的抬舉,多麼困難的日子他都走過來了,並且還能從中找出樂趣。自由自在自得其樂,有一兩個知己,做事由著自己的內心,可不快活?

在不幸面前,你會選擇怎麼做?是自怨自艾,感嘆時運不濟;還是以平常心面對,在陰霾的日子裡都能活出陽光。蘇軾選擇後者,聰明的人不會選擇自添煩惱,不然,困難困住的,不就是自己的心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