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上種子與技術 南充人在日本種花椒

帶上種子與技術 南充人在日本種花椒

周易雨與王正勝在日本培育出了10餘萬株花椒幼苗,向成功邁出了第一步。 受訪者供圖

“青花椒已經出苗,現在我們正在移栽育苗。”4月23日,南充蓬安人周易雨告訴記者,他在日本種植的花椒已經成功出苗十餘萬株,正在進行移栽。

這是周易雨第二次踏上日本花椒種植之路,2017年在日本第一次試驗種植青花椒失敗後,2018年他帶著新的種植技術和花椒品種,再次前往日本,這一次,他期待著四川青花椒能在異國他鄉開花結果,打開日本這個海外最大的花椒消費市場。

回鄉創業 種花椒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周易雨,有兩個身份,他既是日本大阪津宇株式會社股東,也是南充雨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負責人。2014年,一直在做對外投資生意的周易雨響應政府號召,回鄉發展農業。

看著家鄉撂荒的土地,種什麼?怎麼種?成為縈繞在周易雨心中最大的困惑。經過專家對氣候、土壤的檢測,發現青花椒的成長不僅適應本地氣候,而且相較於鮮果蔬菜,更便於儲存和運輸。“在種植前,我先到重慶江津區、眉山市、雲南魯甸縣等花椒種植歷史悠久的地方學習考察,回來後就選種育苗。”周易雨告訴記者,很快8000餘畝的青花椒種植基地落在了順慶區。

22日,記者來到順慶區桂花鄉藤椒種植基地,但見一片片長勢茂盛、滿眼蔥鬱的藤椒林映入眼簾,一棵棵花椒苗上開出了花蕾。花椒苗間,村民正埋頭忙著施肥、除草、除蟲。

“看今年這開花的架勢,一簇簇的,肯定能結出很多花椒,又是一個豐收年。”桂花村村民鄒明林說,他以前是精準扶貧戶,如今他和老伴在藤椒基地務工每個月能掙到3000元左右,加上土地流轉費1000元,年收入差不多4萬元,他們家早就把“窮帽”摘了。

“農民將土地流轉給專合社,再以勞力入股的方式加入專合組織,由公司組織統一安排栽種、管護、採摘,從而從中賺取勞務費。”南充雨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司作為藤椒產業發展的主力軍,組建了順慶區白廟、桂香、新橋3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建立產業基地。公司和專合社簽訂土地租賃協議,這樣一來,利益槓桿就把“公司、專合社、農戶”聯結成了利益共同體。

記者從桂花鄉政府獲悉,該鄉桂花村和白廟村兩個省級貧困村28戶精準扶貧戶共102人都已經實現了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