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農村,村民會把晚飯吃剩的飯菜留到第二天,熱後繼續食用,這樣會帶來哪些問題?

有點意思的事兒


在一些農村,村民會把晚飯吃剩的飯菜留到第二天,熱後繼續食用,這樣會帶來哪些問題?

勤儉節約一直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幾十年前人們生活條件不好的時候值得這樣做,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人們富裕起來了,同樣還應該堅持這個優良傳統,不管是農村人還是城裡人,都應該這樣。如果說真的要為這個傳統挑出一點“毛病”的話,那就是注意飲食安全問題。

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三點風險:
第一,很多剩菜隔夜容易腐敗變質,特別是以肉類和蛋奶類食物為主。不過現在農村家庭大多有冰箱,放在冷藏室內即可。
第二,很多隔夜菜特別是鹽分較高的菜,隔夜存放後,其中的亞硝酸鹽成分會急劇上升,這是一種很強的致癌物。
第三,蔬菜瓜果類的食物很容易滋生蠅蟲,帶來一系列的健康風險。
現在已經有足夠多的經驗和科學研究證實,如果不注意衛生的話,隔夜菜很容易就對人體的腸道以及消化系統造成嚴重的傷害。筆者小時候就因為吃剩菜造成了慢性的腸胃炎,直到成年後在真正的得到治癒。
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避免隔夜菜的腐敗變質(諸如肉食隔夜存放一定要做好保鮮)或者一些有害物質的滋生(鹹菜長時間存放容易致癌物嚴重超標),以免對人體造成巨大的傷害。

吃隔夜菜或者打包,不丟人!
如果能夠做到避免以上對健康不利的情況的話,第二天再去食用頭天的隔夜菜在我個人看來是非常值得推崇的一件事,而且和個人社會地位,家庭收入以及生活水平無關,而是一種思想境界的提高。
別說是在農村地區一些農民這樣做,即便是在一些城市地區,將頭天晚上吃不完的剩菜剩飯在第二天熱一下再吃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筆者也算是地地道道的農村出身,如今生活在大城市多年,我每次返鄉探親,頭天晚上剩下的豐盛菜餚在第二天都會出現在早餐桌上,從來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
據我的接觸和觀察,即便是在城市的高檔酒店,和一些資產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的企業家或者是身居要職的高管一直吃飯的時候,也經常看到他們把沒有吃完的飯菜打包帶走。

據筆者瞭解,雖然這些年我國人均糧食消費量已經遠遠高於以前,而且蛋奶肉類的供應也遠遠比以前充足,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比以前有巨大的改善和變化,但是,這並不是大家浪費糧食的藉口和理由。我們應該把節約糧食或者光盤行動當做內心的一個行為準則,並且在日常飲食過程堅守,每個人節約一粒糧食,帶來的利好影響都是不得了。我們的耕地本身就少,糧食產量也不低,但是如果國人都能夠堅持做到“節約糧食”,那麼我國的糧食供給形勢將會更加的安全和可靠!打包或者吃隔夜菜不丟人,做好飲食安全防護即可。


糧油市場報


在一些農村,村民會把晚飯吃剩的飯菜留到第二天,熱後繼續食用,這樣會帶來哪些問題?在農村這樣的現象是比較常見的,鄉居小菜小時候也經常吃這樣的飯菜,不覺得有什麼,而且晚飯吃剩的飯菜是經過一定處理保存才留到第二天的,沒有壞掉,是可以吃的,但不夠現煮的鮮,少吃為好。

一、農村晚餐煮得豐盛,吃不完倒掉浪費

以前的農村人們生活條件比較苦,而且平時忙於農活,早餐、中餐都是吃得比較簡單的,自制的辣醬送白粥吃或者是吃點青菜面的,傍晚煮晚餐才會稍微吃點豐盛一點,偶爾有點肉,有時候煮得多了吃不完就留到第二天吃,不然直接倒掉拿來餵豬挺浪費的。

二、晚餐特意煮多點,留第二天早上吃,可以早點去幹農活

當然了,也有些是特意晚餐多煮一些飯菜,留第二天早上起來吃的,因為農村的農民早上很早就起來幹活了尤其是炎熱的夏天,而早上起來煮粥要耗半個鐘頭這樣,而剛煮好的粥比較燙又不能馬上吃,就算通過其他的土方法弄暖些,也要十來分鐘半個鐘頭的,早上光起來弄吃的都花費不少時間了呢。

三、晚飯吃剩的飯菜留第二天吃有什麼影響?

有人會說長期吃這樣的剩飯菜不好,說實在的,我也是在農村生活,小時候沒少吃過這樣的剩飯剩菜,讀小學的時候早上起來都是吃前一晚剩的白米飯去上學的;特別是村裡的一些老人,習慣吃晚飯剩的飯菜了,不吃還不習慣呢,而他們很少生病的還比較高壽呢,大多數都是超過70歲的壽命,有些還超過90歲的壽命呢,像我媽媽的外婆就是了。

要說吃這樣的飯菜有什麼影響,我現在是沒有發現,而我爸媽都快六十歲的人了,他們吃得比我更多,也沒見有什麼,很健朗。

四、晚飯吃剩的飯菜怎麼保存到第二天吃?

以前人們煮的飯菜比較清簡,一般只放少量的油鹽煮好就可以了,有時候放點蔥蒜的,沒有什麼添加劑多的配料,食材很健康;而且因為在農村要幹活,吃晚飯比較晚,晚上七八點這樣才吃,剩的飯菜留到第二天早上好七點這樣吃,也就隔半天這樣,最主要的是那些剩飯菜被人們保存得好才留到第二天吃的,那麼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1、剩飯菜煮滾

最常用的做法就是把晚飯吃剩的飯菜煮沸盛好放著,這樣留到第二天就不會壞了;像我媽媽就經常那麼做的,剩粥就直接煮滾,剩飯就倒點點開水上去煮熱就可以了,剩肉也是加點點水煮滾(本身有汁的話就不加),而綠葉蔬菜是不留過夜的。

2、隔著冷水保存

若是天氣不怎麼熱的話,有時候也不需要煮沸的,而是借用冷水來保鮮;農村家裡都有水缸儲水的,裡面的水很清涼;可以用盆裝適量的冷水,然後把裝有剩飯菜的瓷盤放在冷水盆裡,注意冷水不要放太多,不然水位太高流入剩飯菜裡就適得其反了。

當然了,現在農村很多人都有冰箱了,一般晚飯吃剩的飯菜都是放在冰箱留到第二天再熱來吃的,更方便了。


鄉居小菜


大豔生活在農村,現在我們還是會吃剩菜剩飯,這種情況在我們這真的很正常,我覺得隔夜飯哪裡人都會吃,不光農村人,說下我們這的情況:

首先肯定是不浪費,粒粒皆辛苦

我的爺爺奶奶就是這樣,一粒米都不捨得浪費,40年代的農村人,剛能解決溫飽,經常聽他們說,魚啊肉啊白饅頭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會吃,平時的時候都是玉米,紅薯摻在白麵裡,我們都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從小爺奶就跟我們說不能浪費糧食,也算是言傳身教吧。

其次農活忙,多做事情

地裡的活最重要,家裡活多的時候晚飯會多燒一些,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中午溫度比較高,父母會在四五點就起床下地勞作,昨晚的剩飯簡單吃些,節約時間,趁著早晨天還不熱多幹些活。

隔夜菜是避免不了的,可以這樣保存:

分類存放:青菜和葷菜分開存放,不可混在一起;

密封保鮮:放置保鮮盒保鮮,必須密封好,防止細菌交叉汙染;

高溫加熱:隔天的飯菜一定要加熱到翻滾保證食材熟透。



大豔在農村


在農村,村民炒菜不可避免有做多了吃完的情況,出於省吃儉用的精神,一般都會把菜留到第二天繼續吃,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這個生活方式在農村幾乎沒發生改變。

我記得讀初中的那會,那個時候還沒冰箱,每天一大早起床上學要帶菜去學校,都是前天夜裡把菜煮好,基本上是煮晚飯的時候,順便把第二天帶去學校的菜炒好,夏天為了避免蚊子或者老鼠之類的,都是用一個碗蓋住。

第二天用一個塑料罐子裝好,要裝兩餐,早上一餐,中午一餐,特別是夏天的時候,因為罐子透風性不是很好,早上天氣涼爽,罐子裡的菜還吃不出什麼怪味,可是一旦到了中午,當打開蓋子的那一刻就會聞到一小股刺鼻的味道,不過都已經習慣了,當下午放學回到家就會發現罐子裡面味道特別大,難以忍受,當年農村窮,沒辦法,變質的菜也得吃。

對於村民而言,不是不知道隔夜菜吃了會對身體不好,可是吃不完就丟掉就覺得太可惜了,特別是一些葷菜,就這麼丟了肯定會感到非常可惜,甚至心疼,而且他們過去都是這樣過來的,也沒吃出什麼問題,就覺得無所謂,再加上現在有冰箱,認為只要放在冰箱裡,放幾天都沒事,或許更是覺得身為農民,沒有城裡人那麼嬌貴吧。

這種習慣很難改變,而我老媽就是典型的例子,反正吃不完就放冰箱,我老婆就經常跟我媽說,叫她晚上吃多少做多少,青菜放冰箱,第二天會滋生大量的細菌,吃了對身體不好,肉菜放冰箱第二天吃問題到不大,但是最好不要放到第三天,說多了,我老媽也有所改變,對於青菜一般都是吃多少就做多少,每餐都如此。

因此,為了健康,最好每一餐都把菜清理乾淨,不要隔餐吃,特別是晚上的菜不要留到第二天,冰箱只不過是減緩了細菌的滋生速度而已,常吃隔夜菜對人體危害特別大,年輕力壯的人因為抵抗力強,自然沒什麼問題,可是對於一些小孩子或者老年人肯定非常不利,正所謂病從口入,就是這麼來的。


老梁話三農


以前的農村,家境貧寒,物資短缺,家裡做的飯吃飽都很緊張,早晨基本上吃的是用面做的粥,中午麵條,晚飯將就著吃點東西,剩飯剩菜的幾率很少。 後來農村實行了生產承包制,人們的溫飽問題解決了,生活條件變好了。但隨著來的是許多家裡有了冰箱、電磁爐、煤氣灶,生活方式在改變,剩飯剩菜的機會也不多。


其實,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做飯儘量夠吃就好,沒有必要弄那麼多,既不利於保管,第二天吃起來也不新鮮,搞不好變質了,吃吧?不利於健康;倒掉吧?又是浪費,不利於節約。有人說 剩飯剩菜裡面有致癌物質,但致癌物的成分有多少?可能連專家都說不清。

對待剩飯剩菜,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不必相互效仿。有一點,看是否變質,如果沒有變質,就可以食用,假如已經變質,還是倒掉為好。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飲食習慣也要跟著與時俱進,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我們也要樹立現代人的健康生活理念,看怎樣有利於健康,不過如果是冬天隔夜的飯菜保存好第二天還可以食用,夏天建議最好不要食用。
歡迎在下方留言 ,我們一起交流探討


小妹話三農


在農村農民的生活習慣中,第一天吃不完的炒菜,第二天仍然吃是多年來養成的習慣。農民生活勤儉節約,從來也不浪費一點點吃的,即使是第一天炒下的菜第二天也沒有吃完,那麼只要沒變質沒變味仍要繼續吃,捨不得倒掉。農民保存這些剩菜各有各的辦法,因為多年來的實踐,吃了這些農民認為沒有變質的剩菜,也沒有發生過問題,所以從古至今一直延續到現在。農民都比較淳樸,家中有客人招待時炒的菜要相當多,吃空了盤子就感到沒面子,怕說小氣。因此間就做的要比較多,這樣七碟子八碗的哪能吃完,往往就剩了很多。農民覺得這些剩下的菜倒掉了真可惜,平日裡自己還捨不得吃,你若要讓他扔掉了是不可能的。城市裡的一些生活習慣農民還真的有些看不慣,這就是城市與農村的區別,怪不得一些老年人不習慣和兒女住在城市裡要回農村。

有很多問題看你怎麼認識怎麼對待,有些事情也就不能過分講究,農村人的生活習慣是祖祖輩輩留傳,一時很難改變。講究衛生注意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這個其實很重要,可這個也要慢慢的來,多從科學方面給老年人講,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逐漸改變。光盤行動不光要宣傳還要落實在每家每戶的生活中,吃剩菜事情雖小可解決起來也還很難,如何增強全民健康意識任重而道也遠。





李增喜3


吃剩菜剩飯在農村裡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在我們家就是這樣的,每次媽媽做菜的時候都會多做一些。


對於我來說,每天都是在飯店裡面吃飯,剩菜剩飯已經成了兒時的回憶。有時候回想起來感覺小時候特別滿足,並且剩菜剩飯吃起來特別香,現在已經長大了出門在外,現在回想起來,就特別想家,想回到家吃一口媽媽做的飯,但是現在出差在外,身不由己。

那麼針對農村裡邊剩菜剩飯這種現象為什麼這麼普遍呢?我的分析如下。

  1. 農村裡邊一家人的家庭人口基本比較多,媽媽在做飯的時候都會多做一點,害怕不夠吃的,這是媽媽的一種愛。
  2. 和農村裡邊的炒菜鍋有關。基本上農村裡邊都是燒柴火的,如果太少的話不值當的做,所以媽媽做飯的時候都會多做一點。
  3. 多做一點飯比較省事。在第二天早上起來之後可以把飯菜熱一熱,不用再炒菜啦,會比較快。在吃完飯之後,就能很快地去做農活了。
  4. 在農村裡邊吃飯的時候,很多家庭都是一到兩個菜。由於聚集鎮比較遠,所以去集上買菜的時候都會買很多。那麼在做菜的時候就不會像城市裡邊那樣做三四個小菜,而是做一到兩個菜。


作為農村人,很多人都知道粒粒皆辛苦,所以都非常的勤儉節約。很多人都不知道經常吃剩菜剩飯會帶來哪些問題?

  1. 在農村裡面剩菜剩飯放的久了,會產生一種物質亞硝酸鈉,這是一種致癌的物質,長時間使用會使亞硝酸鈉含量在體內長時間積累,可能會有致癌的危險。
  2. 剩菜剩飯容易滋生病菌,特別是一些涼菜,不加熱就直接吃了。這樣做很容易導致拉肚子或者是產生其他的潛在疾病。
  3. 剩菜剩飯在放的時間久了,會導致裡邊的營養物質分解,特別是綠色蔬菜中的維生素很容易氧化,這樣吃到胃裡是對人體非常有害的。

如果是非常喜歡吃剩菜剩飯的,那麼我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1. 對於發黴的饅頭完全是不能吃的,如果家裡喂的有家禽,可以用來餵動物。
  2. 對於剩菜剩飯一定要放在冰箱裡,最好在六個小時之前吃完。
  3. 對於發餿、有味道的剩菜剩飯,即使是肉類,也一定要丟掉,不然身體會非常不舒服。
  4. 對於土豆,如果已經產生青皮和發芽一定不能吃了,發芽之後土豆中的龍葵素含量非常高,是一種對人體非常有害的物質。特此提醒針對土豆發綠的部分一定不能吃。

以上是我的分析和建議,歡迎大家進行補充和評價。


我是農業生活有格調,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贊並順便加個關注吧,我將持續更新農村小知識,謝謝!


農業生活有格調


農村生活:

過去70~80年代人吃生活費不寬敞,要說現在農村生活比之前好多啦。

現在的時代農村人生活提高啦,今天晚上剩飯菜再也不放到第二天早上在熱熱繼續吃了。

我村莊得人生活條件一班班,要昨天晚上吃得剩魚大肉到第二天早上燒熱繼續吃,現在我村得人好多人說。現在有不是缺吃得,頭一天晚上剩飯菜再好吃也變味道,誰還吃昨天晚上剩飯菜等到第二天再吃了。

現在農村生活有不當前哪個年代沒有吃得,不過也有這樣家庭吃剩飯菜,百不抽一。

現在農村家庭家家都喂一兩小條狗,白說剩飯了就是當天飯菜也放不到第二天,現在農村生活人吃啥,正再吃著飯還給狗拿點吃。

就是現在人剛做好的飯自己還沒有吃,就給狗先丟點喂喂,現在農村常見得事情。






農村人堂哥124239


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記得關注我呦。

我從小就在農村長大,小時候很長時間也是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小時候比較窮吃的東西比較少,再加上老一輩都是比較節儉。所以每次做飯吃剩下的飯都不捨得扔,鍋裡剩下的,能吃盡量都吃完,實在吃不完的熱熱下頓吃。

在我看來這並沒有什麼問題,因為只有在農村。下過地,幹過農活,體驗到耕田的辛苦,你也會捨不得剩下飯菜。你會知道每一粒米都是來之不易的。

當然許多人會顧及到健康的問題,我覺得剩菜放到冰箱裡,蓋上保鮮膜,放一夜影響是不大的,不過是剩菜剩飯的口味確實不如剛做出來的飯菜味道可口。但是不至於到無法下嚥的地步。當然如果確實放久了,有異味,還是以身體健康為主倒掉。

說了那麼多,主要還是想告訴大家,做飯吃飯時候,儘量還是根據自己飯量來做,爭取做到不浪費。畢竟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大圓圓與小圈圈


對現在離開鄉在外的人來說,農村的剩菜剩飯有一種特殊的味道,一種家的味道。吃到用土灶大鍋重新熱滾一下的剩菜剩飯,就想起了家的味道,這是好些城裡人體會不到的感覺。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

長期以來,剩菜剩飯就不是個事,在缺穿少吃的年代,別說剩菜剩飯了,就連煮飯的米湯也是救命用的。所以,從來沒把剩菜剩飯問題化,這是現在講究後才研究的,並認為吃了不利於健康。



其實,剩菜剩飯留到第二天還算放得比較短的,有些人在飯菜變餿後仍然捨不得倒掉。其實,食用剩菜剩飯的不只是農村,城裡人也是如此,除了那些特別講究的和家境尚可的人,沒有誰會把只吃一頓後的飯菜倒掉。

一、吃剩菜剩飯並不是為了節約

農村有一個專門罩桌子的竹具,在刺楸這邊叫作「敞篷」,農民吃不完的飯菜就放飯桌上,然後用敞篷罩起來,以防蒼蠅和蟲子。除了敞篷,還有一個傢俱叫作碗櫃,它不僅可以放碗,還可以存放飯菜。

既然都有剩菜剩飯了,說明還是有的吃,否則無米之炊又哪來多餘的飯菜呢?有人就有疑問了,農村為啥經常會有剩菜剩飯呢?其實,剩菜剩飯並非農民捨不得倒掉的,而是故意多做的飯菜。

在燒土灶的農村,煎菜炒菜還好些,而煮飯所花時間長,尤其是像刺楸這邊用木甑(zēng)子煮飯的,單單煮一次飯就要花一個小時左右。

為了節約時間,每次煮飯都是煮夠一兩天的,剩下的飯就留在木甑子裡,放的時間久了就摳到盆子裡,再放冷水裡冰著。而菜也同樣如此,只是菜最多留兩頓,久了會餿掉。


二、吃剩菜剩飯的影響

可見,農民保留剩菜剩飯並不是節約,而保留那些已經變餿了的剩菜剩飯才節約的行為。刺楸之前看過電視節目,有人用剩菜剩飯做試驗,結果表明,飯菜越放得久,其亞硝酸鹽含量越高,而該物質則是一種已被公認的致癌物質。

在現實生活中,經常吃剩菜剩飯的老農民活到八九十歲且硬邦者不少,反倒是更加講究飲食健康的城裡人經常不是這裡不舒服,就是那裡難受。

以上就是刺楸對農村人吃剩菜剩飯的飲食習慣會帶來哪些問題的看法,如果覺得回答得還行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