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難題:上課坐不住,融不進集體,動不動要回家?

幼升小難題:上課坐不住,融不進集體,動不動要回家?

文 | 魚博士

公眾號 | 魚心理(fishpsycho)

每當提到幼升小,過來的媽媽們總有倒不完的苦水:上課坐不住,融不進集體,動不動要回家。

上面的三個問題,雖然只是幼升小這座冰山的一角,然而這一角,就讓正在準備的幼升小的媽媽們,喘不過氣來。

這三個問題,其實都是一個問題:孩子的社會性培養。

以下文章是社群討論的精華整理:

1.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相處有問題?

Zuozuo:社會性培養,是不是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與別人打交道的能力?也就是情商高?

楊老師:社交能力只是一部分,還有適應社會的能力,並不完全是情商,情商更多是偏向情緒品質以及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社會性是生物作為集體活動中的個體、或作為社會的一員而活動時所表現出的有利於集體和社會發展的特性。

社會性猶如空氣,只要你生活在這個社會,就必須去習得社會性。

Yueyue:挑剔小朋友會不會也是社會性弱的表現?今天跟這個小朋友好, 一會吵架就不理了,經常說小朋友不理她,不把她當好朋友,還說別人總欺負她,不跟她玩。

楊老師:這個不叫挑剔,小朋友小,與人交往中很多的對錯不會正確分辨,當沒有被滿足或者不高興的時候,就會用不一起玩來表示。

但往往沒多久小朋友又玩到一起去了。所以這個時候是父母培養孩子社會性的時候。

合理的去引導孩子如何與小朋友相處,識別交往中的矛盾點,讓孩子合理的去理解別人的行為或語言。

Yueyue:如何培養呢?是否培養同理心?

楊老師:換位思考,角色遊戲,繪本閱讀等形式都可以借鑑的。

同理心對幼兒來說還小了點,通過以上的方法引導,慢慢可以培養出孩子的同理心。

繪本推薦:

幼升小難題:上課坐不住,融不進集體,動不動要回家?


《小馬寶莉的圖書》

幼升小難題:上課坐不住,融不進集體,動不動要回家?

《大黃狗與小鱷魚》

總結一下社會性培養,包括孩子的社交能力,社會規則認識,和適應社會能力。

  1. 社會融入。比如:與身邊老師,同學,小夥伴的溝通交流;
  2. 社會位置的認知 。比如:上課的時候遵守紀律
幼升小難題:上課坐不住,融不進集體,動不動要回家?

2.你會責備孩子不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

Xiatian:老師,我孩子非常喜歡的一個車子,有小朋友也喜歡也要玩,就跟我孩子要,我孩子不願意,可人家說不和他玩了,他就給人家了,這樣做好嗎?還有不和他心意時,第一反應就是哭,怎麼辦?

楊老師:小朋友之間的交往沒有好與不好,只要在安全的,沒有違反原則的問題基礎上,都儘量讓孩子自己去處理。

對於孩子第一反應是哭,這個哭分為幾種,一是情緒表達,二是保護自己,三是武器。所以媽媽要因事分別給予引導,如果是情緒表達,媽媽給予安撫和理解,保護自己的話根據事情給予支持。武器就得堅持原則了。

孩子總會做一些不良的行為,但是“不良”這個詞,只是大人依照社會規範,他們所形成的一種觀念。

著有《正面管教》一書的尼爾森卻更願將“孩子的不良行為”,表述為:孩子只是做了一些“與其年齡相稱的行為。”

這是充滿智慧的看法。

依照這種理解,我們再去解決孩子“不良行為”時,便不會冷酷的做出懲罰。也會對幼兒園裡那些蹣跚學步的孩子,因為淘氣就受到懲罰,而感到痛心。

他們的語言和社會技能還不能幫助他們表達他們內心的訴求,我們要了解這個年齡段孩子們的心理。

當孩子做一些不合情理的,給我們添麻煩的事情時,嚎嚎大哭時,我們需要冷靜下來,而不是不負責任的想通過吼叫換取片刻的平靜。

楊老師給我們一個很好的範例,當孩子哭時,你要去想想孩子為什麼哭了,是情緒表達,保護自己,還是單純的武器。

大吼一聲:“不準哭!”,效果是顯著的,但是長期來看是有害的。

幼升小難題:上課坐不住,融不進集體,動不動要回家?

3.孩子不遵守課堂規則?

Xiaoyan:我兒子五歲半,總是控制不住自己好動,然後就總被批評,現在一說他錯,他不管是不是批評,立馬就不高興,自己跑開或者坐角落去,他也知道課堂規矩,就是不太能做到。

楊老師:我們下次試著不批評,只是用完遊戲的口氣和孩子說,寶寶你看看媽媽坐的穩不穩,我們一起來比,5分鐘小士兵,誰坐的好就可以有獎勵。

沒有人喜歡被批評,雖然知道自己不對了,但對方用批評的口氣也是會不舒服的。

我們批評的目的是什麼,是希望孩子改正。但孩子還小,除了批評我們還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哦。

泰戈爾說,這個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是指責別人,最不容易的事是發現自己,最珍貴的事是愛。

Xiaoyan:我們在家試過,他自己能坐半小時,一旦讓他坐著聽別人說,他就問題來了,各種打斷提問和動來動去。

楊老師:這是自控力的一個行為訓練,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想問問題,但是我們得遵守約定,等媽媽說完了寶寶說。媽媽也一樣,寶寶說的時候媽媽不打斷。

讓家裡人都這樣去遵守,孩子自然從大人的言行中習得了這樣的方式。

幼升小難題:上課坐不住,融不進集體,動不動要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