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成看病︱关于“癌王”的“生存获益”思考

胰腺癌素有“癌王”之称,晚期患者平均寿命约为9个月,5年存活率低于2%。在医学不断进步的今天,胰腺癌的治疗仍是世界性挑战。如何使胰腺癌病人有质量地生存,真正实现“生存获益”,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近的一次徐克成教授门诊,一位中年妇女在女儿的搀扶下缓行入内。妇女身材削瘦,面色苍白,有气无力地开始述说自己的病史——

蔡大姐,50岁,2018年4月确诊为胰腺导管腺癌,肿瘤位于胰体尾部,无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后,为了“好上加好”,同时也是遵循“常规”,“理所当然”接受了4次介入化疗、1次静脉化疗和28次放疗。

在承受巨大治疗痛苦的同时,癌症似乎以更猛烈的态势加速发展。首先是肺转移,2018年10月复查发现双肺部多发结节灶、磨玻璃状高密度灶。2019年2月发现肝转移,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徐教授听完她的讲述,说:“你太可怜了,估计这一年来没一天好过的吧?”蔡大姐噙着泪说:“徐教授,你说得太对了!我是没过过一天好日子,人虚脱得不得了,什么都吃不下,体重掉了快30斤!”蔡大姐百思不得其解:为何会一边治疗一边转移,并且似乎越治疗发展越迅猛。

徐教授介绍,胰腺癌发生于胰腺导管细胞,由于胰腺位于后腹腔,早期胰腺癌很难被发现,以致能接受根治性手术者很少。对于胰腺癌是否化疗,是十分个体化的。胰腺癌患者(尤其是中晚期患),化疗延长生存期的作用十分有限。FOLFIRINOX(氟尿嘧啶、亚叶酸、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被认为是能改善预后的化疗组合,但能适应这种治疗的病例不多。

至于何以如此快地出现转移?是手术前已有转移未被发现?抑或术后放化疗促进了转移?2007年,有一份来自美国的报道——“揭开癌症‘越治越扩散’之谜”,说“以手术、化疗或放射疗法治疗癌症,有时可能导致癌细胞扩散”。

中国古代有一本很著名的书《孙子兵法》,书中有一句话“穷寇勿追”很有哲学思维,就是说,对身陷绝境的敌人如果穷追猛打,逼迫过甚、过度猛打,自己恐怕也将付出重大代价,同时会让穷途末路之敌负隅顽抗,甚至“狗急跳墙”,变得更疯狂。正确的方法是“劝降”,让其“归安”,和平共处。 有证据显示,化疗有“反作用”,即不仅不能杀灭癌细胞,反而使癌细胞更疯狂。这已经有大量实验证据。

蔡大姐手术后用过化疗,是否是其“反作用”促进转移,徐教授不敢断言。他建议现阶段蔡大姐宜接受“维稳”治疗,主要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功能,包括给予联合免疫以及“补气健脾”中药,从而“改造”和控制癌细胞。对于胰腺癌病人,徐教授曾给予8 味中药,包括丹参、黄芪、枸杞、山楂等治疗,有的病人已“舒服”地活了3年。

就差不多时间,徐克成关爱健康工作室负责随访的孔医生给笔者报来了一个个案。患者同样是早期胰尾部肿瘤,2018年7月做了切除手术,10月29日开始居家吸氢,每天保持10个小时左右。目前情况仍然稳定,没有复发。患者饮食、睡眠等一切正常,精神状态良好。曾经同病房的两位“战友”不到半年就走了,她为此无限感慨。


徐克成看病︱关于“癌王”的“生存获益”思考

徐克成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荣誉总院长。早年从事消化病尤其是肝癌和胰腺癌临床和研究,主编中国最早的消化病治疗专著《消化病现代治疗》和中国第一本胰腺病专著《临床胰腺病学》。近年,潜心研究以冷冻消融为中心的肿瘤微创治疗和以免疫、中西医结合为中心的肿瘤康复。主编专著9本,其中主编中国第一本《肿瘤冷冻治疗学》和世界第一本Modern Cryosurgery for Cancer,以及中国第一本《肿瘤消融新技术:不可逆性电穿孔》;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涉及肿瘤消融和免疫治疗的SCI论文100余篇。现任国际冷冻治疗学会名誉主席、亚洲冷冻治疗学会法人和名誉主席。获国际冷冻医学领域多项大奖,被日内瓦WHO讲坛誉为“世界冷冻技术杰出贡献人”。曾获“白求恩奖章”和中国“时代楷模”称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