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泥人张”:玩泥巴不仅成就了自己,还收获了爱情!

“平阴泥人张”:玩泥巴不仅成就了自己,还收获了爱情!


一团团、一簇簇娇艳的玫瑰,红的似火,热烈地燃烧绽放。

走进张树强的家中,笔者瞬间被他家中成束的“泥玫瑰”所惊艳。朵朵泥塑的玫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就像他和妻子的爱情一样,绽放出美丽和芬芳。

二十余年对泥艺的痴迷,不仅成就了张树强“平阴泥人张”的大师称谓,还让他在不惑之年收获了美满的婚姻。他通过抖音发布自己创作的泥塑作品,在吸引大批粉丝关注的同时,还上演了一场“有缘千里来相会”的浪漫遇见。家住内蒙古的许云云女士仰慕“平阴泥人张”的才华,不远万里来到平阴并与之缘定三生。这一切,不仅更加笃定了张树强对泥艺孜孜不倦地追求,也让他对明天有了更多美好的期许。

“平阴泥人张”:玩泥巴不仅成就了自己,还收获了爱情!

黄河边长大 从小与“泥”结缘

玩泥巴、摔泥巴,这是许多人挥之不去地的童年记忆。从小在黄河边长大的张树强更是在“摔泥巴”的过程中,摔出了与泥巴的感情。

那时,张树强特别喜欢画画,但是由于家里贫穷,没钱买画具,于是家乡黄河边的黄胶泥成了他艺术创作的天然原料。缘于爱好,外加几分天分,随便抓一把黄胶泥和成泥,瞬间就在张树强的手中变成了形象逼真的小猫、小狗,邻里乡亲们都认为这个孩子是个泥艺方面的可塑之才, “泥人张”的称号渐渐地被广为叫了起来。

“平阴泥人张”:玩泥巴不仅成就了自己,还收获了爱情!

“平阴泥人张”:玩泥巴不仅成就了自己,还收获了爱情!

初中毕业后,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但迫于生计,此时的张树强就外出打工谋生了,但生活的窘境没有磨灭他对泥塑的那份热爱与坚守。他白天上班,晚上就进行泥塑创作,那股痴迷劲一上来就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睡觉。没有专门的老师教导,张树强完全靠自己参悟捉么,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泥塑水平,他还买来书籍、利用网络来学习泥塑技巧。

有心打石石成针,无心打石石成痕。凭借着刻苦的努力与付出,张树强的泥塑作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士的青睐,逐渐树立起了他在平阴泥塑创作方面“一哥”的地位。他所创作的《桃园三兄弟》、《关云长》、《鞋匠》、《孙悟空》等泥塑作品惟妙惟肖、形象生动,农村土香古韵典雅气息浓郁,深受群众喜爱。他创作的《过年喽》、《老少逗乐》《欢喜奏乐》《陪伴》等作品屡次参赛获奖,并已被政府列入非遗保护项目,收藏至政府文化馆。

传承泥艺文化 刻画美好心灵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泥塑,俗称“彩塑”、“泥玩”,是中国民间传统、古老的一种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人物和动物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一件泥塑作品从捏制、压光,到晾晒、打磨、上色,精雕细琢,耗时不菲。由于它的色彩丰富,造型生动,所以曾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

“平阴泥人张”:玩泥巴不仅成就了自己,还收获了爱情!

“平阴泥人张”:玩泥巴不仅成就了自己,还收获了爱情!

“老一辈留下的东西不能丢,我就是想要将泥艺文化传承下去,尤其是让更多的青少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一直是张树强泥塑创作的初衷,也是他一直在努力和践行的方向。如今,每到周六周日,他都会来到玫瑰湖湿地公园现场进行泥塑创作,还免费义务地为有兴趣的孩子们进行泥塑的培训指导。他希望大家通过泥塑学习,不仅能要大家学会一门手工艺,还能让大家收获一颗宁静的心。

如今,在张树强手中,只要你能想到的,他都能通过泥塑作品展现出来。从经典传诵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人物,到憨态可掬的卡通形象奥特曼、蓝精灵、光头强、机器猫,再到恬静安逸的山水园林、古色古香的农家小院,在张树强的刻具下都能将泥土升华为让人爱不释手的艺术品。

“平阴泥人张”:玩泥巴不仅成就了自己,还收获了爱情!

“平阴泥人张”:玩泥巴不仅成就了自己,还收获了爱情!

“平阴泥人张”:玩泥巴不仅成就了自己,还收获了爱情!

泥塑在创作上不仅要继承传统文化,还要不断推陈出新。如此,这项宝贵的民间技艺方能做大做强、延展出强大的生命力。我们也希望在张树强的带领下,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们重拾泥艺文化、投身泥艺文化,并将之传承发扬光大。( 赵青山 方烁 杜寒 侯士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