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通州区“城市大脑”已上线……

叮……北京“城市大脑”已上线,现检测到未苫盖工地2处、非法营运渣土车1辆,请及时移交处理!……

叮咚!通州区“城市大脑”已上线……

你以为以上情景是出现在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吗?错!这是实实在在的北京通州“城市大脑”,全称叫做“通州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平台”。

叮咚!通州区“城市大脑”已上线……

过去,在进行环境污染防控的时候,往往依靠的是人工,处置则是多部门各自为政,想要进行一次联合执法,还需要靠发纸质文件、打电话、发传真这样的传统方式来进行。

比如,今天要查渣土车了,城管、住建、环保等多个部门就需要联合发文,组织一次联合执法。

然后大家选一条路,在路口设卡,纯靠人工拦车挨个进行检查,一旦拦下的渣土车存在问题,那就由几个部门现场进行处置。

效率低不说,“漏网之污染”也多了很多。

于是,通州区“城市大脑”来了

3月21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阿里云智能峰会现场,通州区发布了城市副中心数字生态城市建设成果——“城市大脑·生态环境”平台,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视频识别等技术,对环境污染进行筛查,解决环境污染防控难题!

4月9日,在2019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智慧城市论坛上,“通州城市大脑•生态环境平台”获评“

2018智慧城市十大样板工程”。

超牛!

是的,工地扬尘、裸露地面苫盖、渣土运输车管理,这些过去更多依靠人工筛查的环境污染问题,现在能被自动感知了!

目前,在通州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的大厅内,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平台的蓝色大屏幕覆盖了大厅的整面墙壁,上面实时滚动着视频监控报告送上来的信息和处置情况。

叮咚!通州区“城市大脑”已上线……

“城市大脑”的三大超能力

1、全面接入

在155平方公里的通州核心区完成了智能化环境监测改造,打通了区城管委、住建局、环保局等多部门的信息平台,接入1437路视频、1100个大气预警传感器,每十分钟完成一次全区扫描,并第一时间将扫描预警结果反馈到综合处理平台。

叮咚!通州区“城市大脑”已上线……

2、智能感知

在视频探头覆盖的范围内,针对工地未苫盖、渣土车未苫盖、道路遗撒等问题,基于视频智能算法,实现全天候自动识别和发现。

叮咚!通州区“城市大脑”已上线……

3、一口通办

对于识别的各类环境问题,将再次由人工核实,在不增加政府人力的情况下,通过流程再造的方式,通过通州网格办一口受理,统一分派来解决。从而实现了对全区的渣土车辆和施工工地环境进行了有效监控,大大降低了空气扬尘污染源。

叮咚!通州区“城市大脑”已上线……

比如平台识别到渣土车,会识别车牌,后台自动比对是否登记,行驶时间和路段是否合规,没苫盖时自动进行拍照取证和报警,线上将问题推送给网格办及相关单位,处理后还需要将处理情况反馈给平台,在不增加人力的情况下,实现对事件闭环管理。

“死设备”装上“活大脑”

或许有人会心存疑虑,安装那么多的探头也很费时费力啊!

其实啊,这些视频监控的探头不是新安装的,而利用的是各个部门原有的、已经在发挥作用的视频探头,只不过将这些视频探头进行人工智能改造,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汇聚,大大节约了成本。

通俗的话说就是,给“死设备”装上了“活大脑”。

叮咚!通州区“城市大脑”已上线……

PM2.5也能监测

PM2.5、PM10它都能监测,如下图,只要没超过红线,说明此地的PM2.5、PM10都是合格的,一旦超过红线,相关部门会立即响应进行处理,追根溯源看是哪里出了问题。

叮咚!通州区“城市大脑”已上线……

“城市大脑”运行究竟有什么好处?

好处那是大大哒~

据统计,自“城市大脑”运行以来,已经发现上述环境问题1600余起。

它可以实现对全区的渣土车辆和施工工地环境进行有效监控,以此大大降低了空气扬尘污染源。此外,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再利用,也大幅度的降低了建设成本。

下一步,水务、防火、建筑施工、垃圾清理、排污降噪等也将引入城市大脑相关技术,并在交通、政务、医疗、教育等众多领域开展创新实践,成为未来数字城市的基础设施。

此外,“城市大脑”还梳理出一套“从AI感知、到智能生成事件,到网格办统一受理,到各智能部门处理,到最后办结反馈”的创新流程,感官智能+认知智能+决策职能,实现了数据流与业务流的完美融合。

这是副中心数字生态城市建设迈出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是数字生态城市创建构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