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前的海军军费之争——解开千年来兵权掌控的困惑

相关阅读:

如果了解甲午战争黄海大战情况的话,当时的主要原因是舰艇老化、没有速射炮,缺乏开花弹这三大项。

而海战后日本舰队的四舰军舰受重伤,主动撤出战场,我北洋海军官兵的确是勇往无前,敢于迎击!

可仔细反思一下这三项,其实都是钱可以解决的问题。

那是清廷没有钱吗?

肯定不是,财政手段是有很多的。

就说当年左宗棠西征之时,1874—1882年合计清廷共用去5230万两军费。

其中外资银行借款就有1570万两,内借商款600万两。合计借款就有二千万两,到1893年(其中包括中法战争期间的外借款)基本还清,清政府财政良好。(见《剑桥中国晚清史》)

我们计算一下,一支北洋舰队主力舰"八大远"造价692万两。

甲午战争前的海军军费之争——解开千年来兵权掌控的困惑

北洋舰队主力舰造价

按西征战事的借款的一半,1000万两,购舰、添置速射炮与炮弹购买、后勤人员,也是绰绰有余。

如果能够按照这个条件置办海军,可以说,日本联合舰队当时估计吓尿了也不敢过来。

如果再想美一点,再多办个两个特混舰队,也是2000万两,估计就打到东京是绝对可能的。

要知道日本当时是全国勒紧了裤腰带,拼命加了3-4倍的国民税收才做到这个程度的。

那难道是慈禧、光绪都很傻吗?答案肯定不对!

甲午战争前的海军军费之争——解开千年来兵权掌控的困惑

日本舰队拆下的120速射炮

有意思的一幕

1885年,兵部左侍郎黄体芳弹劾李鸿章:"是水师,并非中国沿海之水师,乃直隶天津之水师;非海军衙门之水师,乃李鸿章之水师"

1888年,同样有翰林院编修梁鼎芬弹劾李鸿章拥兵自重。

此二人都被朝廷降职处理。

但很有意思的一幕就出来了。

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之后朝廷就不再购置一舰。

1891年,户部奏请停购外洋舰艇枪炮三年获准。

当然明显可以看出来,一边是降职弹劾者,一边又是不断压缩北洋海军的经费。很明显,这是朝廷对于李鸿章的一惯手法。又打又拉,平衡实力的一种做法。

甲午战争前的海军军费之争——解开千年来兵权掌控的困惑

翰林院编修梁鼎芬 清末教育家

不是某一个人的想法

如果看朝廷类似现象的话,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期时就已经很明显。

在攻破天京之前,就一味偏袒左宗棠、沈葆贞开始压制曾国藩。而当时的操盘者是恭亲王奕訢,慈禧刚垂帘全听恭王的。本来左宗棠还是属于曾国藩节制,却一举升任闽浙总督,居然在品级上与曾国藩一致。

使三人相互制衡,后来成功迫使曾国藩裁撤湘军。

其实,无论是恭王、慈禧、光绪及军机处都在这个问题上是绝对一致的。

这其实侧面反映了,传统兵制管控的一个国策。

自宋太祖赵匡胤以降,重文轻武,已成历代朝廷的国策。

明清两代开始,一品的武官与文官的待遇就很明显的区别。可以从下表看到一品的武官连四品的文官收入都不到,可见重文轻武到了何种程度。

甲午战争前的海军军费之争——解开千年来兵权掌控的困惑

清末文官待遇

甲午战争前的海军军费之争——解开千年来兵权掌控的困惑

清末武官待遇

职权分配的重文轻武。

总督、巡抚有权分配辖区内的税收留成及兵饷分配。但却可以节制辖区武将,并可对武将进行年度考核。

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如果不是署理巡抚谭纶大公无私给他粮饷,戚继光只怕练兵都是个问题。

幸亏,戚继光只是对付倭寇,还用不了太多人马,三千多人就可以成军了。

象曾国藩这样遇到太平天国这种超大型的农民起义,就困难了,起兵时就一万七千多人的军队。

所以,当年曾国藩出山时打了胜仗,咸丰皇帝一时高兴封他湖北巡抚,之前他只是一个在籍二品兵部侍郎衔,没有实权的。所以曾国藩内心那个激动啊。

谁料到皇帝前脚刚放出话去,后脚就把巡抚衔给收了回来。为什么,军机大臣祁隽藻说了“曾以在籍官员,一人呼之而云起响应,非朝廷之福。”

弄得老曾同志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空欢喜一场

带兵的到头来连粮饷、兵械都控制不了,显然是极为打击前线将领的积极性与工作性的。幸亏后来胡林翼等大力相助,勉强支撑,那是后话。可见当时体制下带兵之艰难。

后来老曾到了江西,江西巡抚陈启迈,居然也把曾国藩给调来调去,最后对话就这样子了。

陈:今天你快带兵去吉安。

曾:不去,我现在需要分兵去救武昌。

陈: 不去,就断你粮饷。

曾:断我粮饷,我就参你。

陈:参就参呗,谁怕谁?

虽然后面参倒了陈启迈,但又来了个文煜,还是一样的。老曾是心灰意冷,但这就是朝廷体制。

其三、调兵权在朝廷,武将不能随意调动兵力。

象老曾同志就很苦逼,虽然他的军队不是正规军,有一定自主权,但咸丰经常就把他的兵给调来调去,如臂使指。

所以湘军最惨败的一战,就是江西湖口之战,就是咸丰帝明令曾国藩东进,打九江。

结果,在江西湖口,被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一战打得几乎全军覆没,跳船自杀。

其实曾国藩算好的了。

将领最惨的就是皇帝直接远程指挥打仗。

象咸丰帝亲自指挥的江南江北大营,皇帝当然不知道前线的战力能不能打。

一天到晚就是要求向荣、琦善快进攻,攻克天京,也不管可能性。结果1856年就被东王杨秀成给连锅端过一次,结果向荣战死,全军覆没。

然而皇帝还建江南江北大营,后来1860年,又被太平军连锅端一次,名将张国梁又战死,又全军覆灭。

甲午战争前的海军军费之争——解开千年来兵权掌控的困惑

湘军

其四、更戍法,就是定期调动将领或军队,让你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至少让你不能老待在一个地方。

因为你如果数十年与自已的兵将在一起,那与安䘵山有什么区别?

所以,雍正在处理年羹尧时,就是先他把下面的三位大将先给调换了,年羹尧不就成了一只无牙的老虎。

象李鸿章刚开始时,也是如此,平定太平天国后。一下子调两江总督,然后不到两年又是调湖广总督,后来又是直隶总督。开始让曾国藩带他的淮军去打捻军,然后淮军还要分兵支援左宗棠的陕甘,弄得李鸿章很是恼火。

其五、将领不得私自募兵。

还有募兵权也由不得将领招募。象宋朝,就是到处去招募饥民当兵,那样的兵怎么能打仗?而明清两朝则是职业兵,别以为是外国那种职业军人,这种是职业兵是世世代代的职业,你爷爷的爷爷是当兵的,你就一直是当兵的。

这种正规说法就是世兵制。平常老妈、老婆、孩子都住在一起,要打仗的时候再派出去。

所以清朝八旗兵、绿营兵基本都住在一个固定的兵营。

1852年太平天国破天京时,杨秀清就把天京驻守的八旗兵营的男女老少杀得一个不留,极为凄惨。

所以,这样的兵一旦外出作战,就没有一点战斗力,工资低不说,将领对于兵就没有法子选。士兵因为世袭不下岗,迟到早退,你还没多少办法。

所以后来湘军能打,不仅因为湘军高工资,而因为湘军是团练,可由将领亲自选募。士兵素质也完全不同。

甲午战争前的海军军费之争——解开千年来兵权掌控的困惑

曾国藩战略图

还没完,还有很狠的一招。

就是我们开始说的那一幕。言官御史制度。

言官御史当然不只是参劾将帅用的,平常注重点官员的品行,譬如你的生活作风不好,这个要弹劾,你结党营私,这个要参劾。

但最好参的就是带兵的。我是文化人,你是武夫来着,本来就天生看不上眼。

何况,言官平时又没事干,不参白不参,将帅当然是最好的参劾题材。

在明清,参对了留芳千古,参错了也是孤胆英雄。

象那位参李鸿章的梁鼎芬被贬之后,居然声名满天下,马上就被张之洞高薪聘请过去,后来一直官运亨通。

所以,每一代权臣,无论是张居正还是李鸿章那都是很好的被弹劾的题材,连张居正这种首辅、帝师、又通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还得太后信任,也一天到晚被言官们参劾。

其实,昏庸的皇帝反而不会管,一个好皇帝最喜欢的就是言官制度,他可为皇权保驾护航,防微杜渐啊,权臣们经常就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你如履薄冰了,朝廷才安宁。

这不,1865年,恭亲王奕訢正是顺风顺水、大展拳脚之时,做事无意间就有了些傲气。马上就被人盯上了,御史蔡寿褀在没有一点证据的情况下,就敢闻风参劾当朝议政王。奕訢当然大为光火。

慈禧与慈安一合计,嗯,想当年雍正爷对年羹尧时,就是太惯着年大将军了,就说赐给年羹尧荔枝那事吧,雍正爷居然下令驿站六天内从京师送到西安前线,比唐明皇向杨贵妃送荔枝还要宠,结果反而闹成君臣相杀的局面。

咱们可不能象雍正爷那样做,那不是到头来害了王爷?咱们俩得帮帮这个小叔子,免得他走错路了。

结果,可军机大臣全反对。但慈禧就是慈禧,自已亲手写了一个错字连篇的上谕。

甲午战争前的海军军费之争——解开千年来兵权掌控的困惑

慈禧罢恭王圣旨的错字连篇

罢除恭王一切职务。

别看这错字连篇,那可是帝国最高权力指令。

结果,自此之后的恭王就如履薄冰,再也不复当年雄心壮志,改革魄力。

那不管,朝廷要的就是稳定。

所以,这就是自宋明清以来通常以文制武、权力制衡的六步曲国策。

皇帝们难道不知道不好嘛?

当然知道,但这是个无解的难题,没得选。

如果不这样做可能死得更快,如果这样做好至少安全系数高几倍。

正规军要是叛乱比农民军与外敌更可怕。

看看唐代的安史之乱,唐朝稳定才120多年就乱了,后面150多年就藩镇割据了。

又看看五代十国的乱局,全是军人乱政。

赵宋虽弱,至少也有300多年的江山,从没有武将叛乱的事,成为寿命最长的王朝,

明朝更是证明了这一点,第二任皇帝朱允文因为削藩就被武将兼藩王的朱棣给干掉了。

所以,明成祖朱棣自已一当皇帝,一声不吭的开始改制削藩,嗯还是宋朝那个好。

终明一朝就再无军队叛乱。如果不是李自成与清军两面夹击,搞成了个破鼓万人捶的局面,明朝是不会有问题的。

到了清朝就更是了,吴三桂又是正规军叛乱,把个十八岁康熙差点打懵了,如果不是吴三桂病死,江山如何还真说不定。

满清本来学明制就学得有板有眼,这一下教训更深刻,更加老老实实学宋明吧。

甲午战争前的海军军费之争——解开千年来兵权掌控的困惑

八旗兵

近代来临

清朝刚开始还好好的,如果不是国门打开,清帝国皇祚永固估计问题不大。

可国门一打开,首先来了个中西结合的洪秀全拜上帝教。结果闹出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太平天国起义。

这时,绿营八旗一败涂地,只好嘉庆时的老办法办团练。

然而,这可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外患内乱连在一起,太平天国、英法联军进京、捻军、陕甘回乱、中俄伊犁、日本侵台、中法战争、朝鲜壬午兵变。

甲午战争前的海军军费之争——解开千年来兵权掌控的困惑

慈禧雪照

为了李鸿章,不断破例的时代

好不容易裁掉了湘军,淮军不能再裁了。

为什么呢?

1870年,天津教案发生,中法谈判不顺利,法国就把兵舰开到了大沽口岸。英法联军刚走才不到十年,可把朝廷给吓坏了。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带着淮军来看着直隶!

朝廷破例,直隶总督兼管淮军就不能动了。

1876年,日本特使、内务卿大久保利通居然扬言,大清不答应条件,小日本居然说要打到天津来,这时大清正在收复新疆呢,若大个国家没有铁甲舰,把个朝廷又给急得啊。

朝廷又破例李鸿章,淮军将帅兵常驻直隶,现在饷银要按时拨付给淮军,还要建水师。

那当然,要不谁来帮你守京畿门户啊。

可到了1882年朝鲜壬午事件爆发,日本怂恿朝鲜兵变。李鸿章正母丧丁忧。又让朝廷给急得团团转,少了李鸿章就是麻烦多。

结果,署理直隶总督、淮军宿将张树声果断下令出兵朝鲜。

幸亏北洋水师快,两艘最新式的超勇与扬威撞击巡洋舰,在丁汝昌的带领下急速赶往汉江口,居然正好与刚到的日本8艘军舰紧张对峙。日本人本来还想耀武扬威一下子,我八艘军舰在手。

可小日本一看这超勇与扬威那威风凛凛的样子,知道没得好果子吃,一下子就缩回头去了。

清军抢先进入平壤,平定叛乱,顺利处理朝鲜问题。

这让大清可大长了一回脸,皇帝特赏超勇舰管带邓世昌"巴图鲁",赏丁汝昌黄马褂。

这一下又要破例了,不仅淮军不能压制,还要扩建北洋水师才行。朝廷没折又一次破例加经费买军舰。

1884年,中法战争又爆发,马尾水师全军覆没,台湾又被法国舰队给封锁,差一点给丢了。

战后,朝廷要大办北洋海军、鱼雷编队,还要建旅顺、威海海军基地,建了海军,还要办北洋水师学堂,武备学堂、鱼雷学堂、电报学堂。海军要用煤,又得开煤矿,修铁路运出来。

朝廷一而再再而三的破例。为此朝廷还成立了海军衙门,专门负责调度大清海军。

在朝廷官员来看,这李鸿章简直权力熏天。

建海军、军港、鱼雷、修理厂、军校、领海巡逻等就花了朝廷两千万银子。

拥兵自重与富国强兵?

慈禧与百官们,再一翻历史书,聊一聊历朝历代,这一千年来哪有李鸿章这样军政大权、位极人臣的疆臣?二十多年一直就没有办法调动。

(注:疆臣没有旨意不可进京)

所以言官们要尽忠守职,李鸿章不可拥兵自重。

可李鸿章就要反驳,你看我的情报显示,日本人又增加了4艘军舰。

言官们就又说,还说你不是拥兵自重,你还是挟洋自重!

李鸿章一听吓了,这罪名担不起。

驻日本公使黄遵宪写了本《日本国志》,记录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发展,

言官们又说,你们还说不是挟洋自重,还写书赞扬数典忘祖的东洋鬼子。弄得黄遵宪也没得话说。

从光绪慈禧和整个朝廷的角度来看

其实朝廷来看,这再正常不过了吧。

破例让你李鸿章募兵、破例让你文武兼职、还破例让你奏销军费,更破例不再调动你,还破例给适当的调兵权。祖宗成法都已经让我们破得稀叭烂啦,这么对不起列代先皇的事情我们都做出来了。

如果是放在明太祖和雍乾朝,杀功臣的事太常见了吧。你看朝廷对待曾国藩、左宗棠是多么的恩典,从来就没有忘过他们吧。

李鸿章一听,确实是这样。(慈禧对功臣确实是很好)

弹劾你两下,算什么?

而且朝廷又批评教育了他们,还罢了他们的官。

李鸿章,你也该知"月盈则亏"的道理。

军费就省着点用吧。

可是有拿海军拥兵自重的吗?

至现在很多人还在说李鸿章拥兵自重。

其实,用脚趾头就能想明白的事,有用海军来拥兵自重的吗?

海军只能对外,不能对内,总不能开军舰去北京吧。况且海军能拿枪的人数也就几千人吧。京畿之地也有朝廷部队六万多人。

要拥兵自重,只要陆军就足够了吧,如袁世凯扩练北洋六镇时,说他拥兵自重还有点道理。

到了这一步,李鸿章只有打落门牙和血吞:"是的,谢主龙恩",知足常乐吧。

甲午战争前的海军军费之争——解开千年来兵权掌控的困惑

1910年,陆军第二混成协部队走排

1893年,提督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实在忍不住了。奏李鸿章"日本增修武备,必为我患",李鸿章未置可否,刘步蟾又面奏说:

"相公居其位,安得为是言!且平时不备,一旦偾事,咎将谁属?"刘步蟾的此番直言,引得四座悚然不已,而李鸿章也为他这一片赤诚坦荡之情所感动。

可是感动没有用啊。

所以就有了1893年,李鸿章再次请旨购买速射炮的事情。

光绪帝在奏折批示,"说该衙门知道"

结果,连着停购舰船那道,这两道奏折批示下不,就出现四个的直接问题。

甲午战争前的海军军费之争——解开千年来兵权掌控的困惑

致远舰

1、停购船只了,光参战吨位上,北洋水师就输了8万吨。

北洋水师参战舰艇吨位合计32,396,日本联合舰队参战舰艇吨位合计40,849,在参战吨位上明显落于下风。

2、停购船只的另一个影响,军舰的水准存在代差。

北洋海军所购军舰明显大部分购于早期,尤其是超勇、扬威号军舰,1880年就服役,都老掉牙,锅炉都要报废了。而定远、镇远主力舰是1885年服役,已有十年役龄。锅炉老化,舰速慢。最新的是1887年购买的济远舰,也已服役 7年。

当时世界海军正处于更新换代的高速期,七八年就升级换代一次了。

而日军的吉野号、浪速号、秋津洲号等三号快速巡洋舰都是1890年之后购买的,军舰航速明显高于北洋。吉野最高航速达24节,而且装有自动瞄准仪。北洋这边最快的济远舰也只有18节的航速。

甲午战争前的海军军费之争——解开千年来兵权掌控的困惑

中日海军军力对比表

3、日本海军全部装备速射炮,而北洋海军全是老式的架退炮。

日军一分钟可发三炮,北洋海军是三分钟发一炮,造成火力上存在10比1的极大差距,定远舰、镇远舰两主力舰战后均身中200多发炮弹,而敌舰平均只中15发炮弹。这还幸亏北洋海军驾驭熟练,命中率高。

甲午战争前的海军军费之争——解开千年来兵权掌控的困惑

北洋舰队所用火炮大部分为架退式后膛炮,发炮操作复杂

4、定远、镇远两舰仅有20多发开花弹,其作全是实心弹。在6个小时的海战中,大部分时间用的是实心弹。镇远舰打进日本松岛号旗舰的那发炮弹是实心弹,不能爆炸的,直接从军艘两端穿过去。

经远舰打在比睿号上的炮弹也没有爆炸。

可以说,黄海海战最直接的原因,其实就是朝廷停留舰船与枪炮。就算没有加购舰船,火炮弹药足够也足以重创日军。从战果上看日军也有4艘受重伤。

从李鸿章的请购速射炮奏折上看,二十一门新式火炮,连同弹药需要银六十一万两。

甲午战争前的海军军费之争——解开千年来兵权掌控的困惑

速射炮原理

仅仅这61万两银子,为什么翁同龢把持的户部不肯出这笔钱?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代军事与古代军事完全不同。

古代军事,你只需点好人头、马匹、刀枪、粮食这几样基本就齐了,一千年都不会变多少。

言官们自然可以大发厥词。基本上错不到哪里去?

甲午战争前的海军军费之争——解开千年来兵权掌控的困惑

“秋津洲”号装备的阿式120毫米速射炮,该型火炮是药筒式分装弹

可近代战争所要求的是全面性及专业性的技术知识。

情报、地图绘制、运输速度、战时通迅、不同军种士兵。

小到不同型号的大炮、枪械、弹药、锅炉、瞄准器、锅炉、燃料。

大到不同型号军舰、军港、维修、鱼雷编队,电报网络。

这哪里是天天"蝇头小楷"之士所能妄而言之的?

所以,古代的言官制度来制约近代的军事,现在看起来不是很好笑吗?但在当时,却个个都是指点江山、热血沸腾、豪言主战的门外汉。

然而北洋海军的将士何以瞑目?

当初强烈要求购舰的刘步蟾,在1895年1月在威海卫下令沉舰,自杀殉国,原因就是再没有炮弹了。

邓世昌、林永升、黄建勋、林履中在黄海大战中英勇殉国。丁汝昌、杨用霖、林泰曾、张文宣等自杀殉国。

甲午战争前的海军军费之争——解开千年来兵权掌控的困惑

北洋海军将领伤亡表

那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慈禧与百官们所担心的,你也不能说没有道理。这是一千多的体制运作证明过的,也许他们只有这样的办法来对掌握军队的人进行敲打与拉拢并行的手法。

然而,近代战争就需要用近代的机制来解决,老办法是没有用的。

近代军队,有一个明确的国家意识,军人有一个效忠的国家对象,公民有参军的义务,由各地按相应标准进行征兵。军人不任文职。

总参谋部制定作战计划,建议将领,指挥作战。

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实际上当时的日本就是这样子做的。

可惜,当时的朝廷上下,只看上下一千年,却不会左看一千里。

仅仅61万两白银让那么多英勇的将士鲜血白流!

《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蒋世第,吴振棣.

《沉没的甲午》

《湘军志》王闿运

《秋风宝剑孤臣泪》姜鸣

《中国剑桥晚清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