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是岐山

我的故乡是岐山

我的故乡是岐山

▲插图未加"爱我岐山"水印者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的故乡是曾经孕育了灿烂中华文明仁德礼仪的故地:岐山。

提起故乡岐山,心中总会涌动起满满的温馨与亲切。那人、那事、那情、那景,便恍如昨夜的明月,亮悠悠地挂在心头,荡漾起鼓鼓的乡音乡情与乡韵。

小的时候,那方生我养我的小小的村庄就自有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韵味。那土墙院落里的青瓦厦房,大树葱绿,犬吠牛哞,孩童嬉戏……那方温馨的土炕上,有讲不完的故事,有孩童们的一年一年成长的熏烟尘渍!

我的故乡是岐山

▲凤鸣岗(图/邓之诚)

即便是吃饭,那也是一道灵动的风景:下地归来,粗瓷大老碗里已经盛上了满满的家的温润。大人们喜欢端上饭碗去凑热闹,或在村落的背风处随意地围在一起,或就着大树的阴凉随方就圆,互相听说着州里府里的奇闻,或随意地讨论着年成雨水,或说说东家长来西家的短、孩子老婆热炕头……

根劳叔是村里最早出门打工的人,住过宝鸡、到过兰州、西安有朋、郑州有友,村里人都说他“走州过府,见多识广”。在我儿时的记忆里,他常是这种“老碗会”的主角:他讲的府事新鲜、州事新奇,再加上见多识广和恰切精当的评说,大家自然是“喜闻乐见”。而每次结束时,他常常要么抬头看着远方的天空,要么挑起老碗中一根长长的面条说“外面的面,那就不叫面!面不筋、醋不酸、辣子不蹿味不香,哪有咱这里的味道!吃着舒坦闻着都香!”根劳叔那种对家乡发自内心的自豪与爱意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那挑着长长的面条说话的场景虽然已经遥远,然而却如一副剪影画一般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我的故乡是岐山

多年以后,当我读到“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时候,我再次感受到了三千年前人们如根劳叔般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爱恋!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来自于《诗经》中《大雅·绵》。是说三千多年前,原在豳地的周族因受南侵戎族的经常袭扰,在古公亶父率领下循漆水岸边一路向西,寻找安生之地的历史故事。

周族部落经过艰苦跋涉终于来到了岐山脚下。这片土地上空气中弥漫着花香芳草的气味,山坡原野上茂林厚草,郁郁葱葱,麋鹿奔走,河溪清明,土肥地美。随意扯一把苦野菜,那也都香甜如饴!

我的故乡是岐山

于是古公亶父以龟板占卜请示天意,“爰始爰谋,爰契我龟”,而占卜的结果同样吉祥而令人兴奋:“曰止曰时,筑室于兹”。天意告喻众人:快停下脚步就在此地住下来吧!

周族人便在此繁衍生息,辛勤劳作。在炊烟飘绕中,在欢声笑语中,雅颂风歌荡漾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漫山遍野灵动着勃勃的生机。周礼乐成、仁德治国,让这片美丽的土地一派祥和。

这片美丽的土地就是我的故乡:岐山!

周族在“岐下”祥和地发展。到了周文王时,虞、芮两国因交界处的荒地发生争执,于是相约到西岐请姬昌(周文王)评理。可一进西岐境界,便见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人礼让。看到这些,虞、芮国君都感到非常地羞愧,说:“我们真是小人,不要再踏进君子的朝廷里啦。”于是双方握手言和,以 “所争之地,弃为闲田”而结束了这场争执。此事一时传为美谈,传颂后世。在今天的山西平陆县境,有一处景色被列入平陆八景之一,那就是“闲田春色”。

我的故乡是岐山

▲岐山周公庙(视频截图)

可爱的历史,就发生在这个近者亲而远者仰望的、我的故乡岐山。

岐山有三处让人仰望的故迹,那就是两庙一树(祠),即卷阿故地周公庙、五丈原上思诸葛、召亭甘棠召公祠。

周、召二公,为西周开国重臣。周公姓姬名旦,召公姓姬名奭。他们曾一起辅助周武王灭商,并为西周王朝的强大倾付了心血。周公有吐哺三握的勤政美谈,召公有甘棠爱民之美誉。

周公勤政爱民,唯恐为政疏漏。每有民众和官员求见,即使正在吃饭,他也即刻停止进餐,接待来人。有时正在洗漱,也常常得几次挽起湿漉漉的头发去会见官吏或是民众。后世曹孟德对周公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美誉。“周公吐哺”、“一沐三握发”的美德世代流传,芳留后世。大唐武德年间,高祖李渊为了缅怀周公的勤政德贤,下诏在“有卷者阿,飘风自南”的古地为周公建祠立庙,即今之周公庙。

我的故乡是岐山

▲岐山臊子面

召公同样勤政爱民,他从不骚扰百姓。在封地内召亭的一棵甘棠树下召公常常听民问诉,为百姓解难排忧。时人为了纪念他,将此树倍加保护,以表怀念和敬仰,并作《甘棠》歌曰“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此诗被后人收录入《诗经》。召亭故址在今岐山刘家塬,此地在古籍中又称“树亭”,即以甘棠古树而名。甘棠古树经历三千年的风雨流岚,一脉而来,昭示着一个已往时代的仁德和勃勃的气象。仰望之际,那片片浓绿,点点洁白,让人常心潮起伏,敬仰有加。

五丈原上的诸葛庙,是为众人皆知的诸葛亮建立的祭祀之处。诸葛公一生为蜀汉殚精竭虑、忠贞勤谨,其精神为世人所敬仰。唐代,为表怀思,遂在其星落之地五丈原建庙立祀,誉传后世。

我的故乡是岐山

▲五丈原诸葛亮庙(视频截图)

小时候,随着婆去周公庙及诸葛庙,尖尖小脚的婆在祭拜之余,常常给我们讲那周公勤政爱民、诸葛执着智慧的故事,从那时起,我们小小心中的敬仰就如发了芽似的与日俱长!

我的家乡是岐山,这片美丽的土地敬仰的是仁德、是求实、是包容!从故乡那一个个担当的身影、执着的身影、顽强的身影、智慧的身影、勤劳的身影里,我们能看到周太王的担当、周召的仁德、诸葛的智慧。那大地起起伏伏的麦浪里散发着周韵流远的勤劳、丰收的喜悦、智慧的快乐!

我的故乡是岐山

▲岐山面皮(图/金牛座的北方男)

我的故乡是岐山,那绿荫环绕的小村庄、柔柳垂岸的涝池、高如小山的大土堆、壮似蘑菇的麦草垛、平整亲切的打麦场、挎着盘笼拔猪草的欢乐、暮烟环村的景像……这些,常常在脑畔如影视般展放。

那个槐花飘香的家园,那个梦里都盛开着紫色苜蓿花的童年,那片安息着爷爷、奶奶的土地,那……那方总是魂牵梦绕的土地,总是让人遥想、遥望和满心甜蜜去回忆的地方,是我的故乡!

那方土地,永在心上,即使双脚坚实地站在那方土地,内心里还依然在怀思、在回忆、在甜蜜!内心里泛着的阵阵涟漪就如清波里的水草总在柔柔地招摇……

我的故乡是岐山!

杨烨琼,岐山枣林人,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职工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宝鸡文学网第三届文学奖散文奖,获中华散文网第三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出版作品有散文集《乡风呓语》等。

▶ 校对:宝宏

▶ 审核:巨永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