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村民致富的“摇钱树”

六盘水是中国野生刺梨之乡。全市刺梨种植110.9万亩,是全国全省规模最大的刺梨种植基地。刺梨果实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被称为“维C之王”。

刺梨,村民致富的“摇钱树”

近年来,随着刺梨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生态效益,还带来了经济、社会、扶贫、可持续性等多方面效益。如今,刺梨遍布凉都大地,摇身一变成为村民致富的“摇钱树”。

说起这刺梨,它曾经在村民眼中是不起眼的野果子,怎么就变成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呢?原来,六盘水市发挥自身的地理、气候、土壤、温差等条件,在全市推广种植刺梨。不仅如此,六盘水市还加大对刺梨鲜果的深加工,向市场推出刺梨原汁、刺梨饮料、刺梨果脯、刺梨口服液、刺梨含片等产品,畅销全国。这样,村民种植的刺梨就不愁卖不出去了,村民的腰包鼓了,种植刺梨的积极性也提高了,野果子变成了村民的“摇钱树”。

过去,六盘水山高坡陡,石漠化程度深,土地多在是石山区、深山区,村民仅靠薄土里的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维持生活,日子穷苦,那石头缝里随处可见的刺梨,被村民“视而不见”。

六盘水得以大规模种植刺梨,主要得益于局部昼夜温差较大(达16℃以上)、降雨量充沛、土壤有机成分含量高等优势。与其他地区相比,六盘水市的刺梨果实更加饱满鲜亮,维C含量高,食用口感更为纯正,鲜果出汁率最高达到65%,高出其他地区10—15个百分点。

2015年六盘水市荣获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的“中国野生刺梨之乡”,盘州市刺梨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盘州刺梨果脯获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8年,以刺梨产业发展为主的盘州市入选贵州省第一批林业科技示范县;六枝特区梭戛乡刺梨产业园、盘州市胜境街道刺梨产业园、盘关镇刺梨产业园入选第一批林业科技示范园。

在此基础上,六盘水市还加大对刺梨鲜果深加工。全市现有刺梨鲜果加工企业四家(贵州宏财聚农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天刺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黔洲实业有限公司、贵州初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规划年加工能力68万吨,占全省规划加工总能力的76.49%,是全省最大的刺梨加工基地。

而且,加工企业还积极申请刺梨产品的专利,包括外观设计、知识产权等。目前,盘州宏财聚农公司成立了中国刺梨产业研究院,与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台湾宜兰大学及多家生物工程公司达成合作,已研发刺梨食用品、护肤品、保健品、药用品系列产品30种,成功上市销售5种。

2018年。六盘水市刺梨总产值达4.13亿元,带动农户15.82万户、53.73万人增收,其中贫困户2.56万户,贫困人口10.49万人。刺梨基地农户土地流转(入股)及务工收入等带动农户户均增收2600元以上。

如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的天富刺梨产业园区,共种植刺梨3.1万亩,覆盖8个村3498户9446人,其中贫困户423户842人,创造就业岗位349个,人均年增收3940元,稳定脱贫257户685人。

通过种植刺梨,村民实现了增收。腰包鼓了,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了,种植刺梨的积极性也变高了。在刺梨产业发展中,六盘水主要依托“三变”改革,引导农户树立“以树代粮”观念,推动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效益分配中主动让利于民。

刺梨从此由不起眼的野果子变成了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村民在种植刺梨的过程中也收获了丰收的喜悦和幸福美好的生活。




乌蒙新报实习生 李天灿

新闻热线 0858--8264558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