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八位大师笔下雄姿英发的鹰


清 石涛《秋鹰图》1702年作

人们常说,做人要有鹰的心态,做事要有鹰的精神。世界上最长寿的鸟类是老鹰,可以活到70岁,但是要想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类似重生一样的艰难抉择。

所以,鹰常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历代丹青妙手更是画鹰喻鹰以高瞻远瞩、坚强刚毅及勇往直前的大无畏气概。今天就给大家带来历代名家笔下的鹰,感受不一样的王者气质!

八大山人 枯木双鹰图

读八大山人笔下的鹰,就像读八大山人笔下的鱼一样,必须注意眼睛。双眸如刀,令观者其寒入脾。这就是八大山人的鹰!一瞬便向人们展开了一个充斥着不妥协,独善其身与清高孤绝的八大。

朱耷 鹰


八大山人(款) 双鹰


八大山人 松下双鹰 1698年作


八大山人 双鹰图


八大山人 枯木鹰图


八大山人 巨石苍鹰

齐白石 画松鹰体现着力量,有时还洋溢着对英雄的渴望颂美之情。但老人笔下的松鹰,从来不一味强悍,而总是在强悍中含着清峻、飒爽,和某种程度的孤独感。老人也很少画雄鹰窃视松鼠鸟雀,或者捕捉与躲藏的种种状态。这与他画小鸡捕食、螳螂举刀一类有情有趣的画面相当不同。画雄鹰有肃然景仰之意,画鸡雀草虫则有亲切爱怜之情

齐白石 鹰


齐白石 鹰


齐白石 鹰


齐白石 鹰


齐白石 鹰


齐白石 鹰


齐白石 鹰


齐白石 鹰


齐白石 鹰


齐白石 鹰


齐白石 鹰


齐白石 鹰


齐白石 松柏苍鹰 260×100cm 1946年作


齐白石 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

黄胄 擅长中国人物画和动物画,尤以画新疆人物和驴著称。他画了很多小动物,他用灵动的笔墨将它们跃然纸上,蹦跳而出。他认为:“中国传统笔墨技法在历代的花鸟画作品中体现最为充分”。

黄胄 鹰


黄胄 鹰


黄胄 松鹰


黄胄 鹰


黄胄 鹰

李苦禅 先生画得最生动的是鹰的眼睛,在他的笔下,鹰的眼睛棱角分明,洋溢着一种逼人的英武之气。因此,李苦禅先生画的鹰,被公认为是难得的画中精品。

李苦禅 松鹰图


李苦禅 双鹰远瞻图


李苦禅 远瞩


李苦禅 远瞻河山新


李苦禅 远瞻


李苦禅 鹰


李苦禅 鹰


李苦禅 松鹰


李苦禅 群英图


李苦禅 画鹰


李苦禅 红石雄鹰图


李苦禅 高瞻远瞩


李苦禅 碧崖白鹰


李苦禅 昂首之鹰

徐悲鸿 画鹰,以没骨与勾勒相结合。他用有力的墨线及大笔的提顿、皴擦,着意表现突出雄鹰敏锐的眼睛、尖利的双爪及振翅翱翔的雄姿。徐悲鸿生性刚强,喜写猛禽猛兽,而此时鹰在画家徐悲鸿笔下,更是自由翱翔,极目千里的精神寄托。

徐悲鸿 鹰


徐悲鸿 鹰


徐悲鸿 鹰


徐悲鸿 鹰


徐悲鸿 鹰


徐悲鸿 鹰


徐悲鸿 鹰


徐悲鸿 鹰


徐悲鸿 鹰


徐悲鸿 鹰


徐悲鸿 鹰


徐悲鸿 鹰


徐悲鸿 鹰


徐悲鸿 鹰


徐悲鸿 鹰


‍徐悲鸿 鹰


徐悲鸿 鹰


徐悲鸿 鹰


徐悲鸿 鹰


徐悲鸿 鹰


徐悲鸿 鹰

潘天寿 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画鹰鹫、八哥、蔬果及松、梅等。潘天寿还擅作指画,意在追求变化和指墨所特有的韵味,他笔下的许多鹰鹫图就是其指墨画的杰作。

潘天寿 鹰石图


潘天寿 鹰石图(指墨画)


潘天寿 鹰石山花之图


潘天寿 雄视图


潘天寿 雄视图


潘天寿 雄视


潘天寿 雄视


潘天寿 小憩图(指墨画)


潘天寿 松竹鹰石图


潘天寿 松鹰图


潘天寿 松鹰图


潘天寿 双雄图


潘天寿 山花秃鹫


潘天寿 鹫石图


潘天寿 鹫石图(指墨画)


潘天寿 健翮欲翔


潘天寿 高瞻远瞩图

刘继卣 先生在走兽、人物画领域取得极大艺术成就之外,由于刘继卣画路很宽,禽鸟、草虫画也相当可观。

他的大写意老鹰可称得上是其花鸟画中的代表,用大泼墨法挥写翅羽,用笔相当豪放劲爽,刘继卣的自作题画诗句“横飞墨雨写苍鹰”正是对其激情洋溢的画鹰状态的如实描述。

刘继卣 鹰


刘继卣 鹰


刘继卣 鹰


刘继卣 鹰


刘继卣 鹰


刘继卣 鹰


刘继卣 鹰


刘继卣 鹰


刘继卣 鹰


‍刘继卣 鹰


刘继卣 鹰



推广艺术新势力 | 主攻学术·引领收藏·私人定制

严禁图片运营商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