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針”療法治腦癱30年,今被質疑是騙局

《法律與生活》

綜合消息,近日,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以下簡稱三附院)對腦癱患兒採用的“封針療法”進入公眾視線,這一已投入臨床應用近30年的療法引發了廣泛質疑。

“封針”的全稱是“位點加穴位藥物注射療法”。據描述,“封針”治療時,醫生會手持裝滿藥水的注射器,在嬰兒頭部、四肢等特定穴位扎入拔出,3—5秒注射一針,一次需要被扎幾針到幾十針不等。

這是拯救孩子的創新,還是讓孩子無端受苦的騙局?

不可治癒的腦癱通過“封針”療法半數被治癒?

《大河報》2011年用專版報道了鄭大三附院對小兒腦癱的療法。報道中說,萬國蘭從1992年10月起將“封針”療法用於臨床。因為這一療法,鄭大三附院“成為來自全國各地甚至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的數萬名患兒家屬眼中的生命綠洲”。

根據萬國蘭等人2004年在《中國臨床康復》上刊發的論文,“封針”療法的評價標準被分為幾檔,其中“正常化(臨床治癒)”為第一檔。論文裡對“正常化”的解釋是:各項指標達正常同齡兒水平,生活完全自理,各方面反應靈敏。對381例患兒評價結果顯示,190例也就是近半數實現了正常化。

與之對應的是,醫學界公認腦癱是不可治癒的。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孫永安表示,神經損傷一般是先天發育或後天損傷造成。如果是在胚胎中神經發育不好導致的腦癱,即使後天有一些生長代償,還是很難完全治癒。

“至於‘封針’療法,我覺得更多的是噱頭。即使有效,效果也是很有限的。總體來說,這種療法需要質疑。”孫永安坦言。

被治癒的腦癱患兒是不是真正的腦癱?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範存剛指出,在判斷某種療法是否“治癒”了腦癱患兒時,至少需要考慮以下幾點:診斷是否嚴格按照臨床標準進行;治療過程究竟是怎樣的,作用機理如何;療效到底如何評價,是否有可靠的量化指標。

那些所謂被治癒的腦癱患兒,是不是真正的腦癱?

一位不願具名的腦癱專家表示,腦癱的診斷並不簡單。一般來說,醫生首先會詢問患兒的生產史和發育史,確認有沒有圍產期腦損傷的高危因素。然後,要通過查體來確認患兒是否有神經系統受損的體徵,有沒有粗大運動發育里程碑的落後,以及明確的異常姿勢。此外,還需要結合神經影像學(如頭顱核磁共振、CT等)瞭解兒童腦發育狀況和腦損傷的部位和程度。“有人說能夠治癒腦癱,那估計指的是暫時性發育落後的孩子或輕症的腦癱患兒。通過合理的綜合康復治療,這類孩子或許可以恢復正常或接近正常。”該專家說。

也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暫時性發育落後(比如早產兒和極低出生體重兒)以及某些引起和腦癱類似症狀的遺傳性疾病診斷為腦癱。“有些遺傳性疾病症狀貌似腦癱,例如多巴反應性肌張力障礙等,在診斷的過程中要注意鑑別,避免誤診。”該專家提醒。

臨床應用技術應得到循證醫學支持

實際上,腦癱並沒有一個標準的單一治療方法。範存剛表示,治療方法多,是因為腦癱不好治。

“腦癱的根本原因是神經系統受到損害,因此其所支配的肌肉、關節和骨骼也無法正常工作。”範存剛說,於是,有的患兒是到神經外科就診,有的是在骨科接受手術,有的用藥物降低肌張力,有的採用一些康復療法……總體而言,腦癱需要多學科的系統性治療,每種治療方法能夠解決一部分問題,但都難以解決腦癱患者的所有問題。

那麼,一些不那麼主流的療法,值得信任嗎?

範存剛表示,不能武斷地認為所有的自創療法都無效。“因為醫學就是一門實踐學科,是在不斷摸索和嘗試中前進的,一些新的療法確實需要突破常規。”

不過,臨床應用的技術,應該是得到大家普遍認可的、有循證醫學支持的技術。畢竟,創新療法在進入臨床之前,是要過好幾道關的。

範存剛介紹,具體來講,一項臨床試驗的開展,至少應有以下幾方面的準備:首先,所涉及的機構和參與試驗的研究人員要有開展臨床研究的資質;二是要進行嚴格的註冊、報備,嚴格設計試驗方案、論證和修改;三是,要有臨床試驗管理機構和倫理委員會的認可;四是受試者要有充分的知情權,試驗者要保證受試者的安全,在治療過程中受試者有權隨時退出。

至於新療法療效如何,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副主任醫師李侗曾強調,它也需要大樣本的隨機雙盲對照研究進行驗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