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白茶、巖茶、紅茶、普洱茶,泡茶時有茶沫,是因為茶葉髒嗎?

無論白茶、巖茶、紅茶、普洱茶,泡茶時有茶沫,是因為茶葉髒嗎?

《1》

水至清則無魚。

在潔淨垂手可得的現在,“髒”,成了許多人避之不及的事物。

然而,也正是因為“想當然”的想法,許多人反而誤會潔淨。

並好似洗碗機,在許多人的眼中,這樣的機器,絕對洗不乾淨餐具。

同樣是在這些人眼中,洗衣機,也難以將衣服徹底清潔。

因此,他們付出更多的勞動,熟料,科技帶來的發展是必然的——

洗碗機、洗衣機,洗出的餐具衣物,比大多數人自己動手洗乾淨得多。

當然,對“髒”的畏懼,也不僅僅體現在餐具衣物上。

入口的食物,人們更是如臨大敵。

無論白茶、巖茶、紅茶、普洱茶,泡茶時有茶沫,是因為茶葉髒嗎?

雖然常常唸叨著“不乾不淨吃了沒病”,但真買起東西來,人們講究得絕對不少。

甚至而言,有些講究,著實沒有道理!

所有茶都有“手氣”,是“髒”。

白茶中的白毫,是“髒”。

泡茶時衝起茶沫,也是“髒”。

這些關於髒的誤解,由來已久。

如今,大部分的茶友已經知曉,“手氣”,白毫的“髒”,不過是心理作用。

那麼白茶的茶沫,究竟髒不髒?

無論白茶、巖茶、紅茶、普洱茶,泡茶時有茶沫,是因為茶葉髒嗎?

《2》

茶葉的髒,究竟來自何處?

預分解茶沫的“髒”,必須先好好說道說道,茶葉的髒,究竟來自何處?

品質優秀的茶葉,最是潔淨。

蓋因它們從採摘、加工的過程中都鮮少惹塵埃。

反之,髒的茶,便是在這些環節出了問題。

出了岔子的產區,首先為茶葉帶去了難以抹除的灰塵塵埃。

這些產區,往往靠近人類生活聚居的地方。

不比高山產區的茶葉人煙罕至,空氣清鮮——

靠近人類的茶葉產區,難以逃脫塵土的影響。

無論白茶、巖茶、紅茶、普洱茶,泡茶時有茶沫,是因為茶葉髒嗎?

當茶葉的生長環境與人的活動範圍重合在一起,此時,或有車塵人煙,雞鳴狗跳。

這些人為活動的痕跡,難免給白茶的生長帶去影響。

車塵,塵土,雜物異物,不可避免地附著在嬌嫩的葉片上。

隨著茶農的採摘,這些附著的髒東西難以離去,反而與茶一起進行萎凋。

如此,製成的茶葉,難免有不潔淨的隱患。

另一方面,工藝,同樣是左右茶葉潔淨與否的因素。

正確完善的工藝,茶葉是很難接觸到髒東西的。

只要是製作工藝正規,是不可能影響成茶的純淨度,並影響茶湯清澈的。

萎凋的時候,白茶離地70公分,薄攤薄晾。

烘乾的時候,文火慢烘。

唯有不正確的工藝,才能造成茶葉“髒”的後果。

無論白茶、巖茶、紅茶、普洱茶,泡茶時有茶沫,是因為茶葉髒嗎?

萎凋時,有些茶農十分馬虎“粗放”,他們直接將茶葉攤晾在地上萎凋。

地面的塵埃髒東西,自然沾染在茶葉身上。

又或者有些茶農十分懈怠,只求萎凋速度夠快。

因此,他們不顧薄攤薄晾的要求,將茶青厚厚地渥堆在一起。

故而這些厚厚渥堆的茶葉,開始發酵轉變,粘液溢出,邊緣泛紅。

受著茶葉內部高溫高溼環境的影響,細菌的滋生,在所難免。

渥堆後的茶葉“髒”在外表,內部的內質更是加速了流失的速度。

灰塵、細菌,這些因素,都是茶葉髒後的附著物。

但它們在茶湯中的表現,卻不是茶湯表面有茶沫那麼簡單。

這些髒東西,使得清澈的茶湯渾濁。

茶沫,並非這些髒東西的表現物!

茶沫之“髒”,是一樁茶中的冤案!

無論白茶、巖茶、紅茶、普洱茶,泡茶時有茶沫,是因為茶葉髒嗎?

《3》

茶沫,作為被誤解的“髒”,冤在哪?

放眼茶的歷史,“茶沫”的出現,並非一開始便有髒東西的誤解。

點茶時的茶沫,“煥如積雪”。

煮茶時的茶沫,更是陸羽眼中品質優秀的佐證——

“沫餑,湯之華也”。

當然,宋人對茶沫也有不同的理解。

在他們眼中,沒煮熟的時候的茶,才有茶沫。

但彼時的茶沫,還未冠上“髒物”的誤解。

直到近現代,茶沫才開始有了“髒東西”的蔑稱。

無論白茶、巖茶、紅茶、普洱茶,泡茶時有茶沫,是因為茶葉髒嗎?

其實,觀察古今不同的泡茶、煮茶方式,茶沫的出現幾乎如影隨形。

這些茶葉沖泡後,湯水錶面的小氣泡,人們對它們的誤會已久。

茶沫的出現,是因為茶葉700多種內物質中難以擺脫的一種,即茶皂素。

茶皂素,是一種天然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

經科學家提純而出的茶皂素,擁有良好的乳化、分散、發泡、溼潤等功能。

它是一種結構複雜的糖苷類化合物,味苦而辛辣,十分難溶於冷水。

當然,沒經過提純的茶皂素,在茶葉當中,並不能自如的“發泡”。

但,靠著這茶皂素,沖泡時茶湯表面浮起茶沫綽綽有餘。

泡茶是出現的茶沫並不多,往往只有少數,呈小氣泡微微凝固在茶湯表面。

可以說,茶皂素是所有茶難免浮起茶沫的主要原因。

但對於白茶,茶沫的出現並非單單依靠茶皂素。

白毫,是使得白茶的茶沫稍稍多出些特殊的原因。

這些幫助茶葉保溫的小毫毛,製茶後依舊保留在幹茶的葉片上。

隨著沸水的沖刷,白毫脫落,融入茶湯。

無論白茶、巖茶、紅茶、普洱茶,泡茶時有茶沫,是因為茶葉髒嗎?

當白毫在水中沉浮,改變了茶湯的密度,也助力了茶皂素作用的發揮。

故而,在白茶的前幾衝,往往會有可愛的小氣泡在水面靜止不動。

這,便是茶友眼中白茶茶沫的由來。

如此茶沫,與“髒”相去甚遠。

茶皂素,白毫,本就是茶葉本身擁有的物質。

與其說這二者讓茶湯變“髒”,難以下嚥,倒不如說這兩種物質使得茶湯錦上添花。

茶皂素,並非只是起著“泡沫”的作用。

它的存在,使得一杯茶湯擁有了調節血糖、降低膽固醇,止咳化痰的作用。

同時,它也是白茶抗菌,促進腸胃消化道的重要物質。

而白毫,也不只是簡單的白色毫毛。

它為白茶帶去了豐厚的茶氨酸,鮮爽滋味更上一層樓。

同時,茶氨酸也是白茶抗菌、提高新陳代謝,降壓鎮靜的物質。

二者,帶來了“髒”的誤解,卻實實在在地為白茶增加滋味和功效。

用髒來出揣測茶皂素和茶氨酸,不是誤解誤會,又是如何?

無論白茶、巖茶、紅茶、普洱茶,泡茶時有茶沫,是因為茶葉髒嗎?

《4》

茶沫的多少,能說明白茶的品質麼?

茶沫,受控於茶皂素和白毫的存在。

茶沫,也常常成為茶友眼中“髒”的佐證。

因此,關於茶沫的謠言四起:

“沒有茶沫才是好茶!”

“泡沫越多,掛杯越好,茶越牛!”

但,事實上,茶沫的多或者少,並不能成為說明白茶品質的指標。

對於白茶而言,茶沫雖然受茶皂素和白毫的影響,卻也受其他兩個指標影響:

茶葉的完整程度,沖泡的手法。

無論白茶、巖茶、紅茶、普洱茶,泡茶時有茶沫,是因為茶葉髒嗎?

古時候點茶、鬥茶,能泡出如同“白雪”的茶沫。

這種茶沫,與古時候特殊的泡茶方式有關。

那時的茶,往往研磨成粉狀,懸壺高衝,用茶筅迅速旋轉、打擊、拂動茶湯。

屆時,茶湯表面自然浮起雪白的茶沫。

因此,從點茶的手法便可看出,茶葉的形態和泡茶的手法,與茶沫多少關係不小。

當茶葉中的碎葉較多,此時泡茶,會比完整的葉片更容易沖泡出茶沫。

同時,沖泡白茶時若時懸壺高衝,當水流從高處落下,澆在茶葉上——

茶沫受此作用力,更多地出現在茶湯表面。

若是沖泡的時候低注水,茶沫的數量便會相應減少。

無論白茶、巖茶、紅茶、普洱茶,泡茶時有茶沫,是因為茶葉髒嗎?

而影響白茶茶沫的另一因素,白毫,同樣不是白茶品質的最好標準。

作為茶葉禦寒的物質,氣候越冷,茶葉的白毫越多。

因此,在白茶的品類中,白毫銀針和白牡丹的白毫含量最高。

但,壽眉的白毫較少,卻不能說明它們的品質較低。

白毫多少,不是白茶品質的標準,同理,茶沫的多少,也不是白茶品質的標準。

茶沫,不需要畏懼,也不需要推崇。

它的存在,自然而然。

有茶沫,有茶沫的妙處,沒有茶沫,也不需要過多的掛懷。

須知,白茶的品質,並不依靠茶沫,而是依靠產區、工藝、儲存留下的說明。

無論白茶、巖茶、紅茶、普洱茶,泡茶時有茶沫,是因為茶葉髒嗎?

《5》

髒,意指不乾淨、不純潔。

然而,茶沫的存在,本就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茶皂素源自茶葉的內質,白毫源自白茶的特殊成分。

它們並非髒東西,反而是白茶功效的來源之一。

有了它們的存在,茶沫妙趣橫生。

當然,不喜茶沫的口感,茶友隨意撇去便是。

髒汙,該是渾濁的茶湯,而非湯麵無辜的茶沫。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