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谭」孟广禄为何会这么火?为什么有人说孟广禄爱洒狗血?

「天使谭」孟广禄为何会这么火?为什么有人说孟广禄爱洒狗血?

一、为什么孟广禄会那么火?

李长春、康万生、邓沐玮等名家年事已高,逐渐淡出一线,先天条件并不出色的孟广禄现在已成为当今裘派花脸领军人物了。其实孟广禄的从艺道路并不顺畅,在天津青年京剧团他是以“打杂、龙套”起步的,到今日得享盛名,其中艰辛大概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了。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孟广禄之所以这么火,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吧:

1、天道酬勤

孟广禄嗓音条件一般,并非黄钟大吕类型,当年不被重用也主要因此,但不服输的他坚持每天海河边喊嗓,无论寒暑,单论这份毅力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从天津赴济南方先生家中学戏,孟广禄总是凌晨到达,坐在楼道里等着师父起床,白天学、晚上练。他的成功很大程度要归功于他的执着和勤奋,也算是

功夫不负有心人吧。

「天使谭」孟广禄为何会这么火?为什么有人说孟广禄爱洒狗血?

孟广禄与恩师方荣翔

2、多位名师传艺

在校期间得王泉奎、张洪祥等名净教导,出科后又得李荣威、夏韵龙传艺,先后拜师钳韵宏、方荣翔、王正屏,并向李长春学艺。艺宗多师的孟广禄最终探索出以“裘派方韵”的细腻传神为基础,结合慷慨激昂的适合自身条件的风格,韵味醇厚,行腔委婉,刚柔相济、台风洒脱,虽尚不足称“派”,但至少有了自己的艺术方向

3、作艺态度认真

不论是粉墨登场,还是晚会清唱,孟广禄唱来总是全情投入,神完气足,绝无半点懈怠马虎,每次演出,不论任何唱段,他总是以“第一次”的认真态度登台,高亢洪亮,感情充沛。不仅唱戏如此,即使当年在剧团拉大幕、跑龙套时也是如此认真,对事业的

全身心的投入也最终换来了观众的喜爱。

4、创新意识

孟广禄敢于不断挑战自我,在继承传统剧目的同时,积极创编新剧,不论是《郑和下西洋》还是《曹操父子》,在对传统艺术的回味中,寻找新的升华,这两部新戏,不仅成为他的代表作品,也使他荣获“二度梅”的荣誉。

5、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功成名就的孟广禄并没有丝毫自满,不断地从包罗万象的艺术土壤和丰富的生活土壤中汲取营养,在文化上修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拜师著名教育家、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使他得以在艺术上迈向了更高一层境界。

实事求是的讲,像孟广禄如此认真对待事业、艺术上不断追求的演员已不多见,“时事造英雄,英雄造时势”。相比于那些安享现状不思进取的同行们,孟广禄的“火”既是观众对他艺术的认可,也是对他几十年孜孜不倦的努力的一种

正常回报

「天使谭」孟广禄为何会这么火?为什么有人说孟广禄爱洒狗血?

二、为什么有人说孟广禄爱洒狗血?

洒狗血,旧梨园行用词,意思说演员表演时不讲分寸,造作,乱卖,过分夸张的表演以此来取悦观众,以致于表演失去了规矩,破坏了舞台的和谐美,失度而过分。

说孟广禄爱在台上洒狗血是不是实情我不知道。但是,我们现在看某些艺人的表演,舞台录像或者现场,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过分,卖弄,根本就没有根据人物内心或者是人物情感去做表演,而是为了取悦观众,拼命的向台下要彩儿,爱耍高腔,摇头晃脑。

「天使谭」孟广禄为何会这么火?为什么有人说孟广禄爱洒狗血?

有个老先生针对舞台上洒狗血这件事,说过这样的话:什么事儿都是有规矩的,你为了台下给你的彩声,你为了向台下要彩,摇头摆尾,五官狰狞,声嘶力竭,那不是表演,那叫不要脸。

某些艺人在很多的戏里,都无端的加了很多的那种没必要的高腔和一些很奇怪的腔。有时候特别强调某一句腔,唱的尺寸非常夸张,然后呢台下拼命喊好。但是它破坏的是人物的情感,人物的形象。这种对人物的塑造。对戏曲艺术是有损害的,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其实,某位艺人除了爱在台上撒狗血以外。还有很多奇葩的事情。据说,为了达到舞台的效果好,有个艺人居然插六个麦。被人们戏称为“六麦神剑”。麦克这种东西是现代才出现在京剧舞台上的。过去的艺人,为了达到能让场子里的人都听到,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下功夫苦练。所以他们共鸣和打远的功力是非常强的,最后一排都要能听到。从有了麦克之后,艺人们变得懒惰无比。也不需要认真去喊嗓了。有了这种小蜜蜂话筒麦克,哼哼一声,就如炸雷一样,麦克都给解决了,实际是这样的。但插一个麦也就算了,这位老兄居然插六个麦,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某些艺人不但在台上洒过狗血,表演上也一样。我记得有一出《大保国》,有一句和娘娘的对唱:“铜锤打得它碎纷纷”。过去的艺人,比如说裘盛戎,方荣翔等名家,他们都用很快的速度唱完这句,然后,做下一段的表演,因为这时候徐彦昭和李艳妃矛盾升级,根本就没有在那耍腔的余地和时间。而这位大师我们从录像上就能看到,好家伙摇头晃脑的,那腔也是曲了拐弯儿的耍个不停,也不知道他老人家在耍什么。这种完全脱离人物在洒狗血的所谓艺术,实在是太低级了。所以有人说某些艺人在台上洒狗血是有道理的,人家一点也没有说错。

说孟广禄洒狗血,其实就是从侧面对其任何场合、任何剧目、任何人物都唱的高亢投入、激昂慷慨表示某种程度上的不认可。

「天使谭」孟广禄为何会这么火?为什么有人说孟广禄爱洒狗血?

这个问题可以从俩个方面来看。

第一,说明孟广禄作艺态度认真,不藏奸不耍滑,卖力气,对观众负责。在他的演唱字典里没有“歇工戏”一词。

第二,从艺术角度来看确实有“过犹不及”之嫌。爬这么高的调门,自己唱的吃力,配戏演员更受不了,不是每个演员都有这么高的嗓音。这种够着弦唱,有时真的顾不上装饰音的运用,背离了“举重若轻、外松内紧”的表演真谛,额头青筋迸露,憋的面红耳赤,自己累,挎刀累,观众看着也累。何健拉的西皮,京胡都拉出来“铁丝”味了。

唱腔处理上每出戏,每一段,每一句都是有轻有重的,每一句都是重点,也就是每一句都不是重点。要根据人物身份、年龄、性格加以区别塑造。有的突出气势,有的着重气度。论嗓音条件,谁能比的了金少山,但听听金大老板和张春彦先生合作录制的《探皇陵》,“杨大郎生来好貌相……”,“夸郎”几段二黄原板,金少山唱来沉稳庄重,和《遇果园》里尉迟恭的“提起了”的二黄原板,绝不是一个演唱风格。唱西皮和唱反二黄感情上处理肯定需要有很大区别的。潘洪和包公不是一个性格,李密和魏绛也不是一个脾气。

孟广禄在演唱处理上确实给人以“一道汤”的感觉。刻画人物还是要加以区分。不能把每出戏、每个人都当做《锁五龙》里上法场的单雄信。

不过孟广禄在当今中青年花脸演员中确实是比较好的。

「天使谭」孟广禄为何会这么火?为什么有人说孟广禄爱洒狗血?

以上内容来自头条号:“明扬51”、“荷露团珠”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