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犯下的兩個錯誤,導致秦國僅十五年就滅亡

秦國的締造者秦始皇,身為中華第一位皇帝,封建社會的開創者,在中華五千多年的歷史中僅此一人,空前絕後,五千多年來,從未有過一位帝王能夠媲美秦始皇。身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卻犯下兩條錯誤,導致經歷三十七位君主才完成的夢想,僅僅十五年就毀於一旦,到底是什麼錯誤?竟然會釀成如此大禍?

秦始皇犯下的兩個錯誤,導致秦國僅十五年就滅亡

法令嚴苟

眾所周知秦國自從商鞅變法開始執行,無論貴族還是國戚都得上戰場打仗才能保住爵位,百姓要想獲得爵位就得上戰場打仗,正因這種變法,秦國迅速變強,橫掃六國。

統一六國後的秦國,雖然廢除了這一制度,但還是留下不少嚴苛的法令,比如盜竊罪就要執行黥刑,在臉上刻字,而且是一輩子都抹不去的字。一但臉上被刻字的罪人出獄,將會受到社會的不平等待遇,一家人都會以他為恥,漸漸的疏遠他,等待他的就是孤立或者死亡,因為制度的嚴苛,許多百姓痛不欲生。還嚴苛到你可能說一句話都會進監獄裡走一趟,走一趟出來後,輕則輕傷,重則缺胳膊少腿,但這還不是最倒黴的!

秦始皇犯下的兩個錯誤,導致秦國僅十五年就滅亡

最倒黴的是那些承擔徭役的無罪百姓,官府不發錢就算了,遲到了還要砍頭,根本不把人當人看,要知道古代的道路不會像現今的道路那麼平坦、結實,而是崎嶇不平,碰上下雨天氣的話,走一腳,陷一腳,根本不可能按期到達目的地。可官府不會管你那麼多,遲到的話就只有死路一條,陳勝吳廣就是因為在承擔徭役前往目的地時,碰上下雨天氣,在只有死路一條的情況下,陳勝吳廣發動起義敲響秦國的喪鐘。

秦始皇犯下的兩個錯誤,導致秦國僅十五年就滅亡

未立太子

秦始皇共有二十三個兒子,其中最出名的是扶蘇和胡亥,最深的人心的是扶蘇,可秦始皇卻始終不立扶蘇為太子,直至臨死前才立扶蘇為太子,令扶蘇回朝主持喪事。正是因為直至臨終前才立扶蘇為太子,給了趙高篡改聖旨的機會,造成秦國自開國開始,歷經三十七位君主才完成的夢想,歷經三位皇帝,僅僅十五年就破滅。可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