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90后父亲为救孩子每天拼命送外卖,曾因晚20分钟被顾客投诉


“爸爸是不是我带着安全帽就可以和你一起送外卖了,我想跟你一起……”在安徽省儿童医院附近的出租屋内,7岁的小思远戴着爸爸送外卖的帽子一本正经说道。看着儿子有板有眼的模样,高迪不禁眼眶湿润,他知道生活不易。现在的他不仅是孩子的父亲,更是拼命送单的外卖小哥,为了能多挣点钱,他最多一天送过50多单……

高思远是高迪和妻子赵娜娜唯一的孩子,今年7岁,来自安徽亳州市蒙城县立仓镇的农村。高迪是90后,妻子赵娜娜结婚后,他挑起了家庭的大梁,先后进过工厂、做过学徒、当过厨师,直到2012年小思远的出生,工作也安稳了下来,高迪在浙江某饭店成了一名专职厨师,虽然每天经受烟熏火燎,但一切都是值得的。可是2019年元旦家里的一通电话,让他这个简单的家变得支离破碎。

“孩子的耳后长了一个疙瘩,带娃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娃的血项不正常,白细胞高到12万,血小板只有40,情况不好,让我们去大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还在浙江打工的高迪接到家里父亲打来的电话,“当时整个人都懵掉了,昨天还跟他视频好好的,今天怎么会是这种情况。”回想起半年前那个电话,到现在高迪还是记忆犹新。


爷爷第一时间带高思远赶到安徽省儿童医院,做了血常规、骨穿、活检等一系列检查,看着孩子躺在治疗台上,蜷着身体哭得浑身发抖,妈妈赵娜娜心里祈祷着孩子没事。两天后,诊断证明出来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医生说:“根据孩子的病情,需要11次的化疗,3到5年的观察。”听完医生的话,赵娜娜哭着说:“我多想生病的是我而不是他。”

到现在为止,高思远已经做了8次化疗,8次骨穿,10次腰穿,尽管他忍受化疗带来的痛苦和不良反应,但是每个疗都不顺利,每一次都会出现感染现象,他忍受的痛苦是别人的两倍。本来活波可爱的小思远被化疗折磨地毫无精气神儿,他无助地望着妈妈,赵娜娜安慰着:“没事的,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孩子生病到现在已经半年多,花费了20多万,给孩子治疗不仅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也借遍了亲戚朋友。为了给孩子看病,高迪辞掉原先在浙江的厨师工作,来到安徽边照顾孩子边做外卖员。每天上午10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12点左右,有时可能会再晚些。“白天的工作很紧张,从来没有按时吃过饭,饿了就随便吃点,能节约一点算一点吧。孩子生病以后,我也没什么胃口,几个月下来瘦了二十多斤,我现在脑子里只有孩子。”高迪说。


深夜的合肥街头灯火通明,高迪穿梭在大街小巷。儿子住院时,高迪得随时去医院,工作时间缩短,每个月只能拿到两三千块钱,如果做全职的话肯定会多些,但是他没有那么多时间。一边是上百万的医疗支出,一边是一单几元钱的收入,巨大的医疗费用让高迪感到无助。“靠送外卖,跑多少单才凑够医疗费?我必须边打工,边借钱,因为孩子的病拖不起。”爸爸高迪无奈地说。

现在小思远每次化完疗,妈妈怕他感染,就只能呆在出租屋里。每天小思远缠着妈妈教他读课文,原本7岁的他如果不生病,现在应该是一名小学生。治疗到现在全家人都没敢告诉他生的病有多重,只是说等病好了就可以去学校上学了,现在小思远已经会背诵好多首古诗。

八月份合肥室外的气温已高达38度,对高迪来说,温度越高他越愿意去跑,因为这样就能领到额外的补贴,每一单能多挣五毛到两块。“刚开始送外卖,由于线路不熟,晚了20分钟,被顾客投诉。因为顾客的一个投诉差评,被扣了十多块钱,之前的两三单全部是白跑了。”


有时候高迪一天能跑五十多单,但他送单晚到要被扣款,客户投诉要被扣款,孩子处于化疗阶段,他还要去医院,上班时间不稳定,一个月下来工资只能拿3000多。“那些年一直想多挣点钱,给孩子一个好生活,没有好好陪过他,他生病之后,是我们在一起最长的时间。我怕,我怕这成为我们最后的时光。”高迪说。后续的治疗费还需近80万,沉重的负担让这个90后父亲来不及喘息,多送一单就能多给孩子一份希望。

如您愿意帮助这个家庭,可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项目详情,进行捐助。如不能识别,可将二维码保存到手机相册,打开扫一扫,从相册中选取二维码进行识别。项目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水滴公益”发起募捐,并负责项目的审核、执行及信息反馈。该项目最终解释权归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详情请关注“水滴公益”平台动态。监督电话:400-006-9958。

“感光计划”为公益摄影师、慈善组织、募捐平台搭桥,发布困境家庭的图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该计划是由今日头条携手中国摄影家协会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联合发起的图片公益项目。如有困难,可私信“感光计划”官方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