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關羽張飛劉禪孔明,如果在地府相聚,劉老闆會最先打哪個巴掌

眾所周知,蜀漢集團以劉,關,張,孔明起家。不過,到後來劉備稱帝之後,似乎感覺自己翅膀已經長硬。最終不聽良言,導致夷陵大敗,而蜀漢雖然有丞相孔明為輔,但最終仍然避免不了被滅亡的下場。說起來,也是一把辛酸淚,特別是對於蜀漢粉絲來說,無疑於是巨大的遺憾。

倘若你是蜀漢陣營的粉絲,自然會為蜀漢的滅亡而心傷,但是誰最為傷心?又是誰最為心痛?筆者相信絕對會是蜀漢陣營的鐵桿團隊,以劉,關,張,孔明為首的一批荊州骨幹。

劉備關羽張飛劉禪孔明,如果在地府相聚,劉老闆會最先打哪個巴掌

當然,最為傷心的肯定是劉備。道理很簡單,我們在《三國演義》之中,便可很清楚的知道,劉備在郡涿縣的大街之上,每日尋找併發布自己的個人IP,也就是口號,“以匡扶漢室天下為己任”發誓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其實稍微動一下腦子便知道,劉備早期的口號,其實非常恐怖,用現在的話來講,他完全是把自己當成了國家級領導,否則不會說出如此大手筆的話語。

在郡涿縣,劉備巧遇關,張,並與之結為異姓兄弟,後來鎮壓黃巾,被朝廷識別,進徐州,入許都,最後屯新野,此時此刻,事業都已經進入了正軌,特別是後來在孔明加入之後,劉備集團的力量更是如日中天,直到最後,“實現橫跨,荊益兩州”的戰略,進而將強佔漢中的曹魏軍馬也趕出了漢中,劉備正式稱王,最後稱霸西蜀。

無奈啊…天不佑人,劉備團隊之中,關羽率先陣亡,進而是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孔明等人。直到公元,263年,四蜀集團徹底覆滅。(劉備從公元184年開始創業,到公元263年團隊倒閉,一共歷時79年。)花費如此時間,如此人力,物力,最終卻依然沒能實現,匡扶漢室的目標,讓人想想就心痛!

劉備關羽張飛劉禪孔明,如果在地府相聚,劉老闆會最先打哪個巴掌

現實不能改變!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蜀漢集團以失敗告終的呢?是管理的不善?還是領導的失策?還是團隊的經營問題?今天呢,不看其他因素,只看最先加入蜀漢陣營的幾員老團員,在他們身上是否有過錯?

老成員: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此四人,皆為蜀漢最早的頂樑柱。當然了,後續掌門人劉禪,他是劉備的接班人,繼承他老爹的財富。

以上五人,對於蜀漢滅亡到底誰的責任最大?作為創業始祖的劉備,我們暫時不談他的過失!其餘4人,關羽,張飛,諸葛亮,劉禪,此四人到底誰的過失最大?假如,他們與劉備在地府相聚,劉老闆會第一個打誰的巴掌?

劉備關羽張飛劉禪孔明,如果在地府相聚,劉老闆會最先打哪個巴掌

對於,關羽,張飛,諸葛亮,劉禪四人來說,他們在蜀漢扮演的角色不一樣。關羽作為劉備的結拜二弟,其忠誠度可以說是無人代替,更是為其鎮守10年荊州,勞苦功高,在早期更是與劉備出生入死,其地位不可小視!

而張飛,同樣的,作為劉備的結拜三弟,雖然性情粗狂,但是粗中有細,當年進取益州之際還贏了孔明與趙雲。張飛收降嚴顏的故事,更是廣為流傳。這點不說,單是當年長坂大喝一聲,順利讓劉備撤軍,就足以讓劉備感嘆一生!

剩下的便是諸葛亮,此人對於劉備來說,那便更重要了!當時,劉備請出諸葛亮之際,便說了一句話,叫“我得孔明,如魚之得水!”這話,雖然字數不多,但情意卻是表達得淋漓盡致,足見孔明對於劉備來說是多少的重要!最終,在劉備死後,孔明是又為相又當爹,始終輔佐劉禪治理國家,最終還為了北伐的大業,客死戰場。

最後一位,便是當年被趙雲救下的劉禪。同時,劉禪也是劉備的大兒子,在老劉去世之前,特地安排交於諸葛亮照顧,並讓孔明帶著成長,最終劉備是希望劉禪可以成長為君王,完成他的匡扶漢室的大業。很顯然,劉禪他並沒有做到!公元263年,鄧艾,鍾會已然派軍準備進入蜀境,當時的大將軍姜維得知消息之後便第一時間告之劉禪,不過劉禪卻是相信黃皓之言,置之不理。最終鄧艾兵馬殺入江油,不過此時劉禪,並沒有聽取良將霍弋等人的建議死守成都。而是直接向鄧艾投了降,後來前往曹魏當起了“安樂公”。

劉備關羽張飛劉禪孔明,如果在地府相聚,劉老闆會最先打哪個巴掌

基於,關羽,張飛,諸葛亮,劉禪四人的表現來看,倘若他們真的在地下與劉備相聚,我想,劉備第一個出手絕對會狠狠扇劉禪一記耳光!關於這一點朋友們怎麼看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