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福寺、潘家坪到伍家岭,长沙城北出城路上往事多

老长沙人印象里城北过了伍家岭就等于出了城

。伍家岭其实不是一条街也不是一个巷,而是以波隆立交桥为中心一个广泛的区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沙商业“五虎闹长沙”年代就形成了以北斗星、泰阳商城为代表的伍家岭商圈。

从开福寺、潘家坪到伍家岭,长沙城北出城路上往事多

伍家岭原是长沙北郊的荒山野岭,相传明洪武年间,靳、毛、李、廖、杨五姓在此定居,故名伍家岭。古时从小吴门逶迤向北,沿松桂园、荷花池、留芳岭、麻园岭至伍家岭都是山,也是城北的墓葬所在地。伍家岭一片土地下,埋藏了跨越2000多年的秘密,曾多次发现文物。

上世纪五十年代湖南考古工作者在伍家岭杨家湾进行过大型楚墓考古发掘,均获得重大考古发现,其中1954年发掘的杨家湾6号楚墓震惊全国。前年又在此发现了一个墓葬群,发掘了150多座时间涵盖战国晚期至明清时期的墓葬。一批包括陶器、铜器在内的珍贵文物重见天日。

从开福寺、潘家坪到伍家岭,长沙城北出城路上往事多

伍家岭遗址发掘现场。资料图@陈正

说到伍家岭就不能不提距此直线距离两公里左右的开福寺,开福寺的名头虽然不如号称“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的古麓山寺那么响亮,实际上香火比麓山寺旺得多,可以说是市区内最有名望的寺院。伍家岭在清末以后的繁华也是拜开福寺所赐。

开福寺在开福寺路上,路自然是因开福寺而得名。开福寺路东西走向,通过华夏路与平行的湘雅路联通,东接北站路(现芙蓉路),西连北正街(今黄兴北路)。现在的这一地区,华夏路以西是一个名为群芳园的大型楼盘,华夏路以东是以前的粮一库,现在则是以名为天健壹平方公里的楼盘为主的小区。

从开福寺、潘家坪到伍家岭,长沙城北出城路上往事多

开福寺 @诚意侯

开福寺座落在开福寺路与北正街交界的西北角,始建于五代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长沙最为宏大和古老的寺院。历经宋、元、明、清各朝,香火不绝,名僧辈出。

当年马殷割据湖南,建立楚国,史称“马楚”。马氏以长沙为都城,在城北营建行宫,建有会春园,作为避署之地。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马殷之子马希范将会春园的一部分施舍给僧人保宁,创建了开福寺。

从开福寺、潘家坪到伍家岭,长沙城北出城路上往事多

五代十国时期的马楚王国

马希范继位后,又在附近大兴土木,旁垒紫微山,北开碧浪湖,使开福寺一带成为著名的风景胜地,有内外十六景。

明代文人李冕曾题诗《开福寺》赞曰:“最爱招提景,天然入画屏。水光含镜碧,山色拥螺青。抱子猿归洞,冲云鹤下汀。从容坐来久,花落满闲庭。”

从开福寺、潘家坪到伍家岭,长沙城北出城路上往事多

1937年的开福寺老照片

如今的开福寺“未见紫微山,只有碧浪湖”。估计紫微山早已被铲平,只在寺院内留下一片假山,碧浪湖变成一口浅塘,让人遥想当年的盛景。

从开福寺往东,就是潘家坪,那里有一口著名的老井叫“鸳鸯井”。是市级不可移动文物点。鸳鸯井原是开福寺十六景之一,因有两个并列的泉眼,俨然一对佳偶,故名“鸳鸯井”

从开福寺、潘家坪到伍家岭,长沙城北出城路上往事多

鸳鸯井 @心口

此井历史悠久,当在明代以前,与城南的白沙井并称“南北二井”,明崇祯《长沙府志》载:“鸳鸯井,县学宫后,清洌甘美,汲者如市。”传说井内有一对鸳鸯神,人们取水时可见水中有一对鸳鸯游弋嬉戏。

我有个同学住在这一带,七十年代我曾在他家品尝过此眼井的水,确实味道不错。出于好奇也去井旁看过,当时这口井在一个陡坡下,处于一片水田一角,井台略高于水田,田中泥黑水浊,而井水却极清澈。可见此井的旺盛的泉源,不受四周脏水掺杂。

井的四周设有精致的栏杆,栏杆内约有二十平米,全铺着麻石。入口处石柱上镌有“鸳鸯古井”四个大字,井口为两个八角形的石柱,高宽均约一米,井壁井底也全砌以麻石,来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从开福寺、潘家坪到伍家岭,长沙城北出城路上往事多

鸳鸯井 @心口

今天的鸳鸯古井在潘家坪205号长沙市工商银行职工宿舍院停车场内,现在井边凌乱不堪,井口已加上石盖,美丽的传说与古井的神秘魅力都隐藏在一片污杂中了。

出了潘家坪就到了芙蓉路上,再往北走就是伍家岭了。八十年代以前的伍家岭,是市区与郊区的交界处。其南面有长沙最大的货运火车站——火车北站,及长沙市第一粮食仓库;西面是动力机厂、建湘瓷厂等工厂企业和湘江新河码头;东北面是菜土为主的郊区,北面有简易公路,通往湘阴、岳阳;东面一大片是国庆大队的菜地,还有一段数百米长的古便河

从开福寺、潘家坪到伍家岭,长沙城北出城路上往事多

粮一库 @陈先枢

那时的伍家岭的商业规模并不大,仅南面伍家岭路两边有大大小小的菜店、肉店、日杂店、粮店、煤店、酱园,以及邮电所、茶馆、修理门市部等等,改革开放以后,附近菜农开始挑着自已种的菜,在伍家岭人行道上贩卖,由于比国营菜店菜新鲜,引来附近单位职工前来购买。

一些个体经营户也纷纷在伍家岭租民房,开饭店、水果店、服装店、木器店及节煤灶具店等等,附近动力机厂销售部门也在伍家岭设门市部,销售本厂和同行业的产品。

附近农村沙坪建筑公司,也在伍家岭设办事处,承揽市内建筑工程业务。方便附近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及需求。

从开福寺、潘家坪到伍家岭,长沙城北出城路上往事多

因为火车北站及新河码头的货物大多通过伍家岭运输,白天汽车、板车往来不断,非常繁忙,火车更是日夜不停,轰隆轰隆。伍家岭地势高,拖板车上坡好吃力。货物重的板车,往往要请人帮着推车,才能拉上岭。

上下班时间更是壮观,如潮的自行车涌出,更显示出伍家岭人气旺盛,热闹的情景。

当时的伍家岭广场中央是一个交通转盘,伍家岭转盘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长沙半径最小的转盘之一。转盘的最大作用在于不需红绿信号灯指挥,也能自己调剂交通。如果交通量不是很大,城市干道交会区域又不是很宽,那么建转盘就能起到很好分流交通的作用。

从开福寺、潘家坪到伍家岭,长沙城北出城路上往事多

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原称湘江北大桥(湘江二桥)的银盆岭大桥于1991年通车。伍家岭广场修了一座简易的两层立交桥,中央的转盘变成了两个,是当时少有的双转盘广场。银盆岭大桥主桥全长1025米,桥面宽25米。主桥为双塔单索面斜拉桥,是当时国内最大跨径的斜拉桥。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城市建设发展飞快,随着芙蓉路于1994年的建成(当时芙蓉路北端的起点就是伍家岭),伍家岭商业气息也一天天变浓,伍家岭商圈开始崛起。可以说银盆岭湘江大桥、芙蓉路的建成,推动了伍家岭商业的大发展。

从开福寺、潘家坪到伍家岭,长沙城北出城路上往事多

伍家岭的西北角,其地标是上市公司五一文1996年建成的北斗星商厦。商厦大楼十分显眼,明黄色、带玻璃外墙,有8层,上下楼都安装了电梯,是当时城北标志性建筑。北斗星商厦主营百货、家电及文化用品等,还有一层是儿童游乐场。大楼环境优良,非常潮,时常举办画展、时装表演,来往人流多,生意也不错。

从开福寺、潘家坪到伍家岭,长沙城北出城路上往事多

北斗星商厦

这栋大厦当时最洋气的地方,就是悬浮在大楼外全透明的扶手电梯,在当时这种设计是很少见的,北边的小朋友最爱到这里玩,经常是在这电梯上来来回回坐几次,大人逛街,自己就跑楼上书店去看书。逛完了,累了就到负一楼就是小吃一条街去吃小吃。

北斗星商厦的西边是湖南动力机厂,是家国营老厂,有铁路专线直达厂区,建于1950年,前身为建湘机械厂,由20余家小厂和手工作坊合并而成,1960年更名为湖南动力机厂,生产农用柴油机,八十年代初开始生产车用柴油机。

从开福寺、潘家坪到伍家岭,长沙城北出城路上往事多

图源@枬子、陈先枢

动力厂的旁边是建湘瓷厂,1956年建成投产,专以生产日用瓷,是全国重点日用瓷出口专厂。

从开福寺、潘家坪到伍家岭,长沙城北出城路上往事多

建湘瓷厂@枬子、陈先枢

西南角是建于2001年高二十二层的华悦大酒店,是北边这一带最豪华的大酒店。华悦往西走则是湖南粮食中心批发市场。

伍家岭的西边在波隆立交桥未建成时,引桥还未延伸到湘江二桥,这条路名为新河路,直通新河市场。伍家岭较高,从湘江边至伍家岭的这个岭不夸张的说,是长沙最陡的岭,所以此地又名陡岭上。

东北角这边比较荒凉,没有什么大型建筑。而东南角因靠近城区,是这边最热闹的所在。东南角的地标是建于1996年的泰阳商城,是长沙县供销社的企业,销售方式灵活,代销业务量大,拥有国内长虹、美的、格力等二十个名牌家电的经销权,价格比市内大商店便宜10%以上,所以市民及外地用户纷纷涌入,光家电一项1998年销售额就达到6.18亿元。后来通程电器也在其附近开了一家分店。

从开福寺、潘家坪到伍家岭,长沙城北出城路上往事多

北斗星商厦及泰阳商城的生意红火,带动了华悦酒店、通程电器及普尔斯马特超市在伍家岭及周围开业,也促成了沙湖桥农贸市场及伍家岭建材市场的成立。经济景气,人流涌动,商业规模大,是伍家岭商圈崛起的表现。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聚集了泰阳商城、北斗星商贸城、普尔斯马特等卖场的伍家岭商圈可称得上是真正的长沙商业中心,与火车站商圈、东塘商圈、溁湾镇商圈并列,位列“长沙四大传统商圈”之一

建于1996年的这栋大厦,老长沙们并不叫它维多利商城而习惯性的叫它“北斗星”商城。想当年长沙商业“五虎闹长沙”时,伍家岭商圈可是和黄兴路、火车站、东塘的地位是一样。当时,北斗星商贸城和泰阳商城是长沙市民购买服装、电器的首选之地,和现在的友谊阿波罗差不多。

从开福寺、潘家坪到伍家岭,长沙城北出城路上往事多

伍家岭的衰落是从建波隆立交桥开始的。随着城市北拓步伐加快,伍家岭广场转盘成了东西南北都拥堵的交通瓶颈。本世纪初,政府决定将转盘拆除,建造意为“双鱼咬合”的全互通立交桥,解决了从一个方向到任意一个方向都顺畅的交通难题。

2002年9月30日竣工的波隆立交桥地处319国道与长沙市城市主干道芙蓉北路交汇处,为四层全互通定向式立交桥,基本是在原址上改建。最上层为319国道东西向高架、最下层为芙蓉路(长捞路)南北下穿,中间两层主要解决左、右转弯、回转及人行、非机动车交通。

理论上伍家岭立交桥就像一个巨大的龙头串起城北交通网络,舞活城北区域经济,促进了长沙城北物流的发展。由此,开福区金霞办事处一带成为长沙集装箱运输货物中心。伍家岭立交桥的改造带来了长湘公路和319国道的畅通,加上芙蓉北路穿过伍家岭继续向北延伸,开福区经济发展空间因此而得到空前拓展。

从开福寺、潘家坪到伍家岭,长沙城北出城路上往事多

横跨伍家岭的波隆立交桥建成后与银盆岭湘江大桥对接。波隆立交桥使车流畅通,但挡在伍家岭北斗星商厦及泰阳商城前。北斗星商厦停车处狭小,泰阳商城前更是根本停不了车,尤其从北斗星商厦到泰阳商城之间要穿过两条辅道,人车抢道,安全隐患多。还要走过大桥下高高低低、复杂的路径,这样无形切断了人们前来购物的愿望,两家企业销售额随即出现断崖式下跌。

这座立交桥堪称长沙最复杂的立交桥,没有之一。都不说外地人,就是长沙本地人开车过这座桥都有些犯迷糊。

从开福寺、潘家坪到伍家岭,长沙城北出城路上往事多

(从今天的百度地图上也可看出此处地形之复杂)

波隆立交桥通车后,商圈不得不面对客流瓶颈。从芙蓉路进入要先走入下沉的车行道后,再经过2个转弯才能到达,而从北斗星前往城东方向,则需要在桥下仔细寻找人行通道通行。最大的问题是步行的交通便利性大打折扣。

做商业首先是客流,伍家岭商圈中心地带交通可以说是被割裂了,对消费者而言,时间、精力都是成本。客流被割裂以后,对伍家岭商圈而言,“小交通”可以说是没有的,而市场早已过了单个商业体撑起一个商圈的时代。

再后来,五一广场、袁家岭等地后来者居上,迅速开出多个集中的商业项目,没有了新鲜血液、舒适购物体验的伍家岭自然不会是消费者的选择。

伍家岭商圈领头羊的经营走下坡路,使整个商圈逐渐陷入沉寂,风光不再。

从开福寺、潘家坪到伍家岭,长沙城北出城路上往事多

后来香港维多利百货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其他几家公司收购了北斗星,并于2005年以维多利购物中心重新开始营业。接盘北斗星的维多利购物中心是当时政府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不过好景不长,商场并未如人们预想的那样重新崭露头角,开始两年生意还不错,但后来很快就不行了。

2007年开始,由于业主产权等诸多遗留问题,维多利购物中心一直闲置至2017年。泰阳商城也差不多同期闲置。与此同时,各种传说也开始流行。

最近几年,伍家岭有了新的变化,芙蓉中路上商业体频开,伍家岭商圈南移外扩。2016年底泰阳商城拆除,2018年原北斗星商厦也被拆除。

从开福寺、潘家坪到伍家岭,长沙城北出城路上往事多

北斗星商厦未拆除前,与波隆立交桥间的通道

与过去集中在三一大道与芙蓉中路交会处附近不同,这一次商圈呈现出以芙蓉中路、芙蓉北路为轴心分散布局的格局。波隆立交桥东侧的伍家岭城市综合体项目已雏形初现,楼盘名称为“里约荟”。

此外,在波隆立交桥往南的芙蓉中路上,也接连开出多家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如华创国际广场、岁宝百货、i city美好生活中心、CFC富兴时代等。

从开福寺、潘家坪到伍家岭,长沙城北出城路上往事多

波隆立交桥南芙蓉中路

大型购物中心频繁落地、开业,又挑动了市场的神经,而地铁1号线的通车,则实现了文昌阁站点与湘雅路的连通,再加上黄兴路的全线拉通,对伍家岭商圈而言,交通动线又开始灵活起来。伍家岭商圈也踏响了全新发展的节拍。

现在,伍家岭商圈正发生发生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曾被定义为传统商圈的伍家岭,这一次是否能够在不久的将来迎来春天?人们对于伍家岭商圈能否重振当年雄风,充满期待。


  • 文/枬子,长沙生活集独家发布。部分图源网络。感谢作者的创作,为我们留下这些美好的生活记录!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关于长沙生活的各个方面题材稿件都行),我们一起记录长沙生活!投稿请加微信号:ms96218,或发送到邮箱:[email protecte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