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植物科普之--苦苣

我上学的时候,中药老师讲到“败酱草”,说代用品是“苦苣”。加之上学前就认识苦苣,记忆较深。在民间中医界提到败酱草有部分人就说是苦苣。当然,严格说是不对的。

题外话:中药“败酱草”的基原植物在全国是非常混乱的,乱到《中国药典》现在都不收录它了。估计是《药典》专家也不知道确定那一种植物作为败酱草最合适,在刻意回避。不过败酱草中医师还是经常使用的中药。

中药植物科普之--苦苣

苦苣万荣县全县分布,大多数人都认识。县西人有苦苣与甜苣之分,我不知道他们的甜苣指的是那一种。了解的朋友文后留言。

中药植物科普之--苦苣

一、《中华本草》:苦苣

【出处】出自《嘉佑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苦苣的全草或根。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黄疸;胃炎;痢疾;肺热咳嗽;睾丸炎;疮疡;痈肿;黄水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注意】1.《千金°食治》:“不可共同蜜食之。”2.《嘉祜本草》:”不可同血食(一本作蜜),食作痔疾。”

中药植物科普之--苦苣

二、《嘉佑本草》:苦苣,即野苣也,野生者,又名褊苣。今人家常食为白苣,江外、岭南、吴人无白苣,尝植野苣以供厨馔。

除面目及舌下黄,强力不睡;折取茎中白汁敷疔肿出根;又取汁滴痈上立溃;碎茎叶敷蛇咬。生食之,调十二经脉,利五藏,霍乱后胃气逆烦,生捣汁饮之,虽冷,甚益人。

中药植物科普之--苦苣

三.食用价值:

苦苣是一味不错的野菜,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每百克鲜苦苣菜中含蛋白质1.8克,糖类4.0克,食物纤维5.8克,钙120毫克,磷52毫克及锌、铜、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B1、B2(0.2mg)、C(88mg)、胡萝卜素(3.22mg)、烟酸等。此外,还含有腊醇、胆碱、酒石酸、苦味素等化学物质。苦苣中含有维生素C88毫克,胡萝卜素3.22毫克,分别是菠菜中含量的2.1和2.3倍。苦苣嫩叶中氨基酸种类齐全,且各种氨基酸之间比例适当。在我县民间吃苦苣拌菜的人不少。

中药植物科普之--苦苣

中药植物科普之--苦苣

中药植物科普之--苦苣

以上图片均是我老家人认为可以吃的苦苣。它是那个种呢?长裂苦苣菜?短裂?全叶?沼生?欢迎留言。

其实万荣人说的“苦苣菜”可能包括苦苣菜属二种以上植物,如苣荬菜、苦苣菜等,要彻底区分到种是比较难的。我是不大能分清到种的。各位朋友可以留言注明图片是那一种。不过我认为他们作为中药都是可以的。

下面看几种容易误认为是苦苣的植物:

(一) 乳苣:(菊科乳苣属)

中药植物科普之--苦苣

乳苣

中药植物科普之--苦苣

乳苣

中药植物科普之--苦苣

乳苣

在没有开花前与苦苣还是比较难区分的。

(二) 野莴苣:(菊科莴苣属)

中药植物科普之--苦苣

中药植物科普之--苦苣

中药植物科普之--苦苣

野莴苣开花与种子与咱们吃的莴笋很像,但是茎细的多,叶形态也不同,味很苦。苗期也很容易误认为是苦苣。

中药植物科普之--苦苣

莴笋花子。野莴苣与它很像

上图是莴笋的花和子。野莴苣与这个很像,我没有拍到野莴苣花照片,姑且看看这个。其实野莴苣地里很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