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是如何通過蠟燭, 斷定太監要造反的? 留意細節很重要

有這麼一個群體,存在於中國古代的皇宮裡,而且一存在,就是幾千年,哪一個朝代都離不開他們,這就是太監了,我們熟悉的,那是李蓮英,安德海這樣的大太監,但是今兒我不是要說太監,而是周培公這個人物。

他的老家是湖北的,所以是湖北人,而且他可以說是康熙皇帝身邊的大紅人兒了,做過很多地方的官兒,甚至在後來的三藩之亂,周公陪還出了很大的力。但是就這樣的人,在自己還沒有進入官場的時候,很是貧窮,但是有一封推薦信,這封信,還是康熙的老師伍次友寫的。但是周培公卻並不想借著這封信一步登天,所以他選擇用自己的真才實學換取官職。

康熙與周培公的感情很深厚,有一次,晚上,周培公跟大臣們商討,怎麼對付吳三桂以及朱三太子等人,偶然發現,快燃燒完的蠟燭,居然沒有捻,這時他心下一動,趕緊大喊,小心太監要做亂,而周培公為什麼會這麼神呢?居然可以從一個小小的蠟燭,沒有捻這件小事兒,看出太監們不老實,想要作亂呢?

原因呢,很簡單,就是清朝的太監是負責採購的,你說一個負責採購的,居然買回一批沒有捻,也就是次品,這說明了什麼,一個是自己吃回扣,另一個就是與人勾結了,要說吃回扣,那不可能是一個捻也沒有,所以只能是後者了,因為沒有捻,蠟燭燃燒不起來,在沒有電燈的時代,燃燒不起來,就意味著沒有火,沒有光,整個紫荊城就會被黑暗所籠罩。

那麼這種情況下,誰會得利呢?無疑是那些反賊,朱三太子等人了,所以周培公就推斷出了太監裡應該是有人與他們勾結了,換了燃燒的蠟燭,企圖給他們製造契機,所以周培公才有了那樣的喊話,要說太監也是,思想就是不行,有侷限,非要拿這種沒有捻的蠟燭,一下子,就讓周培公識破了,也得虧他的機智,發現這件事,挽救了一場危機。

以上這件事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有提及,雖然不知真實歷史上是否真的發生過,但是小編還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的,這也告誡我們,要想成功,關注細節很重要。

但是周培公也很可憐,下場並不是很好,他最後落得個被貶的結局,而這只是因為自己是漢人,即使他曾經幫助康熙做了那麼多有利的事情,但是真的是,有的時候,一個好的出身或許能獲得更高的待遇吧。包括當下不也是一個拼爹的時代嗎?辛辛苦苦打拼幾十年不如別人有個富爸爸。

試想一下,如果當初他用了那封推薦信,是不是會有更好的結局呢?當然,這個也是我的一個猜測,畢竟我們不可能跑到清朝問問當時的他是怎麼想的,所以我們還是要尊重這劇情發展的。

而周培公在康熙四十年,也就是1701年的時候,生病去世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