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患者如何“祛溼”?這很重要

千寒易除、一溼難祛。溼性黏濁、如油入面,所以很難

祛除

血液病患者如何“祛溼”?這很重要!

上述這句話的解讀——寒邪易除,溼邪難治。大凡任何疾病,包括普通血液病、血液腫瘤,如果夾有溼邪為病,病程多纏綿難愈。祛溼的過程,就如把油從麵糰裡抽出來一樣困難和綿長久遠。

寒易除、一溼難祛 | 血液病患者如何“祛溼”?這很重要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脾在五臟六腑中是很重要的樞紐,一方面把水谷精微物質運到全身,另一方面它又把水溼廢物傳輸到排洩系統。所以這個脾的運化能力,就好像是土對水的吸收能力一樣,如果體內的水溼超過了脾的運化能力,就好像是太多的水,不能夠被土吸收,進而氾濫全身,就會形成溼毒、溼疹 。

脾是運化水溼的,脾胃功能失調, 水溼運化失常、水溼停滯,蘊積到皮膚上形成的,患者的體質脾胃偏虛,免疫低下,如果長期吃牛羊鵝雞魚肉等等一些發物...溼滲透在皮膚裡面,而且外受風邪,不得疏洩,就會癢。吃了牛羊鵝雞海鮮等等發物,會產生沾濁的致病物質,會加重體內的溼邪,會引起病變加重病情,會加重脾胃的負擔,導致脾胃功能更加的失調、導致水溼的停滯,加重溼疹。所以要祛溼,關鍵就在於要加強脾的運化能力。


寒易除、一溼難祛 | 血液病患者如何“祛溼”?這很重要

治療方法——每個患者情況不同,千人千方!常涉及治療藥材有蒼朮、厚朴、陳皮、豬苓、澤瀉、赤茯苓、白朮(健脾除溼的)重點說兩味藥:

一、蒼朮“古書上說:能健胃安脾,諸溼腫非此不能除,可見它的功效之強了”。

二、厚朴“古書上說:溼鬱積而不去,溼痰聚而不清,用厚朴之溫可以燥溼,辛可以清痰,苦可以下氣也”。

加入這2藥 ,大便才會通暢,排除溼邪。

生病的邪氣有6種:風、寒、暑、溼、燥、火。

中醫講:溼,就是水,會讓人生病的水,所以我們把它比作髒水,這個髒水的特徵是“就是像髒水一樣在全身流動並且有向下的性質,其次是,沾膩不爽、滲透性強,不容易祛除的病邪”。

寒易除、一溼難祛 | 血液病患者如何“祛溼”?這很重要

溼邪的臨床表現,有一身困重、痠軟,胸脘痞悶,頭暈乏力,口乾或口苦,舌苔厚或膩,脈濡、滑、遲等。下面是溼邪重在舌苔的臨床表現,出現這樣的舌苔,中醫治療就要除溼了,否則病不好治。

總結來說——血液科的溼重常常是素體有內溼,或者血液腫瘤化療後,損傷腸粘膜後出現的藥物治療相關性溼邪為患。

對本文/病情有不懂的問題發送“私信”過來或關注病友會微信公眾號:xyb5603503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