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國際癌症研究院成立

北京大學國際癌症研究院近日宣佈成立。該研究院院長由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詹啟敏院士擔任。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醫學科學部主任張學敏院士,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到會致辭。詹啟敏及牛津大學路德維格癌症研究所盧欣院士,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尚永豐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北京大學科學研究部部長張寧教授主持會議。

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成立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詹啟敏院士

詹啟敏介紹,近年來我國癌症的發病率不斷攀升,癌症是我國居民目前第一死因,新發病例人數居世界首位,五年生存率不及發達國家一半,不僅對健康構成重大威脅,還對經濟發展造成嚴重負擔。癌症發病機制複雜、發病高危因素多且難以控制等因素導致我國癌症的預防難;有效篩查技術少、早期診斷技術水平低等導致癌症發現晚;癌症治療效果差、復發轉移率高且癌症治療副作用大、精準性差等原因導致癌症治療難度大,這些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癌症防控的瓶頸。我國癌症研究水平雖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原創性理論,突破性、顛覆性、應用性創新仍然較少,與世界一流水平仍有相當差距。

北京大學國際癌症研究院將開展哪些工作?詹啟敏介紹,研究院緊密圍繞國家科技創新和癌症防治的重大需求,佈局前沿探索、轉化應用和臨床診療,與牛津大學等世界一流院校合作,形成全鏈條醫藥創新群體。重點佈局七個方向:

腫瘤生物學:應用現代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方法,研究腫瘤的分化、增殖、轉移、耐藥等相關行為的分子機制,從整體和動態的角度探討相關分子在腫瘤組織中的表達規律、生物學功能和網絡調控。

臨床腫瘤學:依託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等附屬醫院的豐富臨床資源,利用基礎研究實力雄厚等優勢,探索各系統常見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參與制定常見腫瘤的臨床診療指南,提高癌症的研究和臨床診治水平。

腫瘤免疫學:利用免疫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腫瘤的抗原性、機體的免疫功能與腫瘤發生、發展的相互關係,機體對腫瘤的免疫應答及其抗腫瘤免疫的機制、腫瘤的免疫診斷和免疫防治,從而促進免疫學基礎研究與腫瘤研究診療的相互交叉融合。

腫瘤藥學:依託北京大學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藥學院等單位,整合北京大學臨床醫院GCP藥物臨床試驗基地和臨床研究所的相關資源,研究抗腫瘤藥物的藥理作用和耐藥機制,開發新型抗腫瘤藥。

血液腫瘤學:依託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血液病研究所,整合各附屬醫院的相關科研和臨床資源,結合基礎研究領域的基因組學研究,探索血液腫瘤的發病機制,制訂血液腫瘤的診治指南,提高北京大學血液腫瘤的科研和診療水平。

腫瘤流行病學:利用公共衛生學院的統計學優勢和附屬醫院豐富的臨床資源,進行腫瘤流行病學研究,為腫瘤的早期預防和早期篩查提供依據。

腫瘤新技術:利用多學科協同的腫瘤診療新技術以及面向未來的基因診斷技術,通過多學科的交叉、協作和融合,提高腫瘤的研究與診斷水平。

成立儀式結束後,北京大學國際癌症研究院召開了第一屆學術研討會,中國軍事醫學研究院張學敏院士、牛津大學盧欣院士、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尚永豐院士、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澤民教授飛別介紹了其研究領域的相關工作。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季加孚教授、沈琳教授,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王嘉東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吳晨教授,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中心周曉華教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魏文勝教授等分別進行了主題介紹。(付東紅 趙春暉 唐李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