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如蔥始於今年“雙11”?兩大電商巨頭髮力了

房價如蔥始於今年“雙11”?兩大電商巨頭髮力了

2019年的“雙11”預熱,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早一些。

從10月21日凌晨開始,“戰鬥”號角就已吹響,第一波雙十一預定趁夜來襲。大小商家的宣傳造勢這幾天鋪天蓋地而來,消費者也只等一聲令下就開啟“剁手”模式。

誕生於2009年的“雙11”,發展至今已經不簡單是阿里、或是電商行業的促銷活動,人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被捲入了這場巨大的集體狂歡。

今年,“雙11”玩得更大了。近日,阿里、京東都將推出房產大促的消息十分火爆——“一元起拍”、“五折優惠”等字眼,在房價高企的今天,對購房者來說無疑是種巨大的誘惑。

這波操作到底是什麼玩法?特價房值得“剁手”嗎?一起來扒一扒~

房價如蔥始於今年“雙11”?兩大電商巨頭髮力了


阿里、京東厲兵秣馬,推出超16000套“雙11”特價房

話題發酵是從10月15日前後開始的,一張寫有“2019年 天貓雙11丨阿里拍賣全國萬套房源首批清單(學區房-杭州)”字樣的表格圖片,在網上被瘋傳,也毫無懸念地迅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房價如蔥始於今年“雙11”?兩大電商巨頭髮力了

仔細看看這張圖,筆者發現裡面包含的信息量可不小:首先透露了“萬套”的房源數量,所在城市包括上海、杭州、北京、深圳、南京、廣州等熱點城市,還都是學區房。“首批”則說明了這些房源應該會陸續分批推出,可能不侷限於學區房、或上述幾個城市。

圖中杭州的房源,多為50-60平的小戶型學區房,涉及學軍小學、安吉路小學、採荷二小等非常熱門的學區。網友們表示:“這要搶得打破頭的節奏……”

不過兩個建築年份在1905的房源,是故意埋的“彩蛋”?是手滑?總不能真的是百年老房吧?!這就不得而知了……坐等官宣。

房價如蔥始於今年“雙11”?兩大電商巨頭髮力了

“洩密式”的傳播,吸引眼球的內容,阿里拍賣官博在評論區“激情互動”答疑解惑,再加上媒體的報道,使話題再提升了一個熱度。

房價如蔥始於今年“雙11”?兩大電商巨頭髮力了

△ 微博截圖

阿里拍賣對此作出的官方回應是:“今年天貓雙11的確會有上萬套特價房源進入活動,而且還覆蓋了全國範圍內許多熱門學區房、地鐵房和景區房

等。”

阿里拍賣官博則發微博表示,“雙11的特價房產拍賣清單還沒有正式確認,大家耐心等官宣哦。”並繼續頻繁轉發、點贊媒體報道阿里拍賣特價房的微博,維持熱度不減。

房價如蔥始於今年“雙11”?兩大電商巨頭髮力了

天貓發言人官博也對雙11特價房進行了官宣,更放出豪言——在傳統旺季“金九銀十”之外,再添“鑽石雙11”

房價如蔥始於今年“雙11”?兩大電商巨頭髮力了

另一電商巨頭——京東也在佈局房產業務,發力“雙11”大促銷。

據媒體報道,10月12日,在首屆京東科技地產大會上,京東房產方面透露,在即將到來的雙11,京東將在70個城市,聯合保利、碧桂園等200家房地產開發商,投放超過6000套特價一手房,新房全款5折起

,優惠額超過3億元。加上阿里拍賣的“萬套房源”,有足足16000套房在雙十一等著購房者“翻牌子”。

房價如蔥始於今年“雙11”?兩大電商巨頭髮力了

△ 阿里拍賣、京東特價房頁面

拍賣的房子真的一定是“特價”嗎?

馬雲老師曾說過一句著名且驚人的“未來房價如蔥”

。對比下阿里拍賣今年9月“1元起拍”的杭州學區房,房子可比蔥還便宜呢!

房價如蔥始於今年“雙11”?兩大電商巨頭髮力了

△ 傳說中的“房價如蔥”(皮一下)

那麼,拍賣房真的能讓購房者“薅到羊毛”嗎?

據瞭解,上圖中這套房子80多平米,1元的驚人起拍價此前非常少見,當時引來多達10萬人圍觀。經過239次加價和142次延遲成交,房子最終以609.5萬元的價格賣出,均價7.4萬元/平(周圍相似房源報價在7.5萬左右),不如大家想象中那麼“特價”,不過還是比掛牌價640萬

低了30.5萬元

從本質上來看,拍賣和傳統二手房交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

傳統二手房買賣中,價格實際上是由業主決定的,經過談判最終確定成交價;

而拍賣房交易中,實際上是買家之間的競爭,通過競價決定成交價。競拍的價格不確定,有可能撿漏,也有可能拍出高價。

不過以1元起拍價賣房這個例子看,房屋交易價格終究離不開大家對市場價的預期。即使起拍價格超低,也未必撿到天大的便宜;而如果價格太高,也難以成交。

還有一種撿漏是拍賣中更常見的“法拍房”

根據人民法院關於財產拍賣的規定,人民法院確定的保留價,第一次拍賣時,不得低於評估價或市場價的80%;而如果出現流拍,再行拍賣時可酌情降低保留價,但每次降低的數額不能超過前次保留價的20%。

至於最後的成交價,就要看房子的熱度如何。如果購房人“撿漏”成功的話,可以按照評估價的約7至8折入手。雖然法拍房確實可能“撿漏”,但購房人也要留意各種潛在風險,包括房屋產權風險、債權風險、另有租約、水電費用拖欠等。

房價如蔥始於今年“雙11”?兩大電商巨頭髮力了

“網購”房產並非首次出現

其實互聯網賣房早就謀劃已久。

2010年,淘寶推出了房產頻道,這是電商平臺第一次在地產圈試水。

2014年,淘寶攜手萬科,喊出“淘寶用戶全年花了多少錢,就可在萬科全國12個城市23個樓盤直接衝抵購房款,最高可抵扣200萬元”的口號,可謂轟動一時。

同年,京東聯手遠洋地產,計劃從當年11月11日開始到12月初,讓全國12城25個項目的上萬套房源登陸京東,讓利總額超過億元,也是十分引人注目。但很多地產開發商實際上還是把電商看作廣告平臺,更大的意義是為售樓處引流

2017年,試水後的阿里、京東又有新動作。

當年8月,阿里與杭州市政府簽訂合作協議,打造首個“智慧住房租賃平臺”。兩個月後,支付寶宣佈在北京、上海等8城推廣信用租房,“免押金、租金月付”。

2017年10月,京東則召開發佈會,宣佈進軍房地產市場,同時上線了房產頻道。並稱已經有82家開發商和35家服務商入駐,覆蓋超過20個城市。

今年雙十一,阿里與京東兩大巨頭再次發力互聯網買房,將會給市場造成多大的影響?

據阿里拍賣的數據,過去一年有近3000萬人次在網上看房、買房。(當然,這一數字是包括了看房人次的,不是交易數據)

雖然由於房產交易具有特殊性,O2O模式仍是市場首選。但不可否認的是,互聯網巨頭擁有龐大的流量資源和大數據優勢,通過電商平臺的造勢,無疑為開發商們提供了更多的銷售渠道,還減少了宣傳成本,購房者也能從中獲取折扣,可謂“各得其所”。

另外,拍賣這一形式,探索應用到法拍房外的其他房源上,也為二手房銷售打開了新思路,給交易市場注入活力。

房價如蔥始於今年“雙11”?兩大電商巨頭髮力了

對於阿里京東這次雙11的“搞事情”,大家怎麼看?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剁手”買房嗎?歡迎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