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考進清北,母親只有初中文憑,直言:孩子考試失利,我很慶幸

哈欽斯曾經說過:“教育的目的在於能讓青年人畢生進行自我教育。

”如果將人的一生劃分為三個階段,那麼在幼年成長期,父母的教育影響無異於最為深刻,尤其在一些性格品行的小細節方面,父母的行為舉止,向來是孩子最喜歡模仿、學習的對象。

兒女考進清北,母親只有初中文憑,直言:孩子考試失利,我很慶幸

祖上三輩起,都生活在濰坊的張家,在前兩年的時候,接連將家中的一兒一女都送進了國內最頂尖的學府——清華、北大。父親由於支撐起一個家的生活費用,只能放棄家裡的幾畝田地,而選擇外出打工,所以對於張家姐弟來說,從小到大,最常陪在自己身邊的就是母親,而母親的一言一行,一直以來都是激勵自己前進的最佳榜樣。

母親魏金芳只有初中學歷,甚至在初中沒有讀完,就因為家庭原因而輟學,開始進入社會打工補貼家用。對於孩子的教導,魏金芳向來遵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無論是從小到大對孩子禮儀的教導,還是對孩子教育上的督促,魏金芳少了點慈母的“寬容”,反而多了幾分嚴父的“嚴格”。

兒女考進清北,母親只有初中文憑,直言:孩子考試失利,我很慶幸

寫作業的時候,必須專心致志,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不能三心二意四。是魏金芳給孩子定下的第一條規定,由於忙於地裡的莊稼,還有照顧家裡的老人,魏金芳能夠在孩子教育上花費的時間,少之又少,所以只能依靠孩子之間的相互督促,還有從小定下規定,讓孩子形成學習反射。

雖然生活有些艱難,但是好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非常穩定,雖然每次跟老師的對話中,魏金芳總是會得到對於孩子肯定的表揚,但是在她看來,這樣順風順水的表現,對於孩子來說,也許並不是一件好事。

兒女考進清北,母親只有初中文憑,直言:孩子考試失利,我很慶幸

曾經在跟孩子的對話中,魏金芳發覺到,兒子對於高考有著百分之百的把握以及自信心,甚至到有些盲目的地步,對於可能發生的失誤或者失利,在他看來似乎完全不可能發生,這在魏金芳看來,其實已經有些不對的苗頭。

在進入高三的第一次模擬考,由於疏忽,誤將答題卡抄差行,讓他的成績從之前的班級第一,落到了班級的第15名。這次的失誤,卻讓魏金芳送了口氣,甚至感到有些慶幸,因為她無比清楚的意識到,有時候失利才會使人進步,尤其面對高考這樣存在偶然性的考試,也需要時刻保持著警惕。

兒女考進清北,母親只有初中文憑,直言:孩子考試失利,我很慶幸

這次的考試失利,讓張家姐弟倆都萬分警惕,對於他們來說,最可怕的不是題目難度加大,而是一時的成功矇蔽了眼睛,只有時刻保持警惕,才能順利度過高考,實現自己的大學目標,而所幸,最後的結果沒有辜負一家人的期望。

精彩文章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