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不靠死工资的人,说他后悔了

这几年有个很扎心的词,叫“死工资”。

但凡沾边,就仿佛被贴上魔性的灰色小标签:什么人生被拖垮了、破局无望了、追求安逸了、体制内没前途了……

前阵子,一位在国企上班的朋友与我聊起现况,一肚子苦水,说去年内部改革后到手工资更少了,随之又引发种种不如意。

“这点钱还能有啥盼头?谁让我踏错行,算了算了。”

坦白讲,我一直觉得很多人对“死工资”抱着甩锅心态。死工资哪儿错了?哪儿低级了?真正出问题,是你挣钱的模式。

别急着喷,我先说一件身边的事:

同事的表哥从事建筑设计行业,做过甲方当过乙方,兜兜转转,前后跳槽十几次。前几年,开了家小公司。

那个不靠死工资的人,说他后悔了

公司就2个人,表哥和他同学,一起做室内装修设计。

固定客户不多,多是接一些零碎外包。有时接不到单子就跑去找同学或前同事,看看有没有私活可做。

除去房租水电等支出,收入只比原先高出一丢丢。

用他表哥的话说,为了这点小钱提心吊胆,还不如上班稳定。表面是个老板,实际上连普通员工都不如。

“后悔也来不及了,心累啊。”

从旱涝保收模式,硬生生地切换为看天吃饭模式。

许多人以为只要创业,就远离死工资,职场生涯就能柳暗花明般地翻开新篇章。

殊不知,当员工的不见得都灰头土脸,当老板的不见得都花好月圆。

这就好比打游戏。

一开始你团战屡屡得胜,盘算着,单干岂不更爽?可你忽视了自己只有几件普通装备,出去后无论打哪张场景地图,战五渣依然是战五渣。

同样,你以为挪个地方换个身份就能撕掉“死工资”的标签,结果往往被现实啪啪打脸。

因为,你手里始终拿着旧工具、用旧方法,做同样的事。

咬牙切齿地把铁饭碗扔了才发现,妈呀,我怎么连饭碗都没了!

那么如何发现新机遇,走出“死工资”的困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