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家谱的好处有哪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余莉品读《群书治要》

修家谱的好处有哪些?

《群书治要360》讲座第70集08全文1448字,阅读需4分钟

除了祭祀之外,“追远”还有一个重要的方式,那就是修家谱。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每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家谱,而这个家谱每一年都要修。譬如说这一年之中,有哪些人过世了,哪些人出生了,这一年之中这个家族发生了哪些重大的事情,每一年都要整理一次。而一个人一生的行迹,也就是他对国家、民族、人民的贡献,也都以简单的方式记载在家谱之中。

修家谱的好处有哪些?

有了这个家谱之后,我们就知道自己的远祖是从哪里来,他们是什么原因到这个地方定居的,一共传了多少代。当然在历代祖先之中,他们对这个地方、这个国家有什么贡献、有什么德行,这都可以从家谱之中反映出来,这才称得上是“追远”。

修家谱有什么好处?在《礼记》上说“不取同姓”,这个礼要求不娶同姓之人。所以你恭修家谱就会发现,你看你的父母是两个姓,他们不娶同姓。父亲一个姓,母亲一个姓,然后再往上去推,他们的父母也不能够娶同姓,那也是两个姓。这样以此类推,推上去之后你就发现,其实所有的姓都是一家人,中华民族确实是一家。而你把这个家谱推上去之后,最后你发现自己不是炎帝的子孙,就是黄帝的子孙,所以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是一点不假的。你这个一家人的观念就有了。中华民族这么多的姓氏其实都是一个共同的源头,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这个绝对不是形容,你通过修家谱就可以体会得到,确实是一家人。

修家谱的好处有哪些?

所以除了修家谱培养了我们一体的观念之外,就是要学习祖宗的德行。所以在春秋祭祀的时候,还有在家谱之上,都记载着祖先的德行。譬如说你在哪朝、哪代有哪一位祖先,他们对国家、对人民有什么贡献,都一一的记载在家谱之上。到春秋祭祀的时候,也为后人给讲解出来。那我们一想,

自己的家族之中,都是这样一些对国家、人民有贡献的人,那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小心谨慎,不能因为我们的言行,给我们的祖先抹黑。所以这个“追远”确实非常重要。

我们在历史上看,有一些皇帝他们确实是身体力行圣贤教诲。譬如说我们看到,在明朝明仁宗还是太子的时候,有一次明成祖到了南京,退朝之后就召了东宫官杨士奇,问道:“你辅佐太子已经很长时间了,对他了解得应该很清楚了。太子的为人到底如何?”杨士奇就回答说:“殿下仁孝恭敬,不是常人可以相比的。”明成祖就问了:“你能不能举出一些具体的事例说明这一点?”

修家谱的好处有哪些?

杨士奇回答说:“在每逢祭祀的时候,太子一定会亲自检查所有的祭器,从不把这件事情委托给别人。譬如说去年的时候,按照惯例要举行祭祀了,太子却恰好得了痛风病,医生告诉他要服药发汗才可以,但是太子却说:如果要吃药发汗,我怎么可以亲自参加祭祀?左右的人就说:那你可以让别人代替您参加祭祀。殿下回答说:皇上把祭祀的使命交付给我,我又派别人来代替,这不是违背君父的命令吗?所以他就带着病,还是亲自去参加祭祀。祭祀才完,他出了一身的汗,结果这个病就痊愈了。

再譬如,每一次给皇上您进奉食物,或者其他东西的时候,太子一定会亲自检查,然后再亲自把这个封条封好,然后才派遣他们出发,不敢轻易地把这件事委托给下人去做。”明成祖听了之后就说:“这些都是为人子应当做的事情。”杨士奇说:“自古以来的大圣大贤都是把他该做的事情做到了极致而已。”也就是说圣贤人,也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只是毕恭毕敬地、认真负责地完成了他自己的本分而已。

所以明仁宗躬阅祭器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你看皇帝他对于祭祀这样的诚敬,结果会什么样?上行下效。整个国家也会把祭祀这件事看作很重要的事情来对待。祭祀教导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提倡孝道,知恩报恩、饮水思源,对于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修家谱的好处有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