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前言

近日,聽聞著名導演烏爾善將執導《封神三部曲》的拍攝,著名影帝黃渤、李雪健等分別飾演姜子牙和西伯侯姬昌,筆者對影片頗為期待。影片劇情源於《封神演義》,神話故事所寄生的歷史事件是姜子牙呂尚協助周武王完成了滅商建周之大業。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封神三部曲》

遙想當年,武王姬發雄姿英發,率領義軍所向披靡,兵民皆附,以風捲殘雲之勢一掃殷商之廢政,終於公元前1046年,代商建周,定都鎬京,定周禮治天下,四海昇平。作為我國曆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兩週(西周和東周)共傳國君32代37王,享國共計791年(前1046年-前256年)。

然歷史車輪滾滾而進,諸侯分封而治以致王權不古、王室衰微。屋漏偏逢連夜雨,幽王烽火戲諸侯,將西周僅存的一點元氣耗盡。前771年,犬戎引兵進犯,鎬京淪陷,幽王身死,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繼位的周平王為避犬戎,遷都洛陽,是為東周。

自此,周王朝進入到歷時五百餘年的動盪期——春秋戰國。其間戰爭此起彼伏,思想流派百花齊放,風雲人物層出不窮,局勢跌宕變幻,為後世留下了無數耳熟能詳的史料和典故。這是一箇舊制向新制過度、思想高度解放的歷史時期,處處閃爍著哲理的智慧之光。

未見有文對這段歷史進行全面而脈絡清晰的梳理和精煉的歸納,筆者

此文應此而生,歡迎各位看官耐心往下閱讀。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下文按此結構論述

何為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陽起始,至秦國滅齊完成統一大業為止,前後歷時五百年有餘。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九州配圖

一、春秋與戰國之分界

歷來史學界多有分歧,但有兩個觀點較為主流:一是以郭沫若為代表的歷史學家從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劃分角度進行斷代,將公元前475年作為兩個時期的分界線。二是部分歷史學家認為應當以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晉作為斷代分界,此觀點也頗得認同。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九州配圖

筆者以為兩種主流觀點並無本質之別,前後相差20載而已,與五百年的浩瀚歷史長河相比猶如轉眼一瞬,不必捨本逐末的糾結於此。

二、“春秋”之名由來

“戰國”之名好理解,但“春秋”之名何以能成為這一時代的代名詞,想必各位看官也多有狐疑。其主要原因有二:

  • 周朝時期國史記載時均以“某年春、夏、秋、冬”作為時間記述方式,而古時國家之大事無論征伐用兵、慶典還是會盟基本都是在春秋兩季,而夏冬多休養生息。成語“多事之秋”便源於此理。因此一部國史基本就是春秋大事記。
  • 孔老夫子編纂的魯國史志名為《春秋》,後世奉為儒學經典,影響面極廣。且此書記載的時期始於魯隱公元年(前722年)止於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因其所記史事之起止年代,大體與東周初期至戰國時期之間的這段歷史時期相當,故而後世便以“春秋”代指這一歷史階段。

三、春秋與戰國之別

均處東周時期,何以將其一分為二、獨立斷代命名呢?筆者以為主要源於兩個時代各有鮮明互異的特點,區別有三:

  • 社會形態互異:東周時期是奴隸制社會封建社會過渡的關鍵時期,春秋時期,國家體制形態尚保留了古時奴隸制。而戰國時期,隨著列國變法圖強,廢除井田,奴隸制隨之土崩瓦解,社會逐漸向封建社會過渡。
  • 思想意識形態差異: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尚“以禮治國”,列國間雖明爭暗鬥,甚至也不再把東周王室放在眼裡,但在明面上還是遵循周禮古制。春秋五霸基本都是以同一個模式,即“尊王攘夷、仁義制霸”來達成霸業。而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周禮古制對諸侯不再有絲毫約束,取而代之的是不再滿足於“尊周之下爭當大哥”,而是開始“比拼拳頭大小”的殊死搏鬥。
  • 列國爭鬥方式有別:春秋時,列國間是以“爭霸”為主流。一部春秋史,實則列國爭霸史,這階段先後出現了例如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楚莊王、秦穆公等“春秋五霸”。戰國時,列國間不再以爭霸為方向,更多傾向於兼併滅國戰。特別是戰國中後期,基本形成以秦國東出為主線,東方六國反吞併而持續抗爭的格局。

十二樁影響歷史進程的大事

回望500年春秋戰國史,呈現眼前的是一個風雲詭譎、恢宏壯闊的畫卷。隨著時間卷軸的徐徐展開,一個個鮮明的人物形象,一樁樁生動而富有哲思的歷史事件,又隱現卷中。

在紛亂複雜的歷史衍化中,有一些重要事件的發生似有冥中之力推動著社會不斷髮展前行,對歷史進程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

筆者在此梳理出十二樁該時期影響了時代格局和歷史進程的大事以供觀瞻:

一、春秋圖霸

周平王東遷後,東周的管轄範圍大減,只在洛陽附近擁有一些土地,猶如一個小諸侯國。

彼時共有大小諸侯國140多個,分公、侯、伯、子、男這五等爵位國;從姓氏來分,又可以分為姬姓、姜姓、媯姓、姒姓、子姓、嬴姓、己姓、羋姓、董姓、姞姓、風姓等。國土面積較大且實力較強的諸侯國包括齊、晉、楚、秦、宋、鄭、魯、吳、越等,還有中山、徐、衛、莒、曹、陳、蔡、巴、蜀、虢等實力中等的諸侯國,還有數不清又難以具名的迷你小國夾雜在列國之間。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春秋初期諸侯國分佈

春秋時期,隨著周王室控制力大為減弱,各大諸侯國開始野心膨脹、蠢蠢欲動,顯著特點有二:

  • 一是不斷兼併周邊小國

據史料記載,春秋爭霸期間,齊桓公並35國;晉文公並17國,降38國;楚莊王並26國;秦穆公滅20國等等。通過持續的兼併,到了戰國初期,大小諸侯國只剩下20有餘。

  • 二是爭霸中原

與此同時,各大諸侯國訴諸戰爭和外交手段圖霸中原成為主流。有道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數十年。這一時期先後出現了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五位歷史上公認的“春秋五霸”。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國家如鄭莊公、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晉歷公等也曾強極一時,小霸中原數十載。

  1. 齊桓公:前685-前643年期間在位,開創了“尊王攘夷”的爭霸模式,“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2. 宋襄公:前650年-637年在位,開創了弱國通過高舉“春秋大義”的仁義爭霸模式,襄公的稱霸不受後人所認可,其被詬病的主要是其國力並不強大,且其“仁義”旗幟並不穩固。
  3. 晉文公:前636年-前628年期間在位,基本延續齊桓公的“尊王攘夷”方式制霸中原。“踐土會盟”後,周天子策封晉文公為“侯伯”(諸侯之長),並賜他黑紅兩色弓箭,以示自由征伐之權,奠定晉國近百年之霸業。
  4.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期間在位,穆公與晉建立“秦晉之好”,穩定了東邊後,放開手腳滅西戎國家12個,周天子賜金鼓,命他為西方諸侯之伯,遂
    稱霸西戎
  5. 楚莊王:前613—前591年期間在位,隨著晉國持續內亂,晉楚爭霸在楚莊王時期形勢發生了逆轉,打贏邲之戰後,楚莊王一舉奠定霸位,順道洛陽問鼎中原,諸侯各國紛紛背晉向楚。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春秋五霸

二、弭兵會盟

春秋近三百年曆程,如果分成“前”、“中”、“後”三段的話,也有著相互迥然不同的特徵:

  1. 第一個百年,各諸侯國忙於兼併周邊小國,大國間的格局相對穩定;
  2. 第二個百年,無數迷你小國能兼併的都已被兼併,各諸侯國沉浸在爭霸擂臺之上;
  3. 第三個百年,隨著最後一位霸主——楚莊王去世,春秋霸權宣告落幕,列國各自進入內鬥階段。

百年爭霸賽,不僅爭的是霸主之名,更多爭的是話語權和實際利益。然而曠日持久的爭霸,比拼的就是國力和家底了,守擂者和挑戰者之間必定是動輒開戰、戰火紛飛。頻繁的攻伐征戰,讓參與的國家家底耗盡、農耕停滯、內亂叢生。爭霸雙方都想休養生息,但又礙於面子。這個時候,“弭兵會盟”應時而出,成了大家停戰休養的最好臺階。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弭兵會盟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宋向戌善於趙文子,又善於令尹子木,欲弭諸侯之兵以為名。如晉,告趙孟。趙孟謀於諸大夫,韓宣子曰:“兵,民之殘也,財用之蠹,小國之大災也。將或弭之,雖曰不可,必將許之。弗許,楚將許之,以召諸侯,則我失為盟主矣。”晉人許之。如楚,楚亦許之。如齊,齊人難之。陳文子曰:晉、楚許之,我焉得已。且人曰弭兵,而我弗許,則固攜吾民矣!將焉用之?齊人許之。告於秦,秦亦許之。皆告於小國,為會於宋。”

公元前546年,宋國大夫向戌約晉、楚、宋、魯、衛、陳、鄭、曹、許、蔡等十四國在宋國都城商丘會盟,目的就是“欲弭諸侯之兵”,以調停晉、楚兩國間曠日持久的戰爭。約定各國停止爭戰,奉晉、楚兩國為共同霸主,平分霸權。除齊、秦外,各國須向晉、楚同樣納貢,誰破壞協議,各國共討之。這次大會史稱“弭兵會盟”。

“弭兵會盟”是春秋後期一次非常重要的外交事件,是春秋時期中後期兩階段的

重要分水嶺。此次會盟後的十多年間,參與會盟的十四國間未曾有過戰事,列國百姓得到難得的休養生息。然而,爭鬥永無停息,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在外圍無戰事的默契之下,各國內部的爭權鬥爭卻異常尖銳。“弭兵會盟”後的春秋末期,各諸侯國內部士族大夫間開始了激烈的兼併傾軋,延及戰國初期。同時各國社會內部階級矛盾趨於尖銳,也正醞釀著巨大的變化,隨著井田制的土崩瓦解,奴隸制也朽木難支。

三、子胥復仇(柏舉之戰)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員(一作芸),字子胥,楚國人,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以封於申,也稱申胥。

伍子胥先祖武舉曾直諫楚莊王而得到重用(“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典故便是源於此),伍氏一門在楚國開始顯赫,其父伍奢更是作為太子建的師傅。因少傅費無極破壞,楚平王將其父兄滿門抄斬,伍子胥問訊一夜白頭,逃命到了吳國並憑藉其才幹成為吳王闔閭重臣。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在兵聖孫武的幫助下,率領3萬吳軍攻伐楚國,柏舉一戰大敗號稱20萬眾的楚軍,長驅直入攻佔楚都郢,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以報父兄之仇。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伍子胥鞭屍

經此一戰,楚國幾近滅國,雖幸得秦哀公出兵相助打敗吳軍才勉強得以復國,但自此國力日衰,一蹶不振,再也難以圖霸中原了。因此說,子胥復仇對於楚國的國運來講具有毀滅性的打擊作用。在某種意義上,這一事件加速了歷史發展的進程。

四、三家分晉

如前文所說,“弭兵會盟”後的春秋末期,各諸侯國內部士族大夫間開始了激烈的兼併傾軋,其中以晉國的內鬥最為慘烈,被多次搬上影視熒屏的經典故事——趙氏孤兒,便是這一現象的血淋淋的體現。

稱霸中原近百年的晉國,卻因頻繁而激烈的內鬥禍起蕭牆,轟然倒塌。雖令人嗟嘆,但也是必然。持續的對外爭霸,國力損耗極大,晉國公族的力量大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士族卿大夫的實權和勢力越來越大。春秋末期,晉國的國政基本掌握在六大卿大夫家族之手(即智、韓、趙、魏、範、中行),國君淪為傀儡,國君動輒被殺、屢見不鮮,最慘的便是晉出公死在逃亡路上,所以諡號“出”。大魚吃小魚,是亙古不變的自然法則。六大家族通過鬥爭後來僅剩下四家,即智氏、韓氏、魏氏和趙氏,其中實力最強的是智氏一族。

智氏首領智瑤精明強幹,但卻不知穩紮穩打、適可而止,過於貪得無厭。智瑤仗其實力最強,便強行向另三家耀武揚威、索要領地,引起趙氏的殊死反抗。之後魏、韓兩族私下與趙氏聯手與智氏爆發了慘烈的戰爭,結果是智氏滿門被滅,史稱“晉陽之戰”。此後,晉國之地基本被韓、趙、魏三族瓜分,基本標誌著晉國的滅亡,晉國公室名存實亡,

史稱“三家分晉”

  1.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
  2. 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了晉國公室。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三家分晉

這是晉國曆史上最標誌性的大事件,奠定戰國七雄之格局的基礎

,以此為界,歷史的篇章翻到了戰國階段,極大推動了春秋戰國的歷史進程。

五、田氏代齊

諸侯國公族被滅的情況,除了晉國之外,還有東方大國齊國。

關於“田氏代齊”的歷史事件,筆者曾撰文——《叱詫一時的“田氏家族”:十六字概括其家族特點,網友覺得精闢》介紹過,因此下文多摘於此。

陳國厲公之子陳完,素有賢名,因躲避禍亂,於齊桓公十四年逃至齊國。齊桓公很欣賞他,想委他為卿,陳完以“羈旅之臣幸得免負簷,君之惠也,不敢當高位。”婉拒了,最後當了工正(春秋時 齊、宋、魯 等國設置,為掌百工之官)。陳完就此在齊國落下了腳,並改姓為“田”,後稱田完,是齊國田氏家族的鼻祖。

齊國田氏在幾代人的努力之下於不斷髮展壯大,並逐漸介入到了公族、世族之間的權力鬥爭之中。一手持續打擊對手,另一手則不斷收攏民心,是田氏家族長期鬥爭的主要策略,有勇有謀,有的放矢。

  1. 公元前545年,田氏聯合鮑氏、欒氏、高氏等豪強家族,共同滅了權勢獨大的慶氏家族;
  2. 公元前532年,田氏又聯合鮑氏滅掉了專權的欒氏,並召回了流亡在外的齊國的公子、公孫,此舉使田氏得到了齊國公室的支持。為表彰田氏家族對齊國公室的忠誠,公室將“高唐之邑”封給田氏家族。有了高唐這塊根據地之後,“陳(田)氏始大”。
  3. 公元前485年,田常(田成子恆)唆使鮑氏弒殺齊悼公,改立齊簡公。田成子和闞止(又名監止,字子我)任齊國的左右相。
  4. 公元前481年,田成子發動政變,殺死了闞止和齊簡公,擁立齊簡公的弟弟為國君,就是齊平公。之後,田恆獨攬齊國大權,盡誅鮑、晏諸族。田成子的封邑,大於齊平公直轄的地區。

宣公卒,子康公貸立。貸立十四年,淫於酒婦人,不聽政。太公乃遷康公於海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田氏掌權

田氏經過近三百年的傳承和積蓄力量,到田完八世孫田和時,齊國國君基本成了“傀儡”和擺設,齊康公直接就放棄了朝政,沉浸酒色和樂舞,田氏家族位高權重,把持朝政。到了康公十四年(公元前386年),田和直接把齊康公流放到海上孤島上,自立為齊候,並於公元前381年,被東周王室冊立為諸侯,算是真正完成了齊國血統的變更,史稱“田氏代齊”

“田氏代齊”雖讓齊國改了姓,但終歸是保留了國號。

六、李悝變法

“三家分晉”不僅僅帶給晉國這片古老的土地所屬權和國家形式的變化,在社會階級矛盾、經濟、軍事、文化方面開始誘發出更加深遠的變化。“哪裡矛盾最尖銳,哪裡便有變革。”魏國所在地,東有強齊,西臨強秦,南有蠻楚,北有驍趙,即便和臨近的韓國比,國力也不如韓國富庶強盛(韓國有鐵礦,產鐵器)。因而魏文候魏斯深感自己領地危機四伏,如不能強大,早晚被吞滅。深思熟慮之後,果斷任用

李悝(kuī)實行變法,就此拉開了列國變法圖強的序幕。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李悝變法

李悝掌權後,深刻洞悉魏國當時存在的主要問題——政權不固、地利不盡、法令不備、軍力不盛。於是對症下藥,採取如下四策:

(一)政治上

,主張廢止世襲貴族特權,選賢任能,唯才是舉,賞罰嚴明。在國內選拔了許多賢能之人委以重任,既鞏固了政權,也確保變法措施有效推行。

(二)經濟上,主要實行“盡地力、平糴(dí)法”。主要的作法包括:

  1. 廢除“井田制”:採取“盡地利之教”的政策,鼓勵老百姓墾荒,允許土地私有買賣。
  2. 土地測評:丈量全境土地並根據貧瘠標準估算土地產量,制定合理的稅收政策。
  3. 實施平糴法:豐收之年,國家出錢收購餘糧囤積,歉收之年,國家再以平價賣給百姓,確保了國家物價水平的穩定,利於社會穩定。

此舉極大地促進了魏國農業生產的發展,社會矛盾得以極大化解,打擊了原有奴隸主勢力,穩固了政權,魏國因此而富強。

(三)法律上,彙集各國刑典,發佈了《法經》共6篇:《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律》和《具律》。對於國家法令、政府職能、官員升遷獎懲、軍功獎勵,都有完備的規定。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護變法,固定封建法權。

(四)軍事上,改革兵制,建立“武卒”制,制定極高的考核標準對兵卒考核,獎勵考核優秀者,並按照考核結果參合不同士兵特點,重新編排隊伍,極大提升了魏國軍隊的戰鬥力。

"李悝變法",是戰國時期乃至中國歷史上的變法之始,後來著名的商鞅變法、吳起變法以及申不害變法等,無不受李悝變法的啟發和借鑑。其推行的改革不僅使魏國迅速強大,而且極大的改變了戰國格局,推動了春秋戰國歷史發展的進程。

七、商鞅變法

魏國用李悝實施變法,沒幾年國力達到鼎盛,列國深受震撼。身處西部邊陲的秦國在秦獻公時期和魏國作戰屢戰屢敗不僅失去河西之地,更是將秦國家底耗盡。等到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嬴渠梁登位之時,秦國已是滿目瘡痍、貧弱不堪,外部強敵環伺,內部矛盾叢生。百業待興之際,孝公向東方列國發出了著名的《招賢令》,廣招天下賢才,情詞懇切,承諾人盡其才,唯才是舉。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商鞅變法

商鞅便是此時深感其召離魏入秦,向秦孝公獻策變法。孝公如久旱之地遇甘霖,欣然從之,朝堂之上又一番舌戰群儒力挫甘龍、杜摯為首的世家老貴族勢力。此後秦孝公任命商鞅為左庶長推行變法。為了變法能夠順利推進,減少阻力,變法分成兩個階段。先是頒佈“墾草令”,拉開了秦國變法的序幕。鼓勵墾草開荒,刺激農業生產,統一稅制。在此基礎上又相繼推行了更深層次的變法,主要措施如下:

(一)政治上,廢除舊世卿世祿制,任用變法派有才幹之人;廢除分封制,實施縣制,“集小都鄉邑聚為縣”,以縣為地方行政單位,“凡三十一縣”,縣設縣令以主縣政,設縣丞以輔佐縣令,設縣尉以掌管軍事。

(二)經濟上,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特別獎勵墾荒。

  1. 廢除貴族的井田制,“開阡陌封疆”,廢除奴隸制,實行土地私有,允許買賣。
  2. 規定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勞役和賦稅。
  3. 以農業為“本業”,以商業為“末業”,限制商人經營範圍,重克商稅。
  4. 統一度量衡制,頒佈度量衡的標準器。
  5. 編訂戶口,五家為伍,十家為什,實施戶籍登記制度,按戶按人口徵收軍賦。

(三)法律上,頒佈《秦律》,在修訂魏國李悝的《法經》的基礎上增加連坐法,禁止私鬥,輕罪用重典。這是比《法經》更加全面細緻又略顯嚴苛的法律。

(四)軍事上,鼓勵耕戰,按“斬首”數量獎勵軍功,頒佈了著名的二十等軍功爵制度。

(五)風俗上,革除殘留的戎狄風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焚燒儒家經典,禁止遊宦之民。

“商鞅變法”是當時列國變法中最為持久也是最為徹底的,其效果自然也是最顯著的。有賴於秦孝公義無反顧持續20年的鼎力支持,排除萬難,變法艱難落地,秦國成了山東六國聞之膽寒的超級強國,為後世秦王朝兼滅六國一掃宇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不僅於秦國,於中國的歷史發展都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繼位的秦惠文王為了平衡國內老世族的矛盾,將商鞅車裂於彤,滅商君一族,但在國策上並未改弦更張,而是堅守變法成果並繼續深徹推行秦法。國力漸盛、羽翼豐滿之後,秦國隨之開啟了四處出擊、開疆拓土的階段。北擊義渠,南滅巴蜀,東取魏國河西和楚國漢中之地,軍事上的勝多敗少和疆土上的持續擴張,皆源於變法之功也。

八、胡服騎射

趙武靈王是趙國曆史上有名的一代英主,在位期間最為有名的便是實現“胡服騎射”的改革了,對趙國的政治、軍事影響極大。

趙國之地也可謂是強敵環伺,東有齊國、中山國;北有燕國、東胡;西是樓煩,南與秦、韓兩國接壤。趙國經常被中山國和東胡匈奴侵擾,且勝少敗多,形勢嚴峻。公元前302年,趙武靈王為扭轉軍事上的被動弱勢,決定順應時勢,推行改革,在趙國實行“胡服騎射”。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胡服騎射

《戰國策·趙策二》記載:“今吾(趙武靈王)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

《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也記載:“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宮,召肥義與議天下,五日而畢,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習騎射”。

所謂“胡服”就是把傳統的連體長衫改為上穿短衣,下著分襠褲的衣服;而所謂“騎射”就是改用跨馬射箭的騎兵代替笨重遲緩的戰車作為主戰方式。

為了富國強兵,趙武靈王主張“著胡服”、“習騎射”,取胡人之長補中原之短。實現“胡服騎射”變革後,很快收到成效。趙國接連擊敗了北邊的林胡、婁煩,沒幾年還滅了中山國一雪前恥,可謂兵鋒所至,所向必克,真正做到了“師夷長技以制夷”。

趙武靈王在趙國推行的這場變革,實際上是對中原風俗習慣的顛覆性改變,同時這在某種意義上確定了遊牧文化的主導地位,大批出身低賤和有戎狄背景的人因此得到重用。此舉加快了民族融合,也極大促進了戰爭方式從步戰到騎兵戰的轉變,對後世影響深遠。

九、樂毅伐齊

原創聲明:“樂毅伐齊”的故事,筆者曾撰文《樂毅與田單之間的冰與火之歌》介紹,以下多摘於此文。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燕昭王在百廢待興之際登上了燕國王位,之後通過幾年的艱苦奮鬥,奄奄一息的燕國緩過氣來,此後他高築“黃金臺”,廣納英才,一時間天下賢士紛紛來投,其中就包括魏國名將樂羊的後代子孫樂毅、趙國的名士劇辛,齊國的稷下學宮令鄒衍。其中最為重要的人物當屬樂毅,燕昭王對其信任有加,軍國大事皆委其身。樂毅也不負眾望,在燕昭王的支持下力行變法圖強,短短几年時間將燕國恢復了元氣,不僅擁有了一隻訓練有素的精銳新軍,更是讓燕國百業俱興,國力漸盛。

公元前284年,為報當年差點亡國之辱,燕昭王拜樂毅為上將軍,聯合秦、韓、趙、魏四國近四十萬兵力共同伐齊(戰爭開始後楚國也加入聯軍),激戰於濟西,大敗齊軍。之後聯軍一路勢如劈竹,如入無人之境,齊國軍民潰散,乘勝攻克齊七十二城,直入都城臨淄。並燒齊都宮廟宗室,掠珍寶巨財一空,盡歸燕國。燕國至此達到鼎盛時期。當時齊國僅剩莒、即墨仍在堅守,幾近滅國。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樂毅伐齊

之前不可一世的齊國兵敗如山倒,差點亡國滅祖,即使後來復國,也早已今非昔比。其國力一落千丈,與秦國相比更是天壤之差了。因此說,“樂毅伐齊”對於齊國而言堪稱毀滅性的打擊,此戰後,秦國所剩強敵只剩下趙國了,這對於戰國曆史的進程的縮短有著顯著影響。

十、田單復國

原創聲明:“田單復國”的故事,筆者曾撰文《樂毅與田單之間的冰與火之歌》介紹,以下多摘於此文。

燕國佔領齊國之後,齊國僅剩莒、即墨仍在苦苦堅守,時間過了五年,終見轉機。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駕崩,太子樂資即位,是為燕惠王。燕惠王當太子時就對樂毅大權獨攬不滿,待即位後,因樂毅攻齊五年未下,更加心生懷疑。而齊國的田單瞭解到他與樂毅間的矛盾,就對燕國施行反間計,造謠說:“齊國城邑尚未攻下的僅剩兩座城邑而已。樂毅久攻不下的原因,是樂毅與燕國新君有隙,故意拖延時間觀望,準備在齊國稱王。齊國所擔憂的,只怕別的將領來。”彼時燕惠王本就懷疑樂毅,又受齊國反間計挑撥,於是就派騎劫代替樂毅任統領,並召回樂毅。樂毅心裡明白燕惠王此舉讓他失去了堅強後盾,失望之極,同時也擔心回國後被殺,便投奔了趙國。這是燕齊這盤大棋局的致命轉折點。

客觀的說,燕國雖然短時間內攻佔了齊國七十二城,但並沒有做好如何管轄和消化齊地的準備,幾十萬大軍長期駐紮,且因齊地軍民潰散,無人耕作,沒辦法就地補給,漸漸也導致後援補給無力,且久攻不下導致軍心鬆懈。這是齊國最終扭轉戰局的客觀有利因素。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火牛陣

齊國田單後來與騎劫交戰,屢出奇謀,製造騙局迷惑燕軍。在一天夜裡,一千多頭牛悄悄趕至城外,身披畫著大紅大綠、稀奇古怪的花樣被子,牛角捆著兩把尖刀,尾巴繫著浸透了油的葦束。田單下令在牛尾巴上點火。於是乎一千多頭牛被燒得狂性大發,朝著燕軍兵營方向猛衝過去。齊軍的幾千名“敢死隊”拿著大刀長矛,緊跟著牛隊,衝殺上去。結果在即墨城外把騎劫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騎劫也一戰殞命。此為奇謀戰術一戰扭轉乾坤。

隨著齊軍打破燕軍的消息傳開,整個齊國都轟動起來了,那些原本被燕國佔領地方的將士百姓,都紛紛起兵,殺了燕國的守將,迎接田單。田單的軍隊乘勢反攻,打到哪兒,哪兒的百姓群起響應。不到幾個月工夫便悉數收復了被燕國和秦、趙、韓、魏四國佔領的七十二座城,並從莒邑迎接回齊襄王,復國之星火終成燎原。此為戰局扭轉之民心向背,齊國命數未盡。史稱“田單復國”。

齊國復國後,國力遠不如前,僅剩一點元氣苟延殘喘,再難以稱雄,客觀上讓秦國統一中國進一步掃平了一大障礙。

十一、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最著名也是最令人震撼的一場戰爭。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長平之戰示意圖

公元前262年,秦國攻佔了韓國野王,上黨郡雖屬韓國,卻成了一塊飛地,韓王受威脅恐懼欲獻上黨向秦求和,然而上黨郡守馮亭據不降秦,而是主動向趙國投誠,以求趙國庇護。趙孝成王欣然接納了上黨這個兵家要地,秦昭王大怒,決議教訓韓國並與趙國一決高低。

公元前261年,秦國攻佔了韓國緱氏和綸氏兩地,算是教訓了韓國這個可憐蟲。並於次年,傾全國之兵伐趙,攻佔了上黨。上黨軍民逃散,最終秦趙兩國軍隊在長平形成對峙。

“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剛開始秦軍主帥是王齕,趙軍主帥是用兵老道的廉頗。廉頗料定,秦國因連年征戰,國內糧草必然難以久撐,於是命令趙軍堅壁不出,秦國絲毫沒佔到便宜,形勢僵持。秦國遂用反間計導致趙軍換帥,趙孝成王棄用廉頗,而起用只會“紙上談兵”而無寸功的趙括當三軍主帥。趙括遵照趙王意圖,變更了廉頗的防禦部署及軍規,更換將吏,組織由守轉攻。秦國見機也暗中換名將白起為主帥,白起針對趙括急於求勝的弱點,採取了

佯敗後退、誘敵深入,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終而大勝,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威震天下。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坑殺降卒

此戰堪稱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白起也因此一戰成神。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國勢迅速衰敗,再難有稱雄之力。“長平之戰”是戰國曆史的重要轉折,秦國憑藉此戰不僅打垮了山東六國中實力最強大的一個對手,更是打跨了列國抗秦的心理防線,客觀上極大加速了秦國一統天下的進程。

十二、秦滅六國

公元前238年,英明神武的秦王嬴政在順利剷除了把持朝政的丞相呂不韋以及長信侯嫪毐集團之後開始親政。秦王政採納了李斯、尉繚等人制定的“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戰略方針。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秦滅六國路線圖

自公元前230年攻打韓國起至前221年滅齊國止,共歷時10載,按照遠交近攻,先弱後強,逐個擊破的方針,先後消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動盪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國家——秦王朝。

這個大帝國對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使中國古代社會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九州配圖

此外,秦國統一中國後,北連萬里長城以據遊牧民族襲擾,南征百越拓土封疆,對內則“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統一文字、律法和度量衡,極大促進了生產和社會發展。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十二大思想學派

春秋戰國時期,奴隸社會土崩瓦解,封建社會逐步成型。社會持續動盪,舊制向新制過渡,這樣的特定歷史背景,造就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思想大解放、人類智慧大碰撞的時期。在此期間,社會各個階級的代言人,各個流派的思想家,紛紛提出了思路各異的學術思想,互相爭論,互相影響,共同創造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中國古代學術巔峰。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九州配圖

在眾多的思想學說中,最後形成流派並影響後世幾千年的主要有以下十二大學派:

一、儒家——中國古代思想體系的主軸

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由孔子最早創立、經孟子發展豐富、至荀子集其大成,之後延綿不斷。雖然創立之初,不受認可,甚至經歷了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滅頂之災,但到了漢代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思想被統治階級用以教化世風,儒家學派達到了鼎盛。總體來說,儒家思想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主流意識,至今仍有強大的生命力。

二、道家——堪稱中華文化基石

春秋時期,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形成了“無為而無不為”的道家思想,

莊子管子在此基礎上發展豐富內涵。雖然不如儒家那樣易於為統治階級所利用,但其生命力卻最為強大,影響極其深遠。

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剛柔並濟等政治、經濟、治國、軍事策略,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諸子百家”中一門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存在於中華各文化領域,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大量的中外學者開始注意到與吸取道家的積極思想,有學者說:“道家思想可以看為中國民族偉大的產物。是國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氣概。”

三、法家——中國法制思想之始

法家是中國歷史上提倡以法治為核心思想的重要學派,以富國強兵為目標,強調“

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法家學派代表人物從李悝開始,到吳起、商鞅,再到申不害、樂毅,無不是積極的入世實踐家。法家思想所提倡的以法治國的主張和理念,一直被沿用至今,深刻影響了當代中國法律的誕生,堪稱中國曆代法制之始。

四、墨家——影響近現代價值觀和科學發展

墨家是儒、道、法之外最有影響力的思想流派,是戰國時期墨子所創立,與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三大哲學體系。其主要思想主張是: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相愛(兼愛),反對侵略戰爭(非攻),推崇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節用),重視繼承前人的文化財富(明鬼),掌握自然規律(天志)等,與近現代所提倡的社會價值觀近乎一致。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甚大,與儒家並稱“顯學”。此外,墨子在後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奠定了中國早期科學理論的基礎。

五、兵家——寶貴的軍事思想理論遺產

兵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研究軍事理論及從事軍事活動的學派。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兵家又分為兵權謀家兵形勢家兵陰陽家兵技巧家四類。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春秋時的孫武、司馬穰苴,戰國時孫臏、吳起、尉繚、白起。流傳下來的兵家著作有《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吳子》、《六韜》、《尉繚子》等。兵家著作中含有豐富的樸素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兵家的實踐活動與理論,影響當時及後世甚大,是我國古代寶貴的軍事思想遺產

六、名家——開創中國的邏輯思想研究

名家也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一, 主要是以思維的形式、規律和名實關係為研究對象的哲學派別。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將其與“儒家”、“道家”等並稱為“六家”。

名家最鮮明的特點就是擅長論辯,故而也稱“辯者”或“察士”。他們在論辯中比較注重分析名詞與概念的同異,重視名與實的關係,開創了中國的邏輯思想探究。名家作為一個學派,並非有著共同的政治思想或經濟主張,在內部,因觀點不同又形成若干派別,其中主要有“合同異”派和“離堅白”派。

七、縱橫家——中國古代外交思想之始

縱橫家,是謀聖鬼谷子所創立,以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為主的一派,其實踐代表人物主要有公孫衍、蘇秦和張儀等人。在戰國時期,“縱橫家”是一個獨特的謀士群體,可稱為中國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其最為鮮明的特點便是“朝秦暮楚、事無定主、反覆無常”,設第劃謀多從主觀的政治要求出發。縱橫家智謀是春秋戰國時期紛亂複雜的國際形勢的產物,在當時特別是戰國時期的社會舞臺上非常活躍,其思想和活動對當時的政治、軍事局勢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八、農家——開創農業生產理論之研究

農家,又稱“農家流”,是先秦時期反映農業生產和農民思想的學術流派,奉神農為祖師,主張勸耕桑,以足衣食。其創立者也是最重要代表人物是與孟子同時代的許行。許行有弟子幾十人,他們生活極為簡樸,穿著普通的粗布衣服,靠打草鞋、編席子為生。農家學派主張推行耕戰政策,鼓勵發展農業生產,開創了中國古代農業生產理論和技術的研究。

九、雜家——缺乏主流意識和傳承

雜家以博採各家之說見長,“兼儒墨,合名法”和“於百家之道無不貫通”是其主要特點。雜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屍佼呂不韋,其代表著作有《屍子》和《呂氏春秋》,對諸子百家兼收幷蓄,但略顯龐雜,且缺乏主流意識和傳承。

十、陰陽家——樸素唯物主義與封建迷信文化並存

陰陽家是齊國人鄒衍創立並盛行於戰國末期到漢初的一個哲學流派,其核心內容是“陰陽五行”。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哲學思維之一,是將早期的易經思想五行學說相結合,並進一步發展,建構了規模宏大的宇宙圖式,嘗試解說自然現象的成因及其變化法則。陰陽家的哲學思想主要是道家“陰陽說”和“五行說”。在矇昧的科學洪荒時代,為了避免災厄,人們總是希望能預先得知天地變遷的異動,“陰陽五行說”的出現將這一願望變成了現實。

十一、小說家——代表古代平民社會之風俗

小說家,先秦百家之一,主要是採集民間傳說議論,藉以考察民情風俗。 雲:“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

小說家者能代表平民社會之四方風俗,然亦因其之小道,而不為世人所重,終致弗滅。”

十二、醫家——中國古代醫學發展鼻祖

社會制度的變革,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意識型態、科學文化領域出現了新的形勢,其中包括醫學的發展。醫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扁鵲了。“扁鵲”並非真名實姓,人們把他和黃帝時的扁鵲相比,並且稱呼他“扁鵲先生”。連史書也以扁鵲稱呼他。扁鵲能夠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研究醫學,並吸取民間的醫療經驗,在醫學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在當時社會上享有很高的聲望。

戰國七雄的國運覆盤

一、韓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戰國地界示意圖

韓國,自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冊封為諸侯,於公元前325年稱王,至公元前230年韓國被秦國所滅,歷時173年。在此期間,韓國因各種原因始終未曾真正強盛過,在戰國時期的國際話語權也是微乎其微。概括其歷史,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 最複雜的國際環境——韓國地處魏國、齊國、楚國和秦國四大強國包圍圈,長期腹背受敵,國力積弱,不僅無力擴張,而且屢遭其他六國攻伐,在夾縫中求生存。
  • 最小的國土面積——韓國的國土面積也是戰國七雄之中最小的一個,發展空間小,實難作為。
  • 最大的戰績——韓氏立國之後多有徵戰,最大的戰績是韓哀候時期,於公元前375年吞滅了春秋小霸之一的鄭國,並遷都鄭城,定名為新鄭(今河南鄭州)。
  • 最強盛之時——韓昭侯在位時,任用法家申不害為相,內政修明,加強中央集權,整頓軍備,使韓國國力大增,十數年間,諸侯無侵者,遂成小康之治。《史記·韓世家》載:“申不害相韓,修術行道,國內以治,諸侯不來侵伐。”
  • 最著名之物——因韓國擁有豐富的鐵礦資源,因此韓國自古盛產鐵器和兵器,其中最為著名之物便是“弩”,所謂“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韓國的弩能射800米之外,“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韓國之弩,獨步天下,為各國所畏懼。除此以外,韓國的劍也異常鋒利,皆“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
  • 最早滅亡之國——韓國因身處四戰之地,不僅國力孱弱,更是地處秦國東出大門,自然成為山東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所滅的諸侯國,終而於公元前230年覆亡。

二、趙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趙國地界示意圖

趙國,自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冊封為侯,至公元前228年秦國攻陷邯鄲,俘虜趙幽繆王,趙國亡,前後延續175年。戰國一直是善戰之國,不曾像魏國那般強盛百年,也不曾像韓國和燕國那樣默默無聞。在戰國中後期,趙國的國力開始逐漸強盛,國際話語權顯著增強,但在長平一戰功虧一簣。覆盤其國運走勢,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 複雜的地理環境——趙國所處地理位置十分複雜,東北向與東胡和燕國接壤,東向與中山及齊國接界,北向與樓煩、林胡接界,南向和西向與魏、韓交錯相鄰。雖然與周邊國家接壤複雜,但主要的威脅來自於東胡與林胡等匈奴勢力,而中原各國基本以其為屏障,對其干擾不多。
  • “胡服騎射”走向強盛——趙國因長期受中山國和東胡匈奴侵擾,且勝少敗多,形勢嚴峻。公元前302年,趙武靈王為扭轉軍事上的被動弱勢,決定順應時勢,推行改革,在趙國實行“胡服騎射”。放棄中原人的寬衣博帶和戰車戰術,換以短衣緊袖、皮帶束身、腳穿皮靴的胡服和單人騎兵戰術,國力大強。
  • 漸成關東六國之首——戰國中後期,隨著魏國的衰弱,趙國成了三晉的頭號強國,在齊國遭受五國伐齊的沉重打擊而一蹶不振之後,趙國更是成為了關東六國之首,成了六國抗秦的核心力量和脊樑。
  • “長平一戰”功虧一簣——趙國對秦國而言可謂是東出的最大的阻礙,秦趙兩國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外交伐謀是越演越烈。趙國在關東聲威無兩,直至因上黨郡歸屬問題導致的長平之戰爆發,秦趙兩國傾全國之兵進行戰略對決,戰略和用人上的失誤直接導致了戰場上的慘敗,數十年的國勢一朝功虧一簣,幾近覆滅。此戰可以說是秦國統一中國進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戰,掃清了
  • 短暫中興難改大勢——平之戰、邯鄲之戰後,趙國實力及其地位一落千丈。廉頗在趙國之敗後,被趙王重新任用相國並封為信平君,於趙孝成王十五年破燕軍;十六年圍燕都;二十一年取魏繁陽。
  • 第二個滅亡之國——公元前229年,秦攻趙國,趙幽繆王派李牧、司馬尚率軍抵抗。秦國使用反間計使趙幽繆王錯殺著名將領李牧、司馬尚。隨後秦軍突破井陘口,並於公元前228年,攻陷邯鄲,俘虜了趙幽繆王,趙國亡。

三、魏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魏國地界示意圖

魏國,自公元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冊封為侯、公元前344年稱王、至公元前225年為秦國所滅,歷時共179年。魏國曾經在戰國前半程制霸中原、強極一時,終因與周邊強國拉鋸,國力損耗、人才流失,走向衰亡。覆盤其國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 最早推行變法圖強——魏文侯在位期間,因魏國地處中央四戰之地,憂患的環境和勃勃雄心,使他成為戰國最早推行變法圖強的君主。他任用翟璜為相,改革弊政;用樂羊為將,攻掠中山國;以李悝變法,教授法經,依法治國,魏國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機。魏文侯死後,其子魏武侯即位,魏武侯在位25年期間,任用軍事家吳起進行改革,國力繼續上升。
  • 強盛百年不衰——魏文侯、魏武侯時期非常重視人才,任人唯才,敢為天下先,大力啟用改革派,先後任用翟璜、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子夏、魏成等人,富國強兵,抑制趙國,不斷東征西討,滅掉中山,連敗秦、齊、楚諸國,開拓大片疆土,使魏國一躍為中原的霸主。至魏武侯之子魏惠王在位的時候,魏國已經稱霸中原長達百年,實難可貴。
  • 三晉之中最早稱王——戰國250餘年歷史中,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自此,魏國成為三晉中最早稱王的國家。
  • 人才輩出——魏國在戰國初期,在列國之中是“夢想之國”,唯才是舉的風氣孕育了非常多的有才能之人,不僅國內人才輩出,更是讓天下名士紛紛趨之若鶩、心生嚮往。如前文述,著名的賢能又被重用之人,包括翟璜、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子夏、魏成等人。但到魏武侯後期以及惠王之時,一些奸臣嫉賢妒能,國內用人環境開始惡化,導致大批人才遭受迫害而流失他國,最有名的當屬商鞅、公孫衍、張儀、范雎等人都為秦國所用,實在令人嘆息。
  • 令人聞風喪膽的“魏武卒”——魏武卒,是吳起在魏國時對兵制改革的最重要成果,其訓練的精銳步兵,可謂千里挑一,戰力超群,列國聞之色變。吳起率領魏武卒南征北戰,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不分勝負)”的奇功偉績。
  • 與齊爭霸走向衰弱——魏國雖然與齊國在徐州相王,也側面說明了在當時,魏國眼中唯一值得尊重和重視的國家是富庶強盛的齊國,在經歷“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之後,曾經不可一世的魏國國運急轉直下,百年霸業就是坍塌,戰國格局從“一超多強”開始走向“群雄逐鹿”。
  • 與秦拉鋸加速衰亡——魏國強盛之時,魏武卒獨步天下,曾經打的秦國幾乎滅國,但是隨著吳起離魏到楚國另起爐灶,商鞅在秦國變法大成,國際局勢開始此消彼長,在後期的持續拉鋸之下,楚國收回了失土,秦國也收復了河西之地,魏國開始內外交困,迅速走向衰亡。
  • 第三個滅亡之國——魏國自惠王之後,魏國國勢逐漸衰微。傳至魏王假時,終於公元前225年為秦國所滅,成為七雄之中繼韓國和趙國之後第三個滅亡之國。至此,秦國徹底打開了逐鹿中原的大門。

四、楚

楚國,自公元前1115年周成王冊封楚人熊繹為子爵,建立楚國,至公元前223年為秦國所滅,國祚延續892年,堪稱悠久。覆盤其國運變化,與其歷史相比,其強盛期並不長,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傻大個”式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九州配圖

  • 第一個稱王的諸侯——春秋時期,公元前704年,楚候熊通僭越稱王,是為楚武王,成為唯一一個在春秋時期就稱王的諸侯國。
  • 最地大物博之國——楚國的國土面積在諸侯國中最為廣闊,所佔之地非常富饒,稻米充足,物產豐富,紡織業,種植業,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這並未給楚國帶來太多的國際優勢。
  • 春秋五霸之一——楚國立國後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傳至楚成王之世開始崛起, 奄有江漢,不斷兼併周邊各小諸侯國,周天子賜胙,命楚國鎮守中南。到了楚莊王時期,楚國在與晉國的爭霸角力中漸占上峰,開始問鼎中原,成為春秋一霸,楚國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達到歷史最鼎盛。
  • “柏舉一戰”幾乎覆亡——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派伍子胥、孫武率軍攻打楚國,在柏舉之戰中楚軍大敗,吳軍攻佔了楚國的都城郢,楚幾乎覆亡。
  • “吳起變法”短暫中興——楚國在戰國時期,其國際影響力雖然不容忽視,但是也著實有限,各國都只是把他當作平衡國際局勢的一支牽制力量而已。楚悼王在位期間,任用吳起為相推行變法,吳起的改革對國勢立竿見影,成效顯著,一時間國力大增。但隨著楚悼王病逝,歷時五年的變法戛然而止,楚國的國勢也急轉直下。
  • 第四個滅亡之國——楚懷王時期,楚國與秦國之間屢戰屢敗,國土流失,無力還擊,至公元前223年,秦軍攻破楚都壽春,楚國滅亡,成為戰國七雄之中第四個滅亡的國家。

五、燕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燕國地界示意圖

燕國,自公元前1044年建國,向冀北、遼西擴張,吞併薊國,至公元前222年被秦國所滅,國祚822年。燕國長期偏安一隅,無甚大志,在諸侯列國中始終處於中下游地位。覆盤燕國國運,主要有幾個特點:

  • 最與世無爭之國——燕國在其國史的前700年間,幾乎默默無聞,與世無爭,直至最後的百年時間,因感受到強烈的滅亡危機感,總算是折騰出了一點水花,如昭王變法圖強、五國伐齊及蘇秦合縱抗秦。
  • 最大的敗績——公元前314年,齊宣王趁燕國子之之亂伐燕,齊將匡章率軍50天內攻破燕國都城,燕王噲和子之被殺,燕國幾乎覆滅。
  • 昭王變法圖強——燕昭王即位之時,燕國剛被齊國洗劫,百廢待興,國力衰微。昭王決心興復燕國,一雪前恥,於是採納郭隗的建議,招賢納士,築黃金臺,“千金買骨”,天下賢士紛紛投奔。後在樂毅、鄒衍、劇辛等人的幫助下,改革國政,勵精圖治,原本弱小的燕國成為一時之強。
  • 最大的戰績——如前文述,公元前284年,為報當年差點亡國之辱,燕昭王拜樂毅為上將軍,聯合秦、韓、趙、魏四國近四十萬兵力共同伐齊(戰爭開始後楚國也加入聯軍),激戰於濟西,大敗齊軍。之後聯軍一路勢如劈竹,如入無人之境,齊國軍民潰散,乘勝攻克齊七十二城,直入都城臨淄。並燒齊都宮廟宗室,掠珍寶巨財一空,盡歸燕國。燕國至此達到鼎盛時期。當時齊國僅剩莒、即墨仍在堅守,幾近滅國。
  • 合縱抗秦發起國——公元前335年,蘇秦在燕王的支持下,促成了燕、趙、韓、魏、齊、楚六國合縱抗秦。蘇秦擔任縱約長,並佩帶六國相印,秦國因此十數年不敢東出。
  • 最著名的刺殺——公元前228年,秦滅趙,陳兵易水,燕太子丹暗派荊軻刺秦,最終失敗,荊軻被殺。
  • 第五個滅亡之國——荊軻刺秦失敗後,秦王嬴政大怒,即命王翦發兵攻燕。公元前226年,燕王喜率公室衛軍逃至遼東,公元前222年,秦王政派王賁率軍進攻遼東,虜燕王喜,燕國滅亡。燕國也成為繼韓、趙、魏、楚之後第五個被滅之國。

六、齊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齊國地界示意圖

齊國,自公元前1044年太公望建國,公元前386年,田齊代替姜齊,至公元前221年,為秦所滅,國祚延續823年。齊國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強大的東方大國,整個春秋戰國時期,其國力和國際話語權都是令列國不敢忽視的存在。覆盤其國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 地理位置優越——齊國之地,東向臨海,北向與弱燕接壤,南向只有宋、魯等小國,只有西向有強敵,與韓、趙、魏、燕相比,地理位置相對優越穩定。
  • 富庶強盛——自太公望封國建邦以來,煮鹽墾田,富甲一方、兵甲數萬,傳至齊桓公時,已經是疆域瀕臨大海的大國,齊國被當時的人稱為海王之國。
  • 第一個春秋霸主——齊桓公在位期間,任用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政策,齊國逐漸強盛。齊桓公開闢了“尊王攘夷”的稱霸模式,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齊國也藉此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 改姓未改國號—— 姜齊傳至齊康公時,大夫田和放逐齊康公於臨海的海島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為國君,是為田齊太公。統治集團雖然發生變更,但未改齊國國號。
  • 最大的敗績
    ——如前文述,公元前284年,燕將樂毅統帥五國兵馬,長驅直入齊地,齊國只剩即墨和呂城堅守,其餘72城邑盡歸列強,幾乎亡國。
  • 最史詩般的復國——如前文述,在堅守即墨五年之後,齊將田單率領軍民史詩般的盡收故土。齊國雖復國,但經此大劫,元氣大傷,國勢衰亡,無力再與秦抗衡。
  • 最後一個滅亡之國——公元前221年,秦將王賁率領秦軍避開了齊軍西部主力,從北向南下直奔齊都臨淄,齊國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齊王建出城投降,齊國滅亡。

七、秦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戰國時期秦國地界

秦國,自公元前905年,秦先祖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天子封為附庸國,至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正式位列諸侯。秦國所處之地條件惡劣,窮山惡水,物產貧瘠,最終擊敗中原各大強國一統中國,實難可貴。覆盤其國勢,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 地理條件惡劣——秦國處在中國的邊陲之地,土地貧瘠,人丁遠不如中原之地興旺,更是百戎之地,民風彪悍,私鬥成風。
  • 長期貧弱困苦——受限於其惡劣的地理條件和複雜的政權環境,秦國一直積貧積弱,國家和百姓長期貧弱困苦不堪。
  • 穆公稱霸西戎——秦穆公時期,先後滅掉西方12個戎族政權,開闢國土千餘里並穩定大後方,奠定了其作為春秋大國的基礎,此後秦國開始參與中原爭霸,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 持續百年衰弱
    ——穆公之後,秦國與春秋時的晉國以及戰國期的魏國之間相互攻伐拉鋸,國勢陷入持續衰敗。至戰國初期,魏國連年進攻秦國,奪取了河西之地,秦國被迫退守洛水以西,國力也降到最低谷。
  • 最徹底的變法——公元前362年,傳至秦孝公時,他深感秦國羸弱不堪和亡國危機,果斷任用商鞅進行深徹的持續二十年的變法,秦國因此與日俱強,逐漸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國家。比之早期的魏國李悝變法、後期的吳起變法和申不害變法,商鞅變法更加徹底和持久。
  • 紮實開疆拓土——孝公死後,秦惠文王繼位,雖然殺了商鞅,但是繼續強力維護秦法,同時,穩紮穩打,北定義渠,南向吞併巴蜀,領土得到極大拓展,也獲得了天府糧倉,為後來的持續攻伐奠定了國力儲備。之後的各位國君均延續穩紮穩打之策略,直至統一。
  • 善用人才圖強——自秦孝公發佈求賢令後,無數東方名士和幹才都先後入秦謀取功業,如商鞅、范雎、甘茂、公孫衍、張儀、呂不韋、李斯等,一步一步將秦國統一大業推向了高潮。
  • 奮六世之餘烈——秦始皇嬴政最終能夠完成一統河山,是基於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和秦莊襄王六代君主的持續打下的堅實基礎。側面說明了秦國自孝公開始的歷代國君,都堅決維護秦法,才守住了前朝功業並持續發揚光大。
  • 建不朽之功業——秦國從公元前230年滅韓起,至公元前221年滅齊時止,耗時10年陸續兼併了東方六國,從此完成統一大業,結束了貴族王侯專政的王國時期,進入了封建帝國時代。

結語:時代選擇的必然性

春秋戰國時期是分封制崩潰、中央集權制確立的過渡時期,是奴隸制度垮臺、封建制度建立的嬗變時期。在這一時期,無論是李悝變法、吳起變法,還是商鞅變法,本質上說是代表地主階級向奴隸主階級的宣戰,意味著奴隸主勢力的逐漸衰亡和封建勢力的逐漸興起。五百年間,社會動盪、風雲變幻、征伐混戰、此消彼長,唯一的一個主線卻是,笑道最後的一方一定是代表著先進生產力和社會制度的國家。國與國之間的比拼,表面上看比的是誰的兵鋒更盛,誰的糧草更足,誰的武器更利,誰的主將更牛,但是從本質上看,其實比的是長期的國力,比的是誰的變法更加徹底,更能代表先進社會制度和先進生產力。

因此說,秦國最終統一六國,看似偶然,實則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文看懂“春秋戰國”史,試論歷史選擇秦國的必然性

九州配圖

1、《戰國策》;

2、《春秋》;

3、《漢書》;

4、《左傳》;

5、《史記》;

6、童書業《春秋史》;

7、楊寬《戰國史》;

8、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正》。

1、圖片多源於網絡,首先感謝圖片原作者,其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2、本文為個人觀點,如有錯誤之處和觀點不一,請留言探討,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