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府:太平天国的窖金之谜

洪秀全建天朝宫殿时,是倾“全国”所有,掠各地宝物于宫内,其他王府也都藏金。太平天国兵败南京之后,清朝政府曾下令追缴国库里的财宝,但曾国藩以“城内并 无贼库”的回复,否认了天王府存在财宝的推断。

天王府:太平天国的窖金之谜

近年来有一则新闻报道称,广东韶关始兴有个“曾氏银库‘’

当年曾国藩之弟曾 国荃率湘军主力进攻天京,掠夺来的太平天国财宝,有一部分就藏在了这里。这条新闻 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让早就众说纷纭的太平天国藏金之谜更是云遮雾绕。而曾是太平天国首都的南京(天京),天国藏金的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到底有没有留藏大量金银财宝?如确有秘密的藏金库,它又在哪儿?有没有被人挖掘出来?这一直都是众说纷纭、扑朔迷离的悬案 在太平天国创建之初,就颁布实施了“圣库”制度。这种制度规定,一般的太平军身上除了极少量的钱财之外,不能多带。凡是战斗当中缴获的所有钱财,全部要上缴到圣库。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由圣库统一配给,百姓若有藏金两或银5两以上的都要问斩。

天王府:太平天国的窖金之谜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更是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圣库”制度。作为供给全城居民和军队的“圣库”,其财物之多,可想而知。圣库制度使得太平天国的财富高度集中,为窖藏提供了可能。而洪秀全进入天京后便脱离了群众,避居深宫。如果没有其亲许,任何人都不能进入天王府,天王府是他唯信赖和感到安全的地方,如果要窖藏的话,最有可能就在天朝宫殿地下。

1864年,湘军进入天京后,烧杀抢掠,洗掠全城三天,可称得上是捞尽了地上浮财。因为民间一直流传太平天国非常富裕,“金银如海,百货充盈”,湘军们怀疑还有更多财宝窖藏在地下深处。为了查出太平天国究竟有没有藏宝,曾国荃严审李秀成,曾国藩也派幕僚讯问李秀成,其中有一条问:“城中窖内金银能指出数处否?”李秀成在自述里十分巧妙地作了委婉叙述,分别引出“国库无存银米”“家内无存金银”的结论,搪塞了曾国藩但是,曾国荃知道,天京城陷时,太平军的口号就是“弗留半片烂布与清妖享‘’。于是,曾国藩、曾国荃相信,天京一定很富有,城陷之 后,湘军到处掘窖,就连曾国藩在给朝廷的奏报里也公然提出“掘窖金‘’。

天王府:太平天国的窖金之谜

不过,曾国藩后来在对朝廷的奏折中却称:“伪宫贼馆,一炬成灰,并无所谓赋库 者,然克复老巢而全无货物,实出微臣意料之外,亦为罕见之事。”并说除了二方“伪玉玺”和一方“金印”,别无所获 然而,这并不能说明曾氏兄弟没有得到窖金,有的认为曾国潜在李秀成口供一毕。

左宗棠、沈葆桢也上奏弹劾曾国藩兄弟吞没财宝。《能静居士日记〉中说湘军“在 即处死,是杀人灭口。 伪天王府取出金银不资,即纵火烧屋以灭迹”。1866年5月19日的《上海新报》上记载 说,曾国藩的夫人由金陵回湖南,护送的船只有200多艘。有什么珍贵的东西需要这么另外,清人有笔记记载,洪秀全的窖金中有一个翡翠西瓜是圆明园中传出来的,上 多的船来护送呢?答案是可想而知的 有一裂缝,黑斑如子,红质如瓤,朗润鲜明,皆是浑然天成。这件宝贝后来居然在曾国荃手中!可见,天京之战曾氏兄弟获“益”匪浅啊!

天王府:太平天国的窖金之谜

湘军是否把所有的财宝都运走了?抑或根本没有发掘完?专家认为,当时曾家两兄 弟运金银时比较仓促,很有可能没运完,因为如果这笔财富过多,肯定会惊动清政府。所以他们暗度陈仓,取走其中一部分。而且,后来曾国藩再次来到天王府修缮,也没有深挖,天朝宫殿下或许还有窖藏。

南京当年天王府遗址,今西花园一角还隐约可以看出旧时面貌。南京解放时期,有人听说窖金的事,甚至将西花园中湖水放干,但却一无所获。天朝宫殿内的许多重要建筑,如金龙殿、暧阁、穿堂及左右附属建筑也没有被完全烧毁,至少旧址还在。

那么,窖金的下落究竟如何?如今,我们只能在历史的碎片以及民间的传说中窥探到一些蛛丝马迹,却始终无法得到令人信服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