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名却写得很好的3副对联,令人刮目相看,感受飞扬的文采

云南自古多风光,文人墨客也在云南留下了众多文采飞扬的好对联。可能有的朋友在云南旅游的时候,匆匆忙忙,无暇细品对联。但是空暇的时候,细品这些对联,却能让我们对山川之美更有会心。

我是真游泳的猫,记得关注我,一起来欣赏不出名却写得很好的3副对联,这些对联令人刮目相看,感受飞扬的文采,感受云南之美。

第1副,大理苍山中和索道中和寺对联:巍巍十九峰前,蒙颠段蹶,依旧河山。最难忘郑回残碑,阿南烈炬,状元写韵,侍御游踪。世变几兴亡,往事都随流水去;遥遥百二里内,关锁塔标,无边风月。况更有苍山积雪,洱海奔涛,玉带晴云,金梭烟岛。楼高一眺览,此身疑在画图中。

不出名却写得很好的3副对联,令人刮目相看,感受飞扬的文采

中和寺因位于苍山中和峰而得名,庙宇建在中和峰半山腰上,是大理著名的道教寺观之一。而这个长对联突出了苍山洱海之美,也回顾了大理的历史,令人感受到飞扬的文采。

“巍巍十九峰”,对联开篇就将苍山的挺拔形象呈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感受到苍山千年的气韵,不管当年物是人非,依然河山秀丽。“蒙颠”,指的是唐代贞观时期,奴逻在建立的大蒙政权遭灭亡。“段蹶”,指的是五代时段思平建立的大理国遭灭亡。

尽管这些历史上的辉煌都成了往事,但是大理依然留有众多精彩的瞬间,留下了众多魅美丽的传说和典故。“郑回残碑”,指的是郑回奉南诏王之命撰写的《南诏德化碑》。“阿南烈炬”,指的是云南火把节起源的版本之一,汉代元封年间,征南大将郭世忠杀死部落酋长并欲娶其妻阿南,阿南不从,自焚而死。

“状元写韵”,指的是明朝状元杨慎被贬官到云南,曾经在大理感通寺居住,写下了《转注古音略》,而大理诗人李元阳特题“写韵楼”匾于寺楼。“侍御游踪”,指的是李元阳曾经官封监察御史,在家乡大理留下了众多诗篇。

下联则是高楼远眺,抒发对大理秀丽河山的赞美之情。“遥遥百二里”,用词精妙,给人展现了开阔的空间,为后续的无限风月做了一个好铺垫。而“苍山积雪,洱海奔涛,玉带晴云,金梭烟岛”罗列了大理的美好风光,层层叠叠,直接让读者目不暇接,感受着大理那种深入人心的魅力。对联用一句“此身疑在画图中”总结全对联,可谓恰到好处,让人回味无穷。

不出名却写得很好的3副对联,令人刮目相看,感受飞扬的文采

第2副,昆明大观楼对联: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

说起昆明大观楼,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而这副对联其实也颇为精妙,虽然只有14个字,内容主题却与180个字的大观楼长联差可媲美。上联抒怀,说是千秋怀抱,既缅怀古人,又带有眼前观看大观楼风景的感受。下联写景,气势磅礴,用万里云山的阔大来突出大观楼的“蔚为大观”,足见大观楼风景的美妙,让人感怀无限。

据说这个对联乃是同治年间云南提督马如龙撰写,但其实并非是马如龙的原创。因为这个对联其实是从清代诗人宋湘诗集中摘录而出。所以人们知道真相后,把马如龙剽窃这件事作为笑谈。这段隐藏在对联背后的轶事,也可为大观楼增添了不少魅力。

不出名却写得很好的3副对联,令人刮目相看,感受飞扬的文采

第3副,石屏秀山对联:游世界三千,只爱此空山风月,古寺烟霞,听澈梵钟声声入耳;览营盘十二,问谁将绿雨桑麻,黄云稼穑,写来诗卷字字关心。

石屏秀山,位于红河州石屏县城西,是滇南的名山胜地之一。而这个对联的作者是晚清才子袁嘉谟。袁嘉谟是石屏人,顺便提一下,他的哥哥袁嘉谷乃是光绪年间“经济特科”状元,乃是云南历史上少有的状元。

我们都知道云南佛家文化昌盛,所以秀山上也有许多佛家寺庙,所以上联主要写的是秀山上的古寺钟声,认为秀山具有良好的佛家文化氛围,足以让人放空心扉。而下联主要写的是秀山的风景,桑麻遍地,庄稼丰盛,这样的青山绿水加美丽的农田景象,足以让人忘却红尘烦恼,感受清净的心态。整个对联用词清丽,蕴藏袁嘉谟对秀山的欢喜之情,令人刮目相看。

不出名却写得很好的3副对联,令人刮目相看,感受飞扬的文采

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景点的好对联呢?你们自己有没有写过风景对联呢?欢迎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