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就燃的宜賓燃面,這幹香,連重慶小面也甘拜下風

2015年的冬天,我從成都第一次來到重慶,朋友住在山城巷,我便從重慶北站趕到七星崗。

那是一個晚上,重慶落著小雨,七星崗的小巷子陰溼詭異,黑燈瞎火,他輕快地走在30度的斜坡上,我跟在後面,艱難地拖著自己的大輪箱。

我對重慶的第一印象很壞:火車站的設計令人窒息,下了重慶北還得出站走到龍頭寺,去哪兒都得爬坡上坎,拖著行李箱的人一定明白這種一看到樓梯就害怕的心理。

我又累又餓,朋友便提議停下來吃點東西,就近找了一家不起眼的蒼蠅館子,說是要帶我吃麵。我心有慍怒,暗想:我大老遠跑來重慶,第一頓就帶我吃麵?

一點就燃的宜賓燃面,這幹香,連重慶小面也甘拜下風

但是當那碗重慶小面端上來之後,我所有的疲勞和煩悶就都被驅散了。

碗雜麵也太好吃了……我從出生到現在,還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面。我在當下便明白了成都著名散打評書藝術家,李伯清老師為什麼盛讚重慶:

一點就燃的宜賓燃面,這幹香,連重慶小面也甘拜下風

小面的美味挽救了多少遊客對重慶市的壞印象啊!在回程時,我不出意料地像所有初次來渝的乘客一樣,在重慶北站北廣場和南廣場之間迷路誤車。但就是因為那碗豌雜小面,這麼多年來,我始終很喜歡重慶。

一點就燃的宜賓燃面,這幹香,連重慶小面也甘拜下風

回到成都,我又吃過許許多多的面,不過正如李伯清老師所說,成都的面比不上重慶的面好吃,我這張嘴已經被重慶小面吃刁,成都麵館的烹飪手藝,已經無法讓我滿足了。

一點就燃的宜賓燃面,這幹香,連重慶小面也甘拜下風

胖妹小面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直到某天我在街頭吃了一碗宜賓燃面,大為感動:原來四川也有打得過重慶小面的美味麵條!

一點就燃的宜賓燃面,這幹香,連重慶小面也甘拜下風

網友盛讚宜賓燃面

宜賓燃面又叫敘府燃面,燃面的燃,不是指製作工藝,而是指麵條無水油大,遇火就燃。傳聞在燈草匱乏的年代,有家庭將燃面燃起,充作照明。雖說沒有湯水,宜賓燃面卻不容易旱,一碗端上來,麵條看上去是非常鬆散的。

一點就燃的宜賓燃面,這幹香,連重慶小面也甘拜下風

香蔥,山奈、酸豇豆;碎米芽菜、豬肉糜、花生;淋上紅油的鹼水面散發出暖融融的幹香味(雖然小面也有幹熘做法,但卻少了些幹香),吃進嘴裡則麻辣鮮香,芝麻、蒜瓣與花生碎帶來了絕妙的顆粒感,吃一口面,脆香的佐料就在牙齒間咯吱咯吱地響。

一點就燃的宜賓燃面,這幹香,連重慶小面也甘拜下風

宜賓燃面與重慶小面有許多相似之處,與小面一樣,宜賓燃面所用面為鹼水面,所以不像北方面條那樣軟滑,但由於其含水量低、不易煮塌,口感極勁;再者,宜賓燃面與重慶小面都以豐富的佐料著稱,吃的不是拉麵的筋道,而是種鮮香麻辣。

一點就燃的宜賓燃面,這幹香,連重慶小面也甘拜下風

第三,就像軟趴趴的黃豌豆能給小面增香添色,碎米芽菜對一碗宜賓燃面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芽菜是醬醃菜,是以芥菜的嫩莖經晾曬後製成的,鹹中帶點甜,有脆、嫩、鮮的特點。

就像重慶小面指的是素小面,宜賓燃面一般也指素燃面。我喜歡吃葷燃面,曾吃過一師傅炒出的肉末帶點焦脆幹香,那感覺真是“不擺了”。

一點就燃的宜賓燃面,這幹香,連重慶小面也甘拜下風

除此之外,宜賓燃面與重慶小面還有一尷尬的相似——即離開本地,品質就無法把控,容易搞得神形俱損。最近在重慶嘴饞,遍街尋找燃麵館子,在大坪吃了一家,卻只是乏善可陳。唉!假如你知道重慶好吃的燃麵館子,務必要告訴我們。

一點就燃的宜賓燃面,這幹香,連重慶小面也甘拜下風

吃慣了小面的重慶人,要不要換個口味,嚐嚐四川最強麵條,宜賓燃面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