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1號線的經典“扛把子”小面,夫妻不做生意都要去吃

在河北的一個小縣城中,開面館多年的曹冬梅和老公鍾先生是街坊四鄰還有老顧客們口中的勤快人。

隱藏在1號線的經典“扛把子”小面,夫妻不做生意都要去吃


從年輕的時候開飯館做炒菜,到經營以拉麵、刀削麵系列為主的麵館,夫妻倆一直以熱忱、誠信、虛心的態度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連“轉業不轉行”開面館,也是來自於一位食客的建議。


隱藏在1號線的經典“扛把子”小面,夫妻不做生意都要去吃


不僅如此,兩人還緊跟潮流,玩微信、刷抖音,得以瞭解到刷屏般存在的“網紅城市”以及各種網紅美食,於是“重慶”、“小面”這兩個關鍵詞帶著曹冬梅夫婦開啟了一段新的旅途。

隱藏在1號線的經典“扛把子”小面,夫妻不做生意都要去吃

打卡網紅城市,邂逅真正的重慶小面

好不容易趁著閒暇的一段時間,曹冬梅向老公建議去網紅聖地重慶旅遊。來到這座全國最火的“網紅城市”,在遊覽每一個網紅景點的時候,兩人都發現此附近必有小麵館,生意更是門庭若市,重慶小面的身影真是無處不在!

隱藏在1號線的經典“扛把子”小面,夫妻不做生意都要去吃


是什麼讓這一碗小面隨處可見?還能火爆全國?曹冬梅自信自己做出的拉麵、刀削麵在當地也算是色香味俱佳。

帶著一種“取經”的心態,她攛掇著老公來到一處小店中坐下,點了二兩紅油小面,第一次吃到小面的感覺,用曹冬梅自己的話就是“被驚豔到了”。向來不大能吃辣的她,楞是連麵湯喝得都沒有剩下。

隱藏在1號線的經典“扛把子”小面,夫妻不做生意都要去吃

迷上重慶小面便學習 手機搜出“好學校”

“重慶小面果然名不虛傳!”光是感嘆不濟事,曹冬梅腦中閃現出了“學到手、帶回去”的念頭。“哪裡有這樣一個渠道,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讓我們學會小面技巧,最好在休假期結束前。”因為時間吃緊,兩人又希望能夠學得紮實牢靠,這個聽起來挺矛盾的要求讓他們自己也非常糾結。

隱藏在1號線的經典“扛把子”小面,夫妻不做生意都要去吃


於是,曹冬梅在手機上輸入“重慶小面學校培訓”,巴蜀職業培訓學校的出現讓夫妻二人感覺到了“速成學習”的希望。通過撥打電話諮詢和專程走訪,他們得知學校最新的小面培訓班已經開課並趕上了報名截止時間。

授課老師根據他們的時間節點以及實際情況特意作了針對個人需要的專項方案,在集體教學結束後的單獨實操環節,老師會對學員們進行一對一輔導,讓每個學員都能夠掌握得更好、更牢。本就具備良好基礎的夫妻倆,用最短的時間,不單沒有“掉隊”,還將重慶小面的味道調製得越來越“對路子”。

隱藏在1號線的經典“扛把子”小面,夫妻不做生意都要去吃

攜“經”回家 將網紅小面做成“特色分號”


結業的日子來臨,帶著這次旅遊最大的收穫——重慶小面的“真經”,曹冬梅和老公登上了回家的飛機。在候機站的大屏幕上,正好播放《舌尖上的中國》,講到重慶的火鍋、小面衍生出的飲食文化,更加堅定了他們將重慶小面搬進自己的麵館,拓展經營口味,讓大家體驗正宗的“重慶味道”。

隱藏在1號線的經典“扛把子”小面,夫妻不做生意都要去吃


說做就做,麵館裡“重慶小面”的價目牌一經掛出,便引得新老顧客們競相點嘗。有一些專好“重口辣”的年輕顧客們對此讚不絕口,說這才是重慶小面的味道。

也有一些顧客似乎適應不了麻辣味,曹冬梅便建議他們嚐嚐“少紅微辣”或“微辣乾餾”。見小小一碗小面卻能調和各種口味不同的顧客,曹冬梅深為它的魅力和功能性所折服。街面上也將這個重慶小面“特色分號”的名頭傳開了。

隱藏在1號線的經典“扛把子”小面,夫妻不做生意都要去吃


如今,夫妻倆的麵店生意越來越好,還在美團上線了。每天早上,不少顧客會為一碗小面等上十多二十分鐘沒有怨言,等候取餐的“外賣騎手”們也常常在不大的店門口列號排隊,有的騎手甚至會往返多次。價值6元的小面,每天為他們創收了好幾千元。一個月算下來也是筆可觀的收入~

隱藏在1號線的經典“扛把子”小面,夫妻不做生意都要去吃


當顧客問到為何賣一碗重慶小面會讓生意如此火爆的原因時,曹冬梅給出了“對重慶小面味道固執恪守”的回答,在她看來如果“因地因人而改善,便不是真正的重慶小面,也必將失去其競爭優勢。”

隱藏在1號線的經典“扛把子”小面,夫妻不做生意都要去吃


2019新年伊始,夫妻倆在微信朋友圈中說出了自己今年的希望——再開一家專營重慶小面並搭配重慶特色小吃的店;並打算再次踏上山城土地,用親手調製的重慶小面向當初關心、幫助他們的重慶朋友們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