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諸葛亮的“隆中對”有錯誤,註定了劉備最後的覆亡?

曹政情


這個問題是胡說八道了。諸葛亮的隆中對,是中國歷史上最出色的戰略之一,給劉備集團指出一個發展方向。說隆中對導致劉備的覆亡,更是牛頭不對馬嘴。

第一,隆中對是諸葛亮初見劉備時提出的戰略

劉備三顧茅廬,感動了諸葛亮。後來諸葛亮這樣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當時劉備對前途十分迷惘,看不清方向,他對諸葛亮說:“漢室完蛋了,奸臣用命,我自不量力,想伸張正義於天下,只是智謀淺短,直至今日仍屢遭挫折。可是我的志向還在,先生有什麼計謀呢?”

諸葛亮回答道:“如今曹操已擁有百萬雄兵,挾天子而令諸侯,實在不可與之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從孫堅、孫策算起,已有三代,有長江之險,民從歸附,且能招攬賢才,可與之結盟而不可圖謀其地。荊州處要衝之地,北據漢水、沔水,南抵南海郡,東連吳、會之地,西通巴、蜀,正是所謂的兵家必爭之地,而荊州牧劉表卻不能善加利用,這大概是老天爺要送給將軍您吧。西南的益州,四周地形險峻,其中沃野千里,乃是天府之國。據守益州的劉璋是個昏弱之人,北方又有張魯威脅,雖然民殷國富卻不懂得珍惜,大家都盼望能有一位明君到來。將軍您是帝室後裔,信義著稱於海內,若能據有荊州、益州,控險扼要,撫定戎人、越人,結好孫權,內修政治,外觀時變,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第二,隆中對提出的戰略,高明在哪裡?

隆中對解答了劉備一個大問題:割據政權能否存活?要往哪兒發展?

諸葛亮分析了天下大勢,北方已是曹操的地盤,不可與之爭鋒。東部孫權的政權基礎紮實,不可謀圖,但是可與之結盟對付曹操。那麼要往哪發展呢?首先就是要據有荊州。言下之意,是伺機從劉表手中奪取荊州,而後軍閥勢力薄弱的益州發展。以荊州、益州為基地,同孫權結盟,共同對抗曹操。

很顯然,這個戰略定下了日後三分天下的雛形。諸葛亮指出發展的方向就是荊州與益州,與曹、孫成三足鼎立之勢。

在此之前,我們看劉備的發展軌跡,基本上是無頭蒼蠅,亂飛亂撞。一會兒投靠公孫瓚,一會兒投靠陶謙,一會投靠曹操,一會投靠袁紹,最後投靠了劉表。雖有雄心壯志,奈何目標太模糊,方向不清晰,以致於一事無成。而諸葛亮的隆中對,撥雲見日,讓劉備看到了光明的前途。

第三,劉備在夷陵的失敗,是隆中對惹的禍嗎?

劉備集團的發展,確實是以“隆中對”的戰略為基礎,但是有一點與諸葛亮的預設是不同的。

諸葛亮提出隆中對戰略時,曹操、孫權都還未染指荊州。但是後來荊州的形勢鉅變,先是劉表去世,曹操大舉進攻荊州。劉備與孫權聯合,在赤壁之戰中大破曹操,荊州的形勢變得錯綜複雜:曹操、孫權與劉備各佔得荊州一部分土地。後來,孫權與劉備在荊州的所有權問題上,更是勢同水火。最終孫權偷襲荊州,殺關羽;而劉備為奪回荊州,傾巢而出攻吳,以致於在夷陵大敗。至此,諸葛亮隆中對裡提出的據荊、益二州之地的戰略,未能完全實現。

那麼,把劉備的失敗歸於隆中對之戰略對嗎?很顯然是不對的。任何一種戰略的提出,都是針對當下時局而言的,沒有哪種戰略是一成不變的。對於劉備攻打孫權的做法,連諸葛亮都是持反對意見。歷史上任何偉大的戰略方案,都是有時效性的,把劉備的失敗歸因於隆中對,這是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


君山話史


"隆中對"的主要錯誤就是隻分析了局勢與地理,最大的缺失就是聚集人材方面的策略,三國中蜀國的治國人才是最單薄的,一個諸葛亮即使能耐再大怎麼能面面俱到,曹操手下戰將千員,謀士如雲,孫權手下也是人才濟濟,唯有劉備的手下人才曲指可數,文是諸葛的一言堂,武是關張的剛愎自用,又怎能不敗呢?

在所有的對三國的評論中,人們對諸葛亮象神一樣的崇拜,對劉關張也是稱頌有加,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菅造的人氣小圈子,並不是一個治國安邦的精英團隊,關張之後無強將,諸葛之後無謀臣,蜀中無大將 廖化作先鋒。

隆中對實際上是諸葛亮的人生藍圖,別人都是被他利用的人,不過他也終究未能如願完成自己的克己服禮,興滅國、繼絕世的偉大夢想,真是可悲可嘆!





泰山124453211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諸葛亮的隆中對在歷史上可以稱得上是很完美的計劃,而正是因為它太完美,所以才難實現。

而隆中對的先天不足,註定蜀漢不能成功。那就是荊州。

隆中對的計劃方案要點是:曹操先在北方的勢力比較大,而且挾天子以令諸侯,我們現在不能惹他,也惹不起;

孫權在江東經過三代的發展,民心歸順,人才很多也不能得罪,只能先合作。

那麼問題來了,這也惹不得,那也得罪不起,該怎麼辦呢?

向自己人先下手。

荊州的劉表和益州的劉璋,這二人是頭腦簡單,四肢也不發達的昏庸無能之人,這兩個人可以動。

而且憑藉你劉備的智商完全可以騙的他們團團轉,在說你劉備和他們是同宗同族,有親戚關係,這就更好操作了。

然後有了根據地,後面的事情就好辦了,先慢慢發展。

“一旦天下有變”,便兵分兩路,進取中原,“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劉備則“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平定天下。

從赤壁之戰以後劉備看是崛起,盡收荊州,益州與囊中,完全在諸葛亮的計劃之內。

但是你要聯合孫權的計劃就泡湯了,因為荊州這個地方是關係東吳的命脈所在,孫權是不會讓你劉備得到的。

那麼現在荊州在你劉備手裡了,這就好像在孫權的心頭紮了根刺,明面上在合作,其實已經貌合神離了。

孫權一直在圖謀怎樣拿回荊州。

在劉備與曹操交戰之時,孫權讓劉備後院起火,派人奪取了荊州,還殺了劉備的結拜兄弟關羽。

諸葛亮的隆中對計劃到這就失敗一半了。

本來就算丟了荊州,劉備依然可以復興漢室。

但是關羽死了,劉備不聽諸葛亮勸阻,急於報仇,調動大部分的兵力攻打東吳,還不帶諸葛亮。

夷陵之戰大敗之後,一蹶不振,只能白帝城託孤。諸葛亮計劃失敗。

他沒能阻止劉備報仇,他也阻止不了。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周祥完美的計劃,等到你去實施的時候,可能事情和你做的計劃已經不一樣了。有了新的變化,你必須改變你原來的計劃隨機應變,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計劃趕不上變化,也許諸葛亮就輸在了變化上。


江水趣談


隆中對的的確確為迷茫的劉備指出了明確的奮鬥目標。而未出茅廬的諸葛亮能夠有如此宏偉藍圖也的的確確值得後人敬仰。

但是仔細來說,隆中對有很大缺陷尤其是對後期作戰來說更是如此。

第一,主觀性太強了。隆中對過於強調結交東吳,北伐依靠天下形勢,待天下有變。但是這些都是外在原因。如果和孫權關係不好,如果天下無變又該怎麼辦。

後來孫權與曹操合謀偷襲荊州,殺死關羽。就是最好的寫照。

第二,就是兩路進軍主次不分。益州的經濟註定只能自保。荊州沃野千里卻是四面受敵,怎麼可能全力北伐呢親。

後來關羽北伐就是有去無回。而諸葛亮北伐也是因為山川阻隔難以運糧而被迫撤兵。

第三,就是得荊州和外結孫權有矛盾。東吳依靠水兵來保家衛國。所以佔據長江上游對東吳特別重要。孫權北伐合肥不力,更是對荊州朝思暮想,以至於吳蜀翻臉。

後來孫權看見劉備得二川,關羽水淹七軍而畏懼。怕西蜀強大,所以偷襲荊州搶奪長江流域。

綜上所述,諸葛亮的隆中對為劉備指名方向,但是無奈形勢瞬息萬變。不可能盡善盡美。所以蜀漢雖然成就大業,卻也註定了難以統一。諸葛亮北伐也只不過苟延殘喘罷了。


亂神虎


歷史上有三位智者指出諸葛最得意的《隆中對》大錯。他們的時代差不多都相隔800年,其中一位是諸葛同事且齊名者,一位是宋代大文豪,一位是當代偉人-集政治、戰略、軍事之大成者,更有卓見,直指《隆中對》要害:致蜀漢敗亡!



讀三國演義,從頭至尾感覺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幫劉備定下了隆中對的戰略,輔佐劉備奪取了荊州、益州和漢中,其中佔據荊州是諸葛亮的聯吳抗曹計謀下的產物,漢中則是法正奇謀的勝利成果,一步步幫助劉備壯大了自己的地盤,建立了蜀國,跟魏國、吳國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勢。由此,諸葛亮成為未卜先知、足智多謀的大戰略家,被世人津津樂道。

《隆中對》是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時向其提出的興復漢室、謀取天下的戰略策劃書,在歷史上備受讚揚,認為是決定三國鼎立的最佳之策。而劉備正是根據諸葛亮的這一戰略構想,佔荊州、奪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形成三國鼎足格局。

歷來史家大都對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的戰略思路讚譽有加,但是有三位智者看出了其中的問題,其中最大敗筆在於佔荊州。劉備因佔荊州而與孫權交惡,最終失去荊州,一敗塗地,走向衰落。所謂成也《隆中對》,敗也《隆中對》!



第一位看出《隆中對》之錯的是龐統。龐統是諸葛同時代的人物,在諸葛沒有出山輔佐劉備之前,被稱為水鏡先生的名士司馬徽列為“南州名士之首”,其早期的名氣甚至超過了孔明。水鏡先生還有一句話:“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可見龐統才智了得。龐統成為劉備手下的謀士後,用連環計火燒赤壁而打敗曹操,奠定了聯吳抗魏的格局。襲取益州是《隆中對》戰略的關鍵,是龐統提出了“逆取順守”的思路,才幫助劉備堅定了攻打劉璋的決心,奪取了益州。而且,龐統輔佐劉備很快打下西川北部大片領土,直逼成都的咽喉雒城。可惜,龐統英年早逝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國演義》中,作者借用“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巧借東風”、“華容道”等故事情節,將諸葛亮描繪成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而實際上,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應該非龐統、周瑜莫屬。

就是這位與諸葛齊名的鳳雛,指出了《隆中對》中的錯誤。當時,龐統在給劉備分析局勢時勸其放棄荊州而入川,奪取益州。據九州春秋中記載,龐統對劉備說,荊州久經戰火摧殘幾近荒廢,經濟破壞的很嚴重,人口也都向外流失,而且這個地方戰略位置很尷尬,北有曹操、南有孫權,時刻面臨著兩面夾擊的威脅,想要在此地圖謀大事實屬不易,所以才屢次勸說劉備拿下益州來取代荊州作為大本營。

歷史的年輪證實了龐統的這一判斷非常有先見之明,其戰略眼光高過諸葛。諸葛《隆中對》過於看重荊州,將荊州作為三分天下的一個關鍵策略。按照諸葛的策劃,就是先佔據荊州,以荊州為根據地,向外發展,將荊州作為了重要的戰略要地。但是諸葛犯了兩個錯誤:一者,荊州是劉(備)孫(權)結盟協議下的東吳地盤,劉備如果想要和東吳結盟,共抗曹操,就不能去佔領盟友的地盤。諸葛犯了戰略之大忌!忽視了孫權對於此地的重視和奪回荊州的決心。諸葛亮計劃的聯吳抗曹,卻去佔領本屬於東吳的荊州,既要孫權給熊掌,又要從孫權手裡奪魚,且不笑話!劉備佔荊州是從孫權嘴裡“奪魚”,對於孫權來說是奇恥大辱,且有不報復、不回擊之理?!事情的結果也證實了諸葛的確有點兒異想天開。

二者,荊州處於四戰之地,易攻難守。且夾在孫權與曹操之間,受到兩面夾攻之威脅。劉備的實力本就不是很強,再用重大兵力守衛此處實不可取。事實也是這樣,最後孫吳突襲荊州,關公走麥城,夷陵之敗,張飛被殺,劉備病死。至此,蜀吳連盟崩塌,蜀漢衰敗之像顯現,最終諸葛不得不走上北伐的道路。



第二個看出《隆中對》錯誤的是蘇洵。蘇洵是蘇軾、蘇轍的父親,父子並稱為三蘇,都是著名的大文豪。蘇洵軍事研究頗有成就,他的《六國論》就是一篇傳世之作。《六國論》一開篇就直奔主題:“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切中六國滅亡的要害。即六國不是因為他們武器不鋒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於用土地來賄賂秦國。拿土地賄賂秦國猶如抱薪救火,致使事態更加嚴重,結果導致滅亡。而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失掉了強有力的外援,不能獨自保全。所以說:弊病在於賄賂秦國。

就是這位蘇洵《權書·項籍》中評說諸葛亮也是一陣見血:“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蘇洵認為,諸葛亮只以關羽守荊州而以主力到西蜀建立根據地,很難實現兩頭兼顧的目的。孔明以為有高山險隘相阻,就可以免於滅亡,而實際上西蜀之險,守不可出,出不可繼,保證安然偏於一隅都很困難,以此為根據地圖取中原就更不可能了。蘇洵還形象地舉了一個例子:要成為富人,必須佔據四通五達之都,收取天下之利。而賺到一點小利,就藏在家裡,天天守著,是求不失,不是求富,要是來了大盜,又怎麼知道真的不會失去呢?(《古文辭類纂》收錄的蘇洵的《權書·項籍》)

蘇洵清楚地看出諸葛“千里分兵”的錯誤。蜀地“守不可出,出不可繼“,蜀漢主力屯集西蜀,只以關公少量兵力守荊州,千里之遙分兵兩處,”高山險隘相阻“卻成為致命弱點,兩頭難以兼顧。諸葛聰明一世,卻在如此事關全局的大事上則糊塗了。



第三位指出《隆中對》犯戰略性錯誤的是大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毛澤東。

毛澤東是贊成《隆中對》確定“東聯孫吳,北拒曹操”的戰略方針的,認為抓住了當時的主要矛盾。正是在這一戰略方針指導下,通過赤壁之戰等多次戰役,劉備成就了一番政績,魏蜀吳三足鼎立局面形成。但是,毛澤東認為蜀漢的敗筆在於不能始終抓住主要矛盾。毛澤東1941年針對皖南事變評論《隆中對》,借用劉備伐吳戰敗身亡的典故教育全黨。他說:三國時期,蜀漢所據荊州失守,蜀軍進攻東吳,被東吳將領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打得大敗,其原因就在於劉備沒有區分和處理好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係。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所確定的戰略方針是“東聯孫吳,北拒曹操”。曹劉是主要矛盾,孫劉是次要矛盾。孫劉的矛盾是統一戰線內部的矛盾。

問題還是出在佔荊州這一戰略方針的錯誤。佔荊州是放棄主要矛盾而著眼於次要矛盾,結果激化了劉孫之間的矛盾,導致兩家反目為仇,“東聯孫吳“成紙上談兵。由於不能始終抓住主要矛盾,且用人不當、感情用事,鑄成大錯。劉備派關羽鎮守荊州,但關羽剛愎自用,與東吳交惡,結果敗走麥城,身首異處,成為蜀國衰敗的導火索;之後,劉備不聽勸諫,感情用事,出兵伐吳,顛倒了矛盾的主次,破壞了孫劉聯盟,結果兵敗彝陵。

毛澤東以劉備兵敗東吳為例,就是告誡全黨要分清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統一認識,避免因皖南事變“導致國共合作全面破裂”,從而避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分裂。

毛澤東更指出《隆中對》中“一分為二”、“一分為三”分兵把守的戰略錯誤,最終釀成蜀國滅亡。

毛澤東在讀蘇洵《權書·項籍》中有關評說諸葛亮“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一條時,寫下了精彩的批語:“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毛澤東的評價更直指要害。毛澤東之所以說諸葛亮“其始誤於隆中對”,是因為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到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乍一看,荊州、益州兩路出擊是一個頗有誘惑性的方案。但是不然!荊州離益州千里之遙,兩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讓劉備軍團更加失去兵力上的優勢。“隆中對”實施的結果便是,關羽所鎮守的荊州被孫權軍團偷襲得手,而且關羽父子也命喪孫權手中。可以說,蜀漢衰亡的禍根在於“隆中對”。

毛澤東所說“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是指按照《隆中對》的部署,劉備“跨有荊、益”之後,將面臨這樣的形勢:既要派兵守衛荊州門戶,又要費力經營川蜀;“一旦天下有變”,還要兵分兩路,進取中原,“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劉備則“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更為不利的是,荊、益兩州相距千里,更有“難於上青天”的蜀道相隔,在當時的通訊條件下,兩路兵力很難相互呼應,協同作戰。本不是兵強馬壯的蜀漢,由於分兵而受南北兩面牽制:北方與曹魏久久處於膠著狀態,大部分兵力被困於與曹魏的對峙與拉鋸戰中;南方雖結盟於孫吳,但孫吳對蜀國虎視眈眈,加上有個“借荊州”的樑子,兵力上受孫吳牽制。最終也是孫吳夜襲荊州,關公走麥城,導致蜀國衰敗。“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不敗則乖!

毛澤東所說“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指的是關羽之鎮守荊州、劉備之進攻東吳、諸葛亮之北伐中原。蜀漢“二分兵力”發展到後來,關羽鎮守荊州,守衛門戶;孔明留守成都,鞏固後方;劉備駐守白帝城,以應東、西之變,更是“三分兵力”矣。倘若實力足夠強大,客觀條件對自己足夠有利,則二分、三分兵力或當無妨。但實際上,從當時實力對比看,蜀國力量最為薄弱(漢末十三州,魏佔其九,吳、蜀各佔其二)。本就力量單薄而客觀條件又不允許,卻二分以至三分兵力。

諸葛亮《隆中對》犯了分兵作戰之大忌。這“三分兵力”依次展開,前兩次分兵都失敗得很慘,導致蜀漢元氣大傷,而諸葛亮的北伐本錢也便所剩無幾。所以,毛澤東嘆道: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從歷史上看,多頭分兵是諸葛亮一再犯的錯誤。兩次分兵慘敗後,蜀漢的總體實力弱於曹魏、甚至東吳,諸葛亮本應更加集中兵力。但是,他在北伐時再犯“三分兵力“錯誤,錯過戰略良機。《資治通鑑·卷七十一·魏紀三》記載:時因劉備去世,魏邊關多年無犯,關中及隴右地區兵力空虛,守備廢弛。這對於諸葛亮來說是一個天賜良機。諸葛亮本可以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率大軍直取長安一舉平定關中。但是,諸葛亮沒有采納大將魏延集中兵力攻取關中的建議,而是以趙雲、鄧芝為一部攻打箕谷,以馬謖、王平為一部攻打街亭,自率大軍駐足祁山,不能集中優勢兵力戰勝攻取,把本已相對強勢的蜀漢兵力進行分散,變強勢為弱勢,致使馬謖兵敗街亭。張合圍困馬謖之時,諸葛亮當北進街亭,策應馬謖,與張合展開決戰,戰勝張合。

毛澤東讀此評點道:“初戰亮宜自臨陣。”認為街亭之戰諸葛亮應大軍挺進,臨陣調度,不應分散兵力、委責於人。又在《魏紀四》就諸葛亮出師木門道殺張郃事,作了眉批:失街亭後,每出,亮必在軍。他認為,這是諸葛亮接受了教訓,所以街亭之敗,諸葛亮也是要負重要責任的。

毛澤東深諳中國古代兵法,從《隆中對》的戰略失誤中汲取教訓,堅定地把“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確定為重大的軍事原則,經常強調“一個拳頭打人”。兵法曰:“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能以眾而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說的是都是“集中優勢兵力戰勝敵方”的兵法。特別是己方處於劣勢時,更應該相對集中己方兵力,主動調動敵方致使敵方兵力相對分散,而後各個擊破,殲滅分散之敵。

在解放戰爭初期,面對數倍於解放軍的敵人,毛澤東指出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的作戰方法,不但必須應用於戰役的部署方面,而且必須應用於戰術的部署方面。提出在戰役的部署方面,當著敵人分幾路向我軍前進的時候,我軍必須集中絕對優勢的兵力,即集中六倍、或五倍、或四倍於敵的兵力、至少也要有三倍於敵的兵力,於適當時機,首先圍殲擊敵軍的一部,而且是敵軍諸旅中較弱的,或者是較少援助,或者是其駐地的地形和民情對我最為有利而對敵不利的。

毛澤東的這一軍事思想領導人民軍隊在中國革命戰爭實踐中導演了多次“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經典戰例。毛澤東對於《隆中對》在戰略上的失誤,當在深諳之中。


新華裔


回答:當年諸葛亮在南陽的臥龍崗上曾給劉定下的軍事戰略-隆中對,也是在之後的數千年以來都被世人稱之為經典之作,而且呢也是把劉前期政權迅速成長起來也是歸功到這裡。可是事實上呢,這一戰略一出來,也就意味著劉政權最終會覆滅的,這早已經註定了的。其中內容的前半部分也是對當時的形勢作了一個詳細的分析,也是明確的表明了當時各勢力的一些實力上的對比。其中對曹政權的描述是:曹軍當時的強盛情況,可是還是比較的缺乏對於曹政權的發展動向以及一些內在危機的認識。   而且因為當時的曹政權目標也是很明確,便就是要實現統一天下,所以不管是誰都必須要面臨著與他爭搶的局面。而當時關中的西涼軍則是曹的一大陰患,當時的馬家軍勢力也是相當的強盛,而劉也是在之後吞併荊州之後,並沒有和馬家軍聯合一起來敵對曹,所以最後呢也是導致關中力量都成為了曹的部下。還有就是呢,諸葛亮在提出孫佔據有著江東之地,不能奪取卻也是可以作為援計,並就緊接著的覺得荊州可取,則是又犯了一個更大的戰略錯誤。孫當時在長江下游的揚州等地,畢竟從一開始呢從孫就對荊州一直惦記著,其原因呢。則是要保證江東安全就必然要收取荊州來抵抗北方的入侵。所以說吳也是對荊州也是很想得到,那麼諸葛想要在佔據荊州的同時還要確保吳這個援兵,就變得有一些不合實際啦。之後雙方也是在荊州上互不相讓就可以看出,吳肯定是不會在荊州上妥協的,所以諸葛的荊州這一謀略也就在一開始就是為後來的呂蒙渡江,關將軍敗走奠定了基礎。其後半部分則是他對於未來的一些戰略部署,然而,他的部屬並不那麼全面。諸葛讓劉佔據著蜀地,可是卻恰恰是將這個新生強軍置於這一地,當然了其最後的後果也是可以想象的到。最後,諸葛亮制定的宏偉計劃是一旦天下有變,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這一打算看起來也是比較的合情合理的,可是其中的一些事卻是很難完成的。出荊州北上之軍直至河洛,則要在黃淮平原上面對曹的精銳騎兵,而自己的步兵、水軍最為擅長的關將軍的軍隊,如果是出了漢水的流域便就變的前進就很難了,甚至是還要面對吳的一系列威脅。

所以,隆中對只是諸葛亮個人的理想主義的構想,就算是在早期的時候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也是劉備政權帶來了不可挽回的失敗。


qsx525479


諸葛亮還未出山時在南陽臥龍崗給劉備制定了奪取天下大業的戰略——隆中對。

而隆中對的內容也成為了劉備的戰略目標一隻按著步驟再走,可以說劉備的成功崛起跟“隆中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隆中對也被稱為經典。但是隆中對也並不是完美的,既是諸葛亮對於天下的判斷還是有四處失誤之處,所以這也在開始就註定了劉備最終覆滅的結局。

第一處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這一點是諸葛亮針對曹操的行為作出的判斷,他認為此時此刻的曹操兵力強盛,朝中權力至上不能與他鬥爭這一點是對的,但是他卻忽略了曹操政權發展的動向與他自己集團內部危機的認識。當時曹操自己的目標是統一天下,所以天下的所有人都是自己必須要爭鋒的對象。在關中地區的西涼軍則對於曹操來說就是一個大患,當時的西涼軍屯兵在關攏地區,實力十分的強大,但是劉備在後來發展中竟沒有想到與之聯合來制衡曹操,導致最終他們歸屬了曹操,這便是諸葛亮的一大失誤處。

第二處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緩而不可圖也。”這裡諸葛亮對江東的東吳進行了一個分析,認為東吳只能是作為盟友而不可以去攻佔他,但是緊接著諸葛亮就提出需要佔領荊州地區,而荊州這個地方東吳早在孫堅時就開始有想法了,因為東吳需要荊州來自北方的入侵,因此荊州對於東吳來說十分的重要,從後面劉備從孫權手中借走荊州後,東吳幾次催人前來歸還就可以看出來,荊州對於他們來說的重要性。那麼這也為後來關羽敗走麥城埋下了伏筆,這便是諸葛亮的第二大失誤。

第三處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這是諸葛亮根據劉邦的經驗得出必須要在蜀地益州建立起自己的立足之地。但是諸葛亮卻忽視劉邦真正的立足之點並不是在益州,益州不過是他當初修整軍隊地方罷了,而諸葛亮卻要把這裡作為立足點以此來效仿漢高祖劉邦,可見這便是第三大失誤。

第四處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這是諸葛亮在隆中對最後的戰略對策,如果在完成了前面的內容那麼來看最後的謀劃看起來還是挺對的,但是如果細想一下就會發現卻是難以實施起來的。首先就是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反向出發,首先要面對就是在黃淮平原上曹操精銳的騎兵的攻擊;另一方從蜀地出發的軍隊則會面臨道路艱險,路途中糧草難以供給的問題,同樣存在很大的風險。這邊是第四大失誤。


綜上所述的來看,隆中對的內容存在很大的失誤,而其內容也是過於理想化,所以這也就註定了最後劉備集團的失敗。

<strong>


談談歷史中的那些事


首先必須指出,題主所問十分不妥!!!為什麼呢?很簡單,如果沒有諸葛亮在隆中對時提出的路線,方針,政策,如果不實施這一政策,劉備能有三分天下而成鼎足之勢嗎?眾人的回答是:根本不能!這就證明諸葛亮在隆中對時提出的路線方針基本是正確的!西蜀的滅亡在諸葛亮死後多少年,主要是後主無道,聽宦官黃皓之言,不理正事造成的,與諸葛亮隆中對定的方針沒有半毛錢的關係!〇〇雖然,諸葛亮的隆中對方針路線,對得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勢是正確的,但若論統一天下,隆中對提出的方針是有瑕疵的,存在著關鍵性的不足!具體是①,隆中對時亮說:…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誠如是,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這個方針對統一天下,是有缺欠的!理由是把荊州這個重要的奪取天下的戰略要地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卻把(運糧艱難)出兵秦川放在了主要位置!由於這種指導思想,致使荊州兵微將寡,加上關羽與東吳失和,加上劉備命關羽先出兵取樊城,造成吳魏聯合,腹背受敵,又犯了驕兵之錯丟了荊州。後來出兵秦川,大都因糧草不濟,無功而返。假如把荊州做為奪取天下的大本營,增兵添將,諸葛亮親統大兵北伐,而把出兵秦川放在次要位置,我想局面會大有改觀!②,諸葛亮並沒有作實地考察,只是主觀地認為,當年漢高祖劉邦就是從秦川,漢中出兵打敗項羽而得天下的,因而機械地效仿,也可能因當時交通不好,通訊不暢,諸葛亮對實情瞭解的少,產生了誤判!劉邦與項羽的主戰場並不在秦川,而是在成皋!現在的河南省滎陽縣西北,最終拿下成皋。也因另一路韓信統兵?已破魏,破趙,攻下三齊。佔領了楚的東方和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完成了對項羽的包圍。在這種形勢下才最後奪取了天下。③在實施隆中對方針時,諸葛亮過分地自信,沒全面分析敵強我弱形勢,犯了急躁病,違背了當初定的戰略方針。以致收穫甚微!當初的方針是:待天下有變!!!!!可諸葛亮並沒有借力而行,並沒有待天下(敵國)有變,而是主觀認為憑自己的文韜武略能統一天下?可司馬氏做到了這一點!為什麼魏代蜀,蜀很快滅亡?因晉主瞭解到姜維屯田實屬避禍,瞭解到後主聽黃皓之言不務正業,君臣不和,因此才發兵伐蜀。晉主出兵伐吳,是瞭解到吳主孫皓,殘暴不仁,亂殺無辜,朝綱不振,君臣失和,因而才出兵。晉伐蜀伐吳,都是待兩國有變才出兵的!因此收穫巨大!!而諸葛亮並沒有待天下有變就出兵,因而造成出兵未捷身先死的結局。〇結論:劉備能得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勢,這是實施隆中對方針政策的結果。對於奪取天下而言,隆中對以出兵秦川主,以出兵荊州為次的戰略方針,是關鍵性的失務。諸葛亮未待敵國有變而出兵討伐,是實施隆中對方針中的不智之舉!但並非是造成蜀國滅亡的原因!


張永科38


不知道你說的隆中對錯誤是誰提出的?諸葛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他提出的隆中三策,取荊州、益州 ,西和諸戎,南撫夷越

,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等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符合當時的情形。非常具有戰略意義。也許有人說政策有些太理想化,沒有過多考慮困難。個人認為,和許多人批評醫生做多餘檢查,而不是直接給結果是一樣的。因為是一切發生之後返回來去批駁的。可是隆中三策就是一個政治戰略路線,是很有意義的。可以說隆中三策前兩點都實現了,劉備坐擁天下多半江山稱帝。但是第三點並沒有成功,因為發生了許多的變故,主要在。

關羽失荊州,丟掉了軍事補給和前線陣地。這個在後期諸葛亮北伐就看的出來,由於沒有荊州富庶之地的後勤供應以及前沿陣地,使得七次北伐都不得不千里蜀道長途跋涉,糧草不足而宣告失敗。

夷陵之戰,劉備真的是要報仇還是為了避免長途跋涉的弊端想要取東吳之地,可能難以得知。但是改伐東吳,最後兩敗俱傷,獨留曹軍壯大。這一點與第三策是完全相背的。


厚朴蓮心



隆中對策是一篇基於戰略層面的規劃。諸葛亮制定該戰略計劃的時候,劉備還客居荊州、寄人籬下。所以,隆中對也屬於諸葛亮為劉備量身定製的創業篇。

我們在做一件事之前需要有一個計劃、一個大綱之類的,制定好之後在具體實施。但是在實施階段經常出現預期意外的情況,計劃趕不上變化。這時就是考驗實施者應變能力的時候了。隆中對就是如此,諸葛亮為劉備制定統一天下的戰略大綱後,劉備就開始具體實施。實施過程中出現了變數,劉備應變不好導致失敗。這能怪諸葛亮的計劃制定錯了嗎?

諸葛亮的隆中對從全局入手,對各個割據人物、當下形勢都進行了很到位的分析。畢竟全國形勢至此,留給劉備的機會並不多了。取荊州、益州也是當時劉備唯一的選擇。就算劉備跨有荊、益,實力依舊無法與曹魏和孫吳抗衡,所以諸葛亮才建議劉備在拿下荊、益二州後以內部發展為主,伺機而動。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界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秦川。

然而呢?作為集團二把手的關羽一點都沒有做到。

劉備這邊剛拿下漢中,進位漢中王,百姓、軍隊都還沒得到一絲休整,關羽這邊就急忙出兵了,而且還是在天下沒變的情況下單線出擊。至於結好東吳就更不存在了,關羽就沒正眼瞧過東吳那些人,即使和曹魏這邊都開打了,關羽都還敢截取東吳糧倉,還罵辱其使。

荊州丟失以後,劉備倒是緊遵隆中對策,堅持伐吳,奪回荊州以重拾戰略主動。劉備伐吳有軍事目的也有政治目的,站在劉備的角度來看,伐吳似乎也合情合理,但是從長遠計,劉備就錯了。此一時彼一時,劉備沒能做到因時而異、因勢而異。

結果,關羽一敗荊州、劉備二敗夷陵,兄弟交敗。最後丟給諸葛亮一個爛攤子,諸葛亮是費心費力,也只是勉勵維持而已了。




看看諸葛亮那絕望的眼神,諸葛亮表示:帶不動啊!

不過,對於諸葛亮的隆中對,末將覺得其中確實有一點漏洞。

那就是“坐擁荊州”和“結好東吳”。

諸葛亮是傑出的戰略家,他能夠為劉備設計和規劃戰略方向,同時他也應該瞭解東吳的戰略目標。諸葛亮應該意識得到荊州對於東吳的重要性。

荊州位於長江中上游,東吳無論是北上中原還是退保江東,都必須先拿下荊州。

劉備如何才能坐擁荊州的同時又能結好東吳?

孫權又會不會眼睜睜看著劉備做大做強而不作為?

面對東吳這個不穩定的盟友,諸葛亮卻沒有實際的考慮,只是一味的結好。所以在這個方面,末將覺得是蜀漢高層沒考慮到的。

茶餘飯後歷史小話題,如有更多見解,歡迎大家一起探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