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民吸烟是理性选择?原来被香烟欺骗了

文︱老佛@佛系戒烟。《戒烟这点事儿》专栏作者,戒烟三年的“前老烟枪”。宣传戒烟,推广戒烟方法,用亲身经历总结的经验和科学知识帮助更多朋友成功戒烟。关注老佛,回归健康生活!

原创文章,今日头条首发,转载请获授权!

烟民吸烟是理性选择?原来被香烟欺骗了

抽烟的朋友想必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老婆的责问:"吸烟不是有害健康嘛,你抽烟图个啥?烟自己买,病了自己花钱看,这不是花钱找罪受?还抽,呛死人了……"

问题来的气势汹汹淬不及防,资深老烟枪的回答更是简单干脆:抽烟的乐趣你们不懂。

你们不吸烟自然不知道,抽烟的好处可多着呢:放松减压、提神解乏啦,朋友拉近感情递根烟好办事啦,借用德云班主的话说:如果地上有钱没捡那就算丢,抽烟这么好的爱好你们没学会,亏大啦。

你满眼火气地瞅着我干啥?是不是看我抽烟挺爽,你也想试试?哎呦老婆别动手,你不吸烟就算了,可别再逼我戒烟了,这比要了我的亲命还难受呢。

烟民吸烟是理性选择?原来被香烟欺骗了

根据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人在做一项选择的时候,总是遵循趋利避害、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而吸烟作为烟民做出的一项选择,自然也要遵从这样的规律也不例外。

在不吸烟的人看来,吸烟有害健康,烟民选择吸烟毫无疑问是在慢性自杀,还是自愿型的自杀,这不是疯了吗?但是在烟民自己看来,又有各种各样的理由继续吸烟。那么吸烟这件事,到底是烟民们经过权衡利弊后的一个“理性选择”,还是随性而为的非理性决策呢?

烟民吸烟是理性选择?原来被香烟欺骗了

吸烟一时爽

其实短期来看,烟民们做出吸烟的选择,是有合理性在的。是的,也许在非烟民的眼里,吸烟这件事简直就是在慢性自杀,有何理性可言?但对烟民来说确实如此。

原因无他,烟瘾上来太难受了。

烟瘾就是尼古丁戒断反应,对于老烟民来说,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通过吸烟的方式来补充体内不断流失的尼古丁,不然就会出现焦虑、急躁以及精神紧张等一系列症状。

作为一个资深烟民,老佛对烟瘾是感同身受。吸烟十几年从未有一天中断,感冒发烧、鼻血流不停烟都没有停过;家里如果没有整包烟就开始焦虑,半夜三更开车出去几公里就为买包烟的事情也常有;真有买不到烟的时候?烟头、连茶叶都卷来抽过,黑历史,惨不忍睹……。间隔最长的大概就是在长途飞机了,害怕、焦虑,登机前连抽四五支,到最后抽到犯恶心感觉自己快要中毒了才算完。

烟民吸烟是理性选择?原来被香烟欺骗了

不仅如此,很多“额外”的理由也被烟民附加在了香烟之上,例如社交需要递根烟好办事啦、缓解压力啦等等。

假如烟民们心里有杆天平,天平的一端是对失去香烟的恐惧和抽支烟之后的满足感,天平的另一端则是为此付出的代价。对老烟民来说代价是什么?烟钱,这个简单,十几二十块钱而已;虚无缥缈的“有害健康”?是我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好像这件事离我还远着呢,也略过;伤害家人,我尽量躲着点就好……

在“微不足道的”代价面前以及随时折磨着自己的烟瘾面前,烟瘾极重的老烟民心里的天平自然向着“吸烟的好处”倾斜了。于是乎吸烟也就成了经过权衡后的理性选择,就跟1加1等于2一样自然简单。

烟民吸烟是理性选择?原来被香烟欺骗了


原来香烟是个大骗子

有朋友说老佛,既然吸烟是权衡利弊之后的理性选择,那么继续吸下去不就完了,还戒什么烟呢?事情当然并非如此,原因是烟民们对“吸烟成本”的估算出现了错误,产生了偏差。

吸烟的成本是什么?除了金钱,自然是身体健康,长期吸烟会给身体带来巨大伤害。

烟民吸烟是理性选择?原来被香烟欺骗了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全世界大量医学研究证明, 吸烟是导致包括肺癌、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之一,而由于肺癌导致死亡的病例中,高达 87%是由吸烟以及被动吸烟引起的。统计资料表明,男性烟民肺癌死亡率是非烟民的8-20倍,而烟民冠心病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3.5倍, 烟民中风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2-3.15倍。吸烟对妇女的危害更甚于男性, 吸烟可引起受孕困难、雌激素低下、骨质疏松及更年期提前, 还会影响孕妇体内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烟民吸烟是理性选择?原来被香烟欺骗了

▲2009 年不同年龄段烟草所致6 种疾病的DALY 损失百分比,数据:我国烟草所致疾病负研究

虽然由于体质、环境、个人状况的不同,并非每个烟民都会得癌症,但长期吸烟的烟民罹患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几乎是肯定的,这是吸烟需要付出的健康成本。

只是这个健康成本的支付方式,和我们想象的不同。

如果说吸一支烟马上让人生病致死,我想没有多少人吸烟了。但吸烟有害健康是以“秋后算账”的方式来实现的 - 吸烟短期并不会对健康造成致命伤害,但长期吸烟会产生重大影响。换句话说平日里让人觉察不到,一旦发病就会造成严重影响,直到发生我们无法承受的代价。

就好比有人借你100万块钱,平时根本无人过问,但多年之后就要一次性连本带利还清。没钱还?不好意思,破产清算 - 身体的"破产清算"当然就意味着重大疾病和死亡。

烟民吸烟是理性选择?原来被香烟欺骗了

特别是戒断症状的存在,烟民越来越害怕吸不到烟,对香烟的需求程度也越来越高,愿意为吸烟“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高,摆脱吸烟越来越困难。一方面是眼前烟瘾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是“虚无缥缈”的健康代价,吸烟对健康的巨大伤害就这样被大部分烟民所忽视了。

让吸烟越来越“得不偿失”

对大多数人来说,在面临疾病困扰的时候,才会认真考虑戒烟这件事。这也是戒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提升的重要原因 - 短期吸烟造成的健康伤害并不明显,而吸烟对健康的伤害在45岁之后大幅提升。

烟民吸烟是理性选择?原来被香烟欺骗了

除此之外,烟草控制公共政策也在促使人们戒烟。当前世界各国制定烟草控制策略,基本上是在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下进行的。mpower就是一系列经过充分验证有效的控制措施组合,主要包含了下面的六项具体措施:Monitor监测烟草使用; Protect保护人们免受吸烟危害; Offer提供戒烟帮助;Warn警示烟草危害; Enforce ban禁止烟草广告促销; Raise提高烟税。

烟民吸烟是理性选择?原来被香烟欺骗了

总起来说,mpower控烟策略也是在通过增加“吸烟成本”的方式,

让更多烟民感受到吸烟是件“得不偿失的亏本买卖”,增加短期决策中对吸烟成本的考量,从而退出吸烟的行列。这里的“吸烟成本”不仅仅是金钱,还包括健康代价、甚至是时间成本。例如:

烟民吸烟是理性选择?原来被香烟欺骗了

增加烟税、提高香烟的零售价格。这个手段主要是为了提高香烟的购买成本,这对低收入群体、青少年群体是相当有效的:香烟太贵了,花费这么多的钱过烟瘾是否真的有必要?不如戒烟算了。

公共场所禁烟,吸烟必须到特定的吸烟区。这个措施手段让烟民们吸烟“不那么方便”了、不能“说吸就吸”了,实际上是变相的增加烟民吸烟的时间成本。这种情况下就有不少烟民考虑戒烟了:吸个烟还要跑下楼,上上下下太麻烦了,还是戒了算了。

警示烟草危害的信息以及增加民众健康教育。这项措施则是在让烟民知晓他们为吸烟所付出的“健康成本”。

当然,控烟政策只是外因。作为一项对社会和人们健康危害巨大的健康问题,只有烟民不断通过各种方式自主自觉地意识到吸烟有害健康,不能到“债务到期”的时候才考虑戒烟,才能让烟民们从内心里产生戒烟的念头并认真执行,越来越多的烟民才能退出吸烟行列,走上健康之路。

参考文献:

1. 阮媛, 吴明. 基于成本收益的吸烟决策机制分析[J]. 中国卫生经济, 2017(9).

2. 李新宇, 曹柠梦, 陈海德, et al. 男性吸烟者吸烟利弊权衡及其与戒烟意向关系[J]. 中国公共卫生, 2018, v.34(05):24-26..

3. 陈浏. 关于吸烟的经济学解释:基于吸烟收益与成本角度[J]. 中国卫生经济, 2017, 36(11):84-86.

4. 宋超英, 夏芸. 吸烟成瘾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 青海社会科学, 2008(2):18-21.

5.mpower系列政策,世界卫生组织. https://www.who.int/tobacco/mpower/z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