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健康

怎樣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健康

要想讓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就要求您要掌握相關的如何維護健康的知識。首先就要知道是什麼導致我們得病的,也就是病因。如果知道病因了,我們就可以遠離病因,進而遠離疾病。

怎樣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健康

關於病因不清

幾年前我碰到一位母親,她到我們病理科給她16歲的孩子拿檢查結果。醫院裡的病理科是做診斷的,全院所有科室切下來的東西都要送到病理科做診斷,來最終確定是什麼病。工作性質有點像法院,如果診斷成癌,那就相當於是死刑,良性腫瘤——死緩,也有個別無罪釋放的。這位媽媽一看到診斷,眼淚就流出來了。她的16歲的孩子得的是鼻咽部的一個很惡的惡性腫瘤,就沒有活下來的希望。她來問我,這個病是怎麼得的。我看到這個診斷,這個孩子的年齡,再看到她的樣子,我也很難過,我最怕15歲~25歲年齡的人得不治之症,人生才剛剛起步,人世間的各種各樣的酸甜苦辣還沒有體驗到,沒有享受到,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還沒開就凋謝了,我覺得這是最殘酷的。當這位媽媽問我時,我無言以對,想安慰她又不知道怎麼說,只好說:“病因不清楚,不知道怎麼得的,認倒黴吧。”

在給醫科大學的學生上課時,我最喜歡講的部分就是病因部分。因為課本上對絕大多數疾病病因的描述都是四個字——病因不清,講起來很簡單。醫學發展到今天,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對病因的認識,為什麼有那麼多病是病因不清?這與醫學的發展模式有關。有一天,我跟一位我很尊敬的醫學前輩說我想寫一篇關於Ⅱ型糖尿病的文章,我說我覺得到目前為止,大家對糖尿病原因的認識是不準確的,我認為糖尿病的原因不在於胰腺和胰島素,而在於肝臟。這位前輩馬上說:“那你得做實驗,養大鼠,造模型證明。”我不做也知道,這個實驗的成功率不會高。為什麼呢?雖然社會上糖尿病的人數在不斷增多,但在人口比例中仍是少數。那大鼠糖尿病的發病率在鼠口比例中就更是微乎其微了。您想想,大鼠吃什麼,人吃什麼,要想讓大鼠患上真正的Ⅱ型糖尿病並不容易,每天得給大鼠吃高熱量、高脂肪、高糖、低蛋白、低纖維食物。

怎樣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健康

而這些傢伙發不發病還跟它們以前的營養狀況有關,事實上,大鼠平時每天的營養比我們人的均衡,即使每天給它們吃高糖、高脂肪、高熱量、低蛋白、低纖維的食物,因為它們底子好(也就是說,它們在胚胎期、在做實驗之前他們的肝臟一直很好,因為在大鼠餵養中,大鼠的營養一直是備受關注的),大鼠在出生前和出生後一直有一個好的肝臟,讓它們得糖尿病也很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大鼠的生命短,雖然理論上能讓它們100%得病,但事實上一定是還沒等發病就老死了。因此這個實驗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講到這裡您可能會問,全世界有那麼多人研究糖尿病,那他們是怎麼建立的模型?絕大多數的模型都是破壞胰島細胞,而這樣的模型根本不符合Ⅱ型糖尿病的發病機理,似乎比較符合Ⅰ型糖尿病的發病機理,但卻得出對Ⅱ型糖尿病的研究結果,這樣的研究從起點上就是不恰當的。關於糖尿病人的病因分析,會在後邊講糖尿病時再談。我講這個例子是想告訴您,今天的醫學太刻板、太僵化、太形而上學了,要得到任何一個結論,都要求拿出確鑿而具體的證據。其實科學的發展不單是科學實驗,更重要的是在以往知識的基礎上的思辨。今天的醫學太需要頭腦和邏輯思維了。以清醒而正確的思維方式,我們會發現大多數疾病的病因很容易發現。

1.病因的分類

怎樣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健康

每個人都知道,疾病按照發病的快慢、進展的快慢、病程的長短可以分為急性病和慢性病。而造成這種劃分的根本原因是急性病和慢性病的病因有各自的特點。急性病的病因明確,強度大,對人體進行集中打擊。如細菌感染、車禍、喝農藥中毒等等。慢性病的病因往往不明顯,病因複雜。是強度較弱的一種或多種損傷因素長期不間斷地作用於身體而最終發病。您被車撞倒是因為車的衝擊力太大了,這就是急性病的表現。另一種方式也可以把您擊倒,比如您要通過一條走廊,但走廊的兩側都站著人,您走過每一個人的身邊時,那個人都會打您一下,有的人是用拳打(一種病因),有的人是用腳踢(另一種病因),有的人是用木棍打(又一種病因),還有的人是用鞭子抽打(又一種病因),您走得異常艱難,最後終於支撐不住倒下了。您能說清是誰把您打倒的嗎?說不清,因為您倒下是不斷受到各種各樣的擊打的結果,是所有打擊的累加造成的。這就是慢性病病因的作用原理。一口氣喝一瓶農藥,您一定是急性中毒。每天喝一小口慢慢“享受”,您一定是慢性中毒。肥胖是慢性病,所以才有“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的俗語,不是因為您多吃了一個饅頭或多吃了一盤餃子造成的,而是因為今天多吃點這個,明天多吃點那個,長期這樣下去,造成營養嚴重不均衡而導致的。所以慢性病的病因不能說清但容易理解。

2.病因的來源——損傷

怎樣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健康

如果清楚病因的來源,我們就可以輕鬆地避開病因,使自己獲得健康。那麼各種病因從哪裡來呢?其實,大多數疾病都是因為外部環境(亦稱外環境)中的損傷因素破壞了內環境穩定而造成的。

怎樣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健康

人是處在兩個環境中的,即內環境和外環境(圖4)。內環境這個詞有些專業,內環境就是我們身體的細胞所處的環境。細胞您可能沒見過,但這並不會妨礙理解內環境,因為您肯定見過磚頭,其實細胞跟磚頭一樣,有各種各樣的形狀,也有四四方方的整塊的。我們學醫時,光解剖學就學了整整一年,其實哪裡有那麼難,人長得跟大樓一樣(圖5)。

怎樣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健康

您看,磚按照一定的方式一排列,一個屋子就出現了,而細胞按照一定的方式一排列,就形成了器官,比如肝,就是肝細胞按一定的方式排列而成的。一說器官,我們就比較清楚了,肝、腎、心、胃等等都是器官。屋子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就組成了一層樓,而器官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就組成系統。比如消化系統,就是器官按一定方式排列而成的,上邊是口腔,接下來自上而下是食管、胃腸、肛門,這不是按一定的方式排列而成的嗎?一層樓一層樓地壘起來,大樓就形成了。而十大系統一組合,就組成人了。裡邊也很像,大樓有水管,我們有血管。大樓有下水道,我們有腎臟、膀胱大樓有電線,我們有神經。大樓沒腿,我們有腿,所以大樓不能動,我們能動,我們是可以移動的大樓。用磚建大樓,不是把磚簡單壘起來,就能建成大樓,磚和磚之間要有水泥、沙石等粘著物。

怎樣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健康

細胞也是這樣,細胞之間也有粘著物把細胞相互粘起來。因此內環境就是細胞粘著物內的環境狀況(圖6)。內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細胞的完整性和功能狀態。您想想農村的廁所,經常有人衝著牆角小便,時間一長,牆角的磚就先粉掉了,磚粉掉可不是小便直接把磚澆壞的,而是尿液跑到了磚之間的縫隙裡,就等於磚整天泡在尿液裡,時間一長,磚就壞掉了。細胞也一樣,當內環境有問題時,細胞不可能有正常的功能。內環境這個位置極其重要,血液帶來的氧氣和營養不是直接提供給細胞,而是存放到內環境裡,等細胞需要時,細胞再從內環境裡取,細胞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廢物,也不是直接排到毛細血管裡,而是排到內環境裡,然後再從內環境裡進入到毛細血管被帶走。也就是說,內環境是細胞之間的空隙,是細胞和血液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您說內環境重要不重要?您的細胞不像您,您有脾氣,您的細胞沒脾氣,您被領導批了一下,不開心,一生氣就找個藉口歇半天,您的細胞不會這樣,您只要給它把內環境維護好,該給吃的給吃的,該給喝的給喝的,再把它排出的廢物帶走,它就會忠誠地為您幹活。所以維護一個人的健康很簡單,只要把內環境維護好了,維持內環境穩定,您的細胞健康了,您也就健康了。

怎樣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健康

外環境就簡單了,所謂外環境,就是我們身體所處的外部環境,包括陽光、空氣、土壤、水等等。如果您願意瞭解細胞和人體結構的一些知識,請您先讀一讀本書的第三部分“人體的基礎知識”.

怎樣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健康

那麼疾病是怎麼得的呢?所有的疾病都是因為外部環境中的損傷因素破壞了內環境穩定而造成的。可能很多病看上去跟外部環境關係不大,比如有一類病,叫做自身免疫性疾病,聽起來好像是自己身體內部出了問題,其實,只要您細心觀察,會發現歸根到底都緣於外部環境中的損傷因素對內環境的破壞。外部環境中的損傷因素大都會通過三大途徑進入身體(圖7),即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呼吸道接觸的就是空氣和香菸等,空氣本身是沒什麼毒性的,但空氣汙染會危害到每一個人。消化道接觸的有食物、水還有酒等,食物和水中的有毒物質(如農藥等)也危害到我們的健康。皮膚這一途徑容易被人忽視,其實皮膚的吸收能力很強,您看各位女士,每天往臉上塗很多東西,您見誰的臉皮厚了?都吸收了。我記得以前在農村給棉花打藥,棉農都是揹著一個桶,一手打氣,另一隻手拿著噴霧頭往前走,天氣很熱,就穿一個小單衫,一邊打氣,一邊往前走,過一會兒一看,棉花還站著呢,結果他倒下了,農藥中毒了。他又沒有喝,怎麼就中毒了?就是因為藥霧飄到單衫上,再通過皮膚吸收了。而且皮膚的吸收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受意識支配,有毒的氣體可以不聞,有毒的東西可以不吃,皮膚可不管,別讓它捱上,捱上就吸收。所以皮膚每天都會從衣物和空氣中吸收很多有毒物質進入身體。

怎樣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健康

正如前邊所說,您吸一口氣,喝一口水,吃一口飯,都會把身體傷著,為什麼呢?因為空氣中、水中、食物中有大量的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主要從哪裡來的呢?也就是說損傷因素在哪裡呢?損傷因素主要源於汙染。您想想,30年前,我們的頭頂上是藍天白雲,今天呢,在許多大城市中我們很少再見到藍天白雲了。30年前,晴天時,我們一描述就是陽光明媚,今天呢,有陽光也不明媚了。空氣的質量很差,我檢測空氣質量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在您和遠處的樓之間看看有沒有煙霧,有,空氣質量就差,煙霧越多越差,沒有就是好天氣。我們以前總是說今天太陽真好,是個好天氣,其實晴天不一定是好天氣,空氣質量好的時候才算是好天氣。而今天這樣的天氣往往只出現在風后、雨後、雪後了。我以前是很愛運動的,經常晨練去跑步,現在也不敢去跑步了,對此,我對幾位朋友開玩笑道,我現在如果還去跑步,怕的是四肢倒是強壯了,可賺一個肺癌回來了。大氣汙染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美國航天局兩顆人造衛星“Aqua”和“Terra”曾給中國的華北地區拍過一些衛星照片,工業活動造成的煙霧和塵埃覆蓋在中國東部低窪地區,而且這種煙霧情況在中國這部分地區很普遍。為什麼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肺癌的病人越來越多?跟大氣汙染有直接的關係。而且您要知道,大氣汙染不僅僅是傷我們的呼吸系統,有毒的汙染物會通過皮膚和呼吸系統進入血液循環,進而周遊全身,對全身各系統都有廣泛的傷害。

怎樣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健康

我們喝的水質量怎麼樣?我記得小的時候,也就是30年前,村子裡、村子周圍到處都是水,我們的村子是一個典型的北方農村,村子裡有一個大坑,坑很大,村子有多長,這個坑就有多長,從東向西,而且很深。夏天一下雨,水一多,大坑就滿了,還往村南的小坑流,穿過整個村子,南北呼應。今天呢?那個大坑早就幹了,被填平了,而且已經蓋上房了。我曾經有一段美好的記憶,20多年前,我們的村東邊有一條小河,小河裡水不很多,但從沒幹過,長著茂盛的水草和蘆葦。河裡邊的魚因水草和蘆葦而有很好的保護,撒網捕魚的人望河興嘆,毫無辦法,但我的弟弟很有辦法,在捕魚的季節,他每天傍晚就把帶有魚餌的魚鉤投到河裡,第二天早上去取回,我家幾乎每天都有一條大魚吃。去取魚也是一件麻煩事,因為魚上鉤後,不會甘心,拼命想跑掉,導致魚線和蘆葦、水草纏得一塌糊塗,要費一番功夫才能把筋疲力盡的魚提走。儘管如此,但非常開心,他甚至樂此不疲。而今天那條溝還在,但水早已乾涸了。今天的北方嚴重缺水,地下水嚴重缺乏,甚至導致地面向下沉降。在北方還有一句順口溜,說十條河九條幹,還有一條在汙染。南方是不是好一些呢?南方的水確實比北方多,但水體的汙染也是隨處可見,我們不斷地在網絡和報紙上看到養殖魚因水汙染而大面積死亡的報道,養殖戶看著自己辛辛苦苦養的魚全部死光,欲哭無淚。想想看,在您居住的地方,有沒有水質嚴重下降甚至是極度汙染的河流或其它水體呢?多少原來清澈見底的河流變得汙水橫流甚至臭氣熏天,多少綠水變成黑水、紅水、白水而不再與清山匹配。水汙染造成的危害難以想象,更可怕的是,在全國很多地方,農民們用汙水澆地。當汙水在河裡時,可以建汙水處理廠來處理汙染物,但如果汙水跑到了地裡,想處理就難了,只有通過人吃食物來處理了。其實大量的汙染物已經進入我們的食物鏈。

怎樣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健康

日常化工用品也是一個重要的損傷因素,我們生活在一個被日化用品包圍的年代,我們的衣服是化纖的,洗衣服的、刷碗的、擦地板的、擦衛生間的、擦油煙機的、洗澡的、洗頭的等等,全部是日化用品,我們今天用的這些產品極少是生物可降解的。這些物質都會通過皮膚進入身體,損傷我們的身體,空氣中的汙染物也在不斷地通過皮膚進入身體。汙染到底能有多大危害呢?我們到很多嚴重汙染的河流兩岸的農村去看看就知道了。儘管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來治理汙染,而汙染給這些流域的人們帶來的苦難是隨處可見的,在這些流域的很多村莊,很多疾病的發生率都普遍增高,而且病種廣泛,胃炎、胃潰瘍、各種皮炎、皮疹等各系統的疾病,包括各種各樣的癌。從這麼多病的發生您能明白疾病是怎樣發生的嗎?汙染物中的各種損傷因素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進入身體損傷您的各系統,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而損傷是隨時隨地時刻發生的。所以各種疾病的發生都緣於外界損傷因素隨時隨地的損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