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为什么大骂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等书家为“丑书”之祖?

微影悼红


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见之,大小各自有分。智永有八面,已少锺法。丁道护、欧、虞笔始匀,古法亡矣。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

在《海岳名言》中,米芾曾两次说“丑怪恶札”,第一次说柳公权,第二次则说欧、柳。

按照常理,一个成熟书家不会随意贬低古人,除非他有十足的理由。

其实说来很有意思,米芾少时学楷书,入手就是学的欧、柳,后来又学过颜、褚,一直以唐楷为主,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30岁。

三十岁时,米芾遇到了一个人,苏轼。

苏轼的一番话,让米芾彻底放飞自我,并且尝到了甜头。

什么话呢?

大概意思是“像把字练好,就滚去学魏晋人书”!

米芾当时脑瓜子一懵,真就信了苏轼的邪,竟踏踏实实学了几年魏晋。

三十六七岁时,有《方圆庵记》,已经明显有魏晋人风格,又过两年后就写了《苕溪帖》《蜀素帖》,逐渐又了个人风格。

其实米芾个人的成就,主要得益于魏晋人,所以自然偏好晋多于唐。

其实多看两遍海岳名言,你就能发现一个问题,这本书中所有观点,几乎都是建立为以魏晋书法为尊的观念上。

米芾说柳公权书俗,主要因其筋骨,这个很好玩。

世人都说柳公权楷书以骨力胜,结果米芾觉得柳公权的骨力,表现的太过火。

米芾的大概意思是说,不是写的细,把骨架撑开就叫有骨力,人家正常写字,骨力也不差。

世人但以怒张为筋骨,不知不怒张,自有筋骨焉。

看到米芾这句话,如果你细心体会一下,会发现这老头真可爱。

他说这话的意思,就跟看那些在昏黄的小屋门口站街的姑娘一样,这姑娘想吸引人,要是脱光了,就显得俗,不上品,一看就是路边摊,普通人可能觉得身材脸蛋不错,二话不说就进屋去了。但文人不同,讲究一点情趣,还是半遮半掩的朦胧美更能打动人,要是这姑娘再会拽几句诗词,并且标明卖艺不卖身,那文人就会疯了一样往里钻。

当你了解二王之后,你会发现,这种感觉最好的,就是二王,哪哪都好,但哪哪都不明显,可随便摘出一点,就能给人无限遐想,极其挑逗人的开发欲望。

所以米芾对表现太过的用笔,不太喜欢,代表就是颜、柳、张旭,因为用笔表现太鲜明,不内敛。相比之下,他倒是很推崇怀素,看过他草书九帖手札的应该都有印象。

怀素的书法,初学者一看,都是细线,毫无变化,都想不通为何这也算草圣。但有些基础的人一看,线虽相似,但其中变化丰富至极。

米芾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不想以普通人的视角去评论书法。看了《海岳名言》,你会发现这老头确实很有意思,洁癖绝对不是说说而已,他只要觉得魏晋好,别朝任何名家,在他这都能挑出毛病。


至于欧阳询、虞世南、徐浩等等一类,说他们丑怪俗,其实主要说“笔法”和“体势”的问题。

笔法上,不多说,主要是用笔的丰富性不够,像智永楷书八面用锋,但唐楷是“一笔书”,说白了就是运笔过程中少变化,这个不值得多说,能把魏晋一些楷书临像,自然可以体会到与唐楷用笔的区别。

体势上,米芾比较重体势,这从他的行书中可以看出来,唐楷体势虽然各有风格,但缺乏变化。简单说就是欧阳询只有险峻,颜真卿只有宽博,柳公权只有挺拔。但看魏晋楷书,会发现一幅作品中,这些体势都有。

米芾这话说的是对的,这确实是唐楷的弊端,但也没啥好说的,唐楷主要就是重法度,重规矩,既然规矩为主,自然变化就少。

说到这,就不得不说米芾海岳名言中一个观点,米芾认为柳公权的哥哥柳公绰,楷书比柳公权更好,就是因为体态丰富,这个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反正我个人看是可以理解的。

站在米芾的角度,米芾说的一点问题都没有,从一个丰富的角度看一个单一的角度,可不就是丑怪吗?

但站在时代书风的角度,米芾这么说也没问题,因为米芾还是在宋朝,他崇尚魏晋,但他前边只有唐朝,五代十国不算,所以米芾骂唐很合理,他的理论在当时也算一种创见。如果一个明清人还敢这么说,就不叫创见了,叫不知天高地厚,因为各个时代的风格都已经明确,可以看到发展规律,在这么说,就有些无知了。


梁宇航


说白了就是米芾大嘴巴口嗨。了解米芾的人,都知道他怼过的大书法家海了去了,天底下就他天下第一一样。但他也有不敢怼的人——蔡京。在蔡京面前,他还是懂得起,有些人不能怼,否则要吃大亏。所以他说蔡京的书法在他之上,看看,这违心的拍马也拍得不错吧。

而那些前辈书家,反正早已经入土,可以随便怼,反正前辈们也不能从坟墓里爬出来抽他对吧?

好了,调侃至此。

题归正传!

ps:毛体镇楼。

鄙人的观点,仅代表一家之言,但却是从实践和历代书论之中感悟出来的,不是人云亦云,只会纸上谈“书法”。

鄙人的观点向来犀利,可能引起有些人的不适,但都是探讨、实践艺术而得出,希望你能招架得住。

早年的米芾,崇拜晋人字,他觉得不入晋人格都是下品。这个观点,不仅米芾这么认为,现在还有无数人当为真理。但我要说,这是愚蠢无知的。

晋人书法,广义不是指二王,还包括钟家几杰等等。但是到了现在,晋人书法在大家心里指的就是二王。

那些说不入晋人格,说白了,指的也是不学二王都是下九流。

但这观点,完全就是罢黜百家,独尊二王。这得多无知啊?

二王代表的是研美、秀丽一路。但二王也有短板啊,气势足吗?气场足吗?够大气吗?

举个例子,有人喜欢小鲜肉,但也有无数人喜欢硬汉!

书法也是一样。有人喜欢秀丽研美,但也有无数人喜欢有气势有气场的大气风格。

可见,不入晋人格就是下品的言论,多么无知!偏偏无数人当真理。

艺术就是艺术,还搞什么一言堂?

书法艺术,向来推崇推陈出新,百家争鸣。说不入晋人格就是下品的人,都是宵小之徒!

二王书法是好,但你也不能说除了你的晋人风格都是下品。

相反,在我这里,我一直坚持大唐书风才是华夏书法的最巅峰时代。大唐书风才是真正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而魏晋书风,在大唐书风面前,还是个孩子!大唐书风是成年人!

而真正构建大唐书风的最顶级人物,就是颜真卿。初唐四大家,诸如欧阳询,都还没有彻底脱离魏晋的碑味。张旭、颜真卿的出现,加上怀素、柳公权等,才真正奠定了大唐的书风。

而米芾说颜真卿、柳公权等丑怪恶札,这完全就是怼钢板。颜真卿、柳公权那是楷书里面最正的楷书。米芾这一时口嗨,真是自己给自己抹黑。

再说米芾喜欢的楷书风格,说白了就是小楷。

这个观点,恐怕要有点书法基础的人才能懂。

小楷就是追求字的神韵、精致,而不是注重笔画的交代和结构的稳正。

大楷小楷是有区别的,偏偏米芾就喜欢拿小楷那一套来要求大楷,这又是一个脑子有包的想法。

王羲之的楷书,还有钟繇的楷书,到了我们现在,其实都是小楷的写法。

当然,满足米芾这种楷书品味的人,还真有这种天才,那就是褚遂良。褚遂良的书法,就是神韵十足,又没有丢掉大楷的基本笔法。所以褚遂良算是游走在大楷和小楷之间的天才。

唐朝就有这么一位能满足米芾楷书要求的人,米芾也没好好学啊。而且米芾还全面否定唐朝楷书啊。

就有褚遂良这么一位能满足米芾口味的大书法家,他怎么就看不见呢?

怎么就看不见呢?

艺术就是艺术,还搞什么一言堂?

书法艺术,向来推崇推陈出新,百家争鸣。说不入晋人格就是下品的人,都是宵小之徒!

这个米芾啊,真是不省心,眼光也不好使!!!

当然了,大楷就是大楷,最注重的就是交代起笔运笔收笔、点画和结构。能写出颜真卿、柳公权那种神级楷书的,也只有这二人了。这二人已经把楷书推向最巅峰,后人再无人能超越。

补充的是,柳公权明明学的颜真卿,跟欧阳询有毛关系?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米芾骂别人丑怪,后人却骂他丑怪,若是他泉下有知,又是何滋味,各种酸爽。

此外,米芾会有这种观点,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每个人都会成长。

当你以前觉得是很对的观点,多年以后可能会被你彻底推翻。

米芾就是这么一个反复的人。

到了晚年,他因为学二王太用力,又觉得二王一无是处,开始大骂王羲之。这改变,真是开了眼界。

岁月的沉淀,可以改变人,可以改变人的价值观和艺术观念。多年以后,境界不同了,他的观点也会随之改变。

虽然米芾算是一个奇葩,但米芾书法造诣,还是很高的。

只是希望大家不要把米芾的一些偏激观点当真理。


黄九变书画


在中国,但凡沾染过纸墨的都知道,李唐时期是书坛人才攒聚、大师辈出的时代。其中的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诸家,更是史上领袖群伦、左右潮流的一代典范,是泰山北斗。

他们肩息魏晋,声名煊赫,大有千载独步、比拼钟王之势。宋代后生苏轼,写文夸赞,直接说,“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意思就是书法到了这几位手中,差不多就是终结了。可以说,千百年来,大家亦步亦趋,没人敢说闲话,只有低头临摹的份。

可与苏轼同时的另外一位文化大咖,米癫米芾先生,却几乎是唯一的例外。他不仅对颜、欧、柳等大师有意见,甚至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指斥他们是“丑怪恶札之祖”。用现在流行话来讲,米先生就是说他们都是丑书“大师”,是败坏书法的元凶极恶。

一直以来,大家也都疑惑:米芾为什么这么愤怒,为什么要这么骂,依据是什么,用心又在何处呢?


米芾确实说过这些话,也确实骂过诸大师,原本俱在,不是后辈好事之徒的造谣栽赃。

我们知道,米芾本人,是狂狷型性格。表现在言行上,一是性子直,历史上超级耿直boy,不藏事。冯班说他“喜作快口语”,就是说话直来直去,不顾人感受;二是为人狂傲,眼空四海,有点像过去的祢衡,后来的李敖,无论古今人物,是瞧谁也不起,看哪位都有毛病,他飙这些话也不奇怪。

图:湖北襄阳,正月十五的米公祠

米芾的这些话,散见于他的文集、文章中,比如《书史》、《宝章待访录》、《海岳名言》等等,均有零星记载,想为他“洗白”都不能够。他也不是随口这么一扯,态度算是认真的。他自己也给出过理由,听来似也挺正当的,是所谓“要在入人,不为溢辞”,颇有敢说敢负责之勇,俨然鲁迅式风骨。

他对这些前辈是如何贬斥的呢?文集中随处即是。比如,《海岳名言》里说,“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柳与欧为丑怪恶札之祖”、“颜鲁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比如《海岳题跋》里说,“大抵颜、柳挑剔为后世丑怪恶札之祖,从此古法荡然无遗矣”……

图:米芾 题跋唐殷令名书头陀寺碑,元祐三年(1088年)所书,时年米氏38岁。

可以说,米芾大佬宛如书坛愤青,有太多毫无遮掩的观点,直接对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甚至张旭等公认的宗师发起最严厉的抨击。


那么,问题来了:米芾自己也是岿然一代大师,是深通书法的宗师,为什么情绪反应这么激烈,如此不近人情、不留情面一阵炮轰痛批?

有人说这是“文人相轻”,这解释不是没有道理,可肯定不充分。因为米佬嫉妒心再强,也犯不着和前贤过不去。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是异代相望,彼此之间并无利害关系存在,“相轻”也是没有落点的。

图:颜真卿 多宝塔碑

其实,答案本身,米芾也在上述文集、文章中早以明白告诉,那就是理念相左问题的矛盾,这才是核心所在。我们翻阅这些文献,可以清楚看到,米芾据以立论的中心,是说颜柳欧诸前辈“变法乱古”,使得“古法荡然无遗”,所以他要奋起直叱而后已。

联系书法史上的评价,有所谓“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这里面的“唐人尚法”之“法”,具体而微,当是颜柳褚欧等大家所创设的“楷法”。这本是代表有唐一代最高成就的书体,但是在米芾看来,此创设之“法”其实就是乱了古法,“恩怨”由此产生。


追求起来,举世公认的宋代书法界四大天王,苏黄米蔡,隐隐然也有派系脉络的分野在。

图:柳公权玄秘塔

笼统而言,宋四家中,苏黄是创新派,米蔡则是铁杆守旧派,或曰复古派。特别是米芾,几乎完全是师法二王笔法的大师,所以他自称“壮岁未能立家”;民国潘伯鹰写书法史,说他是“晚年变化出自家面目,但二王字形痕迹依然宛在”,原因也在此;他的字,一度被说成“集古字”,奥秘也在这里边。

也所以,那则著名故事,说他临写的那副王献之《鹅群帖》当初能以假乱真,让沈括等行家里手都上当,这是时人唯他米芾能办到的功力。甚至至今还有鉴定家认为,世传王羲之《长风帖》、王献之《中秋帖》等“二王法书”,乃出自米大佬之手。

图:当代画家徐操版的《西园雅集图》,包括苏、黄、米芾、秦观、蔡襄等名流雅集的复原

练过书法的朋友当所有体会吧,米字虽然豪放自迈,大开大合,可他内核其实是中正的,是在法式中求突破的,是守着魏晋书法之旧的。米芾其人,是狂有矜持,他是崇古持旧派,审美趣味上实比苏黄诸君子要稳健的多。学米字,若意识不到这一点,也深入不了其精神深处。

米老师是以晋人书学审美为准绳的。不难想象,在米老师心目中,唐代诸君子开创的足以自豪的楷法,在他看来是“作用太过”的,是“画”是“描”,是殊少二王自然天成之趣的,是与他理想中的书道大异其趣的,责之以“丑怪恶札”也就不足为奇了。

只是,还需要补白的是,米老师言辞这么激烈,并不代表他真的如此讨厌颜、柳、欧等诸位先辈。

传米友仁:“米家山水”

在很多文字中,他同样很称道这些前辈,并不是完全都否定的。这个矛盾,其实主要和米芾性情有关:他的为人,是喜欢夸大其词的,经常满嘴跑火车,但又不是信口开河式的妄人。是以,表现在言行,是他的一些话不是乱说,可多渲染;言行多怪诞,可其人依然不失君子之风。

总之,他犹如一天真顽童,爱把话说满,说到偏至,说到激昂。当时人都知道他爱开玩笑,很多话当不得真,后世也不会去坐实他的偏激,宋以来笔记多拿他当“活宝”看,佩服中透着亲昵。所以清人谭献会调侃,米芾讲什么,我们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打个七八折,也就差不多可以揣摩到他真正意思了。

米芾是个妙人、可人,这是他的好玩处,也是话语传达的微妙处。尽信书不如无书,谈他骂颜柳欧这个话柄,我们应该想到这个层面,才算以意逆志,兼知人论世吧。不然,过分老实,可能既厚诬古人,也容易让米老师蒙冤受委屈!

刘愚愚


观史明鉴见真谛,米芾多年在书法史里砂里淘金,大有收获,找到了书法的自信和自我,有“一揽众山小"之感,有“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之明鉴,发现了书法之奥妙,懂得书法之巧门,观其唐欧体颜体柳体等名家名碑名帖,一脉相承,大致一样,其笔法,在魏晋碑帖里皆有,只是变化的节凑和频率有所不同,其汉字结体规律,基本一致,只是细节上和字形的变化而异,但历代书家都生存在“大自然法则”之下。中国汉字从产生至今,是从写自然形态,到书韵,再到书法,再到书意,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书写体。米芾是宋代的大书法家,惯称“四大家"之一,正是“形、韵、法、意"以尚意为主题理念,书写汉字时代。因此,米芾大骂欧柳颜等名家,也就不足为奇怪了。从米芾的书法造意和书法艺术看,大骂欧颜柳等名家还是有些道理之说。唯一而遗憾的是:书法的笔法是什么?汉字结体规律是什么?书法书写遵循的法则是什么?还有书法的气和韵,气韵如何合一?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总之,人们认识书法,学习书法,光大书法,急需一整套完美的书法理论和书法思想体系,统一对书法的本质的认识,引导人们走正确的书法之路,创造更多更好更丰富的书法艺术作品。


李行子


米芾的书法不错,特别是行书,在两宋是一等一高手,影响了很多后来人,“宋四家”当的起。但米芾看不起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确没资格,我没看出这三位的书法是丑书,作为四大楷书家前三位,都功力深厚,具有开创性,都是承前启后的大师,这三位不光楷书成就大,行书也丝毫不输米芾,另外这三位的人格魅力、品行也得到后人的钦佩。


此去经年190687522


单看米芾的字,他没姿格说这样的话。其实字是从平整到险绝,从险绝复归平整,从颜字的发展就能看出。咱见到的碑,帖大都不到人书具老时期,还在险绝阶段,你认为的丑,正是书家的追求。



云雪书画


“颜鲁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此段话摘自米芾《海岳名言》。我没有看出哪个字是在骂人的。

现在的人,就是喜欢挑事。米芾是疯子神经病?还是和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等人有杀父之仇?他不过是发表了与众不同的看法,怎么就变成了骂?而且还是大骂?


学习书法的人,要戒除的是身上的戾气。米芾确实说柳公权是丑书恶札之祖。并顺带上了欧阳询。因为他认为柳公权是学习欧阳询的。在《海岳名言》里,两次提到柳公权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公权开始,世上开始有了俗书。

这并不是什么骂不骂的问题。米芾崇尚的是魏晋时简的用笔。而不喜欢柳公权那种蚕头燕尾的复杂化写法。这个很正常,就像你不喜欢中书协的展览体一样。他对颜真卿的书实际上很公正。他说颜真卿真书俗,是因为他的楷书写完以后都是家僮刻石。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带有蚕头燕尾形态的字。和颜真卿真迹相去甚远。颜真卿真迹中所具有的篆籀气,正是米芾所追求的。



我们不要把不同意见看作是骂人。就像我们现在一样,可以不喜欢展览体,可以批评。但不要去骂。骂人惹起了官司,吃不完兜着走,那可麻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