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教育方式决定孩子未来!聪明父母这样做

你的教育方式决定孩子未来!聪明父母这样做

这几天我差点烦死了。

睿睿刚上幼儿园,这几天生病在家,每天黏着我,我几乎没时间听写作课,也没时间写文章交作业。

刚准备收集点素材呢,睿睿就拿着积木过来说:“妈妈,你来跟我拼乐高。”

我说:“妈妈没时间,你去找你爸爸拼吧。”

他爸爸听见了,跟他说:“你把积木拿过来,爸爸给你拼。”可睿睿却莫名其妙发脾气了:“我就要你拼。”

我试着跟他共情:“妈妈很想跟你拼,可是妈妈不会啊。”

他脾气更大了,一边大声哭闹着“我就要你拼,你快点给我拼”,一边还拿手打我。

我的怒火瞬间被点燃,我拽着他的胳膊狠狠一下甩开他,也冲他大吼:“别闹了,烦死了,妈妈很忙你不知道啊?”

睿睿一愣,就大哭起来……

只见睿睿一边冲我哭喊,一边从书架上拿下来一本绘本,是《大嗓门妈妈》,德国获奖无数的那一本!

别看儿子只有三岁四个月,原来他什么都明白。

书里描绘了企鹅妈妈大声吼小企鹅的时候,小企鹅都经历了什么:

你的教育方式决定孩子未来!聪明父母这样做

《大嗓门妈妈》节选

这本绘本太写实了,企鹅妈妈和小企鹅,不正是我们和孩子的化身吗?它深深暴露出了亲子关系的不堪:最爱孩子的父母,常常借着爱之名义极尽伤害之事。

01 最爱我的人,却伤我最深

很多父母包括我自己,其实内心都是深爱孩子的,吼叫教育好像完全不在自己所谓的科学育儿理念之中,不幸的是,现实生活中它却会频频发生。

“一言不合就开吼,吼完又懊悔不已”,是对育儿路上很多父母的真实写照。

口口声声说爱孩子的我们,为什么一张嘴就会面目狰狞、伤人于无形呢?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 (Daniel J.Siegel) 创设的掌中大脑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人为什么会爆发情绪甚至失去理智:

你的教育方式决定孩子未来!聪明父母这样做

丹尼尔·西格尔的掌中大脑理论

如丹尼尔所说,生活中任何一件悬而未决的事情,都会让我们在面对孩子时口不择言、耐心尽失,而这种态度和言语在很大程度上阻挠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遗憾的是,很多中国家庭并未意识到:语言暴力就像一颗颗钉在孩子内心的钉子,对孩子一生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陈乔恩就曾在一档节目中说过,我是在妈妈的打骂中长大的,随时会有被扇耳光的危险,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我都生活在恐惧之中。

你的教育方式决定孩子未来!聪明父母这样做

成都壹心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心理学家张小琼表示,“如果采取‘吼叫’的方式,让孩子在不明就里中先产生了恐惧,这对孩子心理成长、个性探索、人格形成,与外界的关系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正因如此,小时候的陈乔恩性格孤僻,不善交际,没有朋友,好像整个世界都和她没有关系。现在的她,虽已成年,但却严重缺乏安全感。

即便在上亲子节目的时候,陈乔恩也和自己的母亲无话可说,表现得异常生疏。

阿德勒曾经说过: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你的教育方式决定孩子未来!聪明父母这样做

很多像陈乔恩这样被父母吼大的孩子,内心就好像被炮弹轰炸过一样,放眼望去,或满目疮痍,或千疮百孔,最终导致了他们不得不用一生去修复和重建。

02 不吼不教,循循善诱,引领孩子更好地成长乃至成功

美国有个医药发明家,小时候很喜欢喝牛奶。

有一次,他决定自己去拿牛奶。可是,当他打开冰箱,用右手去拿大罐牛奶时,却没有拿稳,手一松,整罐牛奶被打翻在地。

这个小孩子吓坏了,马上害怕地躲到墙角。因为牛奶倒满了整个厨房的地面,他想妈妈一定会狠狠地责骂他,惩罚他。

出乎意料的是,妈妈走进厨房看到了一地的牛奶,非但没有破口大骂,反倒对孩子说:“哇,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壮观的牛奶海洋,好漂亮!”

孩子听妈妈这么一说,顿时就不那么害怕了。

接着,妈妈又说:“你好厉害哦,妈妈长这么大,都没有看过这么漂亮的牛奶海洋。你愿不愿意和妈妈一起把牛奶打扫干净呀?”

孩子瞬间松了口气,使劲地点点头,跑去拿了拖把、扫帚,和妈妈一起把厨房打扫整理了一遍,整个厨房也因此变得干净整洁。

后来,妈妈又捡起孩子之前打翻的大牛奶罐,装满了水,放进冰箱,然后再手把手教孩子,该怎么拿才不会把罐子打翻?

——必须用双手一起拿,罐子才不会松掉,才不会打翻在地上。

你的教育方式决定孩子未来!聪明父母这样做

当一个错误已经发生、覆水难收时,你发再大的脾气,也都是于事无补,而且愤怒可能会造成更多的错误。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儿童的心灵。

台湾著名作家刘墉也认为,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只要你能够肯定他,引领他,却不干扰他,让他发挥,他就能够让你刮目相看!

不吼不叫,循循善诱,孩子才会“不怕做错事”,也才会更有信心和勇气不断地尝试、实验,并勇敢地“自我承担”所做的一切。

不吼不教,循循善诱,才能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发挥自己,从而更好地成长乃至成功。

03 用对方法,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最好的家教不是锲而不舍的打骂,而是爱的教育。作为父母,要让孩子感受到爱,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并给予孩子适当的发展空间。

唯有用对方法,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

  • 站在孩子的高度看问题

美国教育家塞勒·赛维若说:“父母与子女间的年龄悬殊、身份各异是影响相互沟通的重要原因。若父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一切将迎刃而解。”

睿睿两岁半时,有一次我们带他坐车出去玩,睿睿在座椅上又哭又闹,一直吵着要站起来,不要坐安全座椅,哪怕是拿好吃的给他,也只能安静一小会儿。

迫不得已,我们那天只好临时改变出行目的地,提前下了车。

后来回到家和睿睿聊天,他才说出来原因,他说坐着时都看不到旁边行驶的小汽车,坐着一点都不好。

  • 多使用温情教育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如下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谁也不服谁,于是商量比威力,看谁能将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吹得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将大衣裹得更紧。

轮到南风时,南风和北风的做法截然相反,只徐徐吹动,行人觉得春暖上身,于是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法则”。

南风效应告诉我们,经常采用“北风”式的吼叫或打骂的教育方法是最不可取的,明智的父母应釆用南风式的温情教育。

多点真诚的表扬,关注孩子的内在需求,持续培养孩子自觉向上的心态和习惯,我们的育儿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也更容易拥有美好的未来。

你的教育方式决定孩子未来!聪明父母这样做

04 结语

苏珊·福沃德教授在《中毒的父母》一书中说:“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身为父母,也许不做小孩已经多年,但别忘了,眼前这个讨人厌的小家伙正是多年以前的我们。

当年被吼教、被怒骂的我们,一定希望父母多给我们一些耐心,多给我们一些包容,多给我们一些引导。

是的,我们的孩子也是这样想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当下开始,做聪明理智的父母,温暖育儿,不吼不叫,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护航。

你的教育方式决定孩子未来!聪明父母这样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