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保落地的前提——如何用法商思維識別客戶風險?

巴菲特說過:“風險來自於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作為財富管理者,能否為客戶成功配置保單,很多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對客戶的風險識別。

在完成客戶的信息收集和清晰畫像,定位法律角色後,如何做法商思維下的風險識別呢?

以保落地的前提——如何用法商思維識別客戶風險?

那就需要我們掌握與私人財富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具備相關的法商智慧了,如《婚姻法》《繼承法》《物權法》《公司法》《保險法》《信託法》《民法總則》《合同法》《個人所得稅法》等等。

相信很多朋友已經學習了很多法律知識,此時,你就具備了基本的風險識別能力。除了學習法律法規外,還需對各種風險有基本的認識,接下來我們就來熟悉下常見的法律風險:家庭財富五大法律風險、婚姻財產五大法律風險、資產代持四大法律風險以及父母贈與四大法律風險。

家庭財富五大法律風險

許多企業家因為不懂風險的防範,以至於發生債務危機、婚變、人身意外等重大事件,家庭財富流落他人之手,整個家庭都會陷入危機之中。家庭財富五大法律風險,包括:

(1)傳承風險:人身風險、接班人遴選等;

(2)婚姻風險:一代的婚姻風險、二代的婚變危機;

(3)經營風險:債務風險、刑事風險;

(4)混同風險:家庭財產和企業財產的混同、個人和企業債務的混同;

(5)稅務風險:個人所得稅風險、CRS稅務風險。

婚姻財產五大法律風險

提起婚姻財產,通常就會討論到夫妻共同財產包括哪些?婚前財產在婚後產生的收益歸誰所有?婚後父母出資所購房屋該判給誰?但婚姻財產的風險不止這些,包括:

(1)共同債務風險

(2)財產混同風險

(3)擅自處分風險

(4)轉移隱匿風險

(5)擔保責任風險

婚姻財產的五大法律風險,可以概括為兩種:

一是因債務問題需要用婚姻財產進行償債

。這裡面說的債務包括夫妻共同債務、因擔保責任而承擔的連帶責任、企業財產和家庭財產混同需承擔的連帶責任等。二是夫妻一方擅自處分或轉移隱匿財產導致婚姻財產減少

以保落地的前提——如何用法商思維識別客戶風險?

資產代持四大法律風險

資產代持,就是將自己的財產登記在他人或其他機構名下,由其代為持有。資產代持有現金代持、股權代持以及房產代持。代持由一定的資產保全優勢,但也具有很大的法律風險,它包括:

(1)道德風險

(2)婚姻風險

(3)債務風險

(4)身故風險

代持的原因有多種,有的不願顯示自己真實身份,也有的為了規避法律法規政策的相關規定等。

一般而言,資產代持若未侵犯國家、社會和第三人的利益或者並非以合法手段掩蓋非法目的,通常只需代持人與被代持人之間達成合意即可實現。

以保落地的前提——如何用法商思維識別客戶風險?

為了防範代持可能帶來的風險,財產所有人通常會選擇自己信任的親屬、朋友作為資產代持人。資產不在我們名下,自然也隔離了風險對資產的威脅,這樣就構建了債務防火牆。但這種方法解決了一個風險,卻帶來了另外一個風險:代持風險。

假如代持人有道德風險,不承認財產,或者代持人的婚姻發生了變化,這筆財產可能就成了其夫妻共有財產,而遭遇財產分割的風險。假如代持人不幸突然去世,這筆財產又成了遺產,被其繼承人分割。又或者代持人有債務風險,登記在其名下的資產會用來償還債務,因此,代持的風險是非常大的

父母贈與四大法律風險

在收集和整理客戶的信息,要特別注意到父母對子女財富支持的方式,如果客戶以贈與子女財產的方式進行財富支持,要知道其中的風險所在,具體包括:

(1)父母失去控制權的風險;

(2)子女被負債追償的風險;

(3)子女婚變被分割的風險;

(4)被子女揮霍的風險;

上述提到各類法律風險的具體案例和知識點,在埃孚歐學院的線上課程和線下課程都有詳細的內容。而識別風險,正是法商七計中的第三計,在收集和整理客戶信息後識別出客戶的風險後才能根據客戶的具體情況,配置相應的保單,這是以保落地的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