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这个儿童头号威胁,做为父母的你需要了解一些事情

寒冬季节是儿童感冒、肺炎的高发季节。就全球而言,肺炎导致死亡的病例约占5岁以下小儿死亡总数的20%,高居首位,也是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重症肺炎也会在孩子的肺部遗留不可逆的病变,对其日后的生活造成影响,所以家长们要足够重视并且多了解一些常识。


肺炎这个儿童头号威胁,做为父母的你需要了解一些事情


到底什么是肺炎?


肺炎是由各种病原体感染(吸入)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其共同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啰音,尤其幼儿时期常见疾病。在国内小儿总体发病率、死亡率中,婴幼儿肺炎占首位,也是儿科门诊或儿童呼吸专科门诊主要的疾病。

但是,并非咳嗽、发热、儿童肺纹理增粗、模糊就是肺炎。首先肺炎依据病理、病因、病程、病情、病程、临床表现、感染地点等有不同的分类。加上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分类,即使同样的肺炎也会出现不同的表现。


家长比较关注的是孩子出现什么情况就可能是肺炎了?

新生儿:小新生儿的肺炎常常没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其肺炎主要表现为精神弱,吃奶少,呛奶吐奶、吐沫等非呼吸道的症状。所以当家中有呼吸道病人(比如妈妈),孩子随后出现上述症状应带孩子就诊。特别是当孩子精神比较蔫,一定要就诊。

1岁小婴儿:小婴儿肺炎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咳嗽,有的有发热有的没有。当咳嗽持续加重,安静状态下(无哭闹,无发热)呼吸增快、呼吸困难(有鼻扇:呼吸时鼻翼动)、口周青,吃奶减少,呛奶吐奶明显。

小婴儿病情变化快,有时需每天就诊观察病情变化,可能前一天还是气管炎第二天就是肺炎了,甚至当天也会发生变化。

2,3岁的幼儿肺炎常常有比较明显的发热、咳嗽。当孩子高热的同时伴有剧烈咳嗽,发热2-3天,精神萎靡、异常烦躁或哭闹时应警惕肺炎可能,要带孩子就诊。

学龄儿支原体肺炎比较多见。典型症状是剧烈的咳嗽(特别剧烈),常伴有发热,体温一般比较高。孩子的精神情况因人而异。

家长注意当孩子出现持续高热,或出现低体温或体温不升者,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旦出现呼吸系统症状以外的循环系统的心率增快、神经系统的精神萎靡、惊厥、消化系统的呕吐腹泻等功能障碍,应视为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立即就医!

90%家长搞不清楚肺炎和感冒的区别:


肺炎这个儿童头号威胁,做为父母的你需要了解一些事情


1、体温高低:肺炎大多会发烧,而且一般都在38℃以上,并持续2~3天以上不退,即使使用退烧药也只能暂时退一会儿。若是一般感冒,虽也发烧,但以38℃以下为多,持续时间也较短暂,使用退烧药效果明显。

2、咳嗽以及呼吸:肺炎大多有咳嗽或喘憋,且程度较重,常有呼吸困难。而感冒引起的咳嗽一般较轻,不会引起呼吸困难。

3、看精神状态:感冒患儿一般精神状态无甚改变,照常玩耍不误;肺炎患儿大多精神状态不佳,常有烦躁、哭闹不安或者昏睡、抽风。

4、饮食:感冒患儿饮食较正常,或仅为进食量稍减。但如是肺炎,食欲会明显下降,不吃东西,不吃奶,或一喂奶就因憋气而哭闹。

5、睡眠:感冒一般不影响睡眠;但肺炎往往睡不熟、易醒、爱哭闹,尤其在夜间有呼吸困难加重的趋势。

肺炎是“烧”出来,“咳”出来的吗?


不是所有上呼吸道感染都会演变成肺炎。普通感冒不会轻易转成肺炎,那些免疫系统功能或呼吸系统功能被其他疾病削弱的如先天性心脏病等患儿才有较高的风险。

发热和咳嗽只是肺炎的部分症状,而非引起肺炎的原因。呼吸系统任何部位的炎症都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所以说发热、咳嗽不一定是肺炎。

肺炎这个儿童头号威胁,做为父母的你需要了解一些事情


血常规、C反应蛋白:可反应感染严重程度。

病原体相关检查:细菌培养(标本可为血或痰液、胸腔积液等)、病毒相关抗体检测。

血气分析、相关生化指标检查:当患儿有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等情况,非常有必要进行检查。

胸部影像学检查、彩超检查:胸片或者胸部CT、胸部、腹部彩超(当可疑有胸腔积液、有明显消化系统症状例如频繁呕吐、不明原因腹痛等情况时)。

得了肺炎是不是都要输液?


如果小朋友病情轻微,精神好,能配合进行饮食及服药,可以采用口服药物治疗。

需要打点滴的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肺炎这个儿童头号威胁,做为父母的你需要了解一些事情


1.高热,有脱水症状,且胃口不好,无法进食足够的水和食物来获得身体需要的能量。

2.比较严重的细菌感染,静脉注射抗生素,可以更快、更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3.病情需要,需采用经由静脉进入的药物。

得了肺炎如何选择药物?


1、细菌性肺炎:多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严重耐药的用亚胺培南、万古霉素等。

2、病毒性肺炎:目前没有理想的抗病毒药物,一般是选用中成药制剂、阿糖腺苷、干扰素等。

3、肺炎支原体肺炎:应首选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4、真菌性肺炎:用两性霉素、伏立康唑、氟康唑等。

抗生素需要服用多久?


小儿肺炎的病程通常为5-7天,对于很多患者,治疗可能会持续一周或两周。抗生素一般用到孩子热退且平稳、全身症状有明显改善、呼吸道症状部分改善之后的3-5天。这前后加起来,使用抗生素几乎超过一周,目的是为了巩固疗效,以免病情反复。

接种了肺炎疫苗就不会得肺炎了吗?

肺炎这个儿童头号威胁,做为父母的你需要了解一些事情


肺炎疫苗是肺炎球菌疫苗的简称,仅对肺炎球菌感染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而对其余引起肺炎的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没有效果。所以说,接种肺炎疫苗后不等于不会得肺炎了,而是减少了患上肺炎球菌肺炎的机会。

得过肺炎的宝宝,是不是容易反复得?


肺炎没有反复发作倾向,当孩子患肺炎后经过彻底治疗,复发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如果治疗时间过短或不彻底,就容易复发。因此,孩子患肺炎后一定要完全治愈,不要看到孩子不发热或不咳嗽就停止治疗。如果孩子肺炎的同时伴有喘息,则容易反复发作,在恢复后会一旦受凉就会出现喘息发作,如果多次发生,可给予吸入表面皮质激素3~6个月预防其再次发生。

如何预防宝宝患肺炎?


1、根据孩子的年龄、身体的发育情况,给予必需和足够的营养,及时和合理地添加辅食,如蔬菜、豆制品、肉类、蛋类等,增强身体免疫力,抵御疾病侵袭。

2、家人患感冒或其它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要尽量和婴儿隔离,避免传染给孩子。

3、要多到户外活动,锻炼身体,练习对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多晒阳光,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预防感冒及流感发生。

4、喂奶时要细心,避免呛奶、溢奶和呕吐,要防止奶、食物及呕吐物误吸人肺。

5、要积极预防和治疗佝偻病,因为佝偻病与肺炎的发生和程度以及治疗的效果均有较密切的关系。

6、要做好各种预防接种,增强呼吸系统对病原的免疫作用。易反复感染肺炎的患儿,在冬季来临之前应注射预防肺炎的疫苗。

肺炎宝宝的饮食要求和禁忌?


肺炎这个儿童头号威胁,做为父母的你需要了解一些事情


1.饮食上要给予孩子容易接受的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食物。

肺炎宝宝因有发热、咳嗽,体力消耗严重,应提供充足能量,除非疾病有特殊的禁忌(如对某些食物过敏),通常不需要特殊的忌口。

在疾病期间,比起普通食物一般人都更偏爱流食。患儿尽可能按平时奶量喂奶,母乳喂养的孩子要应该坚持母乳喂养,但是每次的奶量可以比平时的量稍减,以平时的2/3或3/4为宜,但需要增加喂哺的次数,以保证每日的奶量与平时相等;已添加辅食的宝宝除了喝奶,适当增加温开水和菜肉粥等摄入;大一些的孩子除了以上这些,还可以适当增加清淡的汤羹等摄入。尤其注意摄入优质蛋白如畜瘦肉、禽瘦肉、鱼、虾、蛋、奶,只要不过敏,就能进食。但要注意饮食清淡,以炖、蒸、煮为主,但要注意是吃肉为主,喝汤为辅,还要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2.增加新鲜蔬果的摄入。

进食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体内消耗的维生素。尤其在肺炎的恢复期,吃些清淡的蔬菜更有必要,如菠菜、西红柿、胡萝卜等,粗纤维的蔬菜芹菜、韭菜、茭白、笋子等。水果选择应具有多样性,常见的水果如苹果、梨、橙子,葡萄等都可以,不必将梨视为“药物”般神奇。水果能否生吃,当然应根据孩子个体情况,冬季也可将水果去皮去核切成块煮熟,如苹果、梨等。可以根据患儿的需要做成蔬果泥甚至必要时榨成蔬果汁,不建议饮用市售的罐装果汁和糖分过高的饮料等。

3.疾病期间不要添加新的辅食。

疾病期间胃肠功能减弱,有研究表明,机体在生病期间也可能正处于高致敏状态,此时新的食物有可能引发过敏等疾病,因此辅食添加阶段的宝宝生病时,停止添加新的辅食。当然,疾病期间,有可能之前不过敏的食物也有可能会发生过敏,家长需要留心观察一下,以前没吃过的食物尽量不要在此时添加。但这并不代表着疾病的时候需要特别忌口。

4.给宝宝喜欢的食物。

当孩子生病导致食欲下降时,不应强加给孩子吃你认为有营养而他不愿意吃的食物。不要强迫孩子进食,可适当征求孩子的意愿给他吃有需要的食物,但不能无限制满足其要求。其实生病的宝宝并不需要额外补充特殊的食物,一旦身体康复,孩子的食欲会逐渐好转,会在身体康复的一段时间里,补上生病期间内缺失的营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