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學習,喚醒孩子的“內驅力”是關鍵,家長別再乾著急了

孩子不想學習,喚醒孩子的“內驅力”是關鍵,家長別再乾著急了

不知道家長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每次催著自家孩子去學習,但是孩子總是不願意去行動。家長想盡了各種辦法,孩子還是油鹽不進,這時候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小劉家的孩子在學習上是典型的那種,“牽著不走,趕著倒退”的孩子,小劉督促的緊的時候,孩子的成績還能有所提升,但是趕上小劉工作忙的時候,孩子的成績就會直線下降,小劉為此諮詢了很多的教育專家。

可是專家們眾說紛紜,小劉也沒有找到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之後小劉決定自己和孩子談談心,一開始孩子覺得小劉還是想找機會教訓他,一直不肯吐露內心的真話。但是在小劉真誠和藹的態度下,孩子決定向媽媽投降了。

他告訴媽媽自己其實一直學得都不是很開心,感覺自己很笨追不上同學的腳步。本來回到家希望媽媽能誇獎他,但是媽媽還是要拿他和別人家的孩子比。

這讓他越來越對學習沒興趣了!小劉看到兒子又想起了自己讀書的時候,其實她那時候也是對讀書沒興趣,

但是在父母的強迫下考了個好大學,畢業工作後再也沒拿起過書。她決定在兒子身上好好改變一下,讓兒子真正地愛上學習,而不是在父母的威逼利誘下開始學習。

根據教育部“2004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2004年全國中學生輟學率平均為0.59%,高中生輟學率平均為2.49%。

孩子不想學習,喚醒孩子的“內驅力”是關鍵,家長別再乾著急了

其中除了幾個個別因為家庭貧困而放棄學業的學生外,有近90%的學生都是因為對學習失去興趣而離開了學校,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對學習失去的興趣呢?

1、 家長期望過高,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壓力。

其實有些家長對自家孩子的情況不太瞭解,在孩子稍稍在同齡人嶄露頭角時,就認為自家孩子是少見的“讀書天才”,天天強迫著孩子好好學習。

而孩子原本展現出來的成績,可能是自發性地出於對學習的興趣。在家長對孩子施加壓力後,甚至每天語重心長地對孩子唸叨,“我們全家的希望就在你身上了”,孩子身上反而會承擔更大的精神壓力。最終孩子承受不住了,就會選擇叛逆和自暴自棄來應對。

孩子不想學習,喚醒孩子的“內驅力”是關鍵,家長別再乾著急了

2、 父母逼迫太緊,讓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

還有些父母奉行的是虎媽式的教育法,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掌控得非常嚴格。日常規定好了孩子每個時間段要幹什麼,週末還要送孩子去已經報好了的各種課外班。

父母對孩子逼迫得太緊了,使得孩子自己沒有一點空閒的時間,這樣反而會讓他產生逆反心理。

他會認為自己就是家長手底下的傀儡,一點自我的興趣和愛好都不能擁有,只是為了圓家長一個“好孩子”的夢想。這些孩子在變得叛逆之後,很容易讓家長警醒過來,原來他們逼迫的腳步太緊了。

3、 孩子缺乏動力,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

還有孩子本身自己的問題,他對於自己的學業缺乏學下去的內發動力,感受不到一點在學習中的快樂。其實追根究底,還是因為孩子從小就沒有建立起對於學習的正確觀點。

他們沒有感受過憑著內在好奇心的指引下,一步步嘗試去自我探究一件新事物的學習歷程。他們學習的東西都不是他們熱愛的,而是被大人給強行灌輸的。

這怎麼能怪孩子對此不太感興趣呢?家長要做的就是要讓孩子認識到,學習也可以很快樂,學習也可以出自於自己的興趣。

通過分析孩子厭學的原因我們不難看出,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家長要負很大的責任,過分干預孩子的學習成績,只會讓孩子把學習視作一個任務,而非提升自己能力的一個途徑。

孩子不想學習,喚醒孩子的“內驅力”是關鍵,家長別再乾著急了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家長給出的推力,抑制了孩子內驅力的釋放。那麼家長的哪些行為會抑制孩子的內驅力釋放呢?

1、 用獎勵誘惑孩子學習。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平時不愛學習,肯定是自己的獎勵不夠有誘惑力,於是就在獎勵上加碼,希望讓孩子更好地愛上學習。但是家長卻不知道,自己的這種做法只會把孩子給越推越遠,讓孩子認為學習只是一個可以用錢來衡量的小任務。

孩子可能會在家長沒給獎勵的時候,就開始犯懶不主動學習了。因為孩子平時習慣了家長用物質獎勵來收買自己,他沒有主動地意識到,學習是他自己一生要踐行的責任,而不是家長扛在身上一時的義務。

孩子不想學習,喚醒孩子的“內驅力”是關鍵,家長別再乾著急了

2、 給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家長給孩子制定的學習計劃,可能自己乍一看認為是合理的,但是放在孩子身上卻執行不起來了。因為孩子的生物鐘和大人的不一樣,有些孩子學習的最佳時期是在早上,而有些孩子在晚上的效果很好。

而家長強制性地讓孩子在某個時間段學習,不給他自己選擇和改動的權利。孩子的學習效率不僅不會提高,反而會討厭起學習這件事情來了。比起在控制之下被逼迫學習,孩子更喜歡做自己願意主動去做的事情。

3、 監視孩子的一舉一動。

如果有家長喜歡時刻監視孩子的一舉一動的話,那麼這樣也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既然家長選擇去相信孩子去做到主動學習,沒有必要又去背地裡監視孩子的一舉一動。

因為這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並不被家長所信任,甚至可能會給家長意外地誤解。

孩子不想學習,喚醒孩子的“內驅力”是關鍵,家長別再乾著急了

那麼家長該怎樣做,才能喚醒孩子的內驅力呢?

1、 給孩子選擇的權力。

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制定學習計劃,從選擇自己習慣學習的時間段,到自己習慣的學習方式,各種小細節都由孩子自己決定。

但是家長要讓孩子明白一點,做下了計劃後就要按照計劃去執行,不要做自己執行不了的計劃。等孩子自己親身實踐過一遍再修改,他也能從中發現自主選擇的樂趣,也能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之中。

孩子不想學習,喚醒孩子的“內驅力”是關鍵,家長別再乾著急了

2、 巧妙的運用外推力。

有時候孩子出於慣性的拖延問題,或者是暫時遇到了困難,突然一下子不願意學習了。這時家長可以考慮用一些正面的獎勵來激勵孩子,比如說帶著孩子去博物館遊玩一次。

這些獎勵一定要是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益的獎勵,而不是用孩子本來就喜歡做的事情來獎勵他。如果說家長允諾讓孩子多玩手機,只會讓他的注意力更加執著了手機,而不是集中在家長所期待的學業上面。

3、 不要剝奪孩子玩耍的權力。

很多家長看到自家的孩子在玩遊戲了,就會認為孩子在偷懶不好好學習。但是家長的這種草率的做法,只會誤解自己的孩子。

有時候孩子自己很聽話地完成了作業,就獎勵自己玩個10分鐘的時間。這種獎勵是有必要的,而且孩子學久了確實需要休息。孩子在玩耍中還可以建立起自我意識,它能夠推動著孩子向更好的方向去發展!

如果孩子真的不想學習了,家長要做的不是立刻給孩子施壓,用自己的威嚴壓迫孩子去學習。

而是要嘗試讓孩子轉換一下思維模式,讓他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地從內驅動著自己去學習新知識。這樣的學習才是對於孩子有意義的,它能夠讓孩子朝著更好的方向去發展、去進步!


我是麗寶的媽咪,一名高級育嬰師,我會持續分享更多的育兒知識,幫大家解除生活中關於孩子的困擾。如果您有關於孩子的疑惑和不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成長,營造育兒小課堂。也希望我的一些建議可以幫到大家,喜歡的話歡迎轉載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